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圖所示,電荷量為-5×10-3C的點電荷在勻強電場中沿直徑為10cm的半圓弧由A點運動到B電,已知電場強度E=1.0×103V/m,則:
(1)A,B兩點的電勢差UAB=50V;
(2)此過程中電荷的電勢能增加(填“增加”或“減少”)了0.25J.

分析 A、B兩點間的電勢差UAB=Ed,d是AB兩點沿電場線方向的距離.電場力所做的功WAB由公式WAB=qUAB求解

解答 解:
(1)A、B兩點間的電勢差 UAB=EdABcos60°=1.0×103×10×10-2×0.5=50V.
(2)電荷由A移到B的過程中,電場力所做的功 WAB=qUAB=-5×10-3×50=-0.25J,電場力做負功,電勢能增加.
故答案為:50,增加,0.25

點評 與電勢差有關(guān)的兩個公式U=Ed和W=qU是考試的考試熱點,U=Ed應(yīng)用時要注意d是兩點沿電場線方向的距離,往往不代符號運算;而W=qU應(yīng)用時,各個量都要代入符號運算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如圖所示的電路中,A、B是兩只完全相同的燈泡,兩燈的阻值與電阻R的阻值相同.與A并聯(lián)的電學元件M可能是電容器C,也可能是電感系數(shù)較大而電阻可以忽略的線圈L,當電鍵S閉合瞬間,A、B兩燈中的電流iA、iB與M的關(guān)系是( 。
A.若M是電容器C,則iA<iBB.若M是電容器C,則iA>iB
C.若M是電感L,則iA<iBD.若M是電感L,則iA>i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如圖所示,絕緣細線懸吊一質(zhì)量為m,帶電為Q的小球A,質(zhì)量為m,帶電為-Q的小球B與球A用一絕緣輕桿連接,加一水平向左的勻強電場后,A、B靜止時的位置是圖中的(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9.如圖所示,光滑斜面與水平面成α角,斜面上一根長為l=0.30m的輕桿,一端系住質(zhì)量為0.2kg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O點,現(xiàn)將輕桿拉直至水平位置,然后給小球一沿著平板并與輕桿垂直的初速度v0=3.0m/s2,則( 。
A.此時小球的加速度大小為$\sqrt{30}$m/s2
B.此時小球的加速度大于$\sqrt{30}$m/s2
C.若增大v0,此時輕桿對小球的彈力一定增大
D.若增大v0,到達最低點時,輕桿對小球的彈力一定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如圖所示,絕緣水平面上有兩個質(zhì)量均為m、電荷量均為+Q的物體A和B(A、B均可視為質(zhì)點),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μ.當它們間的距離為r時,兩物體恰好靜止(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如果僅將A的電荷量增至+4Q,兩物體在圖示位置開始運動,當它們的運動速度達到最大時,試求:
(1)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
(2)A、B兩物體各自運動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一質(zhì)點在x軸上做直線運動,其位移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是x=4+2t,x的單位為m,t的單位為s.則:
(1)開始計時時,質(zhì)點離坐標原點的距離是多少?
(2)質(zhì)點的運動是勻速運動嗎?若是,求出勻速運動的速度,若不是說明理由;
(3)3s末質(zhì)點的位移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某質(zhì)點的位移隨時間變化的關(guān)系式為x=4t+2t2+4,x與t的單位分別是m和s,則質(zhì)點的初速度,加速度,4s內(nèi)的平均速度分別是( 。
A.4m/s,2m/s2,12m/sB.4m/s,2m/s2,13m/s
C.4m/s,4m/s2,12m/sD.4m/s,4m/s2,13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0.某星球的質(zhì)量為地球質(zhì)量的9倍,半徑為地球半徑的一半,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為g,地球的半徑為R.由此可得出,在此星球表面附近繞星球做勻速圓周運動衛(wèi)星的( 。
A.周期為$\frac{π}{3}\sqrt{\frac{R}{2g}}$B.線速度為$6\sqrt{gR}$C.角速度為$6\sqrt{\frac{g}{R}}$D.向心加速度為3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某同學做“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情況如圖甲所示,其中A為固定橡皮條的圖釘,O為橡皮條與細繩的結(jié)點,OB和OC為細繩,圖乙是在白紙上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畫出的圖.
(1)如果沒有操作失誤,圖乙中的F與F′兩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F′.
(2)本實驗采用的科學方法是B.
A.理想實驗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變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實驗時,主要的步驟是:
A.在桌上放一塊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鋪一張白紙,用圖釘把臼紙釘在方木板上:
B.用圖釘把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點,在橡皮條的另一端拴上兩條細繩,細繩的另一端系著繩套;
C.用兩個彈簧測力計分別鉤住繩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使橡皮條伸長,結(jié)點到達某一位置O.記錄下O點的位置,讀出兩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D.按選好的標度,用鉛筆和刻度尺作出兩只彈簧測力計的拉力F1和F2的圖示,并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出合力F1
E.只用一只彈簧測力計,通過細繩套拉橡皮條使其伸長,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記下細繩的方向,按同一標度作出這個力F′的圖示:
F.比較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們是否相同,得出結(jié)論,
上述步驟中:①有重要遺漏的步驟的序號是C和E;
②遺漏的內(nèi)容分別是C中應(yīng)加上“記下兩條細繩的方向”和E中應(yīng)說明“把橡皮條的結(jié)點拉到同一位置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