5.某同學用如圖1所示裝置探究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實驗過程如下:
A、按住小車,在小吊盤中放入適當質(zhì)量的物塊,釋放小車,小車由靜止開始運動
B、按實驗要求正確裝上紙帶,讓小車靠近打點計時器,釋放小車,獲得一條紙帶
C、在獲得的紙帶上點跡清晰的部分,每5個點標注一個計數(shù)點A,B,C,…,測量相鄰計數(shù)點的間距S1,S2,S3,…并將其記錄在紙帶上對應的位置處.
完成下列填空
(1)本實驗應在釋放小車之前(“之前”或“之后”)接通打點計時器的電源
(2)已知實驗裝置中打點計時器的電源為50Hz的低壓交流電源,則相鄰兩點的時間間隔T=0.1s.
(3)如圖2是某同學用米尺測量所得紙帶上相鄰五個計數(shù)點的間距,則打下B點時的速度大小為vB=0.390m/s,打下B點到E點的過程中小車的平均速度v=0.960m/s.
(4)若在如圖2紙帶中某同學只測量出了AB=2.0cm、CD=9.6cm,其它間距忘記測量,由此求得小車加速度的大小a=3.80m/s2.((3)(4)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5)如果當時電網(wǎng)中交變電流的電壓變成10V,其他條件不變,而做實驗的同學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測量值與實驗值相比不變,如果當時電網(wǎng)中交變電流的頻率大于50Hz,其他條件不變,而做實驗的同學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測量值與實驗值相比偏小(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分析 (1)先連接實驗器材,測量時先接通電源,后釋放紙帶;
(2)打點計時器的工作頻率為50Hz,每隔0.02s打一次電,每相鄰兩點之間還有4個記錄點未畫出,共5個0.02s;
(3)勻變速直線運動中,平均速度等于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
(4)根據(jù)公式△x=aT2列式求解;
(5)明確實驗原理,知道實驗中誤差的來源,并明確處理方法.

解答 解:(1)實驗中為了近量多的使用紙帶,應先開電源再放;故應為:之前;
(2)打點計時器的工作頻率為50Hz,每隔0.02s打一次電,每相鄰兩點之間還有4個記錄點未畫出,共5個0.02s,故T=0.1s;
(3)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得:${v}_{B}=\frac{{x}_{AC}}{2T}=\frac{0.02+0.058}{0.2}$=0.390m/s,
打下B點到E點的過程中小車的平均速度$\overline{v}$=$\frac{{x}_{BE}}{3T}=\frac{0.058+0.096+0.134}{0.3}$=0.960m/s;
(4)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x=aT2,得:${x}_{CD}{-x}_{AB}=2{aT}^{2}$
解得:a=$\frac{0.096-0.02}{0.02}$=3.80m/s2
(5)電網(wǎng)電壓變化,并不改變打點的周期,故測量值與實際值相比不變.
⑥如果當時電網(wǎng)中交變電流的頻率大于50Hz,則實際周期變小,那么加速度的測量值與實際值相比偏。
故答案為:(1)之前;
(2)0.1
(3)0.390
(4)0.960
(5)3.80
(6)不變
(7)偏小

點評 對于基本實驗儀器,要會正確使用,了解其工作原理,能根據(jù)△x=aT2求解加速度,明確紙帶處理中求解瞬時速度的方法,即“變速直線運動中,時間中點的速度等于該過程中的平均速度”.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下表是某實驗小組所做的“探究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記錄:
(1)比較序號①和②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得出的結論是: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擦力越大.
(2)比較序號②和③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得出的結論是: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實驗次數(shù)接觸面的材料壓力F/N摩擦力f/N
木塊與木板8l.6
木塊與木板122.4
木塊與毛巾12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將質(zhì)量相等的三個小球A、B、C從離地同一高度以大小相同的初速度分別上拋、下拋、平拋出去,空氣阻力不計,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三球剛著地時的動量相同
B.三球剛著地時的動量各不相同
C.從拋出到落地時間內(nèi),動量變化最大的是A球
D.從拋出到落地時間內(nèi),動量變化最小的是C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圖1為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圖中打點計時器的電源為50Hz的交流電源,打點的時間間隔用△t表示.在小車質(zhì)量未知的情況下,某同學設計了一種方法用來研究“在外力一定的條件下,物體的加速度與其質(zhì)量間的關系”.

(1)完成下列實驗步驟中的填空:
①平衡小車所受的阻力:小吊盤中不放物塊,調(diào)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輕撥小車,直到打點計時器打出一系列間隔均勻的點.
②按住小車,在小吊盤中放入適當質(zhì)量的物塊,在小車中放入砝碼.
③打開打點計時器電源,釋放小車,獲得帶有點跡的紙帶,在紙帶上標出小車中砝碼的質(zhì)量m.
④按住小車,改變小車中砝碼的質(zhì)量,重復步驟③.
⑤在每條紙帶上清晰的部分,每5個間隔標注一個計數(shù)點.測量相鄰計數(shù)點的間距s1,s2,….求出與不同m相對應的加速度a.
⑥以砝碼的質(zhì)量m為橫坐標,$\frac{1}{a}$為縱坐標,在坐標紙上做出$\frac{1}{a}$-m關系圖線.若加速度與小車和砝碼的總質(zhì)量成反比,則$\frac{1}{a}$與m處應成線性關系(填“線性”或“非線性”).
(2)完成下列填空:
(。┍緦嶒炛校瑸榱吮WC在改變小車中砝碼的質(zhì)量時,小車所受的拉力近似不變,小吊盤和盤中物塊的質(zhì)量之和應滿足的條件是遠小于小車和砝碼的總質(zhì)量.
(ⅱ)設紙帶上三個相鄰計數(shù)點的間距為s1、s2、s3.a(chǎn)可用s2、s3和△t表示為a=$\frac{{{s}_{3}-s}_{1}}{5{0(△t)}^{2}}$.圖2為用米尺測量某一紙帶上的s1、s3的情況,由圖可讀出s1=24.2mm,s3=47.2mm.由此求得加速度的大小a=1.2m/s2.(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ⅲ)圖3為所得實驗圖線的示意圖.設圖中直線的斜率為k,在縱軸上的截距為b,若牛頓定律成立,則小車受到的拉力為$\frac{1}{k}$,小車的質(zhì)量為$\frac{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如圖甲所示是某種型號的打點計時器,它是使用交流(填“直流”或“交流”)電源的一種計時儀器,該計時器的工作電壓是4-6V.某小組用該打點計時器測小車的速度,得到如圖乙所示的一條紙帶,紙帶的左端連接小車.從點痕的分布情況可以斷定紙帶的運動情況是加速運動.若所用電源頻率為50Hz,從打下A點到打下E點,共11點,歷時0.2s,位移為0.0788m,這段時間內(nèi)紙帶運動的平均速度是7.88m/s.BD段的平均速度是0.6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以下哪個圖象表示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7.一個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初速度大小為2m/s,4s后速度大小變?yōu)?0m/s,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加速度大小可能是3m/s2
B.4s內(nèi)物體的位移大小可能是20m
C.3s末物體的速度大小可能是7m/s
D.2s內(nèi)物體位移的方向一定與初速度方向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在“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實驗中,安裝刻度尺時,使刻度尺“10.00cm”刻度與彈簧上端平齊;在彈簧下端掛上一個鉤碼后,彈簧伸長到下端與毫米刻度尺的A處平齊.A處的放大圖如圖所示.由圖可知,掛上鉤碼后,彈簧的長度l=36.63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5.我國“蛟龍?zhí)枴鄙顫撈鹘?jīng)過多次試驗,終于在2012年6月24日以7 020m的深度創(chuàng)下世界最新紀錄(國外最深不超過6 500m).這預示著它可以征服全球99.8%的海底世界.假設在某次試驗時,深潛器內(nèi)的顯示屏上顯示出了從水面開始下潛到最后返回水面全過程的深度曲線(a)和速度圖象(b),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圖中h3代表本次下潛最大深度
B.全過程中最大加速度是0.025 m/s2
C.潛水員感到超重發(fā)生在3~4 min和6~8 min的時間段內(nèi)
D.整個潛水器在8~10 min的時間段內(nèi)機械能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