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所示的軌道,ab段及cd段是光滑的弧面,bc段為中間水平部分,長為2m,與物體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2,若物體從ab段高0.8m處由靜止下滑,g取10m/s2 , 求:
(1)物體第一次到達b點時的速度大小;
(2)物體在cd段運動時可達到的離地最大高度.
【答案】
(1)解:由機械能守恒可得:
mgh= mv2;
解得:
v= = m/s=4m/s;
物體第一次到達b點的速度為4m/s
(2)解:物體第一次滑到cd處時,達到的高度最高,由動能定理可得:
﹣mgh′﹣μmgs=0﹣ mv2;
解得:h′= =0.4m;
物體在cd段運動時可達到的最大高度為0.4m
【解析】(1)因ab、cd處是光滑的,故物體在兩處運動時機械能守恒,則由機械能守恒可求得物體到b點時的速度大。唬2)分析物體從b到cd段上的最高點過程中外力所做的功,由動能定理可求得最大高度.
【考點精析】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在于理解動能定理的綜合應(yīng)用的相關(guān)知識,掌握應(yīng)用動能定理只考慮初、末狀態(tài),沒有守恒條件的限制,也不受力的性質(zhì)和物理過程的變化的影響.所以,凡涉及力和位移,而不涉及力的作用時間的動力學問題,都可以用動能定理分析和解答,而且一般都比用牛頓運動定律和機械能守恒定律簡捷,以及對機械能守恒及其條件的理解,了解在只有重力(和彈簧彈力)做功的情形下,物體動能和重力勢能(及彈性勢能)發(fā)生相互轉(zhuǎn)化,但機械能的總量保持不變.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三個質(zhì)量相等的帶電微粒(重力不計)以相同的水平速度沿兩極板的中心線方向從O點射入,已知上極板帶正電,下極板接地,三微粒的運動軌跡如圖所示,其中微粒2恰好沿下極板邊緣飛出電場,則( )
A.三微粒在電場中的運動時間有t3>t2>t1
B.三微粒所帶電荷量有q1>q2=q3
C.三微粒所受電場力有F1=F2>F3
D.飛出電場時微粒2的動能大于微粒3的動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把總電阻為2R的均勻電阻絲焊接成一半徑為a的圓環(huán),水平固定在豎直向下的磁感應(yīng)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中,如圖所示,一長度為2a , 電阻等于R , 粗細均勻的金屬棒MN放在圓環(huán)上,它與圓環(huán)始終保持良好的接觸,當金屬棒以恒定速度v向右移動經(jīng)過環(huán)心O時,求:
(1)棒上電流的大小和方向及棒兩端的電壓UMN;
(2)在圓環(huán)和金屬棒上消耗的總熱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列簡諧橫波沿x軸正方向傳播,在x=12m處的質(zhì)元的振動圖線如圖1所示,在x=18m處的質(zhì)元的振動圖線如圖2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波的周期為12s
B.x=12m處的質(zhì)元在平衡位置向上振動時,x=18m處的質(zhì)元在波峰
C.在0~4s內(nèi)x=12m處和x=18m處的質(zhì)元通過的路程均為6cm
D.該波的波長可能為8m
E.該波的傳播速度可能為2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神舟九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成功實現(xiàn)了自動交會對接.設(shè)地球半徑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為g,對接成功后,“神舟九號”和“天宮一號”一起繞地球運行的軌道可視為圓周軌道,軌道離地球表面的高度約為 R,運行周期為T,則( )
A.地球質(zhì)量為( )2
B.對接成功后,“神舟九號”飛船里的宇航員受到的重力為零
C.對接成功后,“神舟九號”飛船的線速度為
D.對接成功后,“神舟九號”飛船的加速度為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guān)于做直線運動的物體的加速度、速度及速度變化量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的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B.物體的速度變化量越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C.物體的速度變化越快,加速度越大D.物體的加速度減小,速度一定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汽車在平直路面上行駛,t=0時刻速度為v0 , 此時將汽車發(fā)動機的輸出功率調(diào)整變大為某個值,并保持不變,設(shè)汽車行駛過程所受阻力恒定不變,則汽車從t=0時刻開始的v﹣t圖象可能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