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Bi的半衰期是5天,100Bi經(jīng)過10天后還剩下25

B.玻爾建立了量子理論,成功解釋了各種原子發(fā)光現(xiàn)象

C.在光的干涉現(xiàn)象中,干涉亮條紋部分是光子到達幾率大的地方

D.宏觀物體的物質波波長非常小,不易觀察到它的波動性

【答案】B

【解析】

A.剩余質量為

A正確;

B.普朗克最早提出了量子理論的相關概念,玻爾的原子模型成功解釋了氫原子發(fā)光現(xiàn)象,對于其他原子的發(fā)光現(xiàn)象無法解釋,B錯誤;

C.在光的干涉現(xiàn)象中,干涉亮條紋部分是光子到達幾率大的地方,暗條紋是光子到達幾率小的地方,C正確;

D.宏觀物體的動量較大,根據(jù)可知其物質波波長非常小,不易觀察到它的波動性,D正確。

本題選擇不正確選項,故選B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一個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的長木板上用力F向右推箱子,木板、人、箱子均處于靜止狀態(tài),三者的質量均為m,重力加速度為g,則( )

A. 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 地面對木板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C. 木板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為3mg

D. 若人用斜向下的力推箱子,則木板對地面的壓力會大于3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只閉合的矩形線圈在勻強磁場中繞垂直于磁感線的軸勻速轉動,穿過線圈的磁通量隨時間的變化圖象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t=0時刻線圈平面與中性面垂直

B.t=0.1s時刻,穿過線圈平面的磁通量的變化率最大

C.t=0.2s時刻,線圈中有最大感應電動勢

D.若轉動周期減小一半,則電動勢最大值也減小一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所示,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中,A為固定橡皮筋的圖釘,O為橡皮條與細繩的結點,OBOC為細繩.實驗時,需要兩次拉伸橡皮條:一次是通過兩細繩用兩個彈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另一次是用一個彈簧秤通過細繩拉橡皮條.圖乙是在白紙上根據(jù)實驗結果畫出的圖.

1)實驗中需用兩個彈簧秤分別勾住繩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某同學認為在此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項,其中正確的是______.(填入相應的字母)

A.兩次拉橡皮條只需橡皮條伸長相同長度即可;

B.拉橡皮條時,彈簧測力計、橡皮條、細繩應與木板平面平行;

C.用彈簧秤拉繩套時,拉力要適當大些但不要超過彈性限度;

D.用兩個彈簧秤拉繩套時,兩根繩夾角越大越好.

2)圖乙中的FF′兩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填FF′

3)本實驗采用的科學方法是__________

A.理想實驗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變量法 D.類比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所示,MN、PQ為間距L=0.5m足夠長的平行導軌,NQMN,導軌的電阻均不計.導軌平面與水平面間的夾角θ=37°,NQ間連接有一個R=4Ω的電阻.有一勻強磁場垂直于導軌平面且方向向上,磁感應強度為B0=1T.將一根質量為m=0.05kg電阻為r(大小未知)的金屬棒ab緊靠NQ放置在導軌上,且與導軌接觸良好.現(xiàn)由靜止釋放金屬棒,當金屬棒滑行至cd處時達到穩(wěn)定速度,已知在此過程中通過金屬棒截面的電量q=0.2C,且金屬棒的加速度a與速度v的關系如圖乙所示,設金屬棒沿導軌向下運動過程中始終與NQ平行.取g=10m/s2.求:

1)金屬棒與導軌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
2cdNQ的距離s
3)金屬棒滑行至cd處的過程中,電阻R上產(chǎn)生的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人類對物體運動規(guī)律認識過程中,許多物理學家大膽猜想、勇于質疑,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下列有關科學家和他們的貢獻描述中正確的是( )

A.開普勒潛心研究第谷的天文觀測數(shù)據(jù),提出萬有引力定律

B.牛頓最早證明了行星所受的引力大小跟行星到太陽距離的二次方成反比,測出了萬有引力常量G的數(shù)值

C.亞里士多德對運動的研究,確立了許多用于描述運動的基本概念,比如平均速度、瞬時速度以及加速度

D.伽利略探究物體下落規(guī)律的過程中使用的科學方法是:問題猜想數(shù)學推理實驗驗證合理外推得出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所示,質量為m=60 kg的同學,雙手抓住單杠做引體向上,他的重心的速率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g10 m/s2,由圖像可知(  )

A.t=0.5 s時他的加速度為3 m/s2

B.t=0.4 s時他處于超重狀態(tài)

C.t=1.1 s時他受到單杠的作用力的大小為620 N

D.t=1.5 s時他處于失重狀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個教學用的簡易變壓器,兩線圈的匝數(shù)未知,某同學想用所學變壓器的知識測定兩線圈的匝數(shù)。

1)為完成該實驗,除了選用電壓表、導線外,還需要選用低壓_________(填“直流”或“交流”)電源。

2)該同學在變壓器鐵芯上繞10匝絕緣金屬導線C,然后將A線圈接電源.用電壓表分別測出線圈A,線圈B及線圈C兩端的電壓,記錄在下面的表格中,則線圈A的匝數(shù)為______匝,線圈B的匝數(shù)為_______匝。

A線圈電壓

B線圈電壓

C線圈電壓

8.0V

3.8V

0.2V

3)為減小線圈匝數(shù)的測量誤差,你認為繞制線圈C的匝數(shù)應該_______(填“多一些”、“少一些”)更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實驗小組利用如題圖(1)所示的裝置進行“探究加速度與合外力的關系”的實驗.

1)為了減小誤差,在平衡摩擦力后,每次實驗必須通過改變鉤碼的個數(shù)來改變小車所受合外力,獲取多組數(shù)據(jù).若小車質量為400 g,實驗中每次所用的鉤碼總質量范圍應選________組會比較合理.(填選項前的字母)

A10 g40 g B200 g400 g C1000 g2000 g

2)實驗中打點計時器的打點周期為0.02s,圖(2)中給出的是實驗中獲取的紙帶的一部分:12、3、4、5是計數(shù)點,每相鄰兩計數(shù)點間還有4個打點未標出,由該紙帶可求得小車的加速度a=_______m/s2.(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3)改變鉤碼的個數(shù)重復實驗,得到加速度a與合外力F的關系如圖(3)所示,分析線段OA段,可得出實驗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