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汽車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剎車后經(jīng)2s速度變?yōu)?m/s,求
(1)剎車過程中的加速度;
(2)剎車后前進9m所用的時間;
(3)剎車后第2s內(nèi)和剎車后8s內(nèi)前進的距離.
(4)剎車最后2s內(nèi)(即停車前2S內(nèi))的平均速度.

分析 (1)根據(jù)速度時間公式求出汽車剎車的加速度.
(2)根據(jù)速度時間公式求出汽車速度減為零的時間,根據(jù)位移時間公式求出前進9m所需的時間.
(3)根據(jù)位移時間公式求出剎車后第2s內(nèi)的位移以及8s內(nèi)的位移.
(4)采用逆向思維,結(jié)合位移時間公式求出最后2s內(nèi)的位移,通過平均速度的定義式求出平均速度的大小.

解答 解:(1)剎車過程中的加速度a=$\frac{v-{v}_{0}}{t}=\frac{6-10}{2}m/{s}^{2}=-2m/{s}^{2}$.
(2)汽車速度減為零的時間${t}_{0}=\frac{0-{v}_{0}}{a}=\frac{-10}{-2}s=5s$,
根據(jù)x=${v}_{0}t+\frac{1}{2}a{t}^{2}$得,9=10t-t2,
解得t=1s,t=9s(舍去)
(3)汽車剎車后第2s內(nèi)的位移${x}_{2}=({v}_{0}{t}_{2}+\frac{1}{2}a{{t}_{2}}^{2})-({v}_{0}{t}_{1}+\frac{1}{2}a{{t}_{1}}^{2})$=$(10×2-\frac{1}{2}×2×4)-(10×1-\frac{1}{2}×2×1)$m=7m.
剎車后8s內(nèi)的位移等于5s內(nèi)的位移,則x=$\frac{{v}_{0}}{2}{t}_{0}=\frac{10}{2}×5m=25m$.
(4)根據(jù)逆向思維知,最后2s內(nèi)的位移$x′=\frac{1}{2}at{′}^{2}=\frac{1}{2}×2×4m=4m$,
則平均速度$\overline{v}=\frac{x′}{t′}=\frac{4}{2}m/s=2m/s$.
答:(1)剎車過程中的加速度為-2m/s2
(2)剎車后前進9m所用的時間為1s;
(3)剎車后第2s內(nèi)的位移為7m,剎車后8s內(nèi)前進的距離為25m.
(4)剎車最后2s內(nèi)(即停車前2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2m/s.

點評 本題考查了運動學(xué)中的剎車問題,掌握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運動學(xué)公式和推論,并能靈活運用,注意汽車速度減為零后不再運動.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9.力傳感器可以把它受力的大小隨時間變化的情況,由計算機屏幕顯示出來.如圖,是利用力傳感器記錄的兩個物體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變化圖線,根據(jù)圖線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 ( 。
A.作用力大時,反作用力小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時變化的
C.此圖線一定是在兩個物體都處于平衡狀態(tài)下顯示出來的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總是相反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甲、乙兩輛汽車的質(zhì)量之比m1:m2=2:1,它們剎車時的初動能相同,若它們與水平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相同,則它們滑行的距離之比s1:s2等于( 。
A.1:1B.1:2C.1:4D.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β、γ射線都是電磁波
B.原子核中所有核子單獨存在時質(zhì)量總和大于該原子核的總質(zhì)量
C.在LC振蕩電路中,電容器剛放電時,電容器極板上電量最多,回路電流最小
D.處于n=4激發(fā)態(tài)的氫原子共能輻射4種不同頻率的光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4.如圖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停著一小車,在小車最右端靜止放有物塊(物塊視為質(zhì)點),已知車長L=2m,上表面動摩擦因數(shù)u=0.2,車和物塊質(zhì)量均為1kg.現(xiàn)用一水平恒力F=4.5N向右拉車,作用$\frac{8}{3}$s后撤力,求:
(1)物塊與車是否會相對滑動;
(2)物塊最后停在車上的位置;
(3)物塊與車最后相對靜止時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4.如圖所示,a、b、c、d、e、f點是以O(shè)為球心的球面上的點,分別在a、c兩點處放上等量異種電荷+Q和-Q.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b、f兩點電場強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B.e、d兩點電勢不同
C.檢驗電荷+q在b、f兩點所受的電場力相同
D.檢驗電荷+q在e、d兩點的電勢能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1)在“研究物體平拋運動”的實驗中,可以描繪平拋物體運動軌跡和求物體的平拋初速度,實驗簡要步驟如下:
A、讓小球多次從①同一位置②靜止釋放,記下小球穿過卡片孔的一系列位置;
B、安裝好器材,注意斜槽末端水平和平板豎直,記下小球在斜槽末端O點時球心在白紙上的投影點的位置和過O點的豎直線,檢測斜槽末端水平的方法是③小球能靜止在斜槽末端
C、測出曲線上某點的坐標x、y,用v0=④$x\sqrt{\frac{g}{2y}}$,算出該小球的平拋初速度,實驗需要對多個點求v0的值,然后求它們的平均值.
D、取下白紙,以O(shè)為原點,以豎直線為軸建立坐標系,用平滑曲線畫平拋軌跡
上述實驗步驟的合理順序為⑤BDAC(只排列序號即可)
(2)如圖所示,在“研究平拋物體運動”的實驗中,用一張印有小方格的紙記錄軌跡,小方格的變長L=1.25cm,若小球在平拋運動途中的幾個位置如圖中的a、b、c、d所示,則小球平拋的初速度的計算式為v0=⑥$2\sqrt{gL}$(用L、g表示).其值是⑦0.70m/s(取g=9.8m/s2),小球在b點的速率是⑧0.88m/s(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8.質(zhì)量分別為m1和m2的兩個物體A、B,并排靜止在水平地面上,如圖甲所示,用同向水平拉力F1、F2分別作用于物體A和B上,作用一段時間后撤去,兩物體各自滑行一段距離后停止.兩物體運動的速度-時間圖象分別如圖乙中圖線a、b所示,相關(guān)數(shù)據(jù)已在圖中標出,已知m1<m2,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A.一定有F1大于F2
B.A、B兩物體與地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一定相同
C.F1對物體A作用的位移小于F2對物體B所作用的位移
D.物體A的總位移大于物體B的總位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9.如圖是自行車的傳動裝置示意圖,若腳蹬勻速轉(zhuǎn)一圈需要時間T,已數(shù)出鏈輪齒數(shù)為45,飛輪齒數(shù)為15,要知道在此情況下自行車前進的速度,還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是后輪半徑R(填寫該物理量的名稱及符號).用這些量表示自行車前進速度的表達式v=$\frac{6πR}{T}$.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