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關于彈性形變的概念,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
A.物體形狀的改變
B.鐵絲用力彎折后的形變
C.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夠恢復原狀的形變
D.物體在外力作用下的形變

分析 (1)物體發(fā)生了能夠恢復原狀的形變叫彈性形變;能夠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很多,彈簧是常見的物體之一.
(2)物體發(fā)生形變后,不能恢復原狀的性質(zhì)叫塑性.

解答 解:A、物體形狀的改變不一定都是彈性形變,只有發(fā)生了能夠恢復原狀的形變才叫彈性形變;故A錯誤.
B、一根鐵絲用力彎折后,不能恢復原狀,故不是發(fā)生彈性形變;故B錯誤.
C、物體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夠恢復原來形狀的形變,叫彈性形變;故C正確.
D、物體在外力作用下發(fā)生的形變只有能恢復原狀才叫彈性形變,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應深入理解彈性形變概念,明確形變分為彈性形變和塑形形變,重點從能否恢復原狀進行分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質(zhì)點做直線運動的位移x與時間t的關系為x=5t+t2 (各物理量均采用國際單位制單位),則該質(zhì)點的( 。
A.初速度是 5m/sB.加速度是 1m/s2
C.前 2 s 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 6m/sD.任意相鄰的 1 s 內(nèi)位移差都是1 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2.如圖所示,在豎直方向上A、B兩物體通過勁度系數(shù)為k的輕質(zhì)彈簧相連,A放在水平地面上,B、C兩物體通過細繩繞過輕質(zhì)定滑輪相連,C放在固定的足夠長光滑斜面上.用手按住C,使細線恰好伸直但沒有拉力,并保證ab段的細線豎直、cd段的細線與斜面平行.已知A、B的質(zhì)量均為m,C的質(zhì)量為M(M>2m),細線與滑輪之間的摩擦不計,開始時整個系統(tǒng)處于靜止狀態(tài).釋放C后它沿斜面下滑,當A恰好要離開地面時,B獲得最大速度(B未觸及滑輪,彈簧始終處于彈性限度內(nèi),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求:
(1)釋放物體C之前彈簧的壓縮量;
(2)物體B的最大速度v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9.如圖1所示,用伏安法測電源電動勢和內(nèi)阻的實驗中,在電路中接一阻值為2Ω的電阻R0保護電阻,通過改變滑動變阻器,得到幾組電表的實驗數(shù)據(jù):
U(V)1.100.860.700.540.06
I(A)0.100.160.200.240.36
請完成下列問題
(1)本實驗系統(tǒng)誤差主要因素是電壓表的分流;
(2)用作圖法在如圖2的坐標系內(nèi)作出U-I圖線;
(3)利用圖線,測得電動勢E=1.5V,內(nèi)阻r=1.95Ω.
(4)電動勢測量值小于真實值,內(nèi)阻測量值小于真實值(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6.在“探究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中:
(1)某同學的實驗操作主要步驟如下:
A.在桌上放一塊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鋪一張白紙,用圖釘把白紙釘在方木板上;
B.用圖釘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點,在橡皮筋的另一端拴上兩條細繩,細繩的另一端系著繩套;
C.用兩個彈簧測力計分別鉤住繩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使橡皮筋伸長,結點到達某一位置O,記錄下O點的位置,讀出兩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D.按選好的標度,用鉛筆和刻度尺作出兩只彈簧測力計的拉力F1和F2的圖示,并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出合力F;
E.只用一只彈簧測力計,通過細繩套拉橡皮筋使其伸長,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記下細繩的方向,按照同一標度作出這個力F'的圖示;
F.比較力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們是否相同,得出結論.
上述步驟中,有重要遺漏的步驟的序號是CE.
(2)如果某同學實驗中測出F1>F2的同時,還用量角器測量出F1和F2的夾角為75°,然后做出如下的幾個推斷,其中正確的是AB.
A.將F1轉動一定的角度,可以使合力F的方向不變
B.將F2轉動一定的角度,可以使合力F的方向不變
C.保持F1的大小和方向不變,將F2逆時針轉動30°,可以使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都不變
D.只有保持F1和F2的大小不變,同時轉動一定的角度,才可能使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都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做自由落體運動的物體,最初2s內(nèi)的位移大小(g=10m/s2)( 。
A.40mB.20mC.10D.5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以下是關于彈力的幾種說法正確的是(  )
A.只要兩個物體接觸就一定產(chǎn)生彈力
B.兩個接觸的物體間不一定產(chǎn)生彈力
C.只要物體發(fā)生形變就能產(chǎn)生彈力
D.兩個物體間不需要接觸也能產(chǎn)生彈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0.如圖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動勢E=12V,內(nèi)阻r=2Ω,R1=4Ω,R2=6Ω,R3=3Ω.
若在C、D間連接一個電表或用電器,則有( 。
A.若在C、D間連一個理想電壓表,其讀數(shù)是6V
B.若在C、D間連一個理想電壓表,其讀數(shù)是8V
C.若在C、D間連一個理想電流表,其讀數(shù)是2A
D.若在C、D間連一個“6 V,3 W”的小燈泡,則小燈泡的實際功率是1.33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8.某同學在實驗室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來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
(1)實驗中,為了探究加速度與合力的關系,應該保持小車質(zhì)量不變.
(2)實驗中,將砝碼和小桶的總重力mg當成小車所受的合外力,能這樣處理應滿足B.
A.實驗時將木板墊起,使小車勻速下滑,以平衡摩擦力,此時應掛上小桶,但不用連接紙帶
B.實驗時將木板墊起,使小車勻速下滑,以平衡摩擦力,此時不應掛小桶,但得連接紙帶,并接通電源
C.使砝碼和小桶的總質(zhì)量m遠遠大于小車的質(zhì)量M
D.使砝碼和小桶的總質(zhì)量m遠遠小于小車的質(zhì)量M
(3)某同學采用V-t圖象來求加速度.如圖2為實驗中打出的一條紙帶的一部分,紙帶上標出了連續(xù)的3個計數(shù)點,依次為B、C、D,相鄰計數(shù)點之間還有4個計時點沒有標出.打點計時器接在頻率為50hz的交流電源上,打點計時器打C點時,小車的速度為0.44m/s;(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4)其余各點的速度都標在了v-t坐標系中,如圖3所示.t=0.1s時,打點計時器恰好打B點.請你將上問中所得結果標在下圖所示的坐標系中,并做出小車運動的v-t圖線.
(5)利用圖線求出小車運動的加速度a=1.0m/s2(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6)本實驗中,某學生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做出了如圖4所示的a-F圖象,試分析該圖象不過原點及后面出現(xiàn)彎曲的原因平衡摩擦力過度;砂和砂桶的質(zhì)量太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