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圖,水平面內(nèi)有一光滑金屬導(dǎo)軌QPMN,MP邊長度為d=3m、阻值為R=1.5Ω,且MP與 PQ垂直,與MN的夾角為135°,MN、PQ邊的電阻不計.將質(zhì)量m=2kg、電阻不計的足夠長直導(dǎo)體棒擱在導(dǎo)軌上,并與MP平行,棒與MN、PQ交點E、F間的距離L=4m,整個空間存在垂直于導(dǎo)軌平面的勻強磁場,磁感應(yīng)強度B=0.5T.在外力作用下,棒由EF處以初速度v0=3m/s向右做直線運動,運動過程中回路的電流強度始終不變.求:
(1)棒在EF處所受的安培力的功率P;
(2)棒由EF處向右移動距離2m所需的時間△t;
(3)棒由EF處向右移動2s的過程中,外力做功W.

分析 (1)根據(jù)法拉第電磁感應(yīng)定律和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求解電流強度,根據(jù)P=FAv0計算功率;
(2)求出棒向右移動2m的過程中回路磁通量變化量,由E=$\frac{△Ф}{△t}$ 求解時間;
(3)棒由EF處向右移動2s的過程中,求出掃過的面積,求出此時電動勢,根據(jù)動能動能定理求解外力做的功.

解答 解:(1)棒在EF處的感應(yīng)電動勢為:E=BLv0=6V 
根據(jù)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可得電流為:I=$\frac{E}{R}$=4A
安培力為:FA=BIL=8N
安培力的功率為:P=FAv0=24W;
(2)棒向右移動2m的過程中回路磁通量變化量為:
△Ф=B△S=B(Lx+$\frac{1}{2}$x2)=5Wb
因為電流強度始終不變,電動勢也不變,由E=$\frac{△Ф}{△t}$ 可得:
△t=$\frac{△Ф}{E}$=$\frac{5}{6}$ s=0.83s;
(3)棒由EF處向右移動2s的過程中,通過導(dǎo)體橫截面的電量為:
△Ф′=E△t′=12Wb
棒掃過的面積為:△S′=$\frac{△Ф′}{B}$=24m2
2s的過程棒移動了x′,
△S′=Lx′+$\frac{x′2}{2}$
x′=4m
此時電動勢不變,為:E=B(L+x′)v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v=1.5m/s
安培力做功等于回路產(chǎn)生的焦耳熱為:WA=I2Rt=48J
根據(jù)動能動能定理有:W-WA=$\frac{1}{2}$mv2-$\frac{1}{2}$mv02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W=41.25J.
答:(1)棒在EF處所受的安培力的功率24W;
(2)棒由EF處向右移動距離2m所需的時間0.83s;
(3)棒由EF處向右移動2s的過程中,外力做功41.25J.

點評 對于電磁感應(yīng)問題研究思路常常有兩條:一條從力的角度,重點是分析安培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問題;另一條是能量,分析電磁感應(yīng)現(xiàn)象中的能量如何轉(zhuǎn)化是關(guān)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關(guān)于振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的振動范圍就是振幅
B.振幅是描述振動強弱的物理量
C.物體每完成一次全振動,都會通過平衡位置一次
D.物體振動的周期越長,振動系統(tǒng)的能量就越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關(guān)于原子和原子核的說法正確的是( 。
A.β衰變現(xiàn)象說明電子是原子核的組成部分
B.變化的電場,能產(chǎn)生變化的磁場
C.無線電波比太陽光更容易發(fā)生衍射
D.氫原子核外電子軌道半徑越小,其能量越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盧瑟福通過對α粒子散射實驗結(jié)果的分析,提出了原子內(nèi)部存在質(zhì)子
B.太陽因核聚變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同時其質(zhì)量不斷減少,太陽每秒鐘輻射出的能量約為4.0×1026J,根據(jù)愛因斯坦質(zhì)能方程,太陽每秒鐘減少的質(zhì)量最接近109kg
C.放射性元素A經(jīng)過2次α衰變和1次β衰變后生成一新元素B,則元素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較元素A的位置向前移動了3位
D.根據(jù)玻爾理論,氫原子的核外電子由較高能級躍遷到較低能級時,要釋放一定頻率的光子,同時電子的動能減小,電勢能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6.如圖(a)所示,是某學習小組用打點計時器驗證動量守恒定律的實驗裝置,在氣墊導(dǎo)軌上懸浮停放甲、乙兩滑塊,甲滑塊連接一穿過打點計時器的紙帶.當甲滑塊受到水平向右的瞬時沖量后,隨即啟動打點計時器,甲滑塊運動一段距離后,與靜止的乙滑塊正碰并粘合成一體繼續(xù)運動,紙帶記錄下碰撞前甲滑塊和碰撞后兩滑塊運動情況如圖(b)所示.已測得甲滑塊的質(zhì)量m=0.40kg,乙滑塊的質(zhì)量m=0.18kg,電源頻率為50Hz.由測量結(jié)果可得:
(1)碰撞前甲滑塊運動速度大小為0.60m/s;碰前兩滑塊的總動量為0.40kg•m/s; 碰后兩滑塊的總動量為0.23kg•m/s;(所有結(jié)果均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2)碰撞前后,兩滑塊的總動量并不嚴格相等,你認為引起實驗誤差的主要原因是:紙帶運動過程中受到摩擦力(測量計時點間距離時誤差等)(答出一個原因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一個${\;}_{92}^{235}$U原子核俘獲一個中子后發(fā)生裂變反應(yīng),一種可能的裂變反應(yīng),其裂變方程為${\;}_{92}^{235}$U+${\;}_{0}^{1}$n→${\;}_{54}^{140}$Xe+${\;}_{Z}^{A}$X+2${\;}_{0}^{1}$n,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X 原子核中含有38 個中子
B.X 原子核中含有94 個核子
C.因為裂變釋放能量,根據(jù)E=mc2,所以裂變后的總質(zhì)量數(shù)減小
D.因為裂變釋放能量,${\;}_{54}^{140}$Xe與${\;}_{Z}^{A}$X的比結(jié)合能都小于${\;}_{92}^{235}$U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如圖所示,帶正電的金屬球A,放置在不帶電的金屬球B附近,M、N是金屬球B表面上的兩點.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M點處帶正電,N點處帶負電,且M點電勢高于N點電勢
B.M點處帶正電,N點處帶負電,且M點電勢等于N點電勢
C.M點處帶負電,N點處帶正電,且M點電勢高于N點電勢
D.M點處帶負電,N點處帶正電,且M點電勢等于N點電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如圖所示,豎直平面內(nèi)有一固定的光滑橢圓大環(huán),其長軸長BD=4L、短軸長AC=2L_勁度系數(shù)為k的輕彈簧上端固定在大環(huán)的中心O,下端連接一個質(zhì)量為m、電荷量為q,可視為質(zhì)點的小環(huán).小環(huán)剛好套在大環(huán)上且與大環(huán)及彈簧絕緣,整個裝置處在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中.將小環(huán)從A點由靜止釋放、小環(huán)運動到B點時速度恰好為0.已知小環(huán)在A、B兩點時彈簧的形變量大小相等,則(  )
A.電場強度的大小E=$\frac{mg}{q}$
B.小環(huán)從A點運動到B點的過程中,彈簧的彈力不做功
C.小環(huán)從A點運動到B點的過程中,彈簧的彈性勢能先減小后增大
D.小環(huán)在A點時受到大環(huán)對它的彈力大小F=mg-k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如圖所示,用單色光做雙縫干涉實驗,P為第二條亮條紋,改用頻率較高的單色光再做實驗(其他不變)時,則第二個亮條紋的位置( 。
A.仍在P點B.在P點上方C.在P點下方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