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如圖所示,在豎直方向上A、B兩物體通過勁度系數(shù)為k的輕質(zhì)彈簧相連,A放在水平地面上;B、C兩物體通過細線繞過輕質(zhì)定滑輪相連,C放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用手拿住C,使細線剛剛伸直但無拉力作用,并保證ab段的細線豎直、cd段的細線與斜面平行.已知A、B的質(zhì)量均為m,斜面傾角為θ=37°,重力加速度為g,滑輪的質(zhì)量和摩擦不計,開始時整個系統(tǒng)處于靜止?fàn)顟B(tài).C釋放后沿斜面下滑,當(dāng)A剛要離開地面時,B的速度最大,(sin 37°
=0.6,cos 37°=0.8)求:
(1)從開始到物體A剛要離開地面的過程中,物體C沿斜面下滑的距離;
(2)C的質(zhì)量;
(3)A剛要離開地面時,C的動能.

分析 (1)物體C沿斜面下滑的距離等于B上升的高度,等于彈簧原來被壓縮的長度再加上后來彈簧被拉長的長度,由胡克定律求解.
(2)物體A剛要離開地面時,分別以B和C為研究對象,利用牛頓第二定律列式,可求得C的質(zhì)量.
(3)物體A剛好離開地面時,B、C兩物體的速度相等,對BC整體,運用動能定理求解C的動能.

解答 解:(1)設(shè)開始時彈簧壓縮的長度為xB,則有
   kxB=mg
設(shè)當(dāng)物體A剛要離開地面時,彈簧的伸長量為xA,則有
  kxA=mg
當(dāng)物體A剛要離開地面時,物體B上升的距離與物體C沿斜面下滑的距離相等,為:
   h=xA+xB
解得:h=$\frac{2mg}{k}$.
(2)物體A剛要離開地面時,以B為研究對象,物體B受到重力mg、彈簧的彈力kxA、細線的拉力FT三個力的作用,設(shè)物體B的加速度為a,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
對B有:FT-mg-kxA=ma
對C有:mCgsin θ-FT=mCa
B獲得最大速度時,有:a=0
解得:mC=$\frac{10m}{3}$.
(3)法一:由于xA=xB,彈簧處于壓縮狀態(tài)和伸長狀態(tài)時的彈性勢能相等,彈簧彈力做功為零,且物體A剛好離開地面時,B、C兩物體的速度相等,設(shè)為v0,由動能定理得:
  mCghsinθ-mgh+W=$\frac{1}{2}(m+{m}_{C}){v}_{0}^{2}$-0
其中,W=0
解得:v02=$\frac{12m{g}^{2}}{13k}$
所以 EkC=$\frac{1}{2}{m}_{c}{v}_{0}^{2}$=$\frac{20{m}^{2}{g}^{2}}{13k}$
法二:根據(jù)動能定理,
對C:mCghsinθ-Wr=EkC-0  
對B:Wr-mgh+W=EkB-0
其中W=0 
又EkC:EkB=10:3
解得:EkC=$\frac{20{m}^{2}{g}^{2}}{13k}$
答:
(1)從開始到物體A剛要離開地面的過程中,物體C沿斜面下滑的距離是$\frac{2mg}{k}$;
(2)C的質(zhì)量是$\frac{10m}{3}$;
(3)A剛要離開地面時,C的動能是$\frac{20{m}^{2}{g}^{2}}{13k}$.

點評 本題關(guān)鍵是分析求出系統(tǒng)的運動狀態(tài),把握住彈簧的形變量與物體a下滑距離的關(guān)系,結(jié)合動能定理和胡克定律多次列式求解分析.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關(guān)于內(nèi)能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不同的物體,若溫度相等,則內(nèi)能也相等
B.物體速度增大,則分子動能增大,內(nèi)能也增大
C.冰熔解成水,溫度不變,則內(nèi)能也不變
D.對物體做功或向物體傳熱,都可能改變物體的內(nèi)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如圖所示,水平傳送帶以一定速度勻速運動,將質(zhì)量m=1kg的小物塊輕輕放在傳送帶上的P點,物塊運動到A點后被水平拋出,小物塊恰好無碰撞地沿圓弧切線從B點進人豎直光滑圓弧軌道下滑.B,C為圓弧上的兩點,其連線水平,已知圓弧半徑R=1.0m對應(yīng)圓心角θ=106°,A點距水平面的高度h=3.2m.小物塊到達C點沿固定斜面向上滑動,2s后第二次經(jīng)過D點,已知小物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frac{1}{3}$,重力速度g=10m/s2,sin53°=0.8,cos53°=0.6.求:
(1)小物塊到達B點時的速度大。
(2)小物塊經(jīng)過O點時對軌道的壓力;
(3)斜面上CD點間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7.如圖所示,A帶正電,B帶負電,在庫侖力作用下,它們以連線上某點O為圓心做勻速圓周運動,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它們所需向心力相等B.它們的運動半徑與電荷量成反比
C.它們做圓周運動的角速度相等D.它們的線速度與質(zhì)量成反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4.同時將兩個小球以v1、v2的速度沿如圖所示的方向拋出,發(fā)現(xiàn)兩球剛好落在一個截面為半圓形的坑中同一點Q,已知∠MOQ=60°.忽略空氣的阻力.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frac{{v}_{1}}{{v}_{2}}$=$\frac{1}{3}$
B.僅增大v1,v2,則兩球在坑中落點均在Q點右側(cè)
C.兩球的初速度無論怎樣變化,只要落在坑中的同一點,v1+v2就為常數(shù)
D.若僅增大v1,則兩球可在落在坑中前相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比值法定義物理量是物理學(xué)中一種常用的方法,是用兩個基本的物理量的“比”來定義一個新的物理量的方法.比值法定義的基本特點是被定義的物理量往往是反映物質(zhì)的最本質(zhì)的屬性,它不隨定義所用的物理量的大小取舍而改變.下列物理量中屬于比值法定義的是(  )
A.電流I=$\frac{U}{R}$B.電場強度E=k$\frac{Q}{{r}^{2}}$C.導(dǎo)體的電阻R=ρ$\frac{l}{s}$D.電勢φ=$\frac{W}{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7.如圖所示,一傾角為θ的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足夠長,一質(zhì)量為m的帶電物體在沿斜面向上的勻強電場E作用下,從斜面底端由靜止沿斜面向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經(jīng)過時間t,電勢能減少了120J,此時撤去電場,之后物體又經(jīng)過相同的時間t回到斜面底端,若以地面為零重力勢能面,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回到斜面底端的動能為60J
B.物體帶電荷量為q=$\frac{2mgsinθ}{E}$
C.撤去電場時,物體的重力勢能是90J
D.在前一個時間t內(nèi)一定不會出現(xiàn)動能與重力勢能相等的時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4.圖1為“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裝置示意圖.砂和砂桶的總質(zhì)量為m,小車和砝碼的總質(zhì)量為M.實驗中用砂和砂桶總重力的大小作為細線對小車?yán)Φ拇笮。?br />
(1)實驗中,為了使細線對小車的拉力等于小車所受的合外力,先調(diào)節(jié)長木板一端滑輪的高度,使細線與長木板平行.接下來還需要進行的一項操作是B.
A.將長木板水平放置,讓小車連著已經(jīng)穿過打點計時器的紙帶,給打點計時器通電,調(diào)節(jié)m的大小,使小車在砂和砂桶的牽引下運動,從打出的紙帶判斷小車是否做勻速運動.
B.將長木板的一端墊起適當(dāng)?shù)母叨,讓小車連著已經(jīng)穿過打點計時器的紙帶,撤去砂和砂桶,給打點計時器通電,輕推小車,從打出的紙帶判斷小車是否做勻速運動.
C.將長木板的一端墊起適當(dāng)?shù)母叨龋啡ゼ垘б约吧昂蜕巴,輕推小車,觀察判斷小車是否做勻速運動.
(2)使小車質(zhì)量遠遠 砝碼和砝碼盤的總質(zhì)量大于(填“大于”或“小于”)
(3)圖2為某次實驗得到的紙帶,實驗數(shù)據(jù)如圖,圖中相鄰計數(shù)點之間還有4個點未畫出,根據(jù)紙帶可求出小車的加速度大小為0.51m/s2
(4)該同學(xué)把砝碼和砝碼的總重量作為小車的拉力,并依次測出了小車的加速度.然后畫出了如圖3所示的圖象,該圖象雖是一條直線,但不通過坐標(biāo)原點.原因是:沒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5.如圖所示是某同學(xué)做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guān)系實驗時已接通電源正要釋放紙帶時的情況(小車上固定有力傳感器測小車所受拉力,圖中未畫出)請你指出該同學(xué)的五個差錯.
①打點計時器應(yīng)使用交流電源;②打點計時器應(yīng)固定在木板右端;③細線應(yīng)與木板平行;④消除應(yīng)靠近打點計時器;⑤應(yīng)墊高木板右端平衡摩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