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對第一次到達B點的過程運用動能定理,求出到達B點的速度大�。�
(2)對E到A點的過程運用動能定理,求出滑塊與斜面AB間的動摩擦因數.
(3)對全過程運用動能定理,求出通過的總路程.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分別求出物體沿斜面上滑和下滑的加速度大小,結合運動學公式,運用數學知識求出總時間.
解答 解:(1)第一次到達B點的速度為v1,根據動能定理得,mg(h+Rcos37°)=12mv12,
代入數據解得v1=4√3m/s.
(2)從E到A的過程,由動能定理得,
WG-Wf=0,
WG=mg[(h+Rcos37°)-LABsin37°],
Wf=μmgcos37°•LAB,
代入數據解得μ=0.5.
(3)根據mg(h+Rcos37°)=μmgcos37°s得,
代入數據解得s=6m.
沿斜面上滑加速度為a1=gsin37°+μgcos37°=6+0.5×8=10m/s2,
沿斜面下滑加速度為a2=gsin37°-μgcos37°=6-0.5×8=2m/s2,
因為v122a1=v222a2,則v2=√a2a1v1=√15v1,
v3=√a2a1v2=(√15)2v1,
…
vn=(√15)n−1v1.
則t=(v1a1+v2a1+v3a1+…+vna1)+(v2a2+v3a2+…+vna2),
代入數據解得t=(3√15+5√3)5s.
答:(1)滑塊第一次到達B點的速度為4√3m/s;
(2)滑塊與斜面AB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5;
(3)滑塊在斜面上運動的總路程為6m,總時間為(3√15+5√3)5s.
點評 本題考查了動能定理的基本運用,運用動能定理解題關鍵選擇好研究的過程,分析過程中有哪些力做功,然后列式求解,第三問對數學知識的要求較高,需加強這方面的訓練.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根據玻爾原子理論可知,氫原子輻射光子后,電子的動能減小 | |
B. | 核反應堆中,通過改變鎘棒插入的深度,可以控制核反應的速度 | |
C. | α、β和γ三種射線中,γ射線的穿透能力最強 | |
D. | 一個原子核在一次衰變中可放出α、β和γ三種射線 | |
E. | 比結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穩(wěn)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t1和t2時刻振子具有相同的動能 | |
B. | 在t2和t4時刻振子具有相同的勢能 | |
C. | 在t1和t4時刻振子具有相同的加速度 | |
D. | 在t2和t5時刻相比,t2時刻振子所受的回復力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電容器外殼上標的是工作電壓,或稱額定電壓,也就是擊穿電壓 | |
B. | 在搬運電表時,最好把電表的兩個接線柱短接起來,可以防止振動對電表的損傷 | |
C. | 小型電動機的銘牌上標注“直流5V,2.5W”,則在額定電壓下工作時,機械功率為2.5W,線圈內阻為10Ω | |
D. | 兩個半徑均為r的空心金屬球,帶電量均為+Q,均置于絕緣底座上,球心相距3r,那么兩球間的庫侖力為kQ9r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衛(wèi)星在軌道3上的速率小于在軌道1上的速率 | |
B. | 衛(wèi)星在軌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軌道1上的角速度 | |
C. | 衛(wèi)星在軌道1上經過Q點時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軌道2上經過Q點時的加速度 | |
D. | 衛(wèi)星在軌道2上經過P點時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軌道3上經過P點時的加速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