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明一中4月份綜合檢測題(文綜)

 

第I卷   單項選擇題

1.讀“地球表面海陸面積隨緯度分布圖”,對比南北緯60°附近海陸分布情況可知,南緯60°附近缺少的自然帶是?(B)

  A.溫帶落葉闊葉林帶?B.亞寒帶針葉林帶?

  C.冰原帶?D.亞寒帶闊葉林帶?

2.南極附近極晝天數(shù)比北極附近少的原因是(A)?

  A.?1月初地球公轉速度較快?B.??南極大陸海拔較高?

  C.?1月初南半球晝長夜短?D.??同緯度南半球正午太陽高度角大?

 

 

 

 

 

 

 

 

 

 

 

3.近年來為監(jiān)測該區(qū)域濕地的變化,運用的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主要是              ( D   )

       ①衛(wèi)星通信技術       ②互聯(lián)網                  ③全球定位系統(tǒng)      

       ④遙感技術              ⑤地理信息系統(tǒng)

       A.①②                  B.③④                   C.③⑤                  D.④⑤

 

 

 

 

 

 

 

 

 

4.科威特境內沒有常年有水的河流,主要原因是                                        ( D   )

       A.深居內陸,降水稀少                         B.工農業(yè)發(fā)達,用水量大

       C.國土面積小,徑流量少                      D.受副高和信風帶控制、降水稀少

5.中國與科威特在廣東省合作建立的煉油及石化項目屬于                          ( C   )

       A.原料指向型工業(yè)                                B.動力指向型工業(yè)

       C.市場指向型工業(yè)                                D.技術指向型工業(yè)

 

 

 

 

 

 

6.我國雅丹地貌典型分布地區(qū)湖泊干涸的人為原因主要是                          ( A   )

       A.水資源利用不當                                B.圍湖造田

       C.過度樵采                                           D.過度農墾

7.下列環(huán)境問題,與湖泊干涸類型相同的是                                               ( B   )

       A.大氣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B.森林銳減、臭氧層破壞、過度捕獵

       C.海洋污染、噪聲污染、物種滅絕        D.土壤鹽堿化、全球變暖、放射性污染

農牧交錯帶是指以草地和農田大面積交錯分布為特點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我國農牧交錯帶面

積達81萬平方千米,分布范圍如圖所示。據(jù)此回答8題。

 

 

 

 

 

 

 

 

 

 

 

 

 

 

8.農牧交錯帶是生態(tài)系統(tǒng)脆弱的地區(qū),造成其環(huán)境破壞的人為原因主要有(C)

    ①人口增長速度快  ②壓縮農業(yè)用地  ③輪作套種  ④盲目開荒,粗放耕作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制度的創(chuàng)新,是古代歷史發(fā)展的重要內容。結合所學回答9、10題。

9.魯國實行“初稅畝”和秦國“廢分封,行縣制”的相同歷史原因是            ( D   )

       A.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確立                      B.小農經濟的迅速發(fā)展

       C.民族融合的加強                                D.生產力的發(fā)展

10.加強對官吏的監(jiān)察是維護中央集權的重要舉措之一。下列表述準確的是( B   )

       A.秦朝御史大夫兼理國家監(jiān)察事務

       B.漢朝強化察舉制監(jiān)察諸侯王和地方百官

       C.宋朝在地方上設通判負責監(jiān)督知州

       D.元朝設御史臺為中央最高監(jiān)察機關

11.某校學生歷史興趣小組籌辦“抗日戰(zhàn)爭展。”下列圖片內容與百團大戰(zhàn)處于不同階段的是                   ( B   )

 

 

 

 

 

 

 

 

 

 

 

 

 

 

 

       C.圖1―7 1940年八路軍占領娘子關    D.圖1―8破襲日軍正太路

 

12.在伏爾秦逝世13年后的1791年,他的遺骨被遷葬到巴黎先賢祠。遷葬之日,六七十萬人迎送靈柩。他被法國人民愛戴的原因是                                              ( C   )

       A.他發(fā)展了洛克的分權學說,明確提出三權分立學說

       B.熱情倡導“社會契約論”和“人民主權說”

       C.他是法國啟蒙運動不可爭辯的領袖,影響深遠

       D.編撰了《百科全書》,使啟蒙思想深入人心

 

城市的發(fā)展與社會歷史發(fā)展息息相關。完成13―15題。

13.唐朝時,地處長江和運河交匯處,堪稱南北人流和物流樞紐的城市是       ( C   )

       A.洛陽                  B.益州                   C.楊州                  D.泉州

14.歷史名城北京見證了近代中華民族的自強不息。下列運動從北京開始的是( D   )

       A.義和團運動        B.護國運動            C.五卅運動           D.一二?九運動

15.下表為1851年歐美主要國家城市和農村人口的統(tǒng)計

國  家

總人口(萬人)

農村人口百分比

城市人口百分比

英  國

1800

48%

52%

法  國

3600

75%

25%

俄  國

5900

93%

7%

美  國

2300

87%

13%

此表直接反映的是                                                                 (B    )

       A.工業(yè)革命促進人口由農村向城市的流動

       B.工業(yè)化程度越低,農村人口比例越大

       C.除英國外其它國家還未開始向工業(yè)化過渡

       D.人身依附關系與各國農村和城市人口所占比例無關

 

16.在阿房宮遺址出土的一塊秦磚上,用小篆刻寫了:“海內皆臣,歲登成熟,道毋饑人”

    十二個字。透過這件文物,我們可以印證的秦朝歷史是(A)

                      A.國家統(tǒng)一

                      B.經濟繁榮

                      C.文化同一

                      D.百姓安居

 

 

08年1月中旬以來,一場罕見低溫、雨雪、冰凍災害襲擊了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qū),在這場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面前,黨和人民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完成17、18題。

17.面對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黨中央高度重視,多次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制定抗災救災方針、研究部署抗災救災工作,強調各級政府要千方百計保交通、保供電、保民生。這充分說明中國共產黨                  (B    )

       ①對國家和社會生活實行政治領導           ②不斷完善領導方式打造服務型政府

       ③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fā)點和歸宿    ④具有直接組織和領導經濟建設的職能

       A.③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18.在這場罕見的冰雪災害面前,任何一個部門、一個地區(qū)的單兵作戰(zhàn)都注定軟弱無力,要打破“條塊分割”,大協(xié)作成為這場抗災救災硬仗中的最強音!之所以要搞好各個部門之間的大協(xié)作,是因為                     ( D   )

       ①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是普遍的、客觀的

       ②整體和部分是相互依賴、相輔相成的

       ③部分影響整體,在一定條件下,關鍵部分決定整體

       ④各部分以合理的結構形成整體時,會產生新的更大功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105年前塑料袋發(fā)明時,被視為一次“革命性的解放運動”。時至今日,塑料袋被認為是20世紀“人類最糟糕的發(fā)明”。這說明                     ( D   )

       A.人類無法預料事物的變化和發(fā)展        B.價值觀的變化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C.意識的反作用受物質決定作用的制約 D.隨時間推移認識不會停留在一個水平上

20.京劇臉譜是京劇藝術獨特的表現(xiàn)形式。在表演中,演員們把臉上涂上不同顏色的油彩,以象征角色的性格和品質,如紅臉表示赤膽忠心等,這說明                         ( A   )

       ②創(chuàng)造性思維來源于人的主觀想象

       ③京劇臉譜是對人們性格和品質的

真實反映

       ④京劇臉譜是源于客觀存在的藝術

想象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1.“曬黑族”是熱衷于“褐黑”的特殊網民,他們將社會不平事的網上披露,以警示他人。這表明               ( A   )

       A.我國政治生活民主化程度不斷提高

       B.人民行使監(jiān)督權,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

       C.公民享有直接管理國家事務的權利

       D.依法治國的根本目的是保證人民充分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

 

受美國次貸危機(指一些貸款機構向信用較差的借款人提供抵押貸款,因貸款收不回

來,而引發(fā)的金融危機)影響,預計2009年世界經濟增速將會持續(xù)放緩,。完成22~23題。

22.美國次貸危機必然導致(C)

    A.國際產業(yè)分工全球化      B.各國干預企業(yè)生產經營

    C.中國對美出口受到波及    D.提升人民幣的世界貨幣地位

23.溫總理在會見美國國務卿時指出:“一個健康發(fā)展的美國經濟和穩(wěn)定的美元對美國有

    利,對世界也有利。中方愿與美方一道為促進世界經濟增長、維護金融市場穩(wěn)定作出

    努力!边@反映了中國外交政策的(C)

    A.保障經濟安全的宗旨    B.建立國際新秩序的主張

C.促進世界發(fā)展的目標    D.維護國際形象的基本點

24.?有些商家崇尚“逢節(jié)必漲”,借機哄抬物價,以次充好,侵害消費者權益。這些商家?(A)

 、龠`背了誠實信用原則②擾亂了市場經濟秩序?

  ③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④侵害了消費者的公平權?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5.?右邊漫畫包含的哲理是?(A)

 、僖冒l(fā)展的觀點看問題②要一分為二地看問題?

 、垡浞职l(fā)揮主觀能動性④要強調事物的因果聯(lián)系?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第II卷  綜合題              

 必做部分

26.根據(jù)圖和相關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1)指出圖示區(qū)域積溫分布特點,并分析原因。

 

 

 

 

    材料一  西寧地區(qū)有一首歌謠:“古城氣候總無常,一日須攜四季裝。山下百花山上

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2)簡述歌謠反映出該地自然環(huán)境的主要特征。

 

 

 

 

    材料二 西寧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歷史的高原古城,曾是古“絲綢之路”南路和

“唐蕃古道”的必經之地,成為西北交通要沖和軍事重鎮(zhèn)。

(3)簡要分析西寧的城市區(qū)位因素及其近年來的發(fā)展變化。

 

 

 

 

    材料三 全國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表

山東省

青海省

1990年

8439萬

446萬

2000年

9079萬

518萬

(4)青海省與同緯度的山東省相比,1990年至2000年人口增長率         (大、小)。

根據(jù)兩省的現(xiàn)狀,可以推斷出青海省環(huán)境人口容量較小,列舉其主要影響因素。

 

 

 

(5)依據(jù)圖文信息和所學地理知識,具體闡釋青海省經濟發(fā)展條件。

 

26.答案

    (1) 由東向西積溫逐漸降低,原因是地勢白東向西逐漸抬升

    (2) 晝夜溫差大,地勢起伏大(天氣多變),植被呈現(xiàn)出垂直分布規(guī)律

    (3) 區(qū)位因素:位于河谷、地形平坦;河流供水;政治中心;歷史悠久;交通要道;軍事重鎮(zhèn)

        發(fā)展變化:青藏鐵路全線通車;周邊旅游資源的進一步開發(fā)等

    (4) 大   資源狀況、科技發(fā)展水平、地區(qū)對外開放程度、人口的文化生活消費水平

    (5) 有利條件:光照充足、水能豐富、礦產種類多樣、野生動植物資源獨特、旅游資源豐富

        不利條件:熱量不足,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交通落后,人口壓力較大

 

27.近代化也叫現(xiàn)代化,以經濟工業(yè)化和政治民主化為主要標志。完成下列問題。

英國是世界上最早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國家。它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方面的成就都為世界提供了范例?梢圆豢鋸埖卣f,英國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的文明――現(xiàn)代文明。

   (1)十七、十八世紀,英國是怎樣在政治、經濟、思想、科學方面為世界提供范例的?

 

 

 

 

當西方的堅船利炮打開中國國門的時候,爭取民族獨立,追求世界近代化潮流這一時代課題緊迫地擺在中國人面前。通過變革政治,推動社會近代化是先進中國人進行探索的重要內容。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臣竊聞東西各國之強,皆以立憲法開國會之故。國會者,君與民共議一國之政法也,……人主尊為神圣,不受責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與千百萬之國民合為一體,國安得不強……

材料二: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國民政府,凡為國民皆平等以有參政權。大總統(tǒng)由國民共舉。議會由國民公舉之議員構成之,制定中華民國憲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為者,天下共擊之。

   (2)上述材料分別是近代哪一政治派別的主張?根據(jù)材料分別概述其基本內容。為實現(xiàn)上述主張,他們分別進行了哪些實踐活動?其共同目的是什么?

 

 

 

 

 

新中國建立以來,共和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為建設強大而現(xiàn)代的國家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和艱苦的探索。

毛澤東指出:“沒有工業(yè)便沒有鞏固的國防,便沒有人民的福利,便沒有國家的富強!薄艾F(xiàn)在我們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能種糧食,還能磨成面粉,還能造紙,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

第一個五年計劃把蘇聯(lián)援建的“156項工程”作為工業(yè)化建設,也是重工業(yè)建設的中心和重點。

   (3)結合國際、國內形勢,說明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的原因。

 

 

 

二戰(zhàn)后,亞洲國家擺脫了殖民統(tǒng)治,走上獨立發(fā)展民族經濟的道路。在他們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進程中,國家組織、領導和直接參與經濟發(fā)展的作用突出。

   (4)亞洲新興民族國家新加坡、印度根據(jù)國際形勢和本國國情分別制定了怎樣的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

 

 

 

 

   (5)綜觀歷史,你對現(xiàn)代化問題有哪些認識?

 

27.答案

   (1)政治上:資產階級革命推翻封建專制的君主制:通過《權利法案》確立君主立憲制。經濟上:首先開始工業(yè)革命,出現(xiàn)了一種新的生產組織形式――工廠。思想上:出現(xiàn)早期的啟蒙思想霍布斯、洛克;亞當?斯密《國富論》主張實行自由經營、自由競爭、自由貿易。科學上:標志近代科學形成的牛頓力學體系建立。

   (2)材料一:資產階級維新派主張實行君主立憲制。實踐:戊戌變法。材料二:資產階級革命主張推翻清王朝,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實踐:辛亥革命,建立中華民國,制定《臨時約法》。共同目的:結束封建專制統(tǒng)治,實現(xiàn)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發(fā)展資本主義

   (3)新中國成立后,遭到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的敵視和封鎖;發(fā)展重工業(yè)有利于鞏固國防;我國重工業(yè)基礎薄弱;受到蘇聯(lián)的援助和影響。

   (4)新加坡:利用西方國家向發(fā)展中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yè)的機遇,吸引外國資本和技術,發(fā)展勞動密集型產業(yè);適時調整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進行產業(yè)的更新?lián)Q代,發(fā)展高技術產業(yè);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發(fā)展外向型經濟;發(fā)展教育事業(yè),提高勞動者素質。印度:政府推行國營經濟與私營經濟共同發(fā)展的政策。

   (5)由于國情不同,各國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道路和方式不同;民族獨立是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前提。(言之成理即可)。

 

28.擴大內需是我國經濟發(fā)展的長期戰(zhàn)略方針。然而,消費不足特別是農業(yè)消費不足是我國經濟面臨的突出問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目前占全國人口三分之二以上的農村,只消費了全國三分之一的商品,農村蘊藏著巨大的市場潛力。但是,農民持續(xù)增收難度大,消費能力不足;農民的消費結構構存在問題,在有限的收入中,除去基本生活支出和再生產投資外,農民支出的很大部分用于了教育、醫(yī)療和房屋修建支出,制約了農民其他方面的消費,對消費預期產生不利影響。 

    材料二                      國家的相關政策和措施

政策措施1

中央政府加大對“三農”的投入,2008年達到5625多億元,并全部取消了農業(yè)稅。

政策措施2

在全國農村全部免除義務教育階段的學雜費,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yè)學校建立獎學金、助學金制度,在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實行師范生免費教育。

政策措施3

在全國農村全面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制度和壓療救助制度。

    材料三  針對農村消費不足的狀況,國家還出臺了“家電下鄉(xiāng)”的政策。財政部、商務部決定于2007年12月至2008年5月,在山東、河南和四川三省開展“家電下鄉(xiāng)財政補貼”試點工作。政策規(guī)定,根據(jù)試點地區(qū)的農民消費水平,試點產品的價格彩電不超過1500元、電冰箱不超過2000元、手機不超過1000元。此間三省農戶購買指定廠家的產品,可領取由中央和試點地區(qū)財政以直補方式給予的銷售價13%的補貼。目前,該政策已在試點地區(qū)全面展開,2008年底前可望在全國鋪開。屆時以縣鄉(xiāng)為主的家電市場容量有望達到2300多億元,不僅刺激農民消費,也可拉動整個社會的消費。

   (1)分析材料二中的政策措施對解決材料一中的問題有哪些作用。

 

 

   (2)從經濟常識的角度說明“家電下鄉(xiāng)給予財政補貼”對農民消費的積極影響。

 

 

   (3)結合材料二說明政府為什么要出臺這些政策措施?政府是如何行使職能解決農民消費問題的?

 

 

   (4)結合材料三,說明“家電下鄉(xiāng)財政補貼”的政策及這一活動的開展體現(xiàn)了哪些哲學道理?

28.答案

   (1)國家加大對三農的投入及取消農業(yè)稅,有利于增加農民收入,解決農民消費不足的問題;免費義務教育和建立合作醫(yī)療的政策有利于減少農民在教育、醫(yī)療方面的支出,從而擴大其他消費。

   (2)購買指定產品領取財政補貼,可以激活農民的購買能力,加快農村消費升級,擴大農村消費;優(yōu)化農民消費結構,改善農民生活質量,提高農民生活水平。

   (3)①我國政府是人民意旨的執(zhí)行者和利益的捍衛(wèi)者,對人民負責是它的工作宗旨和活動原則,所以各項政策措施是制定從根本上反映廣大群眾的意愿和利益。

②履行經濟職能,增加農業(yè)投入,取消農業(yè)稅,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消費能力;履行文化職能,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讓農民子女享受義務教育,減少農民的教育投入;履行社會公共服務職能,建立合作醫(yī)療,提高醫(yī)療保健水平,減少農民用于看醫(yī)支出,從而促進農民的其他消費。

   (4)根據(jù)農民的消費水平、農村的消費狀況,國家出臺“家電下鄉(xiāng)”政策,并對家電產品限價給予財政補貼,體現(xiàn)了物質決定意識,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思想。

    這一活動的開展首先選擇三省進行試點,取得經驗后在全國推開,體現(xiàn)了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過特殊性表現(xiàn)出來的原理和抓典型、以點帶面的工作方法。

    這一活動的開展刺激農民消費從而帶動整個社會的消費需求,體現(xiàn)了整體和部分是相互聯(lián)系的,要堅持用聯(lián)系的觀點看問題,處理好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29.農業(yè)是安天下、穩(wěn)民心的戰(zhàn)略性產業(yè)。完成下列問題。

我國古代以農立國。明清時期(鴉片戰(zhàn)爭以前)農業(yè)經濟發(fā)展到新的高峰。農業(yè)商品化傾向的增長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農業(yè)發(fā)展的水平。

   (1)請指出明清時期(鴉片戰(zhàn)爭以前)有利于農業(yè)商品化的因素。

 

 

 

年―1997年我國糧食人均產量分別發(fā)生

怎樣的變化?分析導致變化的主要原因。

 

 

 

 

 

 

 

   (3)耕地是農業(yè)生產的重要物質基礎。

讀中國耕地分布圖,概括指出我國耕地空間分布的主要特點。

 

 

 

 

 

 

 

 

 

 

 

 

 

 

 

 

 

 

 

 

 

 

 

 

 

材料一  當前,農村經濟社會發(fā)展的突出問題:

<track id="3amij"></track>

          來水、農田水利建設設施等;二是文化、教育、

          衛(wèi)生等社會事業(yè)發(fā)展滯后!笆晃濉逼陂g,

          我國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當作經濟工作的重

          中之重,財政將繼續(xù)加大對農業(yè)基礎設施,公共

          事業(yè)投入的力度

             (5)結合材料一,用經濟常識說明政府為什么加

          大財政支農力度。

           

           

           

           

           

          材料二:改革開放30年,弦國各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改革初期在農村實施的經濟改革對農村經濟的發(fā)展產生了積極重要的影響。

             (6)用實踐的觀點說明我國推進農村改革的意義。

           

          29.答案

             (1)賦稅制度的調整:一條鞭法,地丁銀;高產農作物的引進,糧食產量提高;經濟作物種植區(qū)域擴大;市鎮(zhèn)的大量興起,國內市場擴大,大量農產品投入市場等。(言之成理即可。

             (2)1957年―1962年我國糧食人均產量減少;原因:人民公社化運動破壞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造成糧食減產。1980年―1997年我國糧食人均產量增長;原因: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廢除人民公社舊體制,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推動農業(yè)生產發(fā)展。

             (3)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qū)的平原、盆地和低緩的丘陵中。

             (4)調整農民結構,全面發(fā)展農業(yè)(實現(xiàn)多種經營);大力發(fā)展立體農業(yè),生態(tài)農業(yè);利用優(yōu)勢資源進行系列開發(fā),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大力發(fā)展商品農業(yè)的建設;加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和建設,利用生物技術,發(fā)展高產、優(yōu)質、高效農業(yè);因地制宜,依靠科技,實現(xiàn)農業(yè)的現(xiàn)代化。(答對其中4點即可。其它合理答案亦可)

             (5)農村公共投入不足,制約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發(fā)展。必須加強國家宏觀調控,通過增加財政投入予以解決。財政加大對科技的投入有利于提高農民素質和農業(yè)的科技水平;有利于有效調節(jié)資源配置,提高農業(yè)綜合生產能力,鞏固農業(yè)基礎地位;有利于提高農民生活水平,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fā)展。

             (6)調整社會關系和實踐推動社會歷史的變遷和進步,促進社會生產發(fā)展。改革是解決社會矛盾、推動社會發(fā)展的強大動力。我國農村經濟改革是調整社會關系的實踐活動,它解放和發(fā)展了農村生產力,促進了農業(yè)生產和農村經濟的發(fā)展。(4分)

          選做部分

           30、地理----自然災害

          2008年入冬以來,華北、黃淮、江淮、江漢等地降水偏少,中國出現(xiàn)了大范圍的氣象干旱。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作出了全面部署,緊急撥付特大抗旱補助經費4億元,提前發(fā)放農資綜合補貼和糧食直補資金867億元。今年國家還拿出100億元用于農業(yè)機械補貼,將小麥最低收購價每斤提高0.1元。這些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動了抗旱救災工作。

          干旱災害是中國主要的氣象災害之一。下圖反映了我國1950-1991年間不同區(qū)域季節(jié)分布及其對農業(yè)的影響,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判斷圖中旱災最嚴重的地區(qū)(寫序號)并說明依據(jù)。

          (2)分析②、②兩區(qū)旱災季節(jié)差異的原因。

          (3)說明①區(qū)春旱引發(fā)的最主要的次生災害及其監(jiān)測手段。

          (4)試列舉我國防災抗災設施建設的具體實例。

          30、答案

          (1)②區(qū) 。依據(jù):②區(qū)的旱災糧食損失量占全國旱災糧食損失總量的百分比(或 B)、旱災面積占全國旱災面積的百分比(或C) 均最高。

          (2)②區(qū):春季降水少;升溫快,蒸發(fā)旺盛。

          ③區(qū):夏秋季受高氣壓(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氣流,于燥少雨

          (3)森林火災;遙感技術。

          (4)興建長江三峽(或葛洲壩、小浪底)大型水利樞紐(水庫)在黃河中上游(或黃土高原)、長江中上游地區(qū)植樹造林加強水土保持或加固長江黃河堤防等沿海一帶修建海防林(或在城市內疏通排水通道)

           

          31.[歷史一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歷史上許多改革都注重移風易俗,甚至以此作為改革的象征:孝文帝改革鮮卑舊俗,說漢話,穿漢服,用漢姓,與漢族通婚,實行全盤漢化;日本明治維新政府以公歷取代農歷,元旦代替春節(jié),改革服飾、發(fā)式和飲食習慣,實行全盤西化.

              (1)孝文帝實行全盤漢化和日本明治政府實行全盤西化的目的分別是什么?歸納說明為什么許多重大改革都把移風易俗作為革新的重大舉措?

              (2)除移風易俗之外,孝文帝改革和明治維新在改革內容上還有哪些相似之處?歸納概

          括二者歷史作用的相同之處。

          31、答案

          (1)目的:孝文帝實行全盤漢化是為了學習漢族的先進文化,促進社會進步(適應民族融合趨勢);日本明治政府實行全盤西化是為了學習西方先進文化,促進日本的近代化。

            原因:舊的風俗往往會起到阻礙改革的消極作用,通過移風易俗,促使人們接受新的生產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為改革開路。

          (2)內容相似之處:變革土地制度,加強中央集權。作用相同之處:促進社會進步(或社會

          轉型)。

          32、思想政治―國家和國際組織常識

          胡錦濤在第七屆亞歐會議上指出:“中國贊賞和支持有關國家為應對這場金融危機采取的積極措施,希望這些措施盡快取得成效。中國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為應對這場金融危機作出了積極努力,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包括確保國內金融體系穩(wěn)定、增加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的流動性、密切同其他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協(xié)調和配合,等等。中國將繼續(xù)本著負責任的態(tài)度,同國際社會一道努力維護國際金融穩(wěn)定和經濟穩(wěn)定”。
             (1)、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有利于全球資本跨國流動的重要條件是成熟統(tǒng)一的國際金融市場,請列舉兩個促進世界金融市場形成的國際金融機構。

           

           

          (2) 結合材料,談談中國積極參與應對當前金融危機的挑戰(zhàn)反映的政治學道理。

          32、答案

          (1)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或世界銀行集團、國際金融公司、國際開發(fā)協(xié)會)

          (2)國家間的關系是由國家利益和國家力量決定的。中國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為應對這場金融危機作出積極努力,采取一系列重大舉措,體現(xiàn)了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同時密切同其他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協(xié)調和配合,符合各方的國家利益。中國政府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積極發(fā)展同世界各國的友好關系。中國政府不以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的異同來決定親疏好惡,中國政府為應對這場金融危機采取的積極措施,促進世界經濟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是我國和平外交政策的表現(xiàn)。國家性質決定國家職能。中國加強與亞歐各國的交流與合作,創(chuàng)造有利于我國發(fā)展的國際環(huán)境,有利于促進世界的共同發(fā)展,積極發(fā)揮我國在國際社會上的作用,這是由我國國家性質決定的。我國在國際社會中是一個負責任的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發(fā)揮著積極的作用,成為維護世界和平與地區(qū)穩(wěn)定的堅定力量,致力于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發(fā)展的和諧世界。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