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是實驗步驟.試填寫所缺的②和⑤.①用米尺測出注射器針筒上全部刻度的長度L.② .③把適量的潤滑油抹在注射器的活塞上.將活塞插入外筒中.上下拉動活塞.使活塞與針筒的間隙內(nèi)均勻地涂上潤滑油.④將活塞插到適當?shù)奈恢?⑤ .⑥在鉤碼框架兩側(cè)掛上鉤碼.記下掛上的鉤碼的質(zhì)量m1.在達到平衡后.記下注射器中空氣柱的體積V1.在這個過程中不要用手接觸注射器以保證空氣柱溫度不變.⑦增加鉤碼的個數(shù).使鉤碼的質(zhì)量增大為m2.達到平衡后.記下空氣柱的體積V2.(2)求出計算大氣壓強p0的公式.(用已給的和測得的物理量表示)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用油膜法估測油酸分子的大小,實驗器材有:濃度為0.05% (體積分數(shù)) 的油酸酒精溶液、最小刻度為0.1mL的量筒、盛有適量清水的45×50cm2淺盤、痱子粉、橡皮頭滴管、玻璃板、彩筆、坐標紙.下面是實驗步驟,請?zhí)顚懰钡牟襟EC
A.用滴管將濃度為0.05%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記下滴入l mL油酸酒精溶液時的滴數(shù)N
B.將痱子粉均勻地撒在淺盤內(nèi)水面上,用滴管吸取濃度為0.05%的油酸酒精溶液,從低處向水面中央一滴一滴地滴入,直到油酸薄膜有足夠大的面積又不與器壁接觸為止,記下滴入的滴數(shù)n.
C.
將玻璃板放在淺盤上,用彩筆將油酸薄膜的形狀畫在玻璃板上
將玻璃板放在淺盤上,用彩筆將油酸薄膜的形狀畫在玻璃板上

D.將畫有油酸薄膜輪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標紙上,以坐標紙上邊長為1cm的正方形為單位,計算輪廓內(nèi)正方形的個數(shù),算出油酸薄膜的面積S
用已給的和測得的物理量表示單個油酸分子的直徑大小
0.05%n
NS
0.05%n
NS
cm.
(2)空氣壓縮機在一次壓縮過程中,活塞對氣缸中的氣體做功為2.0×105J,同時氣體的內(nèi)能增加了1.5×105J.試問:此壓縮過程中,氣體
放出
放出
(填“吸收”或“放出”的熱量等于
5×104
5×104
J.
(3)如圖為雙縫干涉的實驗示意圖,若要使干涉條紋的間距變大可改用波長更
 (填、“長”或”短”) 的單色光,或是使雙縫與光屏間的距離
增大
增大
 (填”增大”、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1)用油膜法估測油酸分子的大小,實驗器材有:濃度為0.05% (體積分數(shù)) 的油酸酒精溶液、最小刻度為0.1mL的量筒、盛有適量清水的45×50cm2淺盤、痱子粉、橡皮頭滴管、玻璃板、彩筆、坐標紙.下面是實驗步驟,請?zhí)顚懰钡牟襟EC
A.用滴管將濃度為0.05%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記下滴入l mL油酸酒精溶液時的滴數(shù)N
B.將痱子粉均勻地撒在淺盤內(nèi)水面上,用滴管吸取濃度為0.05%的油酸酒精溶液,從低處向水面中央一滴一滴地滴入,直到油酸薄膜有足夠大的面積又不與器壁接觸為止,記下滴入的滴數(shù)n.
C.   
D.將畫有油酸薄膜輪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標紙上,以坐標紙上邊長為1cm的正方形為單位,計算輪廓內(nèi)正方形的個數(shù),算出油酸薄膜的面積S
用已給的和測得的物理量表示單個油酸分子的直徑大小    cm.
(2)空氣壓縮機在一次壓縮過程中,活塞對氣缸中的氣體做功為2.0×105J,同時氣體的內(nèi)能增加了1.5×105J.試問:此壓縮過程中,氣體    (填“吸收”或“放出”的熱量等于    J.
(3)如圖為雙縫干涉的實驗示意圖,若要使干涉條紋的間距變大可改用波長更     (填、“長”或”短”) 的單色光,或是使雙縫與光屏間的距離     (填”增大”、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利用油膜法估測油酸分子直徑的大小,實驗器材有:濃度為0.05%(體積分數(shù))的油酸酒精溶液、最小刻度為0.1 mL的量筒、盛有適量清水的45×50 cm2淺盤、痱子粉、橡皮頭滴管、玻璃板、彩筆、坐標紙。
(1)下面是實驗步驟,試填寫所缺的步驟C:
A.用滴管將濃度為0. 05%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記下滴入1 mL酒精油酸溶液時的滴數(shù);
B.將痱子粉均勻地撒在淺盤內(nèi)水面上,用滴管吸取濃度為0. 05%的油酸酒精溶液,從低處向水面中央一滴一滴地滴入,直到油酸薄膜有足夠大的面積又不與器壁接觸為止,記下滴入的滴數(shù)n;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將畫有油酸薄膜輪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標紙上,以坐標紙上邊長為l cm的正方形為單位,計算輪廓內(nèi)正方形的個數(shù),算出油酸薄膜的面積S cm2。
(2)用已給的和測得的物理量表示單個油酸分子的直徑為____(單位: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1]、(11分)某學生利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裝置來測量一個質(zhì)量m=50g的重錘下落時的加速度值,該學生將重錘固定在紙帶下端,讓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以下是該同學正確的實驗操作和計算過程,請?zhí)顚懫渲械目瞻撞糠郑?br />①實驗操作:
接通電源
接通電源
,釋放紙帶,讓重錘自由落下,
實驗結(jié)束關(guān)閉電源
實驗結(jié)束關(guān)閉電源

②取下紙帶,取其中的一段標出計數(shù)點如圖10(b)所示,測出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分別為S1=2.60cm,S2=4.14cm,S3=5.69cm,S4=7.22cm,S5=8.75cm,S6=10.29cm,已知打點計時器的打點間隔T=0.02s,則重錘運動的加速度計算表達式為a=
(s4+s5+s6)-(s1+s2+s3)
9T2
(s4+s5+s6)-(s1+s2+s3)
9T2
,代入數(shù)據(jù),可得加速度a=
9.60
9.60
m/s2(計算結(jié)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2)該同學從實驗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重錘下落時的加速度比實際的重力加速度小,為了有效地縮小這個實驗測得的加速度與實際的重力加速度之差,請你提出一個有效的改進方法:
將鉤碼換成較大質(zhì)量的重錘或者實驗過程中讓鉤碼下落時紙帶盡量減小摩擦
將鉤碼換成較大質(zhì)量的重錘或者實驗過程中讓鉤碼下落時紙帶盡量減小摩擦

[2]、(7分)共點的兩個力的合成實驗中,(1)目的是驗證兩個共點力合成時遵循
平行四邊形
平行四邊形
法則.實驗時已提供的器材有:方木板、白紙、橡皮條、細繩套(兩個)、三角板、刻度尺、圖釘(多個)還缺少的必要的器材是:
彈簧秤(兩只)、鉛筆
彈簧秤(兩只)、鉛筆
.(2)在互成角度二力合成的實驗中某學生有如下操作步驟,試按合理的順序?qū)⒉襟E序號填在下面的線上:
DBCAFE
DBCAFE

A.只用一個彈簧秤,通過細繩套把橡皮條結(jié)點拉到O點,記下彈簧秤讀數(shù)F和細繩方向.
B.把橡皮條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在橡皮條另一端栓上兩根細繩套(此端交點稱為結(jié)點).
C.用兩個彈簧秤通過兩個互成角度的細繩套拉橡皮條,使之伸長到一定長度,在白紙上記下結(jié)點位置O,同時記下兩個彈簧秤讀數(shù)F1、F2和兩根細繩方向.
D.把白紙釘在木板上.
E.改變F1、F2的大小和方向,重作兩次實驗.
F.用同一比例圖示F1、F2和F,作圖求出F1和F2合力F',比較F和F'得出實驗結(jié)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1]、某學生利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裝置來測量一個質(zhì)量m=50g的重錘下落時的加速度值,該學生將重錘固定在紙帶下端,讓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以下是該同學正確的實驗操作和計算過程,請?zhí)顚懫渲械目瞻撞糠郑?br/>①實驗操作:______,釋放紙帶,讓重錘自由落下,______.
②取下紙帶,取其中的一段標出計數(shù)點如圖10(b)所示,測出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分別為S1=2.60cm,S2=4.14cm,S3=5.69cm,S4=7.22cm,S5=8.75cm,S6=10.29cm,已知打點計時器的打點間隔T=0.02s,則重錘運動的加速度計算表達式為a=______,代入數(shù)據(jù),可得加速度a=______m/s2(計算結(jié)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2)該同學從實驗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重錘下落時的加速度比實際的重力加速度小,為了有效地縮小這個實驗測得的加速度與實際的重力加速度之差,請你提出一個有效的改進方法:______.
[2]、共點的兩個力的合成實驗中,(1)目的是驗證兩個共點力合成時遵循______法則.實驗時已提供的器材有:方木板、白紙、橡皮條、細繩套(兩個)、三角板、刻度尺、圖釘(多個)還缺少的必要的器材是:______.(2)在互成角度二力合成的實驗中某學生有如下操作步驟,試按合理的順序?qū)⒉襟E序號填在下面的線上:______.
A.只用一個彈簧秤,通過細繩套把橡皮條結(jié)點拉到O點,記下彈簧秤讀數(shù)F和細繩方向.
B.把橡皮條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在橡皮條另一端栓上兩根細繩套(此端交點稱為結(jié)點).
C.用兩個彈簧秤通過兩個互成角度的細繩套拉橡皮條,使之伸長到一定長度,在白紙上記下結(jié)點位置O,同時記下兩個彈簧秤讀數(shù)F1、F2和兩根細繩方向.
D.把白紙釘在木板上.
E.改變F1、F2的大小和方向,重作兩次實驗.
F.用同一比例圖示F1、F2和F,作圖求出F1和F2合力F',比較F和F'得出實驗結(jié)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