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一)

1.D(“薄海內外”中的“薄”解釋成“近”。)

2.A(A項“以”分別解釋為“連詞,來”和“介詞,用”。  B項“乃”解釋為“于是”。C項“為”解釋為“因為”。  D項“因”解釋為“趁著”。)

3.D(①句表明楊簡有遠見。②句表明楊簡剛正。⑥句是楊簡敘述人們的生活情況。)

4.A(A項中的“即使犯人不開口,楊簡也能斷定他們的罪行”不合原文的意思。原文的意思是“楊簡讓罪犯自己陳述”。)

5.(1)(他)對長官張構說,應該趁荒年防備不測。

  (2)寓居的官僚買百姓的土地還欠錢,楊簡追他的仆人責成他還給百姓欠款。

  (3)我敢用老百姓的膏血養(yǎng)肥自己嗎!

【參考譯文】

    楊簡,字敬仲,慈溪人。乾道五年(1169)中進士,被任命為宣陽主簿。楊簡任紹興府司事,他親臨鄉(xiāng)間牢獄,靜靜地聽犯人自己的陳述。越州是陪都,臺府鼎立,楊簡保持中立,只跟從有理的一方。一個府史觸怒統(tǒng)帥,統(tǒng)帥下令審訊他,楊簡匯報說府吏無罪,統(tǒng)帥又下令審查他的平時表現(xiàn),楊簡說:“小吏有罪哪能免,現(xiàn)在他確實無罪,一定要挑他過去的錯依法處理,我不敢從命。”統(tǒng)帥大怒,楊簡請假上交這件事,更是據理力爭。常平使者朱熹推薦他。先前,丞相史浩亦推薦楊簡,被差遣為浙西撫干,他對長官張構說,應該趁荒年防備不測。張構就命令楊簡統(tǒng)領三將兵,楊簡對他們施以恩信,拿出諸葛亮的正兵法練兵,軍政治理得很

好,眾人十分高興和睦。楊簡改任嵊縣知縣。遭父喪,他服喪期滿后,為樂平縣知縣,他興辦學校,訓導學生,學生聽到他的話有流淚的。有楊、石兩個少年在民間為害,楊簡把他們投入獄中,給他們講明利害,他們都醒悟,愿意自己贖罪。從此樂平縣的人都以訴訟為恥,晚上沒有偷竊的,東西掉在路上沒有撿走據為己有的。紹熙五年(1194),楊簡被召為國子博士。楊、石兩個少年率縣民送他走出本縣以外,稱他為“楊父”。百官輪次奏對,他極力講治國的關鍵,消災免禍的方法,這些在金國傳誦,人們?yōu)橹鳒I。因旱、蝗災皇上下詔求直言,楊簡上奏,認為旱、蝗災的本源,近在人心。寓居的官僚買百姓的土地還欠錢,楊簡追查他的仆人責成他還給百姓欠款。有權勢的大戶人家的宅第阻礙官家的河道,楊簡當天就把宅第拆除了,城中百姓十分高興,把官河叫“楊公河”。楊簡在郡中廉潔、勤儉、自我約束,日常生活用品都很簡單,他常說:“我敢用老百姓的膏血養(yǎng)肥自己嗎!,,城中百姓間很和睦沒有爭斗聲,百姓愛他如同父母,都畫他的像侍奉他。金人遭饑荒,來歸宋朝的人每天以數千萬計。邊境的官員在淮水邊射殺這些人。楊簡悲傷地說:“得土地容易,得人心困難。近海內外,都是我國的臣民,中原地區(qū)陷沒敵境的百姓,逃出受涂炭的慘境,投奔慈父母的懷抱,我們還吝惜那點糧食而阻止并殺害他們,他們祈求逃脫死亡卻很快就死了,這樣做難道符合上天安撫四方的思想嗎?”他當天就上奏,哀痛地講了這些,朝廷沒答復。他去世后,被贈官為正奉大夫。(二)

6.B(快樂。)

7.B(B.用,憑借;認為。A.副詞,不久;C.連詞,于是;D.連詞,然而。)

8.B(說明孔奐性格剛正耿直,而非“恩將仇報”。)

9.B(孔奐的剛正耿直是有水份的,實則是奸諛之徒。)

10.(1)古代堅持正道堅守原則的遺風,又在你的身上看到了。

   (2)假如認為陳文帝的話不是真心的,那么他就該如竇嬰面辯,袁盎廷爭,防止微隙,杜絕安成王窺伺帝位的野心。

   (3)像這種人,真是最奸諛之人,然而世祖稱贊他有古代直道而行者的遺風,并將輔佐六尺之孤的重任托付給他,豈非是謬悖事理嗎?

  【參考譯文】

    孔奐,字休文,是會稽郡山陰縣人?讑J幾歲的時候就失去了父親,被叔父虔孫收養(yǎng),很好學,善于寫文章,經史及諸子百家的著作,沒有未通讀過的,州里薦舉孔奐為秀才,參加射策考試,成績優(yōu)異。后進入朝廷為尚書倉部郎中,轉任儀曹侍郎。當時左尚書沈炯被匿名信所誹謗,將要判重刑,事情牽連到朝廷中樞機關,人人都心懷憂懼,孔奐在朝廷上發(fā)表議論辮審這件事,最后終于弄清楚了。丹陽尹何敬容因為孔奐剛直不阿,請求補孔奐為功曹史。京城被侯景攻陷后,侯子鑒命令把孔奐的腳鐐手銬去掉,給他好待遇,命他主管文書工作。有人勸說孔奐道:“現(xiàn)在是亂世,人人都想茍且偷生,免于災禍,這些異族之徒全不懂得道理,您又怎能以節(jié)義來抗拒他們?”孔奐說:“我的生命存在,即使不能為大義而死.但又怎么可以獻媚討好兇惡不善之人,以求得保全自己?”不久因為母親去世,悲傷異常以至于毀損身體,超過了禮法的要求。高祖受禪即位后,孔奐轉任太子中庶子。永定二年,校為晉陵太守?讑J清白自守,妻子兒女都不赴任所,唯自己一人乘單船到達郡治所在地,所得的官俸,隨即分給贍養(yǎng)孤寡之人。當初,世祖在吳中,聽說孔奐能妥善地處理政務,等到繼承帝位后,征召他為御史中丞,兼領揚州大中正?讑J性格剛直,善于推理,多次彈劾官吏的過失罪責,朝廷官員對他是很敬怕?讑J深曉治國的綱領要旨,每次陳述上奏,皇上沒有一次不稱好的,朝廷百司積壓或難解決的事,都托請孔奐決斷。天嘉四年,重授他為御史中丞,不久又任五兵尚書,散騎常侍、大中正不變。這時候世祖患病,朝廷的很多事,都委托仆射仲舉同孔奐一起決定。世祖曾對孔奐等人說:“現(xiàn)在三方鼎立對峙,人民未得安寧,天下的事很多,應該要有一位年長的君主。我想近則效仿晉成公,遠則弘揚商朝的方法,你等必須遵照我的意思去做。”孔奐流著眼淚抽泣著說:“陛下只是飲食不大正常,很快就會痊愈恢復,皇太子正當盛年,圣明的品德一天天隆厚,安成王有皇弟的地位尊嚴,足能夠像周公旦那樣成為皇帝的輔政大臣,陛下若有廢太子而立他人之心,恕臣子們知道忠誠而不明事理,不敢按照您的意思去做!笔雷嬲f:“古代堅持正道堅守規(guī)則的遺風,又在你的身上看到了!碧炜翟辏炱鹩每讑J為太子詹事。世祖駕崩后,高宗即位。孔奐在職任上清廉儉樸,對不當之處進行了很多改正,高宗對此很贊賞?讑J性格很耿直,對私相矚托之事一概回絕,即使尊貴如太子,重臣如公候,對他感情相加,也不為此屈服。至德元年去世,當時七十歲。

    臣司馬光說:“人臣侍奉國君,朝見的時候,就該想到應如何去順從國君的優(yōu)點,發(fā)揚他的美德;到了退朝的時候,就該想到如何去匡正國君的弱點,補救他的缺失。孔奐在陳文帝面前,被視為心腹親信,處于言聽計從,往往片言只語就能決定國家大計的地位。假如認為陳文帝的話不是真心的,那么他就該如竇嬰面辯,袁盎廷爭,防止微隙,杜絕安成王窺伺帝位的野心;如果認為陳世祖的話是真誠的,那么就請他公開地下詔書,布告中外,使世祖享有宋宣公禪位的關譽,而高宗不致有楚靈王篡弒的惡名。不然的話既認為太子是嫡子嗣主,名分早定不可輕易動搖,想輔弼而保全他,那么就該竭己忠誠,盡己節(jié)義,像晉國的荀息.趙國的肥義。為何在國君活著的時候就揣測他的心意而去迎合他?等到他死了,權臣盜移國祚而不能挽救,嗣主失去王位而不能盡節(jié)。像這種人,真乃奸諛中之甚者,然而陳世

祖稱贊他有古代直遣而行考的遺風,并將輔立六尺之孤的重托交付給他,豈非是謬悖而有違事理嗎?”

(三)

11.C(A.迎接/投降;B.憑借/乘坐;D.來,用來/把, C.“于”均表比較。)

12.C

13.A(文中并沒有排出三人的高下。)

14.B(“當時的人都害怕他,想投降他”不對。)

15.見“參考譯文“

【參考譯文】

    孫權和陸遜談論周瑜、魯肅和呂蒙時說:“公謹(周瑜字)雄偉剛烈,膽略過人,所以能夠打敗曹操,開拓荊州,但是太高邈了就很難有人能繼承他,現(xiàn)在有你繼承了他的衣缽。公瑾去邀請敬(魯肅字)到江東來,推薦于我,我和他飲酒談論,天下大事帝王之業(yè)無不涉及,這是人生一大快事。后來曹操由于俘獲了荊州劉琮的殘部,揚言率領數十萬大軍水陸共進,直攻我東吳。我請教所有的文武大臣,詢問適宜的對策,沒有誰能先做出令人滿意的回答。至于子布、文表等人,都說應該派遣使者修好和約去投降他們。魯肅當即駁斥說不能那樣,勸我趕緊召回周瑜,委以重任,逆水而上迎擊曹軍,這是第二大快事。況且他決策計謀,遠在子布、文表之上。后來他勸我借荊州給劉備,這是缺失之一,但是仍不足以影響他的兩大功績。古代周公用人不求全責備,所以我忽視他的缺失而看中他的長處,常常把他與東漢初年的鄧禹相}匕。另外子明(呂蒙字)年輕的時候,我認為他只不過剛毅、果敢有膽量而已,待到他長大成年,學問大增,眼界開闊,常有奇思大謀,可以說僅次于公瑾,只是言談風姿趕不上他。但他謀取了關羽,勝過予敬。予敬曾經給我寫信說:‘帝王初起宏圖大業(yè),都有所驅除,關羽不足為慮!這是子敬內不辨主次,外妄口大言,我也原諒了他,不隨便責備他。然而他領軍扎營,能做到令行禁止,軍將職責分明,毫無廢負,路不拾遺,他的治理也高明至極啊!”

    作者評論說:曹操憑借漢朝丞相的身份,挾天予以令諸侯。平定天下眾多的英雄豪杰,又攻占了荊州,依仗威勢欲收復江東,當時的人們談論起來沒有不內心憂慮生有二心的。只有周瑜、魯肅能英明謀斷,超出眾人的淺見,真是奇才。呂蒙勇敢而又決斷的謀略,懂得用兵的計策,用詭計謀取了郝普,擒殺了關羽,這是他最精妙的。他雖然起初輕率武斷,隨便殺人,但后來能克制自已,有國士的器量,哪里只是一介武夫呢?

  (四)

  116.A(“茍”在文中是“如果”的意思。)

17.D(A。“以”分別是介詞,“因為”;動詞“認為”。B.第一句中“之”是助詞,第二句中“之”為代詞,意義和用法完全不同。C項第一句中“其”是代詞,“它們的”;第二句中“其”是語氣詞,可翻譯成“多么”。D.兩句“焉”都是句末語氣助詞,用法完全相同。)

18.B(B項中的“反復”是動詞,可譯為“反復不定”,現(xiàn)在是副詞。)

19.D(D項中“全文前半記敘、議論”的說法有誤,全文前半只有議論而無記敘。)

20.見“參考譯文”

【參考譯文】

    任何事物都有可觀賞的地方。如有可觀賞的地方,就都有可讓人快樂的地方,不一定是怪異、新奇、雄偉、瑰麗的東西。吃酒糟、喝薄酒,都可以使人醉;水果、蔬菜、草木,都可以讓人吃飽。依此類推.我到哪兒會不快樂呢?

    人們之所以要追求幸福,避開災禍,因為幸?墒谷藲g喜,而災禍使人悲傷。人的欲望是無窮的。而能滿足我們欲望的東西卻是有限的。如果美好和丑惡的斗爭總在胸中激蕩,選取和舍棄的選擇總在眼前交織,那么能使人快活的東西就很少了,而令人悲哀的事就很多,這叫做求禍避福。追求災禍,不要幸福難道是人們的心愿嗎?這是受了外物蒙蔽的緣故。那些人局限在事物之中,而不能自由馳騁在事物之外;事物本來沒有大小的分別,從它的內部來觀察,就會覺得沒有一件事不是高大的。它以高大的形象聳立在我面前,那么我常常會眼花繚亂反復不定了,就像在縫隙中看人爭斗,又哪里能知道誰勝誰負呢?因此,美好和丑惡交錯地產生,歡喜和憂愁之情也就產生了,這不令人非常悲哀嗎!

    我從錢塘調任到膠西來做知州,放棄了乘船的舒適快樂,而承受坐車騎馬的勞累;放棄墻壁雕繪得華美漂亮的住宅,而棲身在粗木造的屋舍里;遠離杭州湖光山色的美景,來到桑麻叢生的荒野。剛到之時,連年收成不好,盜賊到處都有,案件也多不勝數;而廚房里空蕩無物,每天都以野菜充饑,人們一定都懷疑我會不快樂?晌以谶@里住了一年后。面腴體豐,頭發(fā)白的地方,也一天天變黑了。我已經喜歡這里淳樸的風土人情,這里的官吏百姓也習慣了我的愚拙無能。于是,我在這里修整花圃,打掃干凈庭院屋宇,砍伐安丘、高密山上的樹木,用來修補破敗的房屋,以便勉強度日。在園子的北面,靠著城墻筑起的高臺已經很舊了,我稍加整修,使它煥然一新。我不時和大家一起登臺觀覽,在那兒盡情游玩。從臺上向南望去,是馬耳山、常山,它們時隱時現(xiàn),有時似乎很近,有時叉似乎很遠,或許有隱士住在那里吧!臺的東面就是廬山,秦朝的盧敖就是在那里隱遁的。向西望去是穆陵關,隱隱約約像一道城墻,姜太公、齊桓公的英雄業(yè)績,尚有留存。向北俯視濰水,不禁慨嘆萬分,想起了淮陰侯韓信的赫赫戰(zhàn)功,又哀嘆他不得善終。這臺雖然高,但卻非常安穩(wěn);這臺上居室幽深,卻又明亮,夏涼冬暖。雨落雪飛的早晨,風清月明的夜晚,我沒有不在這里的,朋友們也沒有不跟隨著我在這里的。我們采摘園子里的蔬菜,釣取池塘里的游魚,釀米酒,煮糙米,大家一面吃一面贊

嘆:“多么快活的游樂啊!”

    這個時候,我的弟弟子由恰好在濟南做官,聽說了這件事,寫了一篇賦,并且給這個臺子取名“超然”。以用這種方式來說明我之所以到哪兒都快樂的原因,大概就在于我的心能超乎事物之外吧!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