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在室溫下.某溶液中由H2O H++OH-這一途徑產(chǎn)生出來的H+和OH-濃度的乘積為1×10-26.則此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為 A.HCO3-.Al3+.H+.SO42- B.SiO32-.ClO-.Na+.K+ C.Cu2+.Cl-.NO3-.K+ D.I-.Fe3+.SCN-.NH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氯氣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氯氣溶于水得到氯水,氯水中存在下列反應:Cl2+H2O?H++Cl-+HClO,其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K=
C(H+)C(Cl-)C(HClO)
C(Cl2)
C(H+)C(Cl-)C(HClO)
C(Cl2)

(2)工業(yè)上常用消石灰和氯氣反應制取漂白粉,化學反應方程式是
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
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
.流程如圖所示,其主要設備是氯化塔,塔從上到下分四層.將含有3%~6%水分的熟石灰從塔頂噴灑而入,氯氣從塔的最底層通入,這樣加料的目的是
充分接觸,充分反應
充分接觸,充分反應
.處理從氯化塔中逸出氣體的方法是
用堿液來吸收
用堿液來吸收

(3)某科研小組在實驗室用較濃的KOH溶液直接吸收氯氣,研究發(fā)現(xiàn)反應進行一段時間后開始出現(xiàn)KClO3并逐漸增多,產(chǎn)生KClO3的離子方程式是
6OH-+3Cl2
 加熱 
.
 
ClO3-+5Cl-+3H2O
6OH-+3Cl2
 加熱 
.
 
ClO3-+5Cl-+3H2O
,其原因可能是
反應放熱,溫度升高,發(fā)生了副反應
反應放熱,溫度升高,發(fā)生了副反應
,由此可知(2)中氯化塔設計為四層是為了減少生產(chǎn)中類似副反應的發(fā)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CO2是生活中常見的化合物之一,隨著世界工業(yè)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口的劇增,全球能源緊張及世界氣候面臨越來越嚴重的問題,人類對CO2的性質(zhì)研究和綜合利用日益重視。
Ⅰ.在催化劑作用下,可由甲醇和CO2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DMC):CO2 + 2CH3OH → CO(OCH3)2 + H2O,但甲醇轉(zhuǎn)化率通常不會超過1%,這是制約該反應走向工業(yè)化的主要原因。某研究小組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通過研究溫度、反應時間、催化劑用量分別對轉(zhuǎn)化數(shù)(TON)的影響來評價催化劑的催化效果。計算公式為:TON=轉(zhuǎn)化的甲醇的物質(zhì)的量/催化劑的物質(zhì)的量。
(1)根據(jù)反應溫度對TON的影響圖(相同時間內(nèi)測定),判斷該反應的焓變△H________0(填“>”、“=”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據(jù)反應時間對TON的影響圖(上圖),已知溶液總體積10mL,反應起始時甲醇0.25mol,催化劑0.6×10—5 mol,計算該溫度下,4~7 h內(nèi)DMC的平均反應速率:________。
(3)根據(jù)該研究小組的實驗及催化劑用量對TON的影響圖(見上右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由甲醇和CO2直接合成DMC,可以利用甲醇把影響環(huán)境的溫室氣體CO2 轉(zhuǎn)化為資源,在資源循環(huán)利用和環(huán)境保護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
B. 在反應體系中添加合適的脫水劑,將提高該反應的TON
C. 當催化劑用量低于1.2×10—5 mol時,隨著催化劑用量的增加,甲醇的平衡轉(zhuǎn)化率顯著提高
D. 當催化劑用量高于1.2×10—5 mol時,隨著催化劑用量的增加DMC的產(chǎn)率反而急劇下降
Ⅱ.如果人體內(nèi)的CO2不能順利排除體外會造成酸中毒,緩沖溶液可以抵御外來少量酸或堿對溶液pH的影響,人體血液里主要通過碳酸氫鹽緩沖體系(H2CO3/HCO3-)維持pH穩(wěn)定。己知正常人體血液在正常體溫時,H2CO3的一級電離常數(shù)Ka1=10-6.1,c(HCO3-):c(H2CO3)≈20:1,lg2=0.3。
(4)由題給數(shù)據(jù)可算得正常人體血液的pH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數(shù))。
(5)正常人體血液中H2CO3、HCO3-、OH-、H+四種微粒濃度由大到小關系為:         。
(6)當少量的酸、堿進入血液中時,血液pH變化不大,其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CO2是生活中常見的化合物之一,隨著世界工業(yè)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口的劇增,全球能源緊張及世界氣候面臨越來越嚴重的問題,人類對CO2的性質(zhì)研究和綜合利用日益重視。
Ⅰ.在催化劑作用下,可由甲醇和CO2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DMC):CO2 + 2CH3OH → CO(OCH3)2 + H2O,但甲醇轉(zhuǎn)化率通常不會超過1%,這是制約該反應走向工業(yè)化的主要原因。某研究小組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通過研究溫度、反應時間、催化劑用量分別對轉(zhuǎn)化數(shù)(TON)的影響來評價催化劑的催化效果。計算公式為:TON=轉(zhuǎn)化的甲醇的物質(zhì)的量/催化劑的物質(zhì)的量。
(1)根據(jù)反應溫度對TON的影響圖(相同時間內(nèi)測定),判斷該反應的焓變△H________0(填“>”、“=”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據(jù)反應時間對TON的影響圖(上圖),已知溶液總體積10mL,反應起始時甲醇0.25mol,催化劑0.6×10—5 mol,計算該溫度下,4~7 h內(nèi)DMC的平均反應速率:________。
(3)根據(jù)該研究小組的實驗及催化劑用量對TON的影響圖(見上右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由甲醇和CO2直接合成DMC,可以利用甲醇把影響環(huán)境的溫室氣體CO2 轉(zhuǎn)化為資源,在資源循環(huán)利用和環(huán)境保護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
B. 在反應體系中添加合適的脫水劑,將提高該反應的TON
C. 當催化劑用量低于1.2×10—5 mol時,隨著催化劑用量的增加,甲醇的平衡轉(zhuǎn)化率顯著提高
D. 當催化劑用量高于1.2×10—5 mol時,隨著催化劑用量的增加DMC的產(chǎn)率反而急劇下降
Ⅱ.如果人體內(nèi)的CO2不能順利排除體外會造成酸中毒,緩沖溶液可以抵御外來少量酸或堿對溶液pH的影響,人體血液里主要通過碳酸氫鹽緩沖體系(H2CO3/HCO3-)維持pH穩(wěn)定。己知正常人體血液在正常體溫時,H2CO3的一級電離常數(shù)Ka1=10-6.1,c(HCO3-):c(H2CO3)≈20:1,lg2=0.3。
(4)由題給數(shù)據(jù)可算得正常人體血液的pH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數(shù))。
(5)正常人體血液中H2CO3、HCO3-、OH-、H+四種微粒濃度由大到小關系為:         。
(6)當少量的酸、堿進入血液中時,血液pH變化不大,其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1?青島模擬)氮的化合物在某些領域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1)氨和銨鹽在糧食的增產(chǎn)中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同時又是重要的工業(yè)原料.
①寫出實驗室制取氨氣的化學方程式: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
②常溫下,向25mL 0.1mol?L-1HA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1NH3?H2O溶液,曲線如圖所示(體積變化忽略不計).由圖確定HA是
(填“強”或“弱”)酸,HA與NH3?H2O恰好完全反應時,混合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H+
(填“>”、“>”或“=”)0.1mol?L-1HA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H+);寫出C點時混合溶液中各離子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c(NH4+)>c(A-)>c(OH-)>c(H+
c(NH4+)>c(A-)>c(OH-)>c(H+

(2)未來的交通工具將采用新一代無機非金屬材料制成的無水冷發(fā)動機.這類材料中研究得較多的是氮化物A.粉末狀A能夠與水反應,所得產(chǎn)物中有一種酸性氧化物,它是工業(yè)上生產(chǎn)玻璃的主要原料,另一種產(chǎn)物是氨氣.請寫出A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Si3N4+6H2O=3SiO2+4NH3
Si3N4+6H2O=3SiO2+4NH3
;
(3)硝酸是醫(yī)藥、軍事、化工等領域的重要原料.在實驗室中,將適量鐵銅混合粉末與稀硝酸充分反應后得到溶液X.若有固體剩余,實驗測得溶液X中大量存在的陽離子只有兩種,則陽離子為
Fe2+、Cu2+
Fe2+、Cu2+
(寫離子符號);若反應后無固體剩余,某同學認為X中除Fe3+、Cu2+外還可能含有Fe2+,若要確認其中的Fe2+,應選用
c
c
(選填序號).
a.KSCN溶液和氯水   b.鐵粉和KSCN溶液    c.酸性KmnO4溶液   d.濃氨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通常情況下空氣中CO2的體積分數(shù)為0.030%,當空氣中CO2的體積分數(shù)超過0.050%時,會引  起明顯的溫室效應。為減小和消除CO2對環(huán)境的影響,一方面世界各國都在限制其排放量,另一方面科學家加強了對CO2創(chuàng)新利用的研究。

  已知:CO2、碳酸鹽、碳酸氫鹽的部分性質(zhì)如下:

    CO2(過量)+OH=HCO3-   HCO3-+OH=CO32+H2O

  CO32-+H+反應生成CO2分兩步:

    第一步:CO32-+H+= HCO3-    第二步:HCO3- +H+=CO2↑+ H2O

  (1)目前,用超臨界CO2( 其狀態(tài)介于氣態(tài)和液態(tài)之間)代替氟利昂作致冷劑已成為一種趨勢,這一做法對保護環(huán)境的作用是                  。

  (2)最近有科學家提出“綠色自由’’構(gòu)想:把空氣吹入碳酸鉀溶液,然后再把CO2從溶液中提取出來,在一定條件下與H2反應,使之變?yōu)榭稍偕剂霞状肌F淞鞒倘缦拢?/p>

①寫出CO2與H2反應制得甲醇的化學方程式:                                 。

②某同學在實驗室用下圖所示的裝置和藥品制取K2 CO3溶液,他所制得的溶液中可能含有的雜質(zhì)是

                                               。

③某同學在數(shù)字化實驗室中用傳感器對碳酸鉀和碳酸氫鉀的混合物樣品進行成分測定,他分別稱取三份不同質(zhì)量的混合物樣品,配成溶液,然后逐滴加人相同濃度的稀硫酸,測得如下數(shù)據(jù):

則該混合固體中K2CO3與KHCO3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是          ;所用硫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