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6.有人認為人體實際上是一架緩慢氧化著的“高級機器”,人體在生命過程中也需要不斷的補充“燃料”。按照這種觀點,你認為人們通常攝入的下列物質(zhì)不能看作“燃料”的是:
A.淀粉類物質(zhì) B.水 C.脂肪類物質(zhì) D.蛋白質(zhì)
5.下列變化屬于吸熱反應的是( )
①液態(tài)水汽化 ②將膽礬加熱變?yōu)榘咨勰?③濃硫酸稀釋 ④氯酸鉀分解制氧氣 ⑤生石灰與水反應生成熟石灰
A.①④ B.②③ C.①④⑤ D.②④
4. 已知25℃、101kPa下,石墨、金剛石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分別為 C(石墨) + O2(g)=CO2(g) △H=-393.51kJ ·mol-1 C(金剛石) + O2(g)= CO2(g) △H=-395.41kJ ·mol-1
據(jù)此判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由石墨制備金剛石是吸熱反應;等質(zhì)量時,石墨的能量比金剛石的低 B.由石墨制備金剛石是吸熱反應;等質(zhì)量時,石墨的能量比金剛石的高 C.由石墨制備金剛石是放熱反應;等質(zhì)量時,石墨的能量比金剛石的低 D.由石墨制備金剛石是放熱反應;等質(zhì)量時,石墨的能量比金剛石的高
3.下列物質(zhì)加入水中,顯著放熱的是( )
A.生石灰 B.固體NaOH C.無水乙醇 D.固體硝酸銨
2.已知化學反應2C(S)+O2(g)2CO(g);2CO(g)+O2(g)
2CO2(g)都是放熱反應。據(jù)此推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其他條件相同)(
)
A.12gC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28gCO所具有的能量
B.56gCO和32gO2所具有的總能量大于88gCO2所具有的總能量
C.12gC和32gO2所具有的總能量大于44gCO2所具有的總能量
D.將一定質(zhì)量的碳燃燒,生成CO2比生成CO時放出的熱量多
1. “可燃冰”又稱“天然氣水合物”,它是在海底的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外現(xiàn)象冰。1體積“可燃冰”可貯載100-200體積的天然氣。下面關于“可燃冰”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可燃冰”有可能成為人類未來的重要能源 B.“可燃冰”是一種比較潔凈的能源 C.“可燃冰”提供了水可能變成油的例證 D.“可燃冰”的主要可燃成份是甲烷
20.在合成氨時,將1體積氮氣和3體積氫氣混合后通過合成塔中的催化劑,若從塔中導出的混合氣體中,氨氣的體積分數(shù)為12%,求N2和H2的體積分數(shù)各為多少?
19、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研究過氧化鈉跟水等物質(zhì)的反應,進行如下實驗:向盛有少量過氧化鈉固體的試管中滴加水,直至氣體不再放出,加入稀釋,將所得溶液平均盛放在七支試管中,一支試管中滴加酚酞試液,溶液變紅,半分鐘內(nèi)紅色褪去;另六支試管中分別加入少量二氧化錳、氧化銅、土豆泥、生銹的鐵釘、新鮮動物肝臟或用波長為320~380 nm的光照射后,又有氣體放出,待氣體放出后,再滴加酚酞,溶液變紅,持久不褪色。請寫出:
(1)過氧化鈉跟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2)加入二氧化錳等后溶液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中二氧化錳、氧化銅、土豆泥、生銹的鐵釘、新鮮動物肝臟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新鮮動物肝臟的提取液稀釋10倍與原溶液實驗效果基本相同,這表明新鮮肝臟對該反應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專一性 B.多樣性 C.高效性 D.穩(wěn)定性
18.實驗室里常見到右圖所示儀器,該儀器為兩頭密封的玻璃管,中間帶有一根玻璃短柄。該儀器可進行多項實驗。當玻璃管內(nèi)裝有碘晶體時,用此儀器可進行碘升華實驗,具有裝置簡單、操作方便、現(xiàn)象明顯、沒有污染,可反復使用等優(yōu)點。
(1)用此儀器不能反復進行的實驗是 (填序號)
A.NH4Cl固體受熱分解
B.KMnO4晶體受熱分解
C.白磷和紅磷一定溫度下互相轉變
D.無水CuSO4和膽礬的互變實驗
(2)當玻璃管內(nèi)裝有NO2和N2O4的混合氣體時,亦可反復進行反應條件對化學平衡影響的實驗,該實驗的操作過程和實驗現(xiàn)象是 。
(3)如果玻璃管內(nèi)裝有大量紅色溶液,加熱時溶液顏色變淺,冷卻時恢復紅色,該溶液可能是 ,如果玻璃管內(nèi)封有少量無色溶液,加熱溶液時,溶液變紅,冷卻后恢復無色。此溶液可能是 。
17.某可逆反應進行過程中,在不同反應時間各物質(zhì)的量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反應開始至2分鐘,能用C表示反應速率嗎? (填“能”或“不能”),原因 。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