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如圖甲所示,某組同學借用“探究a與F、m之間的定量關系”的相關實驗思想、原理及操作,進行“研究合外力做功和動能變化的關系”的實驗:

(1)為達到平衡阻力的目的,取下細繩及托盤,通過調(diào)整墊片的位置,改變長木板傾斜程度,根據(jù)打出的紙帶判斷小車是否做勻速直線運動.
(2)連接細繩及托盤,放入砝碼,通過實驗得到圖乙所示的紙帶.紙帶上O為小車運動起始時刻所打的點,選取時間間隔為0.1s的相鄰計數(shù)點A、B、C、D、E、F、G.實驗時小車所受拉力為0.2N,小車的質(zhì)量為0.2kg.請計算小車所受合外力做的功W和小車動能的變化△Ek,補填表中空格(結果保留至小數(shù)點后第三位).
 O-BO-CO-DO-EO-F
W/J0.0430.0570.0730.091 
△Ek/J0.0430.0570.0730.090 

分析 (1)為保證拉力等于小車受到的合力,需平衡摩擦力;
(2)合力的功等于拉力與位移的乘積;F點速度等于EG段的平均速度,求解出速度后再求解動能,

解答 解:(1)為保證拉力等于小車受到的合力,需平衡摩擦力,即將 長木板左端適當墊高,輕推小車,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
②推力的功為:$W=F•{x}_{CF}^{\;}=0.2N×0.5575m=0.112J$;
F點的瞬時速度為:${v}_{F}^{\;}=\frac{OG-OE}{2T}=\frac{0.6677m-0.4575m}{2×0.1s}=1.051m/s$;
故F點的動能為:${E}_{kF}^{\;}=\frac{1}{2}m{v}_{F}^{2}=\frac{1}{2}×0.2×1.05{1}_{\;}^{2}J=0.110J$
故答案為:(1)勻速直線 (2)0.112J      0.110J

點評 為保證拉力等于小車受到的合力,需平衡摩擦力;合力的功等于拉力與位移的乘積;F點速度等于EG段的平均速度,求解出速度后再求解動能;對砝碼盤和砝碼整體從O到F過程運用動能定理列式求解即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3.如圖所示,直線a和曲線b分別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駛的汽車a和b的位移-時間圖線.由圖可知(  )
A.在t1時刻,a、b兩車相遇
B.在t1到t2這段時間內(nèi),b車的速率先減小后增大
C.在t1時刻,a、b兩車運動方向相同
D.在t1到t2這段時間內(nèi),b車的速率一直比a車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4.下表是某同學為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量的關系所測的幾組數(shù)據(jù):
彈力:F/N0.51.01.52.02.5
彈簧的伸長x/cm2.65.07.49.913.0
(1)請你在如圖的坐標紙上作出F-x圖象.
(2)寫出曲線所代表的函數(shù)(x用m作單位)F=(20x+0.02)N.
(3)解釋函數(shù)表達式中常數(shù)的物理意義彈簧的自重.
(4)若彈簧的原長為40cm,并且以彈簧的總長度L為自變量,寫出函數(shù)表達式(以N和m為單位)F=(20L-7.98)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3.如圖所示,在探究“恒力做功和物體動能變化間的關系”實驗中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D.
A.牽引小車細線應與木板平行
B.小車放在靠近打點計時器處,應先釋放小車再接通打點計時器電源
C.可以通過紙帶上第一點到最后一點距離來計算小車獲得的速度
D.可以通過改變懸掛重物的質(zhì)量或者改變小車運動的距離來改變牽引力做的功
(2)實驗中,某同學想用鉤碼的重力代表小車受到的合外力,為了減小誤差,除了平衡摩擦力外,鉤碼質(zhì)量m與小車的總質(zhì)量M還應該滿足m<<M(選填“m≥M”、“m=M”、“m≤M”).
(3)在(2)的基礎上,某同學用天平測量小車質(zhì)量M,讀出鉤碼總質(zhì)量m.讓鉤碼拉動小車加速運動,用紙帶記錄小車運動情況,在紙帶上取兩點,測出這兩點間距離L和這兩點的速度大小v1、v2(v1<v2),則本實驗最終要驗證的數(shù)學表達式為mgL=$\frac{1}{2}$M(v22-v12)(用題中的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20.用圖1示裝置做“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實驗.

(1)若將木板水平放置,小車在橡皮筋作用下加速,當小車剛好達到最大速度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填寫選項前的字母標號)
A.橡皮筋處于原長狀態(tài)
B.橡皮筋仍處于伸長狀態(tài)
C.小車恰好過兩個鐵釘?shù)倪B線
D.小車已過兩個鐵釘?shù)倪B線
(2)若將木板帶有打點計時器的一端適當墊高,利用小車沿斜面的重力分量消除掉阻力的影響,再進行正確的實驗操作,獲得實驗所需的紙帶.在下列2條紙帶中,最符合實驗事實的是B(填寫紙帶下方的字母標號)
(3)若將一根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記為WO,兩條、三條…同樣的橡皮筋并在一起拉伸同樣的長度對小車做的功記為2W0、3W0…,計算出小車對應的最大速度v,取△v=v2-0,橫坐標以W0為單位,繪出△v-W圖線,理論上是過原點的一條直線.但某次實驗得到的圖線卻不過原點,如圖3所示,造成這一偏差的原因是:在墊高木板帶有打點計時器一端時,木板的傾斜角度偏大(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0.在探究功與物體速度變化的關系的實驗中,某同學在一次實驗中得到了一條如圖所示的紙帶.這條紙帶上的點兩端較密,中間稀疏.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  )
A.電源的頻率不穩(wěn)定B.木板傾斜的程度太大
C.沒有使木板傾斜或傾斜角太小D.小車受到的阻力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7.某實驗小組采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小車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彈出后,沿木板滑行.打點計時器工作頻率為50Hz.
(1)實驗中木板略微傾斜,這樣做C.
A.是為了釋放小車后,小車能勻加速下滑
B.是為了增大小車下滑的加速度
C.可使得橡皮筋做的功等于合力對小車做的功
D.是為了釋放小車后,小車能勻減速下滑
(2)本實驗中,關于橡皮筋做的功,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B.
A.可以直接測量橡皮筋做功的大小
B.通過增加橡皮筋的條數(shù)可以使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成整數(shù)倍增加
C.橡皮筋在小車運動的全程中始終做功
D.把橡皮筋拉伸為原來的兩倍,橡皮筋做的功也增加為原來的兩倍
(3)實驗中先后用同樣的橡皮筋1條、2條、3條、4條…掛在小車的前端進行多次實驗,每次都要把小車拉到同一位置再釋放小車.把第1次只掛1條橡皮筋時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記為W1,則第2次掛2條橡皮筋時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為2W1…橡皮筋對小車做功而使小車獲得的速度可由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測出.根據(jù)第4次的紙帶(如圖2所示)求得小車彈開后獲得的速度為2m/s.(圖中各點是相鄰的計時點)若W-v2圖象是一條過原點的傾斜的直線,則說明W與v2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4.如圖,水平傳送帶兩端相距s=2m,工件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4,工件滑上A端時速度vA=3m/s,(取g=10m/s2,計算結果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求:
(1)若傳送帶以v=1m/s逆時針轉動,求工件從滑上皮帶到離開皮帶所用的時間;
(2)若傳送帶以v=2m/s順時針轉動,求工件從滑上皮帶到離開皮帶所用的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5.如圖甲所示,固定光滑細桿與水平地面成傾角α,在桿上套有一個質(zhì)量m=2kg光滑小環(huán),小環(huán)在沿桿方向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向上運動.0~2s內(nèi)拉力的大小為10N,小環(huán)運動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如圖乙,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則( 。
A.小環(huán)在加速運動時的加速度a的大小為1 m/s2
B.細桿與水平地面之間的夾角α=30°
C.2~4 s內(nèi)拉力大小為11 N
D.t=4s時撤去外力,小環(huán)還能上滑0.4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