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含義。
①池非不深也( ) ②親戚畔之( )
③天下順之( ) ④故君子有不戰(zhàn)( )
2.下列各句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
A.得道者多助 策之不以其道
B.委而去之 去國懷鄉(xiāng)
C.寡助之至 比至陳
D.攻親戚之所畔 輟耕之壟上
3.請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________________ ____
4.這篇文章體現(xiàn)了孟子怎樣的政治主張?
評卷人 |
得分 |
|
|
五、作文
(每空? 分,共? 分)
15、1.①護城河 ②通“叛”,背叛 ③歸順,服從 ④所以
2.B
3.使人民定居下來而不遷到別的地方去,不能靠劃定邊疆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震懾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
4.“仁政”“王道”(或統(tǒng)治國家要靠人和)
五、作文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0分)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選自課文《<孟子>兩章》)
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的詞。(4分)
(1)委而去之 ( 。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
(3)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 (4)寡助之至,親戚畔之。ā 。
2.下列句中劃線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2分)
A.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委而去之 |
B.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得道者多助 |
C.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問:“何以戰(zhàn)?” |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2分)
4.文中體現(xiàn)了孟子怎樣的治國主張?(2分)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1分)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1.解釋下列劃線詞的意思(3分)
(1)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 )
(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 )
(3)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 )
2.下列句中“以”字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3分)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A.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
B.家貧,無從致書以觀。(《送東陽馬生序》) |
C.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曹劌論戰(zhàn)》) |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 |
3.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文中畫線句子的意思。(2分)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4.人和”在文中的含義是什么?請你結(jié)合歷史或現(xiàn)實,再舉出一個能體現(xiàn)“人和”重要性的事例。(3分)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1分)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1.、解釋下列劃線詞的意思(3分)
(1)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 )
(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 )
(3)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 )
2.、下列句中“以”字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3分)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A、策之不以其道 。 (《馬說》)
B、家貧,無從致書以觀。 (《送東陽馬生序》)
C、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 (《曹劌論戰(zhàn)》)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陽樓記》)
3.、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文中畫線句子的意思。(2分)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4.“人和”在文中的含義是什么?請你結(jié)合歷史或現(xiàn)實,再舉出一個能體現(xiàn)“人和”重要性的事例。(3分)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
A.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
B.家貧,無從致書以觀。(《送東陽馬生序》) |
C.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曹劌論戰(zhàn)》) |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2屆浙江省三門初級中學(xué)九年級第六次月考語文試卷 (帶解析) 題型:文言文閱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1分)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小題1】解釋下列劃線詞的意思(3分)
(1)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 )
(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 )
(3)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 )
【小題2】下列句中“以”字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3分)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A.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
B.家貧,無從致書以觀。(《送東陽馬生序》) |
C.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曹劌論戰(zhàn)》) |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2屆浙江省長興實驗初級中學(xué)九年級第二次模擬考試語文試卷(帶解析) 題型:文言文閱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0分)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選自課文《<孟子>兩章》)
【小題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的詞。 (4分)
(1)委而去之 ( 。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ā 。
(3)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 (4)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 。
【小題2】下列句中劃線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2分)
A.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委而去之 |
B.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得道者多助 |
C.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問:“何以戰(zhàn)?”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2-2013學(xué)年浙江省溫州市育英學(xué)校九年級下學(xué)期開學(xué)考試語文試卷(帶解析) 題型:文言文閱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4分)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小題1】解釋下列劃線的詞語。(4分)
①委而去之___________
②親戚畔之_______________
③兵革非不堅利也_______________
④多助之至 _______________
【小題2】下面“以”字的意思不同于其它的一項是( ) (3分)
A.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
B.以天下之所順 |
C.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 |
D.屬予作文以記之。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2屆寧波七中九年級下學(xué)期第四次月考語文試卷(帶解析) 題型:文言文閱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小題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的詞語。(2分)
①池非不深也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小題2】下列句子中劃線字與例句加點字用法不同的是( )。(2分)
例句:親戚畔之
A.同舍生皆被綺繡 | B.欲信大義于天下 |
C.故人不獨親其親 | D.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1-2012學(xué)年寧波七中九年級下學(xué)期第四次月考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文言文閱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的詞語。(2分)
①池非不深也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下列句子中劃線字與例句加點字用法不同的是( )。(2分)
例句:親戚畔之
A.同舍生皆被綺繡 B.欲信大義于天下
C.故人不獨親其親 D.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2分)
原文: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譯文:
4.作者認(rèn)為決定戰(zhàn)爭勝利的主要條件是什么?你認(rèn)為文中哪個句子最能體現(xiàn)作者的仁政思想?(2分)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2-2013學(xué)年浙江省九年級下學(xué)期開學(xué)考試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文言文閱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4分)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1.解釋下列劃線的詞語。(4分)
①委而去之___________
②親戚畔之_______________
③兵革非不堅利也_______________
④多助之至 _______________
2.下面“以”字的意思不同于其它的一項是( ) (3分)
A.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B.以天下之所順
C.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
D.屬予作文以記之。
3.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①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②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4.“人和”在文中的含義是什么?請你結(jié)合歷史或現(xiàn)實,再舉出一個相關(guān)的事例。(3分)
答:含義: 。事例: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