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7.如圖所示,質量相等材料相同的A、B兩物塊置于繞豎直軸勻速轉動的水平圓盤上(RA>RB),兩物塊始終相對于圓盤靜止,則兩物塊( �。�
A.線速度相等B.摩擦力相等C.A物體更容易滑動D.B物體更容易滑動

分析 物體在同一個轉盤上隨轉盤一起運動時,具有相同的角速度,這是解這類題目的切入點,然后根據向心加速度、向心力公式進行求解.

解答 解:A、由于A、B在同一轉盤上無相對運動,因此它們的角速度相等,由v=ωr,且半徑不同,可知線速度不同,故A錯誤;
B、根據F=mω2r可知,質量相等,角速度相等,半徑不同則需要向心力不同,而向心力是由摩擦力提供的,所以摩擦力也不相等.故B錯誤;
C、D、物體隨轉盤做圓周運動由靜摩擦力提供,又根據F=mω2r可知,質量相等,角速度相等,A的半徑大于B的,則A所受的靜摩擦力大于B所受的靜摩擦力;又由于兩個物體的材料相同,所以當角速度增大時,A物體更容易滑動.故C正確,D錯誤.
故選:C

點評 解決本題的突破口在于物體和轉盤角速度相同,然后熟練掌握勻速圓周運動的各物理量之間公式即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情形可將騎車運動員和自行車看作質點的是( �。�
A.研究自行車車輪的轉動
B.測量運動員全程運動的時間
C.研究運動員騎行姿勢對所受阻力的影響
D.分析自行車前后輪所受地面摩擦力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在物理學史上,正確認識運動和力的關系且推翻“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這個觀點的物理學家及建立慣性定律的物理學家分別是( �。�
A.亞里士多德、伽利略B.伽利略、愛因斯坦
C.伽利略、牛頓D.亞里士多德、牛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實驗說明(  )
A.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B.要物體運動必須有力作用,沒有力作用的物體就靜止
C.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總保持原來的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D.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一定處于靜止狀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如圖所示,電燈懸掛于兩墻之間,更換繩OM,連接點M向上移,但保持O點位置不變,則M點向上移時,關于繩的拉力正確的是(  )
A.繩OM的拉力逐漸增大B.繩ON的拉力逐漸減小
C.繩0N的拉力先增大后減小D.繩OM的拉力先減小后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2.把一個電容器、電流傳感器、電阻、電源、單刀雙擲開關按圖甲所示連接.先使開關S與1端相連,電源向電容器充電;然后把開關S擲向2端,電容器放電.與電流傳感器相連接的計算機記錄了這一過程中電流隨時間變化的I-t曲線如圖乙所示.下列關于這一過程的分析,正確的是( �。�
A.在形成電流曲線1的過程中,電容器兩極板間電壓逐漸增大,電容器上極板帶正電
B.在形成電流曲線2的過程中,電容器的電容逐漸減小,電流從上極板流出
C.曲線1與橫軸所圍面積等于曲線2與橫軸所圍面積
D.S接1端,減小R的阻值,最終電容器的帶電量將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如圖甲所示,一條不可伸長的輕繩一端拴一個質量為m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懸點上.當小球在豎直面內來回擺動,用力傳感器測得繩子對懸點的拉力大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乙所示.已知繩長l=0.9m,繩子的最大偏角θ=60°,g=10m/s 2,試求:
(1)小球經過最低點時輕繩對懸點的拉力大�。�
(2)小球的質量m;
(3)小球經過最低時的速度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如圖所示,從同一豎直線上的A、B兩點分別以速度v1、v2同時水平拋出甲、乙兩小球,它們在空中的C點相遇.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v1大于v2B.v1小于v2
C.v1等于v2D.v1可能大于于v2,也可能小于v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如圖,某空間站在軌道半徑為R的近地圓軌道 I上圍繞地球運行,一宇宙飛船與空間站對接后,在軌道 I上圍繞地球運行多圈后又與空間站分離,進入橢圓軌道 II運行.已知橢圓軌道的遠地點到地球球心的距離為3.5R,地球質量為M,萬有引力常量為G,則( �。�
A.空間站在圓軌道I上運行的周期為2πR3GM
B.空間站與飛船對接后在圓軌道I上運行的周期變小
C.飛船在橢圓軌道遠地點的速率是近地點的3.5倍
D.飛船與空間站分離后在遠離地球過程中其機械能不斷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