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wǎng)(1)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海岸發(fā)生9.0級地震,地震引發(fā)的海嘯摧毀了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的冷卻系統(tǒng),最終導致福島第一核電站的6座核反應堆不同程度損壞,向空氣中泄漏大量碘131和銫137等放射性物質,這些放射性物質隨大氣環(huán)流飄散到許多國家.4月4日,日本開始向太平洋排放大量帶有放射性物質的廢水,引起周邊國家的指責.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福島第一核電站是利用原子核衰變時釋放的核能來發(fā)電
B.碘131能自發(fā)進行β衰變,衰變后生成的新物質原子核比碘131原子核多一個中子而少一個質子
C.銫137進行β衰變時,往往同時釋放出γ射線,γ射線具有很強的穿透能力,甚至能穿透幾厘米厚的鉛板
D.銫137進入人體后主要損害人的造血系統(tǒng)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其半衰期是30.17年,如果將銫137的溫度降低到0度以下,可以延緩其衰變速度.
(2)如圖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質量為m,長度為l的小車,小車左端有一質量也是m可視為質點的物塊,車子的右擘固定有一個處于鎖定狀態(tài)的壓縮輕彈簧(彈簧長度與車長相比可忽略),物塊與小車間動摩擦因數(shù)為u,整個系統(tǒng)處于靜止.現(xiàn)在給物塊一個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物塊剛好能與小車右壁的彈簧接觸,此時彈簧鎖定瞬間解除,當物塊再回到左端時,與小車相對靜止.求:
(1)物塊的初速度V0
(2)彈簧的彈性勢能Ep
分析:(1)正確解答本題需要掌握:核裂變與核能的利用;三種衰變粒子的性質,以及衰變方程書寫;正確理解半衰期的物理意義.
(2)由動量守恒定律及能量關系列式即可求解.
解答:解:(1)A、福島第一核電站是利用重核裂變釋放的核能進行發(fā)電的,故A正確;
B、β衰變是一個中子變?yōu)橘|子同時釋放一個電子的過程,因此β衰變后生成的新物質原子核比碘131原子核少一個中子而多一個質子,故B錯誤;
C、α、β、γ三種射線中γ射線具有很強的穿透能力,故C正確;
D、半衰期長短由元素本身決定,與外界環(huán)境如溫度、壓強以及所處狀態(tài)等無關,故D錯誤.
故選C.
(2)由動量守恒定律得:mv0=2mv        
由能量關系有:
1
2
mv02-
1
2
(2m)v2=μmgL       
解得:v0=2
μgL
        
物體最終速度為v1,由動量守恒定定律得:mv0=2mv1      
由能量關系有:EP=
1
2
mv02-
1
2
(2m)v12=μmgL    
 答:(1)物塊的初速度為2
μgL

(2)彈簧的彈性勢能為μmgL.
點評:本題考查了原子物理中有關衰變的基礎知識以及動量守恒與能量守恒的綜合應用,是一道全面考查基礎知識的好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物理-選修3-5]
(1)2011年3月,日本地震引發(fā)海嘯,繼而福島核電站(世界最大的核電站)發(fā)生核泄漏.關于核電站和核輻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C
BC

A.核反應堆發(fā)生的是輕核聚變反應
B.核反應堆發(fā)生的是重核裂變反應
C.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長短是由核內部本身決定,與外部條件無關
D.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長短與地震、風力等外部環(huán)境有關
(2)如圖所示,A、B兩木塊靠在一起放于光滑的水平面上,A、B的質量分別為mA=2.0kg、mB=1.5kg.一個質量為mC=0.5kg的小鐵塊C以v0=8m/s的速度滑到木塊A上,離開木塊A后最終與木塊B一起勻速運動.若木塊A在鐵塊C滑離后的速度為vA=0.8m/s,鐵塊C與木塊A、B間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μ=0.4,取g=l0m/s2.求:
①鐵塊C在滑離A時的速度;
②木塊B的長度至少為多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1?海南)(1)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fā)生九級大地震,造成福島核電站的核泄漏事故.在泄露的污染物中含有131I和137Cs兩種放射性核素,它們通過一系列衰變產(chǎn)生對人體有危害的輻射.在下列四個式子中,有兩個能分別反映131I和137Cs衰變過程,它們分別是
B
B
C
C
(填入正確選項前的字母).131I和137Cs原子核中的中子數(shù)分別是
78
78
82
82

A.X156137Ba+01nB.X254131Xe+-10eC.X356137Ba+-10eD.X454131Xe+11p
(2)一質量為2m的物體P靜止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其截面如圖所示.圖中ab為粗糙的水平面,長度為L;bc為一光滑斜面,斜面和水平面通過與ab和bc均相切的長度可忽略的光滑圓弧連接.現(xiàn)有一質量為m的木塊以大小為v0的水平初速度從a點向左運動,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為h,返回后在到達a點前與物體P相對靜止.重力加速度為g.求:
(i)木塊在ab段受到的摩擦力f;
(ii)木塊最后距a點的距離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1)2011年3月11日發(fā)生在日本的里氏9.0級強震引發(fā)巨大海嘯,使福島核電站遭到損毀,造成了嚴重的核泄漏,泄漏物中的碘-131具有放射性,它在自發(fā)地進行β衰變時,生成元素氙(元素符號為Xe),同時輻射出γ射線,請完成后面的核反應方程
 
131
53
I
 
Xe+
 
+γ(請在答題卡上寫出完整的核反應方程).碘-131的半衰期為8天,經(jīng)過32天(約為一個月),其剩余的碘-131為原來的
 
,所以在自然狀態(tài)下,其輻射強度會較快減弱,不必恐慌.
(2)甲、乙兩冰球運動員為爭搶冰球而迎面相撞,已知甲運動員的質量為60kg,乙運動員的質量為70kg,接觸前兩運動員速度大小均為5m/s,沖撞后甲被撞回,速度大小為2m/s,問撞后乙的速度多大?方向如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1?福建模擬)[物理-選修3-5](1)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fā)生9.0級大地震并引發(fā)海嘯,致使福島核電站的5個機組停轉,于12日首次出現(xiàn)核泄漏,大批居民被疏散.該核電站的核廈應方程可能為
C
C

A.24He+714N→817O+817O                       B.92239U→90235Th+24He
C.92239U+01n→556141Ba+3692Kr+301n      D.12H+13H→24He+01n
(2)兩球A、B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線,同一方向運動,已知mA=1kg,mB=2kg,vA=6m/s,vB=2m/s.當A追上B并發(fā)生碰撞后,兩球A、B速度的可能值是
C
C

A.vA′=5m/s  vB′=2.5m/s           B.vA′=-4m/s  vB′=7m/s
C.vA′=2m/s  vB′=4m/s             D.vA′=7m/s  vB′=1.5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物理--選修3-5]
(1)2011年3月日本發(fā)生9級大地震,并引發(fā)海嘯.位于日本東部沿海的福島核電站部分機組發(fā)生爆炸,在日本核電站周圍檢測到的放射性物質碘131.在核泄漏中,碘的放射性同位素碘131(半衰期為8.3天)是最為危險的,它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讓人體細胞癌化,尤其是針對甲狀腺細胞,甲狀吸收后造成損傷.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在出事故前,正常運行的福島核電站中使用的主要核燃料是碘131
B.若現(xiàn)在有100個碘131原子核,8.3天后一定只剩下50個碘1311原子核
C.碘131發(fā)生β衰變時所釋放出的電子是原子核外電子發(fā)生電離而發(fā)射出來的
D.碘131也可以做示蹤原子;給人注射微量碘131,然后定時用探測器測量甲狀腺及鄰近組織的放射強度,有助于診斷甲狀腺的疾病
(2)如圖所示,已知水平面上的P點右側光滑,左側與滑塊m1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質量分別為m1和m2的兩個滑塊在水平面上P點的右側分別以速度v1、v2向右運動,由于v1>v2而發(fā)生碰撞(碰撞前后兩滑塊的速度均在一條直線上).二者碰后m1繼續(xù)向右運動,m2被右側的墻以原速率彈回,再次與m1相碰,碰后m2恰好停止,而m1最終停在Q點.測得PQ間的距離為l.求第一次碰后滑塊m1的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