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受力分析后,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求解出加速度,再根據運動學公式求解最長時間;
(2)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t=1s時,A在沿斜面下滑,根據運動學公式求出AB的位移,再由幾何關系求出AB的間距
解答 解:(1)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
對A:$mgsin37°+μmgcos37°=m{a}_{A}^{\;}$
解得:${a}_{A}^{\;}=gsin37°+μgcos37°=10m/{s}_{\;}^{2}$
對B:$F+{m}_{B}^{\;}gsin37°-μ{m}_{B}^{\;}gcos37°={m}_{B}^{\;}{a}_{B}^{\;}$
解得:${a}_{B}^{\;}=4m/{s}_{\;}^{2}$
設A向上經時間t速度減為0,則$t=\frac{{v}_{A}^{\;}}{{a}_{A}^{\;}}=\frac{6}{10}=0.6s$
A向上到速度減為0的位移${x}_{A}^{\;}=\frac{{v}_{A}^{2}}{2{a}_{A}^{\;}}=\frac{{6}_{\;}^{2}}{2×10}=1.8m$
0.6s內B的位移${x}_{B}^{\;}=\frac{1}{2}{a}_{B}^{\;}{t}_{\;}^{2}=\frac{1}{2}×4×0.{6}_{\;}^{2}=0.72m$
${x}_{A}^{\;}+{x}_{B}^{\;}<L$,AB為相遇
所以A沿斜面向上運動的最長時間0.6s
(2)A下滑的加速度${a}_{A}^{′}=gsin37°-μgcos37°=2m/{s}_{\;}^{2}$
A下滑的距離${x}_{A}^{′}=\frac{1}{2}{a}_{A}^{′}t{′}_{\;}^{2}=\frac{1}{2}×2×0.{4}_{\;}^{2}=0.16m$
A的位移${x}_{A}^{″}=1.8-0.16=1.64m$
B的位移${x}_{B}^{″}=\frac{1}{2}{a}_{B}^{\;}{t}_{\;}^{2}=\frac{1}{2}×4×{1}_{\;}^{2}=2m$
小滑塊A開始運動t=1s時,小滑塊A、B的間距$△x=L-({x}_{A}^{″}+{x}_{B}^{″})=4-(1.64+2)=0.36m$
答:(1)小滑塊A沿斜面向上運動的最長時間0.6S;
(2)小滑塊A開始運動t=1s時,小滑塊A、B的間距x為0.36m
點評 本題是已知受力情況確定運動情況的典型問題,物體的運動分兩個過程,關鍵是求解出加速度,然后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列式計算.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學年安徽師大附中高一上學期期中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1)某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重力加速度,請指出該同學在實驗操作中存在的兩處明顯錯誤或不當:
① ;
② 。
(2)該同學經正確操作得到如圖乙所示的紙帶,取連續(xù)的六個打點A.B.C.D.E.F為計數點,測得點A到B、C、D、E、F的距離分別為、、、、,若打點的頻率為,則打E點時重物速度的表達式為 ;若分別計算出各計數點對應的速度數值,并在坐標系中畫出速度的二次方與距離的關系圖像,如圖丙所示,則重力加速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5輛 | B. | 10輛 | C. | 8輛 | D. | 無法確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當線框接電動勢為E1的電源時所受安培力的大小為F1 | |
B. | 當線框接電動勢為E2的電源時力敏傳感器顯示的拉力大小為線框所受安培力大小與重力大小之差 | |
C. | 待測磁場的磁感應強度為$\frac{({F}_{1}-{F}_{2})R}{({E}_{2}-{E}_{1})L}$ | |
D. | 待測磁場的磁感應強度為$\frac{({F}_{1}-{F}_{2})R}{({E}_{1}-{E}_{2})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