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答案:C [解析]根據氯氣的性質可以知道氯氣是一種有毒的氣體.因氯氣與水反應生成的HClO具有強氧化性.所以常用氯氣對自來水消毒殺菌.因此C選項是錯誤的. [考點分析]化學與生活綜合運用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氯化二硫(S2Cl2)是廣泛用于橡膠工業(yè)的硫化劑,其分子結構如下圖所示。常溫下S2Cl2是一種橙黃色的液體,遇水易水解,并產生能使品紅褪色的氣體。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S2Cl2的結構式為Cl-S-S-Cl

B.S2Cl2為含有極性鍵和非極性鍵的非極性分子

C.S2Br2與S2Cl2結構相似,熔沸點:S2Br2>S2Cl2

D.S2Cl2與H2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能為:2S2Cl2+2H2O=SO2↑+3S↓+4HCl

【解析】根據氯化二硫的結構示意圖可判斷,硫和硫之間形成的是非極性鍵,硫和氯之間形成的是極性鍵,但氯化二硫不是直線型結構,因此屬于極性分子,形成的晶體是分子晶體,所以A正確,B不正確。S2Br2與S2Cl2結構相似,所以S2Br2也是分子晶體,但S2Br2的相對分子質量比S2Cl2的大,因此C正確。能使品紅褪色的氣體是二氧化硫,而在S2Cl2中硫的化合價是+1價,所以S2Cl2和水的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由于二氧化硫是氧化產物,所以還應該有還原產物單質硫生成,孤選項D也正確。答案是B。

 

查看答案和解析>>

氯化二硫(S2Cl2)是廣泛用于橡膠工業(yè)的硫化劑,其分子結構如下圖所示。常溫下S2Cl2是一種橙黃色的液體,遇水易水解,并產生能使品紅褪色的氣體。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S2Cl2的結構式為Cl-S-S-Cl

B.S2Cl2為含有極性鍵和非極性鍵的非極性分子

C.S2Br2與S2Cl2結構相似,熔沸點:S2Br2>S2Cl2

D.S2Cl2與H2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能為: 2S2Cl2+2H2O=SO2↑+3S↓+4HCl

【解析】根據氯化二硫的結構示意圖可判斷,硫和硫之間形成的是非極性鍵,硫和氯之間形成的是極性鍵,但氯化二硫不是直線型結構,因此屬于極性分子,形成的晶體是分子晶體,所以A正確,B不正確。S2Br2與S2Cl2結構相似,所以S2Br2也是分子晶體,但S2Br2的相對分子質量比S2Cl2的大,因此C正確。能使品紅褪色的氣體是二氧化硫,而在S2Cl2中硫的化合價是+1價,所以S2Cl2和水的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由于二氧化硫是氧化產物,所以還應該有還原產物單質硫生成,孤選項D也正確。答案是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太陽光入射地球后,被大氣層與地表吸收的能量,平均大約為235 W/m2(如下圖).若大氣不吸收太阻與地表發(fā)出的輻射,則地表溫度只能維持在-18℃左右;但因地表發(fā)出的長波輻射,大部分會被大氣中的水氣、CO2、甲烷與其它一些氣體所吸收,因而產生溫室效應,使地表溫度可保持在適合生物生存的15℃左右.大氣中由于人類活動所帶來的CO2濃度增加,會增強地球的溫室效應,且可能助長全球愈趨暖化的現象.
科學家最近開始進行一項實驗,試著增加海水中的鐵質,看看能否藉此將大氣中的CO2:濃度減少,以減緩全球暖化的速率.由于鐵質可以幫助植物性浮游生物的生長,而地球上又有近乎一半的光合作用是由植物性浮游生物所進行的,因此依據理論推測,若在海洋中施以大量鐵肥,使植物性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與進行光合作用,便可將大氣中的CO2封存一些在海底,最后將有助于減緩全球暖化的速率.值得注意的是, 上述理論必須在植物性浮游生物死后便沉入海底的前提下才會成立,唯有如此才能一勞永逸的將CO2從大氣中移除,否則一旦這些植物性浮游生物被動物性浮游生物所食,而動物性浮游生物又被大型海洋動物吃掉,這些被移除的CO2:還是會藉由呼吸作舊返回地球大氣中,如此一來,海中鐵質的增加并不會減少大氣中CO2的濃度。
進行這項實驗的科學家,便是在鐵質增加后的海域中(近南極的海域),長期追蹤植物性浮游生物,以及其它海中生物的繁殖情況,試圖找出答案.然而也有一些生態(tài)學家提出如下的警告:即使這項實驗證明在海中施以鐵肥可以減低大氣中的CO2濃度,但干擾或破壞海洋中的食物鏈,也可能對海洋生態(tài)造成急遽且負而的影響.上述這些在科學上的爭論,都需要更多的科學研究,才能進行較深入的探討與了解。
試根據本文敘述,回答下列問題。
(1)近年來,大氣中CO2的濃度L升已成為全球性的問題,因而興起節(jié)能減碳運動,國內的環(huán)保團體也宣導中秋節(jié)不烤肉.假若超市賣的烤肉用木炭,其含碳量為90%,則一包10公斤的木炭完全燃燒后,會產生幾公斤的CO2
[     ]
A .44
B.33
C.22
D.11
E.5.5
(2)下列三個反應式中的x與Y分別為兩種金屬元素的代號,但Cl為氯的元素符號.
已知三個反應均能向右進行,試依據以上三個反應式,推測下列物質中哪一個是最強的氧化劑
[     ]
A.XCl3
B.XCl2
C.Cl2
D.Y
E.YCl2
(3)下圖中甲、乙二條曲線是以堿性水溶液,分別滴定二個酸性水镕液的pH值變化圖,而丙、丁二條曲線則是以酸性水溶液分別滴定二個堿性水溶液.試問上述哪些酸堿滴定反應,適合以酚酞作為指示劑
[     ]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
C.甲乙丁
D.甲丙丁
E.甲乙丙
(4)殘存于砂土、磚瓦等建材的微量鈾等元素,于衰變后會釋放出一種污染氣體.此氣體的量雖甚少,但會出現于不通風的室內空氣中,且其穩(wěn)定之同位素亦具放射性. 它也是僅次于吸煙而導致肺癌的第二大元兇.試問此污染氣體,為下列哪一種惰性氣體(鈍氣、稀有氣體)
[     ]
A.氦
B.氖
C.氬
D.氪
E.氡
(5)下表所列為五種可溶性鹽在30℃的溶解度(g/100 g H2O):
若在30℃的飽和食鹽水中通入氨氣至飽和后,再通入二氧化碳就會有晶體析出. 試參考表中的數據,推測析出的晶體是下列的哪一種
[     ]
A.NaCl
B.NaHCO3
C.Na2CO3
D.(NH4)2CO3
E.NH4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興趣小組設計并進行了以下實驗來制取氯水,并利新制用氯水完成實驗。

1實驗室擬用下列裝置制備氯水,請按照氣體從左向右流動的方向將儀器進行連接

H→   _____________(填接口處的符號);廣口瓶中的試劑為         

2)寫出該實驗中制取Cl2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興趣小組設計實驗除去氯化鉀中含有Fe3+、SO42-、Br-等雜質離子,步驟如下:

A溶解,在所得溶液中加入試劑至Fe3+、SO42-沉淀完全,煮沸;

B過濾,在濾液中加入鹽酸調節(jié)pH

C加入_____(除Br-);蒸干灼燒。請回答問題:

3步驟a中,依次加入的試劑是NH3.H2O、__________________。

步驟c中加入的試劑是__________________。

4)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用KSCN檢驗FeSO4溶液中的Fe2+時,加入過量濃HNO3,溶液的顏色變紅。但是將紅色溶液放置一會則發(fā)現溶液由紅色突然變?yōu)樗{色,并產生紅棕色氣體。對這一奇特現象同學們進行了以下探究。

[查閱資料]:

(SCN)2稱為擬鹵素,性質與鹵素單質相似,(SCN)2、Cl2、Br2、I2四種物質的氧化性強弱為:Cl2Br2(SCN)2I2。

[提出假設]:

甲同學假設是FeSO4HNO3作用;乙同學假設是______HNO3作用。

[實驗驗證]:

大家經過理性分析,認為甲同學的假設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據乙同學的假設,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進行驗證:向濃HNO3中逐滴加入KSCN溶液,實驗開始時無明顯現象,一段時間后溶液慢慢變紅色至深色,突然劇烈反應產生大量氣泡,放出紅棕色氣體。將產生的氣體通入過量的Ba(OH)2溶液,產生渾濁,并剩余一種氣體(是空氣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

則反應中產生的氣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結論]:乙同學假設正確。

[實驗反思]:

由實驗可知:用SCN-間接檢驗Fe2+時,加入的氧化劑除用HNO3外還可以選擇氯水等,通過該實驗探究可知加入氧化劑的量必須要_______(填少量、過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興趣小組設計并進行了以下實驗來制取氯水,并利新制用氯水完成實驗。
(1)實驗室擬用下列裝置制備氯水,請按照氣體從左向右流動的方向將儀器進行連接:
H→   _____________(填接口處的符號);廣口瓶Ⅱ中的試劑為         。

(2)寫出該實驗中制取Cl2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興趣小組設計實驗除去氯化鉀中含有Fe3+、SO42-、Br-等雜質離子,步驟如下:
A.溶解,在所得溶液中加入試劑至Fe3+、SO42-沉淀完全,煮沸;
B.過濾,在濾液中加入鹽酸調節(jié)pH;
C.加入_____(除Br-);蒸干灼燒。請回答問題:
(3)①步驟a中,依次加入的試劑是NH3.H2O、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驟c中加入的試劑是__________________。
(4)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用KSCN檢驗FeSO4溶液中的Fe2+時,加入過量濃HNO3,溶液的顏色變紅。但是將紅色溶液放置一會則發(fā)現溶液由紅色突然變?yōu)樗{色,并產生紅棕色氣體。對這一奇特現象同學們進行了以下探究。
[查閱資料]:
(SCN)2稱為擬鹵素,性質與鹵素單質相似,(SCN)2、Cl2、Br2、I2四種物質的氧化性強弱為:Cl2>Br2>(SCN)2>I2。
[提出假設]:
①甲同學假設是FeSO4與HNO3作用;乙同學假設是______與HNO3作用。
[實驗驗證]:
②大家經過理性分析,認為甲同學的假設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據乙同學的假設,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進行驗證:向濃HNO3中逐滴加入KSCN溶液,實驗開始時無明顯現象,一段時間后溶液慢慢變紅色至深色,突然劇烈反應產生大量氣泡,放出紅棕色氣體。將產生的氣體通入過量的Ba(OH)2溶液,產生渾濁,并剩余一種氣體(是空氣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
則反應中產生的氣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結論]:乙同學假設正確。
[實驗反思]:
④由實驗可知:用SCN-間接檢驗Fe2+時,加入的氧化劑除用HNO3外還可以選擇氯水等,通過該實驗探究可知加入氧化劑的量必須要_______(填“少量”、“過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