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語文 > 題目詳情

5、走進名著。

    章回小說中的回目是對該回內容的概述。下面是《西游記》回目中的幾個句子,請任選一句,依據吳承恩《西游記》的內容,將所選句子擴展成一段放事簡介。(不少于50字)

    ①亂蟠桃大圣偷丹           ②孫行者大鬧五莊觀    ③孫行者一調芭蕉扇

5、示例一:悟空奉玉帝之命管蟠桃園時,將蟠桃園的成熟的大蟠桃吃盡,七個仙女奉王母之命為蟠桃大會摘桃子,悟空聽說沒有邀請自己,就將仙女們定住,變成赤腳大仙趕到瑤池,偷吃了仙品,偷喝了仙灑,酒醉下,誤入太上老君煉丹房,偷吃了仙丹,知闖禍,下界回了花果山。

    示例二:悟空在偷吃了人參果后被童子辱罵,大怒下掣金箍棒推倒了人參果樹,用法術將童子弄睡,帶師傅等人兩次逃走,都被震元大仙捉回,在下油鍋炸時,悟空替師傅被送入油鍋,悟空變成石像毀了大仙的鍋。

    示例三:孫悟空第一次借芭蕉扇時,鐵扇公主因悟空伏了她的兒子紅孩兒,在芭蕉洞外與悟空打斗,見打不過,用芭蕉扇將悟空扇走,得勝回洞,悟空遇靈吉菩薩得定風丹,并贏了鐵扇公主,在她不借的情況下,變成小蟲子隨茶水進入鐵扇公主的肚子,借到了扇子,回來用時卻發(fā)現是假扇子。   

請在這里輸入關鍵詞: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

走進名著。

    章回小說中的回目是對該回內容的概述。下面是《西游記》回目中的幾個句子,請任選一句,依據吳承恩《西游記》的內容,將所選句子擴展成一段放事簡介。(不少于50字)

    ①亂蟠桃大圣偷丹           ②孫行者大鬧五莊觀    ③孫行者一調芭蕉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1•四川省成都市)

 (一)名著閱讀(4分)

6.下列有關名著的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冰心受泰戈爾的影響極大,善于用簡短而清麗的語言抒寫內心的感受和思考,如詩集《繁星》《春水》,歌頌了母愛、童真和自然,同時也不乏對生活的思考和感悟,讀來情韻悠長,別有趣味。

B.由元末明初施耐庵創(chuàng)作的《水滸》是我國第一部歌頌農民起義的長篇章回體小說,其中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如林沖、魯達、李逵、宋江等,小說通過敘寫他們不同的人生經歷和反抗道路,鮮明地表現了“官逼民反”的主題。

C.《駱駝祥子》中,祥子在歷經被搶劫、被敲詐、虎妞難產而死、小福子另嫁他人等一次次打擊之后,徹底喪失了生活的夢想,由原來那個老實、堅韌、健壯的祥子變成了狡猾、麻木、吃喝嫖賭、自暴自棄的行尸走肉。

D.《伊索寓言》敘述了這樣一個故事:駱駝羨慕牛有一對非常厲害的角,于是向宙斯請求賜予,宙斯非常生氣,認為駱駝已經擁有了眾多的好處還不知滿足,就把它的耳朵變小了——這個寓言說明貪得無厭的人最后往往會失去更多。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2分)

他焦急萬分,左顧右盼,努力地想從不同的表情中看出點原因來,但大家全都默不作聲。

突然,他厲聲呼喚我,當我走近他的身旁時,他把他的筆記本遞給我,示意我寫。我寫下了下面這句話:“我懇求您別再繼續(xù)了,回去以后我將向您說明理由!彼偷匾幌绿较旅,沖我嚷叫道:“咱們快走!”他一口氣跑回家,進得門來,他癱軟地跌坐在沙發(fā)上,雙手掩面,他就這樣一直待到吃飯。飯桌上,沒法讓他說一句話,一副痛苦不堪、頹喪無力的樣子。(有刪改)

這段文字中“他”指的是         !皯┣竽鷦e再繼續(xù)”的“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雙色筆記初中語文總復習 新課標 題型:048

閱讀議論文,完成后面的題目。

論只“看”不“讀”

  ①一位學者問他的研究生讀過《三國演義》沒有,回答說,沒讀過,但看過。就是說,只看了電視連續(xù)劇《三國演義》,沒去讀小說原著。

  ②這種對中外名著只“看”不“讀”的現象,時下有愈演愈烈的勢頭。

 、垭娨曌鳛橐环N現代化傳媒,吸引了很多人去“看”它,應該說是件好事。但是看電視不能代替人們在接受教育、獲取知識、提高藝術修養(yǎng)等方面的其他形式;看電視不能代替讀書,尤其不能代替閱讀文學名著。把文學名著改編成電視連續(xù)劇搬上熒屏,自然有它的長處,它強化了通俗性、直觀性和娛樂性,它比原著裹挾了更多的人。但是熒屏上的“名著”,絕非名著本身。名著的一些精髓是電視劇無法再現的。文學名著的內蘊,只有經過認真閱讀、反復咀嚼,才能夠領略到。根據名著改編的電視劇,只是“二手貨”,只看看電視劇,憑借從中獲得的直觀感受,那是很難真正親近文學名著的。

 、苡纱宋蚁氲秸谂d起的電子出版物。出版電子化,可說是自印刷術發(fā)明以來的最重要的出版技術革命。它將在許多方面影響與改變傳統(tǒng)的出版觀念。VCD光盤等多媒體讀物,圖文并茂,加強了讀物的形象性、直觀性,它必將激發(fā)讀者更大的興趣。我們要充分重視它、發(fā)展它。但我不相信以電腦屏幕作為媒體的“看”名著,能完全代替“讀”名著原作。所謂“讀與寫將成為過時的技能”、“書籍將走向滅亡”的論點,恐怕是不可靠的。為什么呢?重要的一點,就因為人在接受文化的浸潤上,“讀”不同于“看”,它較之于直觀性的“看”,具有更多的思辨性。古人說:“俯而讀,仰而思。”讀總是和思聯在一起的?鬃舆M一步指出兩者的關系:“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它表示在“讀”的過程中,對書的內容要反復思索,反復咀嚼,反復品味。“去盡皮,方見肉;去盡肉,方見骨;去盡骨,方見髓。”出版走向高科技,好多事情使人一“看”就明白,有助于人們更快更好地接受知識與教育。但是“看”不能完全代替人們在深入接受過程中所必須進行的思考與思索!翱础卑k代替不了“讀”。

 、菥捉溃伎,都是要花一點力氣的。真正花了力氣,才能真正有所得。基于此,我想,一些古典名著的傳播,不僅不能以被改編成電視劇為滿足,即使在出版上,也不宜過多地在通俗化上下功夫。當前,有些文言經典作品先被白話翻譯;翻譯不足,則進行改寫;改寫不足,則進行圖解,由“讀”改成“看”。應該說,用心是好的,是為了使古典名著更多地流行;但在這方面過量傾注熱情的結果,使經典名著變成了失去原味的通俗讀本。讀者雖然可以快速直接地進入某些故事,但是卻領略不到原書的一些深邃內蘊與語言魅力。那些弱化了讀者咀嚼能力的通俗化、圖解化的工作,可能最終堵塞了讀者通向經典文化的道路,這個問題不能不重視。劉勰在《文心雕龍》中大聲疾呼要“咀嚼文義”,為學者不可只“看”不“讀”。

1.第②段在內容上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據第③段內容和下面的提示,抓住其中關鍵性的詞語,說說第③段中加直線句子的含義。

“二手貨”表明了根據文學名著改編的電視劇不能等同于________,它無法再現________,“很難真正親近文學名著”,表明了只看這類電視劇,獲得的僅僅是________,是很難________。

3.第④段中畫曲線的兩句名言是證明什么觀點的?引用名言有什么好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段中的“去盡皮,方見肉;去盡肉,方見骨;去盡骨,方見髓”,它比喻讀書只有反復思索,反復品味,反復咀嚼,才能抓住內容的________。這樣表達的好處是________。

5.文章的中心論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⑤段中說“咀嚼,思考,都是要花一點力氣的。真正花了力氣,才能真正有所得。”舉出你讀書的例子,談談讀書時花力氣咀嚼、思考的重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現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題目。
(一)(17分)
釣 蝦
魯彥
每年一到夏天,河水漸漸淺了,清了,從岸上可以透澈地看到近處的河底。早晨的太陽從東邊射過來,石洞口的蝦便開始活潑地爬行。伏在岸上往下望,連一根一根的蝦須也清晰地看得見。
這時和其他的孩子們一樣,我也開始忙碌了。從柴堆里選了一根最直的小竹竿,砍去了旁枝和丫杈,在煤油燈上把彎曲的竹節(jié)炙直了,拴上一截線。從屋角里找出雞毛來,扯去了管旁的細毛,把雞毛管剪成幾分長的五截,穿在線上,加上小小的錫塊,用銅絲捻成小鉤,釣竿就成功了。然后在水缸旁陰濕的泥地,掘出許多黑色的小蚯蚓,用竹管或破碗裝了,拿著一只小水桶,就到墻外的河岸上去。
“又要忙啦!釣來了給誰吃呀!”母親每次總是這樣的說。
但我早已笑嘻嘻地跑出了大門。
把鉤子沉在岸邊的水里,讓蝦兒們自己來上鉤,是很慢的,我不愛這樣。我愛伏在岸上,把釣竿放下,不看浮子,單提著線,對著一個一個的石洞口,上下左右地牽動那串著蚯蚓的鉤子。這樣,洞內洞外的蝦兒立刻就被引來了。它頗聰明,并不立刻就把串著蚯蚓的鉤子往嘴里送,它只是先用大鉗撥動著,作一次試驗。倘若這時浮子在水面,就現出微微的抖動,把線提起來,它便立刻放松了。但我只把線微微地牽動,引起它舍不得的欲望,它反用大鉗鉤緊了,扯到嘴邊去。但這時它也還并不往嘴里送,似在作第二次試驗,把鉤子一推一拉地動著。我便把線搓動著,一緊一松地牽扯,使鉤尖正對著它的嘴巴。看見它仿佛吞進去了,但也還不能立刻提起線來,有時還須把線輕輕地牽到它的反面,讓鉤子扎住它的嘴角,然后用力一提,它才嘶嘶嘶地彈著水,到了岸上。
把鉤子從蝦嘴里拿出來,把蝦兒養(yǎng)在小水桶里,取了一條新鮮的小蚯蚓,放在左手心上,輕輕地用右手拍了兩下,拍死了,便把舊的去掉,換上新的,放下水里,第二只蝦子又很快地上鉤了……
“你這孩子真會釣,這許多!”大人們望了一望我的小水桶,都這樣稱贊說。
到了中午,我的小水桶里已經裝滿了。
“看你怎樣吃得了!……”母親又歡喜又埋怨地說。
她給我在飯鍋里蒸了五六只,但我照例地只勉強吃了一半,有時甚至咬了半只就停筷了。
到了第二天早晨,水桶里的蝦兒呆的呆了,白的白了,很少能夠養(yǎng)得活。母親只好把它們煮熟了,送給隔壁的人家吃。
“你只是給人家釣,還要我賠柴賠鹽賠油蔥!”她老是這樣地埋怨我!八懔税桑鬅崽,坐在房子里不好嗎?你看你面孔,你頭頸,全曬黑啦!”
但我又早已拿著釣竿、蚯蚓,提著小水桶,悄悄地走到河邊去了。
夏天一到,沒有什么比這更快樂,空水桶出去,滿水桶回來。
直至秋天來到,天氣轉涼了,河水大了,蝦兒們躲進石洞里,不大出來,我也就把釣竿
藏了起來。但這時母親卻惡狠狠地把我的釣竿折成了兩三段,當柴燒了。
“還留到明年嗎?一年比一年大啦,明年還要釣蝦嗎?明年再釣蝦不給你讀書啦,把你送給漁翁,一生捕魚過活!……”
待下一年的夏天到時,我的新釣竿又做成了:比上年的長,比上年的直,比上年的美麗,釣來的蝦也比上年的多。母親老是說著照樣的話,老是把蝦兒煮熟了送給人家吃。
(選自散文《釣魚》,題目有改動,文章有刪改)
【注釋】①魯彥(1901~1944),浙江鎮(zhèn)海人。著名鄉(xiāng)土小說家、翻譯家。
【小題1】讀完全文,請你簡要寫出“我”一到夏天就去河邊釣蝦的原因有哪些。(4分)
【小題2】文章第二段中連續(xù)使用了一系列動詞,請你說說這些動詞有什么作用。(4分)
【小題3】比較魯彥《釣蝦》與下面四篇課文的語言特色,根據要求完成相關表格的填寫。(表格第一欄僅填寫一項字母序號)(4分)

A.《安塞腰鼓》(劉成章) B.《端午的鴨蛋》(汪曾祺)
C.《海燕》(高爾基) D.《那樹》(王鼎鈞)
⑴與《釣蝦》語言特色最接近的課文
 
⑵《釣蝦》與你所選課文的共同語言特色
 
⑶抄錄《釣蝦》中能體現其語言特色的一個句子
 
 
【小題4】你喜歡文中的母親嗎?請結合文章內容,說說你的看法。(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題目。
(一)(17分)
釣 蝦
魯彥
每年一到夏天,河水漸漸淺了,清了,從岸上可以透澈地看到近處的河底。早晨的太陽從東邊射過來,石洞口的蝦便開始活潑地爬行。伏在岸上往下望,連一根一根的蝦須也清晰地看得見。
這時和其他的孩子們一樣,我也開始忙碌了。從柴堆里選了一根最直的小竹竿,砍去了旁枝和丫杈,在煤油燈上把彎曲的竹節(jié)炙直了,拴上一截線。從屋角里找出雞毛來,扯去了管旁的細毛,把雞毛管剪成幾分長的五截,穿在線上,加上小小的錫塊,用銅絲捻成小鉤,釣竿就成功了。然后在水缸旁陰濕的泥地,掘出許多黑色的小蚯蚓,用竹管或破碗裝了,拿著一只小水桶,就到墻外的河岸上去。
“又要忙啦!釣來了給誰吃呀!”母親每次總是這樣的說。
但我早已笑嘻嘻地跑出了大門。
把鉤子沉在岸邊的水里,讓蝦兒們自己來上鉤,是很慢的,我不愛這樣。我愛伏在岸上,把釣竿放下,不看浮子,單提著線,對著一個一個的石洞口,上下左右地牽動那串著蚯蚓的鉤子。這樣,洞內洞外的蝦兒立刻就被引來了。它頗聰明,并不立刻就把串著蚯蚓的鉤子往嘴里送,它只是先用大鉗撥動著,作一次試驗。倘若這時浮子在水面,就現出微微的抖動,把線提起來,它便立刻放松了。但我只把線微微地牽動,引起它舍不得的欲望,它反用大鉗鉤緊了,扯到嘴邊去。但這時它也還并不往嘴里送,似在作第二次試驗,把鉤子一推一拉地動著。我便把線搓動著,一緊一松地牽扯,使鉤尖正對著它的嘴巴?匆娝路鹜踢M去了,但也還不能立刻提起線來,有時還須把線輕輕地牽到它的反面,讓鉤子扎住它的嘴角,然后用力一提,它才嘶嘶嘶地彈著水,到了岸上。
把鉤子從蝦嘴里拿出來,把蝦兒養(yǎng)在小水桶里,取了一條新鮮的小蚯蚓,放在左手心上,輕輕地用右手拍了兩下,拍死了,便把舊的去掉,換上新的,放下水里,第二只蝦子又很快地上鉤了……
“你這孩子真會釣,這許多!”大人們望了一望我的小水桶,都這樣稱贊說。
到了中午,我的小水桶里已經裝滿了。
“看你怎樣吃得了!……”母親又歡喜又埋怨地說。
她給我在飯鍋里蒸了五六只,但我照例地只勉強吃了一半,有時甚至咬了半只就?炅。
到了第二天早晨,水桶里的蝦兒呆的呆了,白的白了,很少能夠養(yǎng)得活。母親只好把它們煮熟了,送給隔壁的人家吃。
“你只是給人家釣,還要我賠柴賠鹽賠油蔥!”她老是這樣地埋怨我!八懔税,大熱天,坐在房子里不好嗎?你看你面孔,你頭頸,全曬黑啦!”
但我又早已拿著釣竿、蚯蚓,提著小水桶,悄悄地走到河邊去了。
夏天一到,沒有什么比這更快樂,空水桶出去,滿水桶回來。
直至秋天來到,天氣轉涼了,河水大了,蝦兒們躲進石洞里,不大出來,我也就把釣竿
藏了起來。但這時母親卻惡狠狠地把我的釣竿折成了兩三段,當柴燒了。
“還留到明年嗎?一年比一年大啦,明年還要釣蝦嗎?明年再釣蝦不給你讀書啦,把你送給漁翁,一生捕魚過活!……”
待下一年的夏天到時,我的新釣竿又做成了:比上年的長,比上年的直,比上年的美麗,釣來的蝦也比上年的多。母親老是說著照樣的話,老是把蝦兒煮熟了送給人家吃。
(選自散文《釣魚》,題目有改動,文章有刪改)
【注釋】①魯彥(1901~1944),浙江鎮(zhèn)海人。著名鄉(xiāng)土小說家、翻譯家。
小題1:讀完全文,請你簡要寫出“我”一到夏天就去河邊釣蝦的原因有哪些。(4分)
小題2:文章第二段中連續(xù)使用了一系列動詞,請你說說這些動詞有什么作用。(4分)
小題3:比較魯彥《釣蝦》與下面四篇課文的語言特色,根據要求完成相關表格的填寫。(表格第一欄僅填寫一項字母序號)(4分)
A.《安塞腰鼓》(劉成章)B.《端午的鴨蛋》(汪曾祺)
C.《海燕》(高爾基)D.《那樹》(王鼎鈞)
⑴與《釣蝦》語言特色最接近的課文
 
⑵《釣蝦》與你所選課文的共同語言特色
 
⑶抄錄《釣蝦》中能體現其語言特色的一個句子
 
 
小題4:你喜歡文中的母親嗎?請結合文章內容,說說你的看法。(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題目。
大地上的讀書人
有人說,讀書最好的年齡是十五六歲,那時記憶力好。但那時我沒有書讀。我生活的村莊離書店有幾十公里,再說家里也沒有錢。我借書看!段饔斡洝愤B環(huán)畫、金庸和古龍的武俠小說、三毛的散文……抓緊分秒地讀。
假期在家里做農活,書隨身帶著,挑一擔谷或柴草,歇息時就摸出來看幾頁,到家時天都黑了。上中學是在鎮(zhèn)上,來回幾十里。放學時,同學們嘰嘰喳喳蹦蹦跳跳,我落在后面,圖個清靜,能夠摸出書來看。
大地之上沒有書桌,沒有書房,只有無限的風景。我捏著印有方塊字的紙,緩緩走在山路上,心情隨文字一路鋪陳?蠢哿耍吞魍傊疬叺脑,落日遠遠地掛在山頭。我忍不住想奔跑,想歌唱,和我的書。天黑透了,這才拔足狂奔。少年時代的書,都是在路上邊走邊讀的。村里的人常常會在路上看到這樣一個孩子,眼睛勾在書上,走走停停,有時微笑,有時皺著眉頭?傊谴謇锏臅糇,永遠成不了莊稼地里的一把好手。
在貧乏的鄉(xiāng)村,走在荒蕪的山路上,有一本書在你面前打開,有不同世界的人和你作伴、對話,是一件多么甜蜜的事情。雖然不是在溫暖的書房讀書,而是在田間山頭、在匆匆的腳步度量中讀完的,書上的每一個字句都跳躍著進入視線,但因此更加帶著熱騰騰的氣息,可以拿到生活中掂量,可以在天地草木間尋找注解,可以以最強勁的頻率和心靈發(fā)生共振。
幾年前,我去了宜賓李莊,小鎮(zhèn)偎依在長江邊。風景恬靜平淡,一如我成長的村莊。一大群白鴨在池塘里自由自在地鳧水,覓食,抖翅膀,嘎嘎亂叫;再向遠,是濃淡迤邐的一道道山嶺一朵朵白云……
其實這是一個有故事的小鎮(zhèn)。
上個世紀抗戰(zhàn)硝煙彌漫,中國似乎擺不下一張書桌。無數的文化單位開始西遷,遷向中國的腹地,遷向有深山大河屏障的僻遠城鄉(xiāng)。一大批赫赫有名的讀書人如傅斯年、李濟、董作賓、金岳霖、梁思成、林徽因等,選擇了這個貧窮而偏僻的小鎮(zhèn)蝸居,保存學術的薪火。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讀書人都寄居于廟宇、祠堂、農舍、倉庫,空氣潮濕,缺醫(yī)少藥,很多人因此染上沉疴。最要命的是,沒有書,沒有實驗器材。唯一帶有存書的機構是當時的中央研究院史語所,讓讀書人稍微得以慰藉。但是,要到這里殊不容易,我曾經在李莊鎮(zhèn)外尋索,穿過一大段彎彎曲曲的田埂,還有一片樹林,然后爬500多個臺階,才找到山峰頂部的一個山莊,這就是當年的史語所辦公遺址,現在已改為學校。
就是在這樣的山路上行走,我突然回到了少年時代。
不同時代的讀書人,都是在大地上讀書,天作幕,地做席,人立天地間,攜一書,與千年的精神脈絡相守。外面的風雨雷電都化作這一畫面的背景,漸漸消隱,而在書間、在人間印證過的心靈之音卻漸次成為主角。
這樣的生活苦嗎?我翻遍那個時代的讀書人在李莊留下的文字,看到的只有讀書、研究、做學問的豐滿記憶,更多的是對國運、天下事的遠視,而不見對物質困苦的埋怨。
如果可以穿越,我說不定能看到這一幕:在如豆的煤油燈下,考古學家董作賓躬身簡陋的斗室,手寫考古史上開天辟地的煌煌巨著《殷歷譜》,每寫一句,三擱其筆,往返于古籍和甲骨文標本之間,核對求證;同濟大學的生物學家童第周和夫人、兒女以及學生,攜帶大盆小盆,興致勃勃地到野外捕捉青蛙并收集蛙卵做實驗。在李莊的田野溝渠間,人跑蛙跳,你追我趕,泥水四濺;中國營造社的梁思成興致勃勃地畫下李莊舊舊的東岳廟的建筑構式圖,旁邊是同濟大學學子的瑯瑯書聲……
在彼時的李莊,世界很喧嘩,有人做了高官,有人發(fā)了國難財,也有讀書人因此眼紅,放棄書桌,奔向豪門之間。剩下的那一群讀書人,面帶菜色走在大地上,孜孜埋首于卷冊筆墨之間,自得其樂。
在每一個時代,在每一個當下具體的境遇中,肯定有比讀書更好的選擇。歷史會知道,什么才能真正留存。                                    (文/陳全忠,選自《中國青年》,有刪改。)
小題1:為了突出自己是“大地上的讀書人”,作者在文章的前4段里表達了哪幾個方面的內容?請根據提示簡要概括。(4分)
第1段:交代自己年少時無錢買書借書閱讀的艱難環(huán)境。
第2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段:揭示自己在大地上讀書的益處和意義。
小題2:仔細讀下面這個句子,我們能體會到作者對“那一群讀書人”懷有一份深情,說說作者是如何把這種感情明確地傳達出來的。(4分)
剩下的那一群讀書人,面帶菜色走在大地上,孜孜埋首于卷冊筆墨之間,自得其樂。
小題3:文章的題目是“大地上的讀書人”作者以‘大地上”修飾“讀書人”,結合全文,說說“大地上”這一修飾語包含哪幾層含義。(6分)
小題4:文章結尾,作者寫道:“在每一個時代,在每一個當下具體的境遇中,肯定有比讀書更好的選擇。歷史會知道,什么才能真正留存!薄罢嬲舸妗钡牡降资恰笆裁础?請結合全文作簡要說明。(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遼寧省鞍山市2011-2012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 題型:056

閱讀短文,按要求寫作。

 、傩⊥醯侥炒蟪鞘写蚬ぁR蚬ぷ髑趭^,小王深得公司老板的器重,很快就做了分公司經理,并且業(yè)績突出。有一次,在商討簽訂合同的事宜后,小王請外商共進晚餐。飯后,餐桌上剩下了兩只小包子,小王讓服務小姐打好包,自己帶走了。外商對小王頓生敬意,很快與他簽訂了合同。

 、诖髮.厴I(yè)生小陳到一個著名公司去應聘。公司經理看了看她的覆歷表,毫無表情地拒絕了。小陳收回履歷表準備離開時,忽然覺得手掌被扎了一下,原來在椅子上面有一只露出了頭的小釘子。小陳順手拿起旁邊桌上的一條鎮(zhèn)紙石,輕輕地把釘尖敲平,然后轉身離去。剛剛走出大門,有人追了上來,十分客氣地說:陳小姐,經理說你受過人生最好的教育,準備重新考慮你的應聘,請你留下地址。

人生最好的教育是什么?上面兩則短文可能給了你不少啟迪,這些啟迪十分珍貴。請你參考兩則短文內容,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受,自選體裁,自定立意,自擬題目,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

①表達真情實感,中心突出,結構完整,語言流暢。

②不能出現真實的校名、班級、人名等。

③字跡工整,卷面整潔,可另加2分;錯別字過多,語句很不通順,卷面污損嚴重,可酌情扣1——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北京市期中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蘆芽山記》,完成第1-3題。
蘆芽山記
梁衡
  ①山西多山,令人驕傲。太行、呂梁縱貫南北,分臥東西,全省境內幾乎沒有平地。其中比較著名的有歷代皇帝封禪祭祀的北岳恒山,有伯夷、叔齊不食周粟而死身的首陽山,有介子推不受晉文公之封而焚身的介休綿山。但因這些名山歷史掌敵太多,倒常常使游人忘記了它們本身的美。所以,如果真要游山,還是選擇沒有名氣的好。于是,在山西,我們便選中了呂粱山北梢自然保護區(qū)的主峰——蘆芽山。
 、谑蝗粘浚煳㈥。我們備足干糧、水,出了五寨縣城,乘車向東南方向走了十多分鐘。便沒入大峽谷中。谷底亂石如斗,兩側峰崖急撲而下,遮天蔽日。車在谷底顛簸前行,似浪中行舟,又緊貼山根爬行。緩緩如一豆甲蟲。離縣城才十數里,便頓如隔世。放眼窗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驚嘆。那山有的整石以為峰,拔地而起,節(jié)節(jié)如筍;有的斜臥如虎豹,周身斑駁有紋;更有其大如房的卵石,以一細尖立于山巔,成危卵之勢,仿佛一推即可滾落。山少樹,石青黑,多水痕。可以想見,史前時期,這里曾是洪水浩蕩,這些巨石被飄舉如豆丸,山谷被切割如腐乳。后來水退石出,山高谷深,奇石林立,悄然至今。
 、墼僮,山坡多灌木綠草,蔥郁如棕氈,一些松樹散立其間。以后松杉漸浙增多,密密匝匝,不得深視。這山正如其名,峰多峭拔如出土蘆芽,這時一律為綠樹所覆,你前我后。紛沓相迭,正是舊縣志上說的“蘆芽迭翠”。舉目越過層巒望開去,滿山滿野的林子,近處墨綠,稍遠深綠,再遠淺綠,最后只剩下一層朦朧的綠意溶入天穹。綠意怡悅心神,讓人看到蓬勃的生命演繹出的絕妙風景。車子像一葉扁舟,在這片綠海的波峰浪谷中穿行。
  ④約九時半,我們來到主峰下,這時云已陰得沉沉欲墜了。山腳幾個看林人說,怕有雨,今天是萬萬不可登山了。遠遠而來的我們,豈肯失意而去,大家每人折了一根枯木枝。便一頭扎進黑林子里。頭上云來云往,林中忽明忽暗,落葉積地盈尺,一踏一個虛坑。這里本少人跡,現在又下著細雨,四周淅淅瀝瀝,唯聞雨打松枝與風弄樹葉之聲,林中越發(fā)寂靜。腳下不時橫著倒地的枯木,龐然身軀,用杖一捅就是一個窟窿。兩邊立著被雷劈死的大樹,或中心炸裂,或齊眉削去,皆斷軀殘肢。然而朽黑的樹身上又生出寸厚的綠苔,仿佛喻示著生命在靜寂的時光中悄然地完結與更生。領路的老楊說,他上這山已有十一次了,倒有九次走錯了路,但愿今天不再犯第十次錯誤。
 、菖懒思s一小時,我們將近峰頂。偶爾駐足,俯視腳下,則山川無形,天地不分。白云一片,滾滾如大海波濤,風強林梢,又隱隱傳來千軍萬馬之聲;接著前行,路過兩山谷口,則濃霧滾滾,噴涌而出,若山下激戰(zhàn),硝煙沖天卻又寒氣逼人。云霧雄奇,激發(fā)出心靈深處躍動的生命力量,促使我們向峰頂攀登。將凌絕頂時要過一個短峽,僅僅容一人單行,曰束身峽;要過一梯,橫杠九節(jié),梯擔兩峰間,下臨深淵,曰九杠梯。這是全峰最險之處,雖然兩邊加了護欄,但仍叫人目眩。過了九杠梯便是蘆芽絕頂了。這是一塊巨大的孤石,下細上大,狀如蘑菇,探伸在半空之中。石上有一座小廟,曰太子殿,是過去求雨人表示虔誠的所在。這時云蒸霧裹,飄渺空靈,使人不辨天上人間。殿宇的檐角時隱時現,云中探出幾株古松,使我確信自己還未離地而去。
  ⑥雨還在下,我們拄杖下山了,當鉆出密林時衣服早已濕透,鞋上滿是星星點點的野花瓣,早已成為繡鞋一雙?戳秩诵Φ,還從未見過你們這般有興致的人,忙招呼我們回屋烤火。這時我們心頭貯滿了愉快,哪管什么鞋濕衣涼,連忙辭謝,驅車下山。山下雨小。回看林間已掛上了無數條細亮的瀑布,輕柔柔的,從水綠的林梢垂下來,跌在石上匯入谷底。谷底的水比來時已大了很多,只是不見半點泥沙,還是原來的清,不禁感慨,今天真的領略到了大自然本真的美。
 、咴趧e人不愿出門的時候,去游人跡少至的地方,讓我們的心中泛起一絲莫名的驕傲。 (有刪改)
1.本文記敘了作者游覽蘆芽山的經過。閱讀②-⑤段,填寫下面的表格。
作者游蹤
大峽谷中
山坡上
1主峰下
將近峰頂至峰頂
景物特征
蘆芽迭翠
林中寂靜樹枯軀殘生出綠苔
內心感受
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激發(fā)出心靈深處躍動的生命力量

2.本文語言形象生動,富有表現力。請對第②段畫線語句進行賞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是在“陰雨天”游蘆芽山的,結合文章第④-⑥段內容,具體說明作者怎樣寫出了“陰雨天”的蘆芽山“本真的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江蘇期末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文章,回答問題。
春節(jié)需要創(chuàng)新而不是保衛(wèi)
 、俳陙,“洋節(jié)日”受到愈來愈多年輕人的崇尚,過洋節(jié)也從最初的商家炒作慢慢變成國人的一種習慣。然而正當人們對有一個圣誕節(jié)的到來滿懷企盼時,我國著名民俗學家高有朋卻撰寫了一份《保衛(wèi)春節(jié)宣言》,向社會呼吁要對傳統(tǒng)節(jié)日多一些關心,對“洋節(jié)日”少一點盲目的熱情。
  ②有些人說,進入12月以來,人們就能感受到圣誕節(jié)的氣息,大街小巷店面櫥窗到處擺放著圣誕樹、圣誕老人,商家借著圣誕節(jié)搞起形式各樣的促銷活動。春節(jié)時候你到街上看看,基本上是冷冷清清,要想熱鬧也要到元宵節(jié)。如此鮮明的對比怎么不叫作為民俗學家的高教授有些擔心。
 、鄄贿^,我不擔心。需要保衛(wèi)的往往是弱勢,甚至可能是與時代格格不入的東西,有時候該淘汰的就應該讓它淘汰,不要霸蠻去“保衛(wèi)”。春節(jié)不需要擔心,它不是弱勢,不但不弱勢,而且很強勢,你看看飛機火車和汽車上回家過年的人,這簡直是世界上最強勢的一道風景,世界上有哪一個國家哪一個節(jié)日,是這樣使人們牽腸掛肚呢?圣誕節(jié)固然可以使街頭熱鬧,但春節(jié)就有本事使街頭冷清。連商人都不做生意了,因為他們也要回家過年,這種本事,哪一個節(jié)日能夠這樣?如果這樣的節(jié)日還要保衛(wèi),那就是另一種保衛(wèi),是因為怕出安全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講,春節(jié)的保衛(wèi)不是民俗專家的事,而是公安部門的事。
  ④說春節(jié)不需要保衛(wèi),并不是說春節(jié)就沒有被邊緣化的危險。現在有一部分年輕人喜歡過洋節(jié),而不喜歡春節(jié),恐怕還是有些原因的,洋節(jié)往往比較輕松,是一些朋友在一起過的,代表著友誼,甚至還有些“印象派”的愛情,年輕人當然喜歡過。而春節(jié)好像是一件比較嚴肅的事,是一份責任,代表著親情,還有很多禮節(jié)。與洋節(jié)相比,似乎少了一份輕松少了一份娛樂,少了一些友情和愛情。這樣一來,年輕人不太喜歡,恐怕也是有些道理。教授們擔心恐怕不是沒有道理。
 、莶贿^,這些問題并不是春節(jié)需要保衛(wèi)的原因,我覺得倒是很有必要有些創(chuàng)新。誠如高教授所說,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之所以能流傳千百年,是因為每個節(jié)日背后都有著深厚的文化淵源,從某種程度上說,它們是一個民族的歷史記憶。而這種記憶太多,禮節(jié)太多,也就使春節(jié)變得神圣,變得沉重,變得不受人們歡迎,這恰恰是春節(jié)給人感覺很麻煩的地方,親戚是要走的,領導不能不去看看,有時候過節(jié)簡直是受罪。對這些東西,我們需要用“創(chuàng)新的毀壞”來改變,嫁接一些洋節(jié)好的東西,改掉一些傳統(tǒng)節(jié)日的陋習,或許,這才是關鍵所在。
(選自《新西部》)
1、寫出本文的中心論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主要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答題。
(1)高教授提出“保衛(wèi)春節(jié)”的說法作者并不贊同,他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對于一些年輕人喜歡過洋節(jié)而忽視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現象,你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