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出兩句話所表達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項 |
A.路挺滑,我差點兒沒摔倒。 路挺滑,我差點兒摔倒了。 B.飯館賣的飯,四兩和二兩一樣多。 飯館賣的飯,二兩和四兩一樣多。 C.辦完事,我花了一小時才到家。 辦完事,我到家才花了一小時。 D.這段路,一般不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 重大交通事故,一般不發(fā)生在這段路上。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福建省期末題 題型:單選題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語文教研室 題型:048
表達的權利
①星期一,我走進教室上第一節(jié)課。后面黑板上一行黑色的大體字“離高考還有71天”,黑色的大體字下面寫著奧斯汀的名言“在你的心田種植忍耐吧,雖然它的根是苦的,但果實是甜的”。不錯,我心里很是滿意,果然是按我的要求布置的。
②記得剛提出掛高考倒計時牌時,學生們堅決反對,班會課上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說服他們。這都是我種下的“惡果”,本來一句話就決定了的事情,非得征求他們的意見。有一天,我反思自己是什么時候開始喪失表達權而變得溫柔順從后,我得出的結論是中學階段。這是一個渴望表達和培養(yǎng)個人意志的年齡。然而卻被老師們無情地扼殺了。我再也不愿意看到我們的下一代也變得像我們一樣唯唯諾諾。所以,自高一起,班上的事情都由班委會和班上的同學們集體決定。我對他們說,每個人都有表達自己意愿的權利,我充分尊重你們。
③班會課上,學生們陸續(xù)發(fā)言。王力說,班上的大多數(shù)同學認為,不應過早地在教室里制造緊張恐怖氣氛。我說,實際上也不早了,其他班早在100天以前就掛了。張寧說,您不是經(jīng)常跟我們講,教育應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嗎?您這樣做,不是又回到應試教育的老路上去了嗎?我說,掛個牌并不就等于應試教育,不過是提醒你們抓緊時間學習。何況,要是不具備相當?shù)奈幕刭|,又談何素質教育呢?王利娟說,如果掛了這個牌子,我們的學習不就都成了在考試的壓力和陰影下的學習了嗎?我說,我提出掛牌的本意在于提醒大家珍惜時間,不是針對高考(為了說服他們,我不得不學會狡辯),這樣吧,大家可以把倒計時牌改成“高中的學習時間還剩下XX天”。學生們都笑起來,說這樣就更恐怖了。最后是舉手表決,結果我以兩票之優(yōu)獲勝。當然這純粹是我事前做過“手腳”的結果。
④你看,這就是我的班會課,每次它都像是一場大的辯論會,一場戰(zhàn)爭。我和我的學生們是平等的對手。你要是問他們最喜歡上的課,他們準會說,班會。我教會了我的學生們如何表達和捍衛(wèi)自己的權利,給了他們充分的民主和自由,卻留給自己一個又一個難題。
1.第②段中加點詞“惡果”指的是什么?(用文中語句作答。)
2.從全文的思路看,第②段中寫“我”的“反思”,有什么作用?
3.用簡潔的語言概括第③段所記敘的內容。
4.第④段中說“我教會了我的學生們如何表達和捍衛(wèi)自己的權利,給了他們充分的民主和自由”。你贊同文中這位老師的教育方法嗎?請簡要說說理由。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心中的臥虎
【解說】一個十七歲的少年和一只四百五十磅的孟加拉虎共同在救生艇上,在漫無邊際的太平洋上漂流二百二十七天,在互相威脅中共同求生,這不是科幻,而是一個從未被大銀幕表現(xiàn)過的紀實題材,也是奧斯卡金獎導演李安的新作——《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部電影的同名小說,曾被評價為“絕不可能拍成電影”。2013年2月25日李安憑借此片獲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采訪1】柴靜:你不怕失敗嗎?
李安:怕,怕才有勁兒。怕,人才會提高警覺。就像那個少年跟那個老虎漂洋過海,他后來發(fā)現(xiàn)沒有那個老虎他活不了,沒有那種恐懼,就沒有讓他驚醒的感覺,他對老虎的恐懼提了他的神,增加了他的精氣神。所以那種提高警覺的心理狀況,其實是生存、求知、學習最好的狀況。所以有時候我也需要一點刺激。如果自己也惰怠了,很容易陳腐,很容易被淘汰,我當然不希望這樣。
柴靜:以你在現(xiàn)在電影界的這個地位和大家對你的敬重,你還有這種擔心嗎?被淘汰的恐懼……
李安:會,對于觀眾,對于期待你的人,也要有個交代,也要很誠懇。一直在不知道的狀態(tài),一種很新鮮很興奮的狀態(tài),給你最好的一個發(fā)揮。這是你作為一個有天分的人,欠觀眾的一個人情。
【解說】少年派的掙扎,也是李安內心的掙扎。他曾經(jīng)一事無成。他說那時的自己,唯一能和絕望對抗的,就是對電影的幻想。而即使現(xiàn)在已經(jīng)功成名就,在電影之外,他說自己仍然是一個無用的人。
【采訪2】柴靜:你覺得你在現(xiàn)實中是一個無用的人,為什么用“無用”這個詞?
李安:我不會用電腦,一般生活上的事情我都不太靈光的。不是我現(xiàn)在做大導演了,我才不管這些瑣事,我在年輕的時候就這樣的,迷迷糊糊的,所以我想我可能是活在另外一個空間的人吧,跟這個世界好像若即若離,不太容易專注了。
柴靜:在電影里的時候,你是什么狀態(tài)?
李安:好像換一個人,魂回來了。我的工作人員覺得我是很有主見,蠻堅強的,而且很專注。他們任何大大小小的事我都管,controlfreak(控制狂),事情從大到小每個細節(jié)我都管。而且我對很多東西都不懂,但如果跟電影有關的話我一下就懂了。
【解說】電影里的故事,該如何收尾?老虎的存在到底是真實的,還是少年派在海上漂流中為了對抗絕望、為了活下去而制造的幻覺?這是李安必須回答的問題。
【采訪3】柴靜:也許制片方會勸你說,你不要管它了,你就給一個通俗故事,一個冒險的故事,不就夠了嗎?
李安:對,可是那就是不夠好。我做電影,職業(yè)入行二十年,就是腦子喜歡編東西,很喜歡幻想,做夢。我很重視精神力量。
柴靜:在這個片子里面,你的態(tài)度是什么?
李安:就是一個男孩子的成長,從一個男孩變成男人。
柴靜:你想傳達的是什么?
李安:一種情懷吧,我這個人比較多愁善感。所以說我覺得成長的痛苦,也就是純真的喪失。
柴靜:好像你的大部分電影都在講純真的喪失?
李安:對,純真不光是喪失,你對純真的懷念本身是一種情懷,我覺得那種懷念不能夠喪失,我覺得純真應保存在內心深處,那里有你最珍惜的友情、跟人的關系,我覺得這些都要保留住,那是種精神狀態(tài),那是種赤子之心,我希望人不管生存環(huán)境怎么樣,都一定要有純潔的心。我希望在那個方面我永遠不要長大。
【采訪4】
柴靜:你原來說過一句,說電影不是去拍已知的,在拍電影過程當中你會發(fā)覺自己的未知,這個電影讓你發(fā)現(xiàn)自己的什么呢?
李安節(jié)目播出后,一直忙別的事,心想大家能看到視頻就夠。但有觀眾寫信來說不得不一字一字敲下視頻,很抱歉。今天貼出。訪問錄制的時間是11月2日,電影還沒公映,無法知道劇情,只能根據(jù)原先看小說的經(jīng)驗和對李安的些末了解來做這個訪問。訪問時長也很局促,這是很冒險的事,肯定不免粗淺。還好他對任何問題的思量均誠摯而有價值,使很多人寫信表達共鳴。節(jié)目播后我出國,到現(xiàn)在也還沒有看過電影,不好再多寫什么,訪問不長,未剪輯進去的內容也不多了,我摘選一些,用語錄體的方式附在文稿之后,供大家參考吧。再補幾句,這次提問中,有三處于我有個人的意義,第一處是我問:“你不怕失敗嗎?” 李安說:怕,怕才有勁,怕人才會提高警覺。就像小孩跟老虎飄洋過海,他后來發(fā)現(xiàn)沒有那個老虎他活不了,沒有那種恐懼,沒有讓他一個警醒的感覺。他對老虎的恐懼是提了他的神,增加了他的精氣神,所以那種提高警覺的那種心態(tài),心理狀態(tài)其實是生存跟求知跟學習最好的狀況,所以有時候我也需要一點刺激,我就害怕這樣的話,自己也惰怠了,很容易陳腐的,很容易被淘汰, “你還會有這種擔心嗎?被淘汰的恐懼?” “會會,對于觀眾對于期待你的人,也要有一個交代,也要很誠懇” 我采訪前正是一個思想上不安的階段,聽這段時,他如此赤誠,于公于私我都感觸?謶质侨俗顝姷母惺埽彩谷吮3志裆系木X,與之共存。所以才在節(jié)目結尾處才說了那段話。第二處是,記者這個職業(yè),有時候莫名其妙的,跟一個人素不相識,一見之下,眾目睽睽,要問人心腹深處的事,有時有冒犯之感,但這個職業(yè)也就是這樣,就象李安拍電影時,他扮演老虎與PI對戲,兩人伏地游走,相互盯視,他說他不是在扮演虎,是從心里進入這只虎,忘記自己是誰。兩人都要有一種專注和相信,眼神一分,四周燈光,攝影,聲音全在眼里,幻覺就沒了。所以他說太精明的人有時候做不成事情,是因為他們不再把幻想當真。還有一處是問到他“你原來說過一句,說電影不是去拍已知的,在拍電影過程當中你會發(fā)覺自己的未知,這個電影讓你發(fā)現(xiàn)自己的什么呢?” 他說他發(fā)覺就像PI一樣,“我覺得我對信仰還是有一種向往,可是心里面還是有那頭老虎,還是搞不定! “這個老虎對你來說是什么?” “這個不能講! “是你在《電影夢》里面寫到的不斷重復出現(xiàn)的那個元素嗎?”我沒直接問。他也沒直接答“你看我這個臉很平和很溫和一個人,那為什么我拍電影會這么冒險,我想跟老虎有關系。” “那種咆哮的欲望嗎?” “說不出來,像野獸一樣,有一種野性。我常常會拍一些跟我完全沒有關系的,拍女人,拍同性戀,拍《綠巨人》,拍這個東西,我自己也說不上來,只有在拍電影這種精神狀態(tài)里面我會有一些體驗,我很想這個真的層面,這種情懷能夠傳達給觀眾,希望也能夠引發(fā)他們心里面的臥虎藏龍吧! 問與不問,答與未答之間,忽然落到這句,我心里也一陣悸動。這個訪問從技術上講還有太多可以檢討的東西,不過它讓我回到了好久以前做這個職業(yè)之初的某一種心情,就如訪問將完時李安說的“沒有一個真心誠意的一個交流,生活是很空虛的,人生是荒謬的,而深層交流不能明講,只有靠藝術,靠電影,靠這些虛幻的東西,假設的東西,在里面交流,然后你感覺上沒有那么孤單,沒有那么無助” 當天日程安排幾乎以秒計,訪問時間一到,他被身邊人裹挾而去,但被卷到門口時,他還是回過身來一一向大家道謝,對我說“其實可以再談一談”,我說嗯,會的。領受他對世界的一番好意。 【演播室】大概在2007年,我看了一本書,叫《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本書很有趣,它寫的是一個十六七歲的印度少年,和一頭三歲的孟加拉虎,在遇到海難之后,共同在太平洋上漂流的故事。我還記得看完這本書后跟朋友說,這就是書和電影的區(qū)別,像這樣的故事只能寫成書,不能拍成電影,但是五年之后,這部電影要在下周公映了,而拍攝這部電影的人,是華人中唯一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李安!居跋瘛看y鏡頭【解說】船難,這是好萊塢電影常有的題材!居跋瘛可倌晷掖妗窘庹f】幸存,這也是西方大片慣常的情節(jié)!居跋瘛肯崎_帳篷,里面有老虎【解說】但是,一個17歲少年,和一只450磅的孟加拉虎共同在救生艇上,在漫無邊際的太平洋上漂流227天,在互相威脅中共同求生。這不是科幻或者神話,這是一個從未被大銀幕表現(xiàn)過的紀實題材,也是奧斯卡金獎導演李安的新作——《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部電影的同名小說,曾經(jīng)被評價為“絕不可能拍成電影”。從頭到尾,人與虎之間幾乎連互動的對白都沒有,所有的海上巨浪和老虎都需要電腦動畫虛擬。曾經(jīng)有多位導演試圖嘗試,先后知難而退,而李安之前的大部分影片,不管是講述父子關系的《推手》《喜宴》《飲食男女》,還是同性戀題材的《斷背山》,古裝武打題材的《臥虎藏龍》,或者諜戰(zhàn)題材的《色戒》,他一直被認為最擅長講述社會關系,人與他人的相處。但這部電影中,一場海難把所有的人類都與少年派隔絕了,只剩下讓人恐懼和敬畏的大自然、動物和自我。【采訪】李安柴靜:您為什么不去做您已經(jīng)很熟悉,很有安全的事情,比如說你以前很多題材都是社會的關系,你在當中把握的很游刃有余,里面有你的人生經(jīng)驗,為什么要去做一個只有一個男孩和一個老虎基本上連對白都沒有的電影?李安:沒有做過的才有意思,我打一個比較俏皮的比方。比如說在婚姻關系,你要很忠誠,拍電影不需要,越新鮮的越好,越?jīng)]有做過越刺激(越好)。柴靜:跟您的年齡和處境(有關嗎)?李安:有關有關。跟我的心態(tài)有很大關系。做電影,職業(yè)做了二十年,入行二十年,就以我現(xiàn)在做的成績來講,我就是再拍爛片再十年還有人找我拍,可是我會擔心說拍東西又沒有意思沒有挑戰(zhàn),我的那個斗志沒有了!窘庹f】老虎的每一只爪子都象刀一樣鋒利,它意味著威脅和死亡,為了和老虎保持安全的距離,少年派用船槳、救生衣和救生圈造了一只迷你的小筏子,用繩子把自己系在救生艇上,一開始,他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把老虎置于死地,后來他意識到,自己的生路只有一條,就是保證這只孟加拉虎的食物和飲水,只要他不餓,自己就沒有危險。他只能用這種方式來馴養(yǎng)這只老虎,而李安這次也面臨自稱有生以來最冒險的電影之旅。小孩、動物,水,這三樣已經(jīng)是電影界公認最難拍的題材,這還不夠,他還挑戰(zhàn)著嘗試3D拍攝!静稍L】李安柴靜:你不怕失敗嗎?李安:怕,怕才有勁,怕人才會提高警覺。就像小孩跟老虎飄洋過海,他后來發(fā)現(xiàn)沒有那個老虎他活不了,沒有那種恐懼,沒有讓他一個驚醒的感覺。他對老虎的恐懼是提了他的神,增加了他的精氣神,所以那種提高警覺的那種心態(tài),心理狀態(tài)其實是生存跟求知跟學習最好的狀況,所以有時候我也需要一點刺激,我就害怕這樣的話,自己也惰怠了,很容易陳腐的,很容易被淘汰,那我當然不希望。柴靜:以你現(xiàn)在在電影屆的這個地位和大家對你的敬重,你還會有這種擔心嗎?被淘汰的恐懼。李安:會會,對于觀眾對于期待你的人,也要有一個交代,也要很誠懇,一直在不知道的狀態(tài),一種很新鮮很興奮的狀態(tài),給你最好的一個發(fā)揮,這是你作為一個有天分的人欠觀眾的一個人情!窘庹f】李安曾經(jīng)在自傳中寫道:恐懼鞭策我不斷的求改進。因為沒有比“恐懼”更強烈的感受了。海洋中的少年在恐懼中學習如何制造釣竿,尋找淡水,在暴風雨的夜晚與鯊魚纏斗,而李安在恐懼中也開始他這一趟未知的漂流。他說,我喜歡做我不知道該怎么做的事!静稍L】李安柴靜:以往你曾經(jīng)說過,你說你摸著你的腸胃說,除非我這里有感覺,否則我不會去拍一部電影,拍這部的時候你有嗎?李安:有,當然有。柴靜:什么樣的感覺?李安:很奇怪,有一種,對信仰有一種好奇還有一種渴望,有一種想要去受苦受難的感覺,想要找點罪受吧,希望精神能夠提升。 PART 2 純真【解說】在大海中,少年派根據(jù)從小在動物園長大所積累的經(jīng)驗,開始了馴虎的過程,他甚至通過把玩老虎的糞便來打擊老虎的士氣,慢慢的,老虎終于明白了在救生艇中,派是老大,而自己是老二。這個少年在很多讀者想象中是很勇敢的面目,但李安說,他花了6個月的時間,在印度面試了3000多個少年,他尋找的是一張有點傻里傻氣的臉!静稍L】李安柴靜:你曾經(jīng)說過這個男孩剛來試鏡的時候戴個眼鏡,很驢的樣子。李安:人是緣分,真是緣分。柴靜:你在傳記里提到自己的時候也很多次用傻里傻氣這樣的詞語。李安:事情做成的話,大家覺得你很有先見,很有想象力,做不成的話真的就是傻里傻氣,那我們把幻想當真,是有一些天真,有一些單純,感覺上是傻里傻氣的,那你看做電影后來做出來都有一股傻勁,太精明的話可能就沒那么有意思了。柴靜:我看到你在選擇派這個少年的時候,你說過一個標準,你說我想找一張純真的臉,為什么是純真的臉,而不是堅強的或是聰明的?貌似這兩個詞更能幫人度過難關。李安:所謂的天才不是說能演能逗趣,而是一種他愿意投入在一個,把自己相信一個狀況,能夠非常專注。柴靜:相信這個詞這么重要嗎?李安:當然,電影就是相信,他不相信你看怎么會相信,他就是屬于這一種,一試就試出來!窘庹f】電影中一切皆為幻覺,太平洋并不存在,只是臺灣舊機場里搭出來的大水槽,所有這一切,壯觀的飛魚群在空中畫出的虹弧、閃閃發(fā)亮的海洋,躍出海面的座頭鯨,包括孟加拉虎都不存在,它從上百萬根毛發(fā)到運動的肌肉都是后期技術所為,這意味著扮演派的少年必須幻想出這一切。十六歲的印度孩子蘇拉是一個學生,從來沒有演過戲,試戲的時候,李安針對一份兩頁長的獨白,給孩子們很簡單的指示,而蘇拉的專注力完全沒有中斷,念白念到最后,他哭了,蘇拉身上渾然不覺的真摯打動了李安,那一刻起,李安說就是“這孩子了,我賭他”。【采訪】李安柴靜:但是在他演這個戲的時候,老虎也是3D做出來的,他等于要面對一個前面一無所有的一個世界,你讓他怎么去相信?李安:所以我覺得純真很重要,所以他的故事的小孩是一個十六歲的,不是十二歲,也不是二十六歲,一般開始你存在的意義是什么,他開始動腦筋了,然后你把他透過這樣一個年紀的角色去試煉,接受自然環(huán)境,還有神的實驗,它的氣質純真是是很重要,然后他對我的純真也很重要,因為這個本身它的相信,這個念力本身就是一種力量,就有一種說服力,所以我也不曉得,我想我自己本身的專注會影響了他。柴靜:這個專注是指什么?李安:對電影的熱誠,我也不曉得,反正一個東西我好像被占據(jù),整個身體被占據(jù)一下,所以我在那個狀況,其它不止它,其他的人自然而然就會進入那種狀況!窘庹f】在片場,為了調動派的情緒,李安曾經(jīng)親自扮演過那只老虎,來跟這個少年搭戲,兩個人沉默對視,在船舷上伏地游走,在這個大水池搭起來的太平洋里,一個完全靠想象力構建的世界,只依據(jù)兩個人共同的相信。蘇拉是一個從不會游泳也沒見過大海的男孩,他必須學習承受一切,在身上綁重物,在下水憋氣5分鐘來學習水中的生存。三個月里,他每天生活在水槽的巨浪里,每一次重拍只能依靠自己重置一切道具,這讓居務都掉了眼淚,拍攝結束,蘇拉瘦了14公斤!静稍L】李安柴靜:這個演員本身還是一個沒有成年的孩子,為什么你后來說在拍的過程當中反而是他率領著往前走?李安:就是那種純真的力量。柴靜:純真會有這個力量。李安:他不愿意讓我們失望,所以一般十幾歲小孩你不能那么靠著他,他會調皮,他會脆弱,他不習慣,他們還在受人照顧的年代,他不習慣抗那么重的責任,所以他能夠每天出來抗那個責任,他本身精神可貴,他對我們這些人是會有感染的。我們都拍很多電影,有些甚至都拍疲了,你看到他你會就不會疲,然后你要跟著他,其實你心里面的派都會出來,每個人心里面都有派的,那你就都寄托在他身上,這是一種共生的狀態(tài),所以他的狀態(tài)就影響到你拍片的狀態(tài),所以其實大家都在做他,教他,可是相反的,相輔相成,他變成一種精神的領袖。柴靜:不是你嗎?李安:是我,我跟他后來等于感覺好像是一體的,我是給指令,可是他是被看的人,就是他每天進場,他的精神狀況怎么樣,對大家是有影響的,拍片我覺得最可貴的是一種赤子之心!窘庹f】少年派慢慢學會馴服猛虎,但是不知李安:很難講,真的很難講,我發(fā)覺就像派一樣,我覺得我對信仰還是有一種向往,可是心里面還是有那頭老虎,還是搞不定。
柴靜:這個老虎對你來說是什么?
憎惡喜好,什么都一樣,吃東西他吃第一口餅干的時候味道簡直是到神水里面,過了一個禮拜慢慢就跟以后老百姓,大家一樣,沒有什么兩樣,他屬于一種肉體極端的就是被剝削以后,一種很極端的狀態(tài),這個東西很有啟發(fā)性,然后我自己去了印度一趟,去接受他們宗教文化,很有意思,慢慢接受,一邊旅游,一邊思想,我就想到兩個東西。一個就是說我想到怎么樣去檢驗想象力的一個結構。主持人:怎么講?就是有第一人稱,你有感受,還有一個第三人稱在講這個故事,同一個人,我用現(xiàn)代的派,成年的講他的感覺,所以他有理性跟感性我覺得都可以兼顧,我有一個框架出來,我覺得有點希望了,然后我想到3D,因為我想既然是無解的一個東西,那可能你再加一度空間,可能就有解,可能看到那個圓周率不是一個無理數(shù)嘛,那無理數(shù)怎么樣找到解答,看到那個圓就想出一定要另外一度空間,我就想到3D,我就想可能做3D,增加一種可能性,觀眾的感受,看水看東西,可能它處在一種不同的空間,那只是空想,《阿凡達》出來九個月以前的事情,我也不曉得,只是自己這么幻想,然后慢慢我就去找答案學習。 我這么大年紀,我不是空想,我一步一步的學習,然后到某一個程度就可以提出一個創(chuàng)見,這是我想做的,我還做了一個很重要的工作,我把飄洋過海這個七十分鐘中途航行這個階段,把它全部視覺化,我做了一套卡通,花了一年,然后到每一個鏡頭都把它做出來流動有音樂有表演,其實我這個片子還沒有拍以前我就演練過一遍了,然后它就有說服性,我要多大,我怎么做,怎么做的具體的方法怎么跟專家討論,然后可以找可行的方案,一步一步的然后慢慢做這個時候,男主角找到了,小孩,十六歲。 故事的小孩是一個十六歲的,不是十二歲,也不是二十六歲,十六歲是男孩子,一般開始你存在的意義是什么,他開始動腦筋了,透過他這樣一個年紀的角色去試煉,接受自然環(huán)境,還有神的試煉,他的氣質純真是是很重要,然后他對我的純真也很重要,我講什么他就相信什么,你如果老成一點的,或者演戲多一點的時候,你跟他講話他就這么看著你,你想這種眼神就不行,眼神是直就可以,所以他愿意相信甚至像宗教一樣相信那最好,因為這個本身它的相信,這個念力本身就是一種力量,就有一種說服力 我不是一個對人咆哮,就是對人吼吼叫叫,或者怎么樣,或者想個方法讓人家怎么樣,我不是這樣子的人。所以我自己本身的專注會影響到我周圍的人。我對一般演員說戲拍戲的時候,不止是演教,也有一種身教的作用在里面,我自己不自覺的。其實我跟他講的話,如果別人去講一下可能沒用,可能我就這么過去這樣講,我不曉得什么東西,會影響他們,他們也是有求好的心,不是說被動受教,他們也在追求,只是說我們一起在一個氣氛里面去追求一個我們想象的東西。 “你是說這個影響不是來自于導演這個地位的權威?” “有的時候不是你講的東西,而是你相信什么東西,所以我跟相信你要專著你要投入,要相信那個幻覺,它本身有種精神力量,有一種氣質,印度人講,就是一種因果關系,一種因緣,一種氣息,一種振動,一種頻率,說不出來的! “對對對,我想父親對我的影響很大,他是比較傳統(tǒng)的,他做搞戲這一行總是沒面子,后來我拿到奧斯卡他還開玩笑說拿到了滿意了吧,當然我受到很多社會的尊重,帶來很多榮譽,光耀門楣了,這個他也很有面子,所以基本上做電影沒面子的事情,他也釋懷了,我想他不讓我當初拍電影,總是在我們社會尤其舊社會里面對做這一行的人印象不好,總覺得比較戲有子,行為不太規(guī)矩,不是那么正經(jīng),這是他們老人家的觀念,可是我后來我想我慢慢得到他的尊重,我看起來除了拍戲,我回家我還是過很正常的生活,我想我這方面他也就接受了,我想這個比我的在電影上的成績,是更能讓他接受的一點,也不容易,那么干了三四十年! 我常常覺得導演是二級演員,三級演員,最好得到是被人家拍的,差一點沒到那么好的話,就想象該怎么做。導演跟演員相當不同的,因為演員是被看,所以比較本能性的,導演你需要有一種觀察力跟分析力,當然也要有創(chuàng)作的本能在那邊,不過我們的觀察比較重要,所以我觀察的東西,我自己本身不管是二流還是三流演員我提醒他,他做的好不好,問題在哪里,我會感同身受,他哪里有矛盾,他這邊緊我這邊就跟著緊,我可以感同身受,這點對于演員還挺有效的,我可以學給他們看,可以講給他們聽! 不是我刻意要堅強,你說要做一個事情,你說言必行,行必果,對不對,總要一個結果,我說過要做,拿了錢帶這么多人,我講一些活靈活現(xiàn)講一些事情,沒有實驗出來沒有辦法交代,這個東西會驅策我,一直努力下去,而且你自己的幻想沒有兌現(xiàn)到熒幕上的時候很不滿足,你人生不行的,你做實驗往下做,這是很自然,我想很多拍片的人都是這樣,是片子在拍你,不是你在拍片子,我們都是好像奴隸一樣,是片子的奴隸不是片子主人是這樣拍多以后覺得片子在拍你,不是你在拍片子! 就像那個書一樣,它本身不是一個孤僻的東西,它本身是個對人有期望,有指望有精神力量,而且你拍這樣一個東西,你花這么多錢,你希望對社會大眾有感染,不是指著精英人物在那里做思想訓練,不是那么回事,有的故事是這個樣子,讓你做烈士,好像不是那么回事,所以我自己也琢磨到底什么樣,因為我自己也不是拍主流,基本上有些片子拍拍變成主流! 就以我現(xiàn)在做的成績來講,我就是再拍爛片在十年還有人找我拍,可是我會擔心說拍東西又沒有意思沒有挑戰(zhàn),我的斗志沒有,或者沒有新鮮的活,或者想象,或者拍累的有一種病態(tài)的心理,我就不會想把病態(tài)傳染給別人,我覺得我的身心要健康,想象力要豐富,人還有活力,明天我不曉得,我會過什么樣的生活,我完全沒有準備,我沒有嗜好沒有生活,沒有其它任何能力,錢我不會擔心,我這輩子可以只要沒有人把我銀行卡搶掉,基本上我不必擔心生活,可是我不能為了這個事情去拍片。 我們這一代拍電影的人,處在歷史上面很有利的地位,中西交結,文化的交結,我們正好有機會發(fā)揮,這是很難能可貴的機會,我們要把握,我們要創(chuàng)作,我們要激發(fā)下一代的創(chuàng)作力,然后對世界我們要展現(xiàn)我們生活的那種精神狀態(tài),我們的文化狀態(tài),讓世界人能夠更了解也能夠對他們有種啟發(fā),我覺得我們正好可以做,很多人有天分不見得能做,有機遇,有時機來做,我們這一代是很幸運的,這代人中國導演是很幸運的,要把握機會,不能夠妄自菲薄,要好好的把握機會做最好的發(fā)揮。 視頻節(jié)目: 李安:這個不能講。
憎惡喜好,什么都一樣,吃東西他吃第一口餅干的時候味道簡直是到神水里面,過了一個禮拜慢慢就跟以后老百姓,大家一樣,沒有什么兩樣,他屬于一種肉體極端的就是被剝削以后,一種很極端的狀態(tài),這個東西很有啟發(fā)性,然后我自己去了印度一趟,去接受他們宗教文化,很有意思,慢慢接受,一邊旅游,一邊思想,我就想到兩個東西。一個就是說我想到怎么樣去檢驗想象力的一個結構。主持人:怎么講?就是有第一人稱,你有感受,還有一個第三人稱在講這個故事,同一個人,我用現(xiàn)代的派,成年的講他的感覺,所以他有理性跟感性我覺得都可以兼顧,我有一個框架出來,我覺得有點希望了,然后我想到3D,因為我想既然是無解的一個東西,那可能你再加一度空間,可能就有解,可能看到那個圓周率不是一個無理數(shù)嘛,那無理數(shù)怎么樣找到解答,看到那個圓就想出一定要另外一度空間,我就想到3D,我就想可能做3D,增加一種可能性,觀眾的感受,看水看東西,可能它處在一種不同的空間,那只是空想,《阿凡達》出來九個月以前的事情,我也不曉得,只是自己這么幻想,然后慢慢我就去找答案學習。 我這么大年紀,我不是空想,我一步一步的學習,然后到某一個程度就可以提出一個創(chuàng)見,這是我想做的,我還做了一個很重要的工作,我把飄洋過海這個七十分鐘中途航行這個階段,把它全部視覺化,我做了一套卡通,花了一年,然后到每一個鏡頭都把它做出來流動有音樂有表演,其實我這個片子還沒有拍以前我就演練過一遍了,然后它就有說服性,我要多大,我怎么做,怎么做的具體的方法怎么跟專家討論,然后可以找可行的方案,一步一步的然后慢慢做這個時候,男主角找到了,小孩,十六歲。 故事的小孩是一個十六歲的,不是十二歲,也不是二十六歲,十六歲是男孩子,一般開始你存在的意義是什么,他開始動腦筋了,透過他這樣一個年紀的角色去試煉,接受自然環(huán)境,還有神的試煉,他的氣質純真是是很重要,然后他對我的純真也很重要,我講什么他就相信什么,你如果老成一點的,或者演戲多一點的時候,你跟他講話他就這么看著你,你想這種眼神就不行,眼神是直就可以,所以他愿意相信甚至像宗教一樣相信那最好,因為這個本身它的相信,這個念力本身就是一種力量,就有一種說服力 我不是一個對人咆哮,就是對人吼吼叫叫,或者怎么樣,或者想個方法讓人家怎么樣,我不是這樣子的人。所以我自己本身的專注會影響到我周圍的人。我對一般演員說戲拍戲的時候,不止是演教,也有一種身教的作用在里面,我自己不自覺的。其實我跟他講的話,如果別人去講一下可能沒用,可能我就這么過去這樣講,我不曉得什么東西,會影響他們,他們也是有求好的心,不是說被動受教,他們也在追求,只是說我們一起在一個氣氛里面去追求一個我們想象的東西。 “你是說這個影響不是來自于導演這個地位的權威?” “有的時候不是你講的東西,而是你相信什么東西,所以我跟相信你要專著你要投入,要相信那個幻覺,它本身有種精神力量,有一種氣質,印度人講,就是一種因果關系,一種因緣,一種氣息,一種振動,一種頻率,說不出來的! “對對對,我想父親對我的影響很大,他是比較傳統(tǒng)的,他做搞戲這一行總是沒面子,后來我拿到奧斯卡他還開玩笑說拿到了滿意了吧,當然我受到很多社會的尊重,帶來很多榮譽,光耀門楣了,這個他也很有面子,所以基本上做電影沒面子的事情,他也釋懷了,我想他不讓我當初拍電影,總是在我們社會尤其舊社會里面對做這一行的人印象不好,總覺得比較戲有子,行為不太規(guī)矩,不是那么正經(jīng),這是他們老人家的觀念,可是我后來我想我慢慢得到他的尊重,我看起來除了拍戲,我回家我還是過很正常的生活,我想我這方面他也就接受了,我想這個比我的在電影上的成績,是更能讓他接受的一點,也不容易,那么干了三四十年! 我常常覺得導演是二級演員,三級演員,最好得到是被人家拍的,差一點沒到那么好的話,就想象該怎么做。導演跟演員相當不同的,因為演員是被看,所以比較本能性的,導演你需要有一種觀察力跟分析力,當然也要有創(chuàng)作的本能在那邊,不過我們的觀察比較重要,所以我觀察的東西,我自己本身不管是二流還是三流演員我提醒他,他做的好不好,問題在哪里,我會感同身受,他哪里有矛盾,他這邊緊我這邊就跟著緊,我可以感同身受,這點對于演員還挺有效的,我可以學給他們看,可以講給他們聽。” 不是我刻意要堅強,你說要做一個事情,你說言必行,行必果,對不對,總要一個結果,我說過要做,拿了錢帶這么多人,我講一些活靈活現(xiàn)講一些事情,沒有實驗出來沒有辦法交代,這個東西會驅策我,一直努力下去,而且你自己的幻想沒有兌現(xiàn)到熒幕上的時候很不滿足,你人生不行的,你做實驗往下做,這是很自然,我想很多拍片的人都是這樣,是片子在拍你,不是你在拍片子,我們都是好像奴隸一樣,是片子的奴隸不是片子主人是這樣拍多以后覺得片子在拍你,不是你在拍片子! 就像那個書一樣,它本身不是一個孤僻的東西,它本身是個對人有期望,有指望有精神力量,而且你拍這樣一個東西,你花這么多錢,你希望對社會大眾有感染,不是指著精英人物在那里做思想訓練,不是那么回事,有的故事是這個樣子,讓你做烈士,好像不是那么回事,所以我自己也琢磨到底什么樣,因為我自己也不是拍主流,基本上有些片子拍拍變成主流! 就以我現(xiàn)在做的成績來講,我就是再拍爛片在十年還有人找我拍,可是我會擔心說拍東西又沒有意思沒有挑戰(zhàn),我的斗志沒有,或者沒有新鮮的活,或者想象,或者拍累的有一種病態(tài)的心理,我就不會想把病態(tài)傳染給別人,我覺得我的身心要健康,想象力要豐富,人還有活力,明天我不曉得,我會過什么樣的生活,我完全沒有準備,我沒有嗜好沒有生活,沒有其它任何能力,錢我不會擔心,我這輩子可以只要沒有人把我銀行卡搶掉,基本上我不必擔心生活,可是我不能為了這個事情去拍片。 我們這一代拍電影的人,處在歷史上面很有利的地位,中西交結,文化的交結,我們正好有機會發(fā)揮,這是很難能可貴的機會,我們要把握,我們要創(chuàng)作,我們要激發(fā)下一代的創(chuàng)作力,然后對世界我們要展現(xiàn)我們生活的那種精神狀態(tài),我們的文化狀態(tài),讓世界人能夠更了解也能夠對他們有種啟發(fā),我覺得我們正好可以做,很多人有天分不見得能做,有機遇,有時機來做,我們這一代是很幸運的,這代人中國導演是很幸運的,要把握機會,不能夠妄自菲薄,要好好的把握機會做最好的發(fā)揮。 視頻節(jié)目: 柴靜:那種咆哮的欲望嗎?
李安節(jié)目播出后,一直忙別的事,心想大家能看到視頻就夠。但有觀眾寫信來說不得不一字一字敲下視頻,很抱歉。今天貼出。訪問錄制的時間是11月2日,電影還沒公映,無法知道劇情,只能根據(jù)原先看小說的經(jīng)驗和對李安的些末了解來做這個訪問。訪問時長也很局促,這是很冒險的事,肯定不免粗淺。還好他對任何問題的思量均誠摯而有價值,使很多人寫信表達共鳴。節(jié)目播后我出國,到現(xiàn)在也還沒有看過電影,不好再多寫什么,訪問不長,未剪輯進去的內容也不多了,我摘選一些,用語錄體的方式附在文稿之后,供大家參考吧。再補幾句,這次提問中,有三處于我有個人的意義,第一處是我問:“你不怕失敗嗎?” 李安說:怕,怕才有勁,怕人才會提高警覺。就像小孩跟老虎飄洋過海,他后來發(fā)現(xiàn)沒有那個老虎他活不了,沒有那種恐懼,沒有讓他一個警醒的感覺。他對老虎的恐懼是提了他的神,增加了他的精氣神,所以那種提高警覺的那種心態(tài),心理狀態(tài)其實是生存跟求知跟學習最好的狀況,所以有時候我也需要一點刺激,我就害怕這樣的話,自己也惰怠了,很容易陳腐的,很容易被淘汰, “你還會有這種擔心嗎?被淘汰的恐懼?” “會會,對于觀眾對于期待你的人,也要有一個交代,也要很誠懇” 我采訪前正是一個思想上不安的階段,聽這段時,他如此赤誠,于公于私我都感觸?謶质侨俗顝姷母惺,但也使人保持精神上的警覺,與之共存。所以才在節(jié)目結尾處才說了那段話。第二處是,記者這個職業(yè),有時候莫名其妙的,跟一個人素不相識,一見之下,眾目睽睽,要問人心腹深處的事,有時有冒犯之感,但這個職業(yè)也就是這樣,就象李安拍電影時,他扮演老虎與PI對戲,兩人伏地游走,相互盯視,他說他不是在扮演虎,是從心里進入這只虎,忘記自己是誰。兩人都要有一種專注和相信,眼神一分,四周燈光,攝影,聲音全在眼里,幻覺就沒了。所以他說太精明的人有時候做不成事情,是因為他們不再把幻想當真。還有一處是問到他“你原來說過一句,說電影不是去拍已知的,在拍電影過程當中你會發(fā)覺自己的未知,這個電影讓你發(fā)現(xiàn)自己的什么呢?” 他說他發(fā)覺就像PI一樣,“我覺得我對信仰還是有一種向往,可是心里面還是有那頭老虎,還是搞不定! “這個老虎對你來說是什么?” “這個不能講! “是你在《電影夢》里面寫到的不斷重復出現(xiàn)的那個元素嗎?”我沒直接問。他也沒直接答“你看我這個臉很平和很溫和一個人,那為什么我拍電影會這么冒險,我想跟老虎有關系! “那種咆哮的欲望嗎?” “說不出來,像野獸一樣,有一種野性。我常常會拍一些跟我完全沒有關系的,拍女人,拍同性戀,拍《綠巨人》,拍這個東西,我自己也說不上來,只有在拍電影這種精神狀態(tài)里面我會有一些體驗,我很想這個真的層面,這種情懷能夠傳達給觀眾,希望也能夠引發(fā)他們心里面的臥虎藏龍吧! 問與不問,答與未答之間,忽然落到這句,我心里也一陣悸動。這個訪問從技術上講還有太多可以檢討的東西,不過它讓我回到了好久以前做這個職業(yè)之初的某一種心情,就如訪問將完時李安說的“沒有一個真心誠意的一個交流,生活是很空虛的,人生是荒謬的,而深層交流不能明講,只有靠藝術,靠電影,靠這些虛幻的東西,假設的東西,在里面交流,然后你感覺上沒有那么孤單,沒有那么無助” 當天日程安排幾乎以秒計,訪問時間一到,他被身邊人裹挾而去,但被卷到門口時,他還是回過身來一一向大家道謝,對我說“其實可以再談一談”,我說嗯,會的。領受他對世界的一番好意。 【演播室】大概在2007年,我看了一本書,叫《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本書很有趣,它寫的是一個十六七歲的印度少年,和一頭三歲的孟加拉虎,在遇到海難之后,共同在太平洋上漂流的故事。我還記得看完這本書后跟朋友說,這就是書和電影的區(qū)別,像這樣的故事只能寫成書,不能拍成電影,但是五年之后,這部電影要在下周公映了,而拍攝這部電影的人,是華人中唯一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李安!居跋瘛看y鏡頭【解說】船難,這是好萊塢電影常有的題材!居跋瘛可倌晷掖妗窘庹f】幸存,這也是西方大片慣常的情節(jié)。【影像】掀開帳篷,里面有老虎【解說】但是,一個17歲少年,和一只450磅的孟加拉虎共同在救生艇上,在漫無邊際的太平洋上漂流227天,在互相威脅中共同求生。這不是科幻或者神話,這是一個從未被大銀幕表現(xiàn)過的紀實題材,也是奧斯卡金獎導演李安的新作——《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部電影的同名小說,曾經(jīng)被評價為“絕不可能拍成電影”。從頭到尾,人與虎之間幾乎連互動的對白都沒有,所有的海上巨浪和老虎都需要電腦動畫虛擬。曾經(jīng)有多位導演試圖嘗試,先后知難而退,而李安之前的大部分影片,不管是講述父子關系的《推手》《喜宴》《飲食男女》,還是同性戀題材的《斷背山》,古裝武打題材的《臥虎藏龍》,或者諜戰(zhàn)題材的《色戒》,他一直被認為最擅長講述社會關系,人與他人的相處。但這部電影中,一場海難把所有的人類都與少年派隔絕了,只剩下讓人恐懼和敬畏的大自然、動物和自我。【采訪】李安柴靜:您為什么不去做您已經(jīng)很熟悉,很有安全的事情,比如說你以前很多題材都是社會的關系,你在當中把握的很游刃有余,里面有你的人生經(jīng)驗,為什么要去做一個只有一個男孩和一個老虎基本上連對白都沒有的電影?李安:沒有做過的才有意思,我打一個比較俏皮的比方。比如說在婚姻關系,你要很忠誠,拍電影不需要,越新鮮的越好,越?jīng)]有做過越刺激(越好)。柴靜:跟您的年齡和處境(有關嗎)?李安:有關有關。跟我的心態(tài)有很大關系。做電影,職業(yè)做了二十年,入行二十年,就以我現(xiàn)在做的成績來講,我就是再拍爛片再十年還有人找我拍,可是我會擔心說拍東西又沒有意思沒有挑戰(zhàn),我的那個斗志沒有了!窘庹f】老虎的每一只爪子都象刀一樣鋒利,它意味著威脅和死亡,為了和老虎保持安全的距離,少年派用船槳、救生衣和救生圈造了一只迷你的小筏子,用繩子把自己系在救生艇上,一開始,他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把老虎置于死地,后來他意識到,自己的生路只有一條,就是保證這只孟加拉虎的食物和飲水,只要他不餓,自己就沒有危險。他只能用這種方式來馴養(yǎng)這只老虎,而李安這次也面臨自稱有生以來最冒險的電影之旅。小孩、動物,水,這三樣已經(jīng)是電影界公認最難拍的題材,這還不夠,他還挑戰(zhàn)著嘗試3D拍攝!静稍L】李安柴靜:你不怕失敗嗎?李安:怕,怕才有勁,怕人才會提高警覺。就像小孩跟老虎飄洋過海,他后來發(fā)現(xiàn)沒有那個老虎他活不了,沒有那種恐懼,沒有讓他一個驚醒的感覺。他對老虎的恐懼是提了他的神,增加了他的精氣神,所以那種提高警覺的那種心態(tài),心理狀態(tài)其實是生存跟求知跟學習最好的狀況,所以有時候我也需要一點刺激,我就害怕這樣的話,自己也惰怠了,很容易陳腐的,很容易被淘汰,那我當然不希望。柴靜:以你現(xiàn)在在電影屆的這個地位和大家對你的敬重,你還會有這種擔心嗎?被淘汰的恐懼。李安:會會,對于觀眾對于期待你的人,也要有一個交代,也要很誠懇,一直在不知道的狀態(tài),一種很新鮮很興奮的狀態(tài),給你最好的一個發(fā)揮,這是你作為一個有天分的人欠觀眾的一個人情!窘庹f】李安曾經(jīng)在自傳中寫道:恐懼鞭策我不斷的求改進。因為沒有比“恐懼”更強烈的感受了。海洋中的少年在恐懼中學習如何制造釣竿,尋找淡水,在暴風雨的夜晚與鯊魚纏斗,而李安在恐懼中也開始他這一趟未知的漂流。他說,我喜歡做我不知道該怎么做的事!静稍L】李安柴靜:以往你曾經(jīng)說過,你說你摸著你的腸胃說,除非我這里有感覺,否則我不會去拍一部電影,拍這部的時候你有嗎?李安:有,當然有。柴靜:什么樣的感覺?李安:很奇怪,有一種,對信仰有一種好奇還有一種渴望,有一種想要去受苦受難的感覺,想要找點罪受吧,希望精神能夠提升。 PART 2 純真【解說】在大海中,少年派根據(jù)從小在動物園長大所積累的經(jīng)驗,開始了馴虎的過程,他甚至通過把玩老虎的糞便來打擊老虎的士氣,慢慢的,老虎終于明白了在救生艇中,派是老大,而自己是老二。這個少年在很多讀者想象中是很勇敢的面目,但李安說,他花了6個月的時間,在印度面試了3000多個少年,他尋找的是一張有點傻里傻氣的臉!静稍L】李安柴靜:你曾經(jīng)說過這個男孩剛來試鏡的時候戴個眼鏡,很驢的樣子。李安:人是緣分,真是緣分。柴靜:你在傳記里提到自己的時候也很多次用傻里傻氣這樣的詞語。李安:事情做成的話,大家覺得你很有先見,很有想象力,做不成的話真的就是傻里傻氣,那我們把幻想當真,是有一些天真,有一些單純,感覺上是傻里傻氣的,那你看做電影后來做出來都有一股傻勁,太精明的話可能就沒那么有意思了。柴靜:我看到你在選擇派這個少年的時候,你說過一個標準,你說我想找一張純真的臉,為什么是純真的臉,而不是堅強的或是聰明的?貌似這兩個詞更能幫人度過難關。李安:所謂的天才不是說能演能逗趣,而是一種他愿意投入在一個,把自己相信一個狀況,能夠非常專注。柴靜:相信這個詞這么重要嗎?李安:當然,電影就是相信,他不相信你看怎么會相信,他就是屬于這一種,一試就試出來!窘庹f】電影中一切皆為幻覺,太平洋并不存在,只是臺灣舊機場里搭出來的大水槽,所有這一切,壯觀的飛魚群在空中畫出的虹弧、閃閃發(fā)亮的海洋,躍出海面的座頭鯨,包括孟加拉虎都不存在,它從上百萬根毛發(fā)到運動的肌肉都是后期技術所為,這意味著扮演派的少年必須幻想出這一切。十六歲的印度孩子蘇拉是一個學生,從來沒有演過戲,試戲的時候,李安針對一份兩頁長的獨白,給孩子們很簡單的指示,而蘇拉的專注力完全沒有中斷,念白念到最后,他哭了,蘇拉身上渾然不覺的真摯打動了李安,那一刻起,李安說就是“這孩子了,我賭他”!静稍L】李安柴靜:但是在他演這個戲的時候,老虎也是3D做出來的,他等于要面對一個前面一無所有的一個世界,你讓他怎么去相信?李安:所以我覺得純真很重要,所以他的故事的小孩是一個十六歲的,不是十二歲,也不是二十六歲,一般開始你存在的意義是什么,他開始動腦筋了,然后你把他透過這樣一個年紀的角色去試煉,接受自然環(huán)境,還有神的實驗,它的氣質純真是是很重要,然后他對我的純真也很重要,因為這個本身它的相信,這個念力本身就是一種力量,就有一種說服力,所以我也不曉得,我想我自己本身的專注會影響了他。柴靜:這個專注是指什么?李安:對電影的熱誠,我也不曉得,反正一個東西我好像被占據(jù),整個身體被占據(jù)一下,所以我在那個狀況,其它不止它,其他的人自然而然就會進入那種狀況。【解說】在片場,為了調動派的情緒,李安曾經(jīng)親自扮演過那只老虎,來跟這個少年搭戲,兩個人沉默對視,在船舷上伏地游走,在這個大水池搭起來的太平洋里,一個完全靠想象力構建的世界,只依據(jù)兩個人共同的相信。蘇拉是一個從不會游泳也沒見過大海的男孩,他必須學習承受一切,在身上綁重物,在下水憋氣5分鐘來學習水中的生存。三個月里,他每天生活在水槽的巨浪里,每一次重拍只能依靠自己重置一切道具,這讓居務都掉了眼淚,拍攝結束,蘇拉瘦了14公斤!静稍L】李安柴靜:這個演員本身還是一個沒有成年的孩子,為什么你后來說在拍的過程當中反而是他率領著往前走?李安:就是那種純真的力量。柴靜:純真會有這個力量。李安:他不愿意讓我們失望,所以一般十幾歲小孩你不能那么靠著他,他會調皮,他會脆弱,他不習慣,他們還在受人照顧的年代,他不習慣抗那么重的責任,所以他能夠每天出來抗那個責任,他本身精神可貴,他對我們這些人是會有感染的。我們都拍很多電影,有些甚至都拍疲了,你看到他你會就不會疲,然后你要跟著他,其實你心里面的派都會出來,每個人心里面都有派的,那你就都寄托在他身上,這是一種共生的狀態(tài),所以他的狀態(tài)就影響到你拍片的狀態(tài),所以其實大家都在做他,教他,可是相反的,相輔相成,他變成一種精神的領袖。柴靜:不是你嗎?李安:是我,我跟他后來等于感覺好像是一體的,我是給指令,可是他是被看的人,就是他每天進場,他的精神狀況怎么樣,對大家是有影響的,拍片我覺得最可貴的是一種赤子之心!窘庹f】少年派慢慢學會馴服猛虎,但是不知李安:說不出來,像野獸一樣,有一種野性。我常常會拍一些跟我完全沒有關系的,拍女人,拍《綠巨人》,拍這個東西,我自己也說不上來,只有在拍電影這種精神狀態(tài)里面我會有一些體驗,我很想這個真的層面,這種情懷能夠傳達給觀眾,希望也能夠引發(fā)他們心里面的臥虎藏龍吧。
柴靜:表面看上去大家都覺得你是一個好好先生,你甚至不愿意說得罪人的話。但是你的電影當中,充滿了不安,掙扎,甚至是憤怒,或者是……那你覺不覺得你會有點矛盾?
李安:我想每個人都有,只是說我比較有天分,我具體化,我能夠拍成電影,而他不見得有能力表達出來。 (選自《柴靜的博客》,有刪節(jié))
11.根據(jù)訪談內容,李安自己所說的“無用”具體指什么?(2分)
▲
12. 李安把“絕不可能拍成電影”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拍成3D電影,獲奧斯卡金獎。他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請簡要概括。(4分)
▲
13. 如何理解李安在【采訪3】中說的“成長的痛苦,也就是純真的喪失!边@句話。(3分)
▲
14.這篇訪談為什么以“心中的臥虎”為標題,請簡要分析。(4分)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心中的臥虎(13分)
【解說】一個十七歲的少年和一只四百五十磅的孟加拉虎共同在救生艇上,在漫無邊際的太平洋上漂流二百二十七天,在互相威脅中共同求生,這不是科幻,而是一個從未被大銀幕表現(xiàn)過的紀實題材,也是奧斯卡金獎導演李安的新作——《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部電影的同名小說,曾被評價為“絕不可能拍成電影”。2013年2月25日李安憑借此片獲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采訪1】柴靜:你不怕失敗嗎?
李安:怕,怕才有勁兒。怕,人才會提高警覺。就像那個少年跟那個老虎漂洋過海,他后來發(fā)現(xiàn)沒有那個老虎他活不了,沒有那種恐懼,就沒有讓他驚醒的感覺,他對老虎的恐懼提了他的神,增加了他的精氣神。所以那種提高警覺的心理狀況,其實是生存、求知、學習最好的狀況。所以有時候我也需要一點刺激。如果自己也惰怠了,很容易陳腐,很容易被淘汰,我當然不希望這樣。
柴靜:以你在現(xiàn)在電影界的這個地位和大家對你的敬重,你還有這種擔心嗎?被淘汰的恐懼……
李安:會,對于觀眾,對于期待你的人,也要有個交代,也要很誠懇。一直在不知道的狀態(tài),一種很新鮮很興奮的狀態(tài),給你最好的一個發(fā)揮。這是你作為一個有天分的人,欠觀眾的一個人情。
【解說】少年派的掙扎,也是李安內心的掙扎。他曾經(jīng)一事無成。他說那時的自己,唯一能和絕望對抗的,就是對電影的幻想。而即使現(xiàn)在已經(jīng)功成名就,在電影之外,他說自己仍然是一個無用的人。
【采訪2】柴靜:你覺得你在現(xiàn)實中是一個無用的人,為什么用“無用”這個詞?
李安:我不會用電腦,一般生活上的事情我都不太靈光的。不是我現(xiàn)在做大導演了,我才不管這些瑣事,我在年輕的時候就這樣的,迷迷糊糊的,所以我想我可能是活在另外一個空間的人吧,跟這個世界好像若即若離,不太容易專注了。
柴靜:在電影里的時候,你是什么狀態(tài)?
李安:好像換一個人,魂回來了。我的工作人員覺得我是很有主見,蠻堅強的,而且很專注。他們任何大大小小的事我都管,controlfreak(控制狂),事情從大到小每個細節(jié)我都管。而且我對很多東西都不懂,但如果跟電影有關的話我一下就懂了。
【解說】電影里的故事,該如何收尾?老虎的存在到底是真實的,還是少年派在海上漂流中為了對抗絕望、為了活下去而制造的幻覺?這是李安必須回答的問題。
【采訪3】柴靜:也許制片方會勸你說,你不要管它了,你就給一個通俗故事,一個冒險的故事,不就夠了嗎?
李安:對,可是那就是不夠好。我做電影,職業(yè)入行二十年,就是腦子喜歡編東西,很喜歡幻想,做夢。我很重視精神力量。
柴靜:在這個片子里面,你的態(tài)度是什么?
李安:就是一個男孩子的成長,從一個男孩變成男人。
柴靜:你想傳達的是什么?
李安:一種情懷吧,我這個人比較多愁善感。所以說我覺得成長的痛苦,也就是純真的喪失。
柴靜:好像你的大部分電影都在講純真的喪失?
李安:對,純真不光是喪失,你對純真的懷念本身是一種情懷,我覺得那種懷念不能夠喪失,我覺得純真應保存在內心深處,那里有你最珍惜的友情、跟人的關系,我覺得這些都要保留住,那是種精神狀態(tài),那是種赤子之心,我希望人不管生存環(huán)境怎么樣,都一定要有純潔的心。我希望在那個方面我永遠不要長大。
【采訪4】
柴靜:你原來說過一句,說電影不是去拍已知的,在拍電影過程當中你會發(fā)覺自己的未知,這個電影讓你發(fā)現(xiàn)自己的什么呢?
李安節(jié)目播出后,一直忙別的事,心想大家能看到視頻就夠。但有觀眾寫信來說不得不一字一字敲下視頻,很抱歉。今天貼出。訪問錄制的時間是11月2日,電影還沒公映,無法知道劇情,只能根據(jù)原先看小說的經(jīng)驗和對李安的些末了解來做這個訪問。訪問時長也很局促,這是很冒險的事,肯定不免粗淺。還好他對任何問題的思量均誠摯而有價值,使很多人寫信表達共鳴。節(jié)目播后我出國,到現(xiàn)在也還沒有看過電影,不好再多寫什么,訪問不長,未剪輯進去的內容也不多了,我摘選一些,用語錄體的方式附在文稿之后,供大家參考吧。再補幾句,這次提問中,有三處于我有個人的意義,第一處是我問:“你不怕失敗嗎?” 李安說:怕,怕才有勁,怕人才會提高警覺。就像小孩跟老虎飄洋過海,他后來發(fā)現(xiàn)沒有那個老虎他活不了,沒有那種恐懼,沒有讓他一個警醒的感覺。他對老虎的恐懼是提了他的神,增加了他的精氣神,所以那種提高警覺的那種心態(tài),心理狀態(tài)其實是生存跟求知跟學習最好的狀況,所以有時候我也需要一點刺激,我就害怕這樣的話,自己也惰怠了,很容易陳腐的,很容易被淘汰, “你還會有這種擔心嗎?被淘汰的恐懼?” “會會,對于觀眾對于期待你的人,也要有一個交代,也要很誠懇” 我采訪前正是一個思想上不安的階段,聽這段時,他如此赤誠,于公于私我都感觸?謶质侨俗顝姷母惺埽彩谷吮3志裆系木X,與之共存。所以才在節(jié)目結尾處才說了那段話。第二處是,記者這個職業(yè),有時候莫名其妙的,跟一個人素不相識,一見之下,眾目睽睽,要問人心腹深處的事,有時有冒犯之感,但這個職業(yè)也就是這樣,就象李安拍電影時,他扮演老虎與PI對戲,兩人伏地游走,相互盯視,他說他不是在扮演虎,是從心里進入這只虎,忘記自己是誰。兩人都要有一種專注和相信,眼神一分,四周燈光,攝影,聲音全在眼里,幻覺就沒了。所以他說太精明的人有時候做不成事情,是因為他們不再把幻想當真。還有一處是問到他“你原來說過一句,說電影不是去拍已知的,在拍電影過程當中你會發(fā)覺自己的未知,這個電影讓你發(fā)現(xiàn)自己的什么呢?” 他說他發(fā)覺就像PI一樣,“我覺得我對信仰還是有一種向往,可是心里面還是有那頭老虎,還是搞不定。” “這個老虎對你來說是什么?” “這個不能講! “是你在《電影夢》里面寫到的不斷重復出現(xiàn)的那個元素嗎?”我沒直接問。他也沒直接答“你看我這個臉很平和很溫和一個人,那為什么我拍電影會這么冒險,我想跟老虎有關系。” “那種咆哮的欲望嗎?” “說不出來,像野獸一樣,有一種野性。我常常會拍一些跟我完全沒有關系的,拍女人,拍同性戀,拍《綠巨人》,拍這個東西,我自己也說不上來,只有在拍電影這種精神狀態(tài)里面我會有一些體驗,我很想這個真的層面,這種情懷能夠傳達給觀眾,希望也能夠引發(fā)他們心里面的臥虎藏龍吧! 問與不問,答與未答之間,忽然落到這句,我心里也一陣悸動。這個訪問從技術上講還有太多可以檢討的東西,不過它讓我回到了好久以前做這個職業(yè)之初的某一種心情,就如訪問將完時李安說的“沒有一個真心誠意的一個交流,生活是很空虛的,人生是荒謬的,而深層交流不能明講,只有靠藝術,靠電影,靠這些虛幻的東西,假設的東西,在里面交流,然后你感覺上沒有那么孤單,沒有那么無助” 當天日程安排幾乎以秒計,訪問時間一到,他被身邊人裹挾而去,但被卷到門口時,他還是回過身來一一向大家道謝,對我說“其實可以再談一談”,我說嗯,會的。領受他對世界的一番好意。 【演播室】大概在2007年,我看了一本書,叫《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本書很有趣,它寫的是一個十六七歲的印度少年,和一頭三歲的孟加拉虎,在遇到海難之后,共同在太平洋上漂流的故事。我還記得看完這本書后跟朋友說,這就是書和電影的區(qū)別,像這樣的故事只能寫成書,不能拍成電影,但是五年之后,這部電影要在下周公映了,而拍攝這部電影的人,是華人中唯一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李安!居跋瘛看y鏡頭【解說】船難,這是好萊塢電影常有的題材!居跋瘛可倌晷掖妗窘庹f】幸存,這也是西方大片慣常的情節(jié)!居跋瘛肯崎_帳篷,里面有老虎【解說】但是,一個17歲少年,和一只450磅的孟加拉虎共同在救生艇上,在漫無邊際的太平洋上漂流227天,在互相威脅中共同求生。這不是科幻或者神話,這是一個從未被大銀幕表現(xiàn)過的紀實題材,也是奧斯卡金獎導演李安的新作——《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部電影的同名小說,曾經(jīng)被評價為“絕不可能拍成電影”。從頭到尾,人與虎之間幾乎連互動的對白都沒有,所有的海上巨浪和老虎都需要電腦動畫虛擬。曾經(jīng)有多位導演試圖嘗試,先后知難而退,而李安之前的大部分影片,不管是講述父子關系的《推手》《喜宴》《飲食男女》,還是同性戀題材的《斷背山》,古裝武打題材的《臥虎藏龍》,或者諜戰(zhàn)題材的《色戒》,他一直被認為最擅長講述社會關系,人與他人的相處。但這部電影中,一場海難把所有的人類都與少年派隔絕了,只剩下讓人恐懼和敬畏的大自然、動物和自我!静稍L】李安柴靜:您為什么不去做您已經(jīng)很熟悉,很有安全的事情,比如說你以前很多題材都是社會的關系,你在當中把握的很游刃有余,里面有你的人生經(jīng)驗,為什么要去做一個只有一個男孩和一個老虎基本上連對白都沒有的電影?李安:沒有做過的才有意思,我打一個比較俏皮的比方。比如說在婚姻關系,你要很忠誠,拍電影不需要,越新鮮的越好,越?jīng)]有做過越刺激(越好)。柴靜:跟您的年齡和處境(有關嗎)?李安:有關有關。跟我的心態(tài)有很大關系。做電影,職業(yè)做了二十年,入行二十年,就以我現(xiàn)在做的成績來講,我就是再拍爛片再十年還有人找我拍,可是我會擔心說拍東西又沒有意思沒有挑戰(zhàn),我的那個斗志沒有了!窘庹f】老虎的每一只爪子都象刀一樣鋒利,它意味著威脅和死亡,為了和老虎保持安全的距離,少年派用船槳、救生衣和救生圈造了一只迷你的小筏子,用繩子把自己系在救生艇上,一開始,他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把老虎置于死地,后來他意識到,自己的生路只有一條,就是保證這只孟加拉虎的食物和飲水,只要他不餓,自己就沒有危險。他只能用這種方式來馴養(yǎng)這只老虎,而李安這次也面臨自稱有生以來最冒險的電影之旅。小孩、動物,水,這三樣已經(jīng)是電影界公認最難拍的題材,這還不夠,他還挑戰(zhàn)著嘗試3D拍攝!静稍L】李安柴靜:你不怕失敗嗎?李安:怕,怕才有勁,怕人才會提高警覺。就像小孩跟老虎飄洋過海,他后來發(fā)現(xiàn)沒有那個老虎他活不了,沒有那種恐懼,沒有讓他一個驚醒的感覺。他對老虎的恐懼是提了他的神,增加了他的精氣神,所以那種提高警覺的那種心態(tài),心理狀態(tài)其實是生存跟求知跟學習最好的狀況,所以有時候我也需要一點刺激,我就害怕這樣的話,自己也惰怠了,很容易陳腐的,很容易被淘汰,那我當然不希望。柴靜:以你現(xiàn)在在電影屆的這個地位和大家對你的敬重,你還會有這種擔心嗎?被淘汰的恐懼。李安:會會,對于觀眾對于期待你的人,也要有一個交代,也要很誠懇,一直在不知道的狀態(tài),一種很新鮮很興奮的狀態(tài),給你最好的一個發(fā)揮,這是你作為一個有天分的人欠觀眾的一個人情!窘庹f】李安曾經(jīng)在自傳中寫道:恐懼鞭策我不斷的求改進。因為沒有比“恐懼”更強烈的感受了。海洋中的少年在恐懼中學習如何制造釣竿,尋找淡水,在暴風雨的夜晚與鯊魚纏斗,而李安在恐懼中也開始他這一趟未知的漂流。他說,我喜歡做我不知道該怎么做的事!静稍L】李安柴靜:以往你曾經(jīng)說過,你說你摸著你的腸胃說,除非我這里有感覺,否則我不會去拍一部電影,拍這部的時候你有嗎?李安:有,當然有。柴靜:什么樣的感覺?李安:很奇怪,有一種,對信仰有一種好奇還有一種渴望,有一種想要去受苦受難的感覺,想要找點罪受吧,希望精神能夠提升。 PART 2 純真【解說】在大海中,少年派根據(jù)從小在動物園長大所積累的經(jīng)驗,開始了馴虎的過程,他甚至通過把玩老虎的糞便來打擊老虎的士氣,慢慢的,老虎終于明白了在救生艇中,派是老大,而自己是老二。這個少年在很多讀者想象中是很勇敢的面目,但李安說,他花了6個月的時間,在印度面試了3000多個少年,他尋找的是一張有點傻里傻氣的臉!静稍L】李安柴靜:你曾經(jīng)說過這個男孩剛來試鏡的時候戴個眼鏡,很驢的樣子。李安:人是緣分,真是緣分。柴靜:你在傳記里提到自己的時候也很多次用傻里傻氣這樣的詞語。李安:事情做成的話,大家覺得你很有先見,很有想象力,做不成的話真的就是傻里傻氣,那我們把幻想當真,是有一些天真,有一些單純,感覺上是傻里傻氣的,那你看做電影后來做出來都有一股傻勁,太精明的話可能就沒那么有意思了。柴靜:我看到你在選擇派這個少年的時候,你說過一個標準,你說我想找一張純真的臉,為什么是純真的臉,而不是堅強的或是聰明的?貌似這兩個詞更能幫人度過難關。李安:所謂的天才不是說能演能逗趣,而是一種他愿意投入在一個,把自己相信一個狀況,能夠非常專注。柴靜:相信這個詞這么重要嗎?李安:當然,電影就是相信,他不相信你看怎么會相信,他就是屬于這一種,一試就試出來。【解說】電影中一切皆為幻覺,太平洋并不存在,只是臺灣舊機場里搭出來的大水槽,所有這一切,壯觀的飛魚群在空中畫出的虹弧、閃閃發(fā)亮的海洋,躍出海面的座頭鯨,包括孟加拉虎都不存在,它從上百萬根毛發(fā)到運動的肌肉都是后期技術所為,這意味著扮演派的少年必須幻想出這一切。十六歲的印度孩子蘇拉是一個學生,從來沒有演過戲,試戲的時候,李安針對一份兩頁長的獨白,給孩子們很簡單的指示,而蘇拉的專注力完全沒有中斷,念白念到最后,他哭了,蘇拉身上渾然不覺的真摯打動了李安,那一刻起,李安說就是“這孩子了,我賭他”!静稍L】李安柴靜:但是在他演這個戲的時候,老虎也是3D做出來的,他等于要面對一個前面一無所有的一個世界,你讓他怎么去相信?李安:所以我覺得純真很重要,所以他的故事的小孩是一個十六歲的,不是十二歲,也不是二十六歲,一般開始你存在的意義是什么,他開始動腦筋了,然后你把他透過這樣一個年紀的角色去試煉,接受自然環(huán)境,還有神的實驗,它的氣質純真是是很重要,然后他對我的純真也很重要,因為這個本身它的相信,這個念力本身就是一種力量,就有一種說服力,所以我也不曉得,我想我自己本身的專注會影響了他。柴靜:這個專注是指什么?李安:對電影的熱誠,我也不曉得,反正一個東西我好像被占據(jù),整個身體被占據(jù)一下,所以我在那個狀況,其它不止它,其他的人自然而然就會進入那種狀況!窘庹f】在片場,為了調動派的情緒,李安曾經(jīng)親自扮演過那只老虎,來跟這個少年搭戲,兩個人沉默對視,在船舷上伏地游走,在這個大水池搭起來的太平洋里,一個完全靠想象力構建的世界,只依據(jù)兩個人共同的相信。蘇拉是一個從不會游泳也沒見過大海的男孩,他必須學習承受一切,在身上綁重物,在下水憋氣5分鐘來學習水中的生存。三個月里,他每天生活在水槽的巨浪里,每一次重拍只能依靠自己重置一切道具,這讓居務都掉了眼淚,拍攝結束,蘇拉瘦了14公斤。【采訪】李安柴靜:這個演員本身還是一個沒有成年的孩子,為什么你后來說在拍的過程當中反而是他率領著往前走?李安:就是那種純真的力量。柴靜:純真會有這個力量。李安:他不愿意讓我們失望,所以一般十幾歲小孩你不能那么靠著他,他會調皮,他會脆弱,他不習慣,他們還在受人照顧的年代,他不習慣抗那么重的責任,所以他能夠每天出來抗那個責任,他本身精神可貴,他對我們這些人是會有感染的。我們都拍很多電影,有些甚至都拍疲了,你看到他你會就不會疲,然后你要跟著他,其實你心里面的派都會出來,每個人心里面都有派的,那你就都寄托在他身上,這是一種共生的狀態(tài),所以他的狀態(tài)就影響到你拍片的狀態(tài),所以其實大家都在做他,教他,可是相反的,相輔相成,他變成一種精神的領袖。柴靜:不是你嗎?李安:是我,我跟他后來等于感覺好像是一體的,我是給指令,可是他是被看的人,就是他每天進場,他的精神狀況怎么樣,對大家是有影響的,拍片我覺得最可貴的是一種赤子之心!窘庹f】少年派慢慢學會馴服猛虎,但是不知李安:很難講,真的很難講,我發(fā)覺就像派一樣,我覺得我對信仰還是有一種向往,可是心里面還是有那頭老虎,還是搞不定。
柴靜:這個老虎對你來說是什么?
憎惡喜好,什么都一樣,吃東西他吃第一口餅干的時候味道簡直是到神水里面,過了一個禮拜慢慢就跟以后老百姓,大家一樣,沒有什么兩樣,他屬于一種肉體極端的就是被剝削以后,一種很極端的狀態(tài),這個東西很有啟發(fā)性,然后我自己去了印度一趟,去接受他們宗教文化,很有意思,慢慢接受,一邊旅游,一邊思想,我就想到兩個東西。一個就是說我想到怎么樣去檢驗想象力的一個結構。主持人:怎么講?就是有第一人稱,你有感受,還有一個第三人稱在講這個故事,同一個人,我用現(xiàn)代的派,成年的講他的感覺,所以他有理性跟感性我覺得都可以兼顧,我有一個框架出來,我覺得有點希望了,然后我想到3D,因為我想既然是無解的一個東西,那可能你再加一度空間,可能就有解,可能看到那個圓周率不是一個無理數(shù)嘛,那無理數(shù)怎么樣找到解答,看到那個圓就想出一定要另外一度空間,我就想到3D,我就想可能做3D,增加一種可能性,觀眾的感受,看水看東西,可能它處在一種不同的空間,那只是空想,《阿凡達》出來九個月以前的事情,我也不曉得,只是自己這么幻想,然后慢慢我就去找答案學習。 我這么大年紀,我不是空想,我一步一步的學習,然后到某一個程度就可以提出一個創(chuàng)見,這是我想做的,我還做了一個很重要的工作,我把飄洋過海這個七十分鐘中途航行這個階段,把它全部視覺化,我做了一套卡通,花了一年,然后到每一個鏡頭都把它做出來流動有音樂有表演,其實我這個片子還沒有拍以前我就演練過一遍了,然后它就有說服性,我要多大,我怎么做,怎么做的具體的方法怎么跟專家討論,然后可以找可行的方案,一步一步的然后慢慢做這個時候,男主角找到了,小孩,十六歲。 故事的小孩是一個十六歲的,不是十二歲,也不是二十六歲,十六歲是男孩子,一般開始你存在的意義是什么,他開始動腦筋了,透過他這樣一個年紀的角色去試煉,接受自然環(huán)境,還有神的試煉,他的氣質純真是是很重要,然后他對我的純真也很重要,我講什么他就相信什么,你如果老成一點的,或者演戲多一點的時候,你跟他講話他就這么看著你,你想這種眼神就不行,眼神是直就可以,所以他愿意相信甚至像宗教一樣相信那最好,因為這個本身它的相信,這個念力本身就是一種力量,就有一種說服力 我不是一個對人咆哮,就是對人吼吼叫叫,或者怎么樣,或者想個方法讓人家怎么樣,我不是這樣子的人。所以我自己本身的專注會影響到我周圍的人。我對一般演員說戲拍戲的時候,不止是演教,也有一種身教的作用在里面,我自己不自覺的。其實我跟他講的話,如果別人去講一下可能沒用,可能我就這么過去這樣講,我不曉得什么東西,會影響他們,他們也是有求好的心,不是說被動受教,他們也在追求,只是說我們一起在一個氣氛里面去追求一個我們想象的東西。 “你是說這個影響不是來自于導演這個地位的權威?” “有的時候不是你講的東西,而是你相信什么東西,所以我跟相信你要專著你要投入,要相信那個幻覺,它本身有種精神力量,有一種氣質,印度人講,就是一種因果關系,一種因緣,一種氣息,一種振動,一種頻率,說不出來的! “對對對,我想父親對我的影響很大,他是比較傳統(tǒng)的,他做搞戲這一行總是沒面子,后來我拿到奧斯卡他還開玩笑說拿到了滿意了吧,當然我受到很多社會的尊重,帶來很多榮譽,光耀門楣了,這個他也很有面子,所以基本上做電影沒面子的事情,他也釋懷了,我想他不讓我當初拍電影,總是在我們社會尤其舊社會里面對做這一行的人印象不好,總覺得比較戲有子,行為不太規(guī)矩,不是那么正經(jīng),這是他們老人家的觀念,可是我后來我想我慢慢得到他的尊重,我看起來除了拍戲,我回家我還是過很正常的生活,我想我這方面他也就接受了,我想這個比我的在電影上的成績,是更能讓他接受的一點,也不容易,那么干了三四十年。” 我常常覺得導演是二級演員,三級演員,最好得到是被人家拍的,差一點沒到那么好的話,就想象該怎么做。導演跟演員相當不同的,因為演員是被看,所以比較本能性的,導演你需要有一種觀察力跟分析力,當然也要有創(chuàng)作的本能在那邊,不過我們的觀察比較重要,所以我觀察的東西,我自己本身不管是二流還是三流演員我提醒他,他做的好不好,問題在哪里,我會感同身受,他哪里有矛盾,他這邊緊我這邊就跟著緊,我可以感同身受,這點對于演員還挺有效的,我可以學給他們看,可以講給他們聽! 不是我刻意要堅強,你說要做一個事情,你說言必行,行必果,對不對,總要一個結果,我說過要做,拿了錢帶這么多人,我講一些活靈活現(xiàn)講一些事情,沒有實驗出來沒有辦法交代,這個東西會驅策我,一直努力下去,而且你自己的幻想沒有兌現(xiàn)到熒幕上的時候很不滿足,你人生不行的,你做實驗往下做,這是很自然,我想很多拍片的人都是這樣,是片子在拍你,不是你在拍片子,我們都是好像奴隸一樣,是片子的奴隸不是片子主人是這樣拍多以后覺得片子在拍你,不是你在拍片子。” 就像那個書一樣,它本身不是一個孤僻的東西,它本身是個對人有期望,有指望有精神力量,而且你拍這樣一個東西,你花這么多錢,你希望對社會大眾有感染,不是指著精英人物在那里做思想訓練,不是那么回事,有的故事是這個樣子,讓你做烈士,好像不是那么回事,所以我自己也琢磨到底什么樣,因為我自己也不是拍主流,基本上有些片子拍拍變成主流! 就以我現(xiàn)在做的成績來講,我就是再拍爛片在十年還有人找我拍,可是我會擔心說拍東西又沒有意思沒有挑戰(zhàn),我的斗志沒有,或者沒有新鮮的活,或者想象,或者拍累的有一種病態(tài)的心理,我就不會想把病態(tài)傳染給別人,我覺得我的身心要健康,想象力要豐富,人還有活力,明天我不曉得,我會過什么樣的生活,我完全沒有準備,我沒有嗜好沒有生活,沒有其它任何能力,錢我不會擔心,我這輩子可以只要沒有人把我銀行卡搶掉,基本上我不必擔心生活,可是我不能為了這個事情去拍片。 我們這一代拍電影的人,處在歷史上面很有利的地位,中西交結,文化的交結,我們正好有機會發(fā)揮,這是很難能可貴的機會,我們要把握,我們要創(chuàng)作,我們要激發(fā)下一代的創(chuàng)作力,然后對世界我們要展現(xiàn)我們生活的那種精神狀態(tài),我們的文化狀態(tài),讓世界人能夠更了解也能夠對他們有種啟發(fā),我覺得我們正好可以做,很多人有天分不見得能做,有機遇,有時機來做,我們這一代是很幸運的,這代人中國導演是很幸運的,要把握機會,不能夠妄自菲薄,要好好的把握機會做最好的發(fā)揮。 視頻節(jié)目: 李安:這個不能講。
憎惡喜好,什么都一樣,吃東西他吃第一口餅干的時候味道簡直是到神水里面,過了一個禮拜慢慢就跟以后老百姓,大家一樣,沒有什么兩樣,他屬于一種肉體極端的就是被剝削以后,一種很極端的狀態(tài),這個東西很有啟發(fā)性,然后我自己去了印度一趟,去接受他們宗教文化,很有意思,慢慢接受,一邊旅游,一邊思想,我就想到兩個東西。一個就是說我想到怎么樣去檢驗想象力的一個結構。主持人:怎么講?就是有第一人稱,你有感受,還有一個第三人稱在講這個故事,同一個人,我用現(xiàn)代的派,成年的講他的感覺,所以他有理性跟感性我覺得都可以兼顧,我有一個框架出來,我覺得有點希望了,然后我想到3D,因為我想既然是無解的一個東西,那可能你再加一度空間,可能就有解,可能看到那個圓周率不是一個無理數(shù)嘛,那無理數(shù)怎么樣找到解答,看到那個圓就想出一定要另外一度空間,我就想到3D,我就想可能做3D,增加一種可能性,觀眾的感受,看水看東西,可能它處在一種不同的空間,那只是空想,《阿凡達》出來九個月以前的事情,我也不曉得,只是自己這么幻想,然后慢慢我就去找答案學習。 我這么大年紀,我不是空想,我一步一步的學習,然后到某一個程度就可以提出一個創(chuàng)見,這是我想做的,我還做了一個很重要的工作,我把飄洋過海這個七十分鐘中途航行這個階段,把它全部視覺化,我做了一套卡通,花了一年,然后到每一個鏡頭都把它做出來流動有音樂有表演,其實我這個片子還沒有拍以前我就演練過一遍了,然后它就有說服性,我要多大,我怎么做,怎么做的具體的方法怎么跟專家討論,然后可以找可行的方案,一步一步的然后慢慢做這個時候,男主角找到了,小孩,十六歲。 故事的小孩是一個十六歲的,不是十二歲,也不是二十六歲,十六歲是男孩子,一般開始你存在的意義是什么,他開始動腦筋了,透過他這樣一個年紀的角色去試煉,接受自然環(huán)境,還有神的試煉,他的氣質純真是是很重要,然后他對我的純真也很重要,我講什么他就相信什么,你如果老成一點的,或者演戲多一點的時候,你跟他講話他就這么看著你,你想這種眼神就不行,眼神是直就可以,所以他愿意相信甚至像宗教一樣相信那最好,因為這個本身它的相信,這個念力本身就是一種力量,就有一種說服力 我不是一個對人咆哮,就是對人吼吼叫叫,或者怎么樣,或者想個方法讓人家怎么樣,我不是這樣子的人。所以我自己本身的專注會影響到我周圍的人。我對一般演員說戲拍戲的時候,不止是演教,也有一種身教的作用在里面,我自己不自覺的。其實我跟他講的話,如果別人去講一下可能沒用,可能我就這么過去這樣講,我不曉得什么東西,會影響他們,他們也是有求好的心,不是說被動受教,他們也在追求,只是說我們一起在一個氣氛里面去追求一個我們想象的東西。 “你是說這個影響不是來自于導演這個地位的權威?” “有的時候不是你講的東西,而是你相信什么東西,所以我跟相信你要專著你要投入,要相信那個幻覺,它本身有種精神力量,有一種氣質,印度人講,就是一種因果關系,一種因緣,一種氣息,一種振動,一種頻率,說不出來的! “對對對,我想父親對我的影響很大,他是比較傳統(tǒng)的,他做搞戲這一行總是沒面子,后來我拿到奧斯卡他還開玩笑說拿到了滿意了吧,當然我受到很多社會的尊重,帶來很多榮譽,光耀門楣了,這個他也很有面子,所以基本上做電影沒面子的事情,他也釋懷了,我想他不讓我當初拍電影,總是在我們社會尤其舊社會里面對做這一行的人印象不好,總覺得比較戲有子,行為不太規(guī)矩,不是那么正經(jīng),這是他們老人家的觀念,可是我后來我想我慢慢得到他的尊重,我看起來除了拍戲,我回家我還是過很正常的生活,我想我這方面他也就接受了,我想這個比我的在電影上的成績,是更能讓他接受的一點,也不容易,那么干了三四十年! 我常常覺得導演是二級演員,三級演員,最好得到是被人家拍的,差一點沒到那么好的話,就想象該怎么做。導演跟演員相當不同的,因為演員是被看,所以比較本能性的,導演你需要有一種觀察力跟分析力,當然也要有創(chuàng)作的本能在那邊,不過我們的觀察比較重要,所以我觀察的東西,我自己本身不管是二流還是三流演員我提醒他,他做的好不好,問題在哪里,我會感同身受,他哪里有矛盾,他這邊緊我這邊就跟著緊,我可以感同身受,這點對于演員還挺有效的,我可以學給他們看,可以講給他們聽。” 不是我刻意要堅強,你說要做一個事情,你說言必行,行必果,對不對,總要一個結果,我說過要做,拿了錢帶這么多人,我講一些活靈活現(xiàn)講一些事情,沒有實驗出來沒有辦法交代,這個東西會驅策我,一直努力下去,而且你自己的幻想沒有兌現(xiàn)到熒幕上的時候很不滿足,你人生不行的,你做實驗往下做,這是很自然,我想很多拍片的人都是這樣,是片子在拍你,不是你在拍片子,我們都是好像奴隸一樣,是片子的奴隸不是片子主人是這樣拍多以后覺得片子在拍你,不是你在拍片子! 就像那個書一樣,它本身不是一個孤僻的東西,它本身是個對人有期望,有指望有精神力量,而且你拍這樣一個東西,你花這么多錢,你希望對社會大眾有感染,不是指著精英人物在那里做思想訓練,不是那么回事,有的故事是這個樣子,讓你做烈士,好像不是那么回事,所以我自己也琢磨到底什么樣,因為我自己也不是拍主流,基本上有些片子拍拍變成主流! 就以我現(xiàn)在做的成績來講,我就是再拍爛片在十年還有人找我拍,可是我會擔心說拍東西又沒有意思沒有挑戰(zhàn),我的斗志沒有,或者沒有新鮮的活,或者想象,或者拍累的有一種病態(tài)的心理,我就不會想把病態(tài)傳染給別人,我覺得我的身心要健康,想象力要豐富,人還有活力,明天我不曉得,我會過什么樣的生活,我完全沒有準備,我沒有嗜好沒有生活,沒有其它任何能力,錢我不會擔心,我這輩子可以只要沒有人把我銀行卡搶掉,基本上我不必擔心生活,可是我不能為了這個事情去拍片。 我們這一代拍電影的人,處在歷史上面很有利的地位,中西交結,文化的交結,我們正好有機會發(fā)揮,這是很難能可貴的機會,我們要把握,我們要創(chuàng)作,我們要激發(fā)下一代的創(chuàng)作力,然后對世界我們要展現(xiàn)我們生活的那種精神狀態(tài),我們的文化狀態(tài),讓世界人能夠更了解也能夠對他們有種啟發(fā),我覺得我們正好可以做,很多人有天分不見得能做,有機遇,有時機來做,我們這一代是很幸運的,這代人中國導演是很幸運的,要把握機會,不能夠妄自菲薄,要好好的把握機會做最好的發(fā)揮。 視頻節(jié)目: 柴靜:那種咆哮的欲望嗎?
李安節(jié)目播出后,一直忙別的事,心想大家能看到視頻就夠。但有觀眾寫信來說不得不一字一字敲下視頻,很抱歉。今天貼出。訪問錄制的時間是11月2日,電影還沒公映,無法知道劇情,只能根據(jù)原先看小說的經(jīng)驗和對李安的些末了解來做這個訪問。訪問時長也很局促,這是很冒險的事,肯定不免粗淺。還好他對任何問題的思量均誠摯而有價值,使很多人寫信表達共鳴。節(jié)目播后我出國,到現(xiàn)在也還沒有看過電影,不好再多寫什么,訪問不長,未剪輯進去的內容也不多了,我摘選一些,用語錄體的方式附在文稿之后,供大家參考吧。再補幾句,這次提問中,有三處于我有個人的意義,第一處是我問:“你不怕失敗嗎?” 李安說:怕,怕才有勁,怕人才會提高警覺。就像小孩跟老虎飄洋過海,他后來發(fā)現(xiàn)沒有那個老虎他活不了,沒有那種恐懼,沒有讓他一個警醒的感覺。他對老虎的恐懼是提了他的神,增加了他的精氣神,所以那種提高警覺的那種心態(tài),心理狀態(tài)其實是生存跟求知跟學習最好的狀況,所以有時候我也需要一點刺激,我就害怕這樣的話,自己也惰怠了,很容易陳腐的,很容易被淘汰, “你還會有這種擔心嗎?被淘汰的恐懼?” “會會,對于觀眾對于期待你的人,也要有一個交代,也要很誠懇” 我采訪前正是一個思想上不安的階段,聽這段時,他如此赤誠,于公于私我都感觸?謶质侨俗顝姷母惺埽彩谷吮3志裆系木X,與之共存。所以才在節(jié)目結尾處才說了那段話。第二處是,記者這個職業(yè),有時候莫名其妙的,跟一個人素不相識,一見之下,眾目睽睽,要問人心腹深處的事,有時有冒犯之感,但這個職業(yè)也就是這樣,就象李安拍電影時,他扮演老虎與PI對戲,兩人伏地游走,相互盯視,他說他不是在扮演虎,是從心里進入這只虎,忘記自己是誰。兩人都要有一種專注和相信,眼神一分,四周燈光,攝影,聲音全在眼里,幻覺就沒了。所以他說太精明的人有時候做不成事情,是因為他們不再把幻想當真。還有一處是問到他“你原來說過一句,說電影不是去拍已知的,在拍電影過程當中你會發(fā)覺自己的未知,這個電影讓你發(fā)現(xiàn)自己的什么呢?” 他說他發(fā)覺就像PI一樣,“我覺得我對信仰還是有一種向往,可是心里面還是有那頭老虎,還是搞不定。” “這個老虎對你來說是什么?” “這個不能講! “是你在《電影夢》里面寫到的不斷重復出現(xiàn)的那個元素嗎?”我沒直接問。他也沒直接答“你看我這個臉很平和很溫和一個人,那為什么我拍電影會這么冒險,我想跟老虎有關系。” “那種咆哮的欲望嗎?” “說不出來,像野獸一樣,有一種野性。我常常會拍一些跟我完全沒有關系的,拍女人,拍同性戀,拍《綠巨人》,拍這個東西,我自己也說不上來,只有在拍電影這種精神狀態(tài)里面我會有一些體驗,我很想這個真的層面,這種情懷能夠傳達給觀眾,希望也能夠引發(fā)他們心里面的臥虎藏龍吧! 問與不問,答與未答之間,忽然落到這句,我心里也一陣悸動。這個訪問從技術上講還有太多可以檢討的東西,不過它讓我回到了好久以前做這個職業(yè)之初的某一種心情,就如訪問將完時李安說的“沒有一個真心誠意的一個交流,生活是很空虛的,人生是荒謬的,而深層交流不能明講,只有靠藝術,靠電影,靠這些虛幻的東西,假設的東西,在里面交流,然后你感覺上沒有那么孤單,沒有那么無助” 當天日程安排幾乎以秒計,訪問時間一到,他被身邊人裹挾而去,但被卷到門口時,他還是回過身來一一向大家道謝,對我說“其實可以再談一談”,我說嗯,會的。領受他對世界的一番好意。 【演播室】大概在2007年,我看了一本書,叫《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本書很有趣,它寫的是一個十六七歲的印度少年,和一頭三歲的孟加拉虎,在遇到海難之后,共同在太平洋上漂流的故事。我還記得看完這本書后跟朋友說,這就是書和電影的區(qū)別,像這樣的故事只能寫成書,不能拍成電影,但是五年之后,這部電影要在下周公映了,而拍攝這部電影的人,是華人中唯一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李安!居跋瘛看y鏡頭【解說】船難,這是好萊塢電影常有的題材!居跋瘛可倌晷掖妗窘庹f】幸存,這也是西方大片慣常的情節(jié)。【影像】掀開帳篷,里面有老虎【解說】但是,一個17歲少年,和一只450磅的孟加拉虎共同在救生艇上,在漫無邊際的太平洋上漂流227天,在互相威脅中共同求生。這不是科幻或者神話,這是一個從未被大銀幕表現(xiàn)過的紀實題材,也是奧斯卡金獎導演李安的新作——《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部電影的同名小說,曾經(jīng)被評價為“絕不可能拍成電影”。從頭到尾,人與虎之間幾乎連互動的對白都沒有,所有的海上巨浪和老虎都需要電腦動畫虛擬。曾經(jīng)有多位導演試圖嘗試,先后知難而退,而李安之前的大部分影片,不管是講述父子關系的《推手》《喜宴》《飲食男女》,還是同性戀題材的《斷背山》,古裝武打題材的《臥虎藏龍》,或者諜戰(zhàn)題材的《色戒》,他一直被認為最擅長講述社會關系,人與他人的相處。但這部電影中,一場海難把所有的人類都與少年派隔絕了,只剩下讓人恐懼和敬畏的大自然、動物和自我!静稍L】李安柴靜:您為什么不去做您已經(jīng)很熟悉,很有安全的事情,比如說你以前很多題材都是社會的關系,你在當中把握的很游刃有余,里面有你的人生經(jīng)驗,為什么要去做一個只有一個男孩和一個老虎基本上連對白都沒有的電影?李安:沒有做過的才有意思,我打一個比較俏皮的比方。比如說在婚姻關系,你要很忠誠,拍電影不需要,越新鮮的越好,越?jīng)]有做過越刺激(越好)。柴靜:跟您的年齡和處境(有關嗎)?李安:有關有關。跟我的心態(tài)有很大關系。做電影,職業(yè)做了二十年,入行二十年,就以我現(xiàn)在做的成績來講,我就是再拍爛片再十年還有人找我拍,可是我會擔心說拍東西又沒有意思沒有挑戰(zhàn),我的那個斗志沒有了!窘庹f】老虎的每一只爪子都象刀一樣鋒利,它意味著威脅和死亡,為了和老虎保持安全的距離,少年派用船槳、救生衣和救生圈造了一只迷你的小筏子,用繩子把自己系在救生艇上,一開始,他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把老虎置于死地,后來他意識到,自己的生路只有一條,就是保證這只孟加拉虎的食物和飲水,只要他不餓,自己就沒有危險。他只能用這種方式來馴養(yǎng)這只老虎,而李安這次也面臨自稱有生以來最冒險的電影之旅。小孩、動物,水,這三樣已經(jīng)是電影界公認最難拍的題材,這還不夠,他還挑戰(zhàn)著嘗試3D拍攝!静稍L】李安柴靜:你不怕失敗嗎?李安:怕,怕才有勁,怕人才會提高警覺。就像小孩跟老虎飄洋過海,他后來發(fā)現(xiàn)沒有那個老虎他活不了,沒有那種恐懼,沒有讓他一個驚醒的感覺。他對老虎的恐懼是提了他的神,增加了他的精氣神,所以那種提高警覺的那種心態(tài),心理狀態(tài)其實是生存跟求知跟學習最好的狀況,所以有時候我也需要一點刺激,我就害怕這樣的話,自己也惰怠了,很容易陳腐的,很容易被淘汰,那我當然不希望。柴靜:以你現(xiàn)在在電影屆的這個地位和大家對你的敬重,你還會有這種擔心嗎?被淘汰的恐懼。李安:會會,對于觀眾對于期待你的人,也要有一個交代,也要很誠懇,一直在不知道的狀態(tài),一種很新鮮很興奮的狀態(tài),給你最好的一個發(fā)揮,這是你作為一個有天分的人欠觀眾的一個人情!窘庹f】李安曾經(jīng)在自傳中寫道:恐懼鞭策我不斷的求改進。因為沒有比“恐懼”更強烈的感受了。海洋中的少年在恐懼中學習如何制造釣竿,尋找淡水,在暴風雨的夜晚與鯊魚纏斗,而李安在恐懼中也開始他這一趟未知的漂流。他說,我喜歡做我不知道該怎么做的事!静稍L】李安柴靜:以往你曾經(jīng)說過,你說你摸著你的腸胃說,除非我這里有感覺,否則我不會去拍一部電影,拍這部的時候你有嗎?李安:有,當然有。柴靜:什么樣的感覺?李安:很奇怪,有一種,對信仰有一種好奇還有一種渴望,有一種想要去受苦受難的感覺,想要找點罪受吧,希望精神能夠提升。 PART 2 純真【解說】在大海中,少年派根據(jù)從小在動物園長大所積累的經(jīng)驗,開始了馴虎的過程,他甚至通過把玩老虎的糞便來打擊老虎的士氣,慢慢的,老虎終于明白了在救生艇中,派是老大,而自己是老二。這個少年在很多讀者想象中是很勇敢的面目,但李安說,他花了6個月的時間,在印度面試了3000多個少年,他尋找的是一張有點傻里傻氣的臉!静稍L】李安柴靜:你曾經(jīng)說過這個男孩剛來試鏡的時候戴個眼鏡,很驢的樣子。李安:人是緣分,真是緣分。柴靜:你在傳記里提到自己的時候也很多次用傻里傻氣這樣的詞語。李安:事情做成的話,大家覺得你很有先見,很有想象力,做不成的話真的就是傻里傻氣,那我們把幻想當真,是有一些天真,有一些單純,感覺上是傻里傻氣的,那你看做電影后來做出來都有一股傻勁,太精明的話可能就沒那么有意思了。柴靜:我看到你在選擇派這個少年的時候,你說過一個標準,你說我想找一張純真的臉,為什么是純真的臉,而不是堅強的或是聰明的?貌似這兩個詞更能幫人度過難關。李安:所謂的天才不是說能演能逗趣,而是一種他愿意投入在一個,把自己相信一個狀況,能夠非常專注。柴靜:相信這個詞這么重要嗎?李安:當然,電影就是相信,他不相信你看怎么會相信,他就是屬于這一種,一試就試出來。【解說】電影中一切皆為幻覺,太平洋并不存在,只是臺灣舊機場里搭出來的大水槽,所有這一切,壯觀的飛魚群在空中畫出的虹弧、閃閃發(fā)亮的海洋,躍出海面的座頭鯨,包括孟加拉虎都不存在,它從上百萬根毛發(fā)到運動的肌肉都是后期技術所為,這意味著扮演派的少年必須幻想出這一切。十六歲的印度孩子蘇拉是一個學生,從來沒有演過戲,試戲的時候,李安針對一份兩頁長的獨白,給孩子們很簡單的指示,而蘇拉的專注力完全沒有中斷,念白念到最后,他哭了,蘇拉身上渾然不覺的真摯打動了李安,那一刻起,李安說就是“這孩子了,我賭他”!静稍L】李安柴靜:但是在他演這個戲的時候,老虎也是3D做出來的,他等于要面對一個前面一無所有的一個世界,你讓他怎么去相信?李安:所以我覺得純真很重要,所以他的故事的小孩是一個十六歲的,不是十二歲,也不是二十六歲,一般開始你存在的意義是什么,他開始動腦筋了,然后你把他透過這樣一個年紀的角色去試煉,接受自然環(huán)境,還有神的實驗,它的氣質純真是是很重要,然后他對我的純真也很重要,因為這個本身它的相信,這個念力本身就是一種力量,就有一種說服力,所以我也不曉得,我想我自己本身的專注會影響了他。柴靜:這個專注是指什么?李安:對電影的熱誠,我也不曉得,反正一個東西我好像被占據(jù),整個身體被占據(jù)一下,所以我在那個狀況,其它不止它,其他的人自然而然就會進入那種狀況!窘庹f】在片場,為了調動派的情緒,李安曾經(jīng)親自扮演過那只老虎,來跟這個少年搭戲,兩個人沉默對視,在船舷上伏地游走,在這個大水池搭起來的太平洋里,一個完全靠想象力構建的世界,只依據(jù)兩個人共同的相信。蘇拉是一個從不會游泳也沒見過大海的男孩,他必須學習承受一切,在身上綁重物,在下水憋氣5分鐘來學習水中的生存。三個月里,他每天生活在水槽的巨浪里,每一次重拍只能依靠自己重置一切道具,這讓居務都掉了眼淚,拍攝結束,蘇拉瘦了14公斤!静稍L】李安柴靜:這個演員本身還是一個沒有成年的孩子,為什么你后來說在拍的過程當中反而是他率領著往前走?李安:就是那種純真的力量。柴靜:純真會有這個力量。李安:他不愿意讓我們失望,所以一般十幾歲小孩你不能那么靠著他,他會調皮,他會脆弱,他不習慣,他們還在受人照顧的年代,他不習慣抗那么重的責任,所以他能夠每天出來抗那個責任,他本身精神可貴,他對我們這些人是會有感染的。我們都拍很多電影,有些甚至都拍疲了,你看到他你會就不會疲,然后你要跟著他,其實你心里面的派都會出來,每個人心里面都有派的,那你就都寄托在他身上,這是一種共生的狀態(tài),所以他的狀態(tài)就影響到你拍片的狀態(tài),所以其實大家都在做他,教他,可是相反的,相輔相成,他變成一種精神的領袖。柴靜:不是你嗎?李安:是我,我跟他后來等于感覺好像是一體的,我是給指令,可是他是被看的人,就是他每天進場,他的精神狀況怎么樣,對大家是有影響的,拍片我覺得最可貴的是一種赤子之心!窘庹f】少年派慢慢學會馴服猛虎,但是不知李安:說不出來,像野獸一樣,有一種野性。我常常會拍一些跟我完全沒有關系的,拍女人,拍《綠巨人》,拍這個東西,我自己也說不上來,只有在拍電影這種精神狀態(tài)里面我會有一些體驗,我很想這個真的層面,這種情懷能夠傳達給觀眾,希望也能夠引發(fā)他們心里面的臥虎藏龍吧。
柴靜:表面看上去大家都覺得你是一個好好先生,你甚至不愿意說得罪人的話。但是你的電影當中,充滿了不安,掙扎,甚至是憤怒,或者是……那你覺不覺得你會有點矛盾?
李安:我想每個人都有,只是說我比較有天分,我具體化,我能夠拍成電影,而他不見得有能力表達出來。 (選自《柴靜的博客》,有刪節(jié))
11.根據(jù)訪談內容,李安自己所說的“無用”具體指什么?(3分)
▲
12. 如何理解李安在【采訪3】中說的“成長的痛苦,也就是純真的喪失!边@句話(3分)
▲
13. 如何理解李安在【采訪4】 中說“在拍電影過程當中你會發(fā)覺自己的未知,這個電影讓你發(fā)現(xiàn)自己的什么呢?”這句話(3分)
▲
14.這篇訪談內容,這個老虎對李安來說是什么?(3分)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3屆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qū)九年級第一次適應性考試語文試卷(帶解析)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現(xiàn)代文閱讀
心中的臥虎
【解說】一個十七歲的少年和一只四百五十磅的孟加拉虎共同在救生艇上,在漫無邊際的太平洋上漂流二百二十七天,在互相威脅中共同求生,這不是科幻,而是一個從未被大銀幕表現(xiàn)過的紀實題材,也是奧斯卡金獎導演李安的新作——《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部電影的同名小說,曾被評價為“絕不可能拍成電影”。2013年2月25日李安憑借此片獲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采訪1】柴靜:你不怕失敗嗎?
李安:怕,怕才有勁兒。怕,人才會提高警覺。就像那個少年跟那個老虎漂洋過海,他后來發(fā)現(xiàn)沒有那個老虎他活不了,沒有那種恐懼,就沒有讓他驚醒的感覺,他對老虎的恐懼提了他的神,增加了他的精氣神。所以那種提高警覺的心理狀況,其實是生存、求知、學習最好的狀況。所以有時候我也需要一點刺激。如果自己也惰怠了,很容易陳腐,很容易被淘汰,我當然不希望這樣。
柴靜:以你在現(xiàn)在電影界的這個地位和大家對你的敬重,你還有這種擔心嗎?被淘汰的恐懼……
李安:會,對于觀眾,對于期待你的人,也要有個交代,也要很誠懇。一直在不知道的狀態(tài),一種很新鮮很興奮的狀態(tài),給你最好的一個發(fā)揮。這是你作為一個有天分的人,欠觀眾的一個人情。
【解說】少年派的掙扎,也是李安內心的掙扎。他曾經(jīng)一事無成。他說那時的自己,唯一能和絕望對抗的,就是對電影的幻想。而即使現(xiàn)在已經(jīng)功成名就,在電影之外,他說自己仍然是一個無用的人。
【采訪2】柴靜:你覺得你在現(xiàn)實中是一個無用的人,為什么用“無用”這個詞?
李安:我不會用電腦,一般生活上的事情我都不太靈光的。不是我現(xiàn)在做大導演了,我才不管這些瑣事,我在年輕的時候就這樣的,迷迷糊糊的,所以我想我可能是活在另外一個空間的人吧,跟這個世界好像若即若離,不太容易專注了。
柴靜:在電影里的時候,你是什么狀態(tài)?
李安:好像換一個人,魂回來了。我的工作人員覺得我是很有主見,蠻堅強的,而且很專注。他們任何大大小小的事我都管,controlfreak(控制狂),事情從大到小每個細節(jié)我都管。而且我對很多東西都不懂,但如果跟電影有關的話我一下就懂了。
【解說】電影里的故事,該如何收尾?老虎的存在到底是真實的,還是少年派在海上漂流中為了對抗絕望、為了活下去而制造的幻覺?這是李安必須回答的問題。
【采訪3】柴靜:也許制片方會勸你說,你不要管它了,你就給一個通俗故事,一個冒險的故事,不就夠了嗎?
李安:對,可是那就是不夠好。我做電影,職業(yè)入行二十年,就是腦子喜歡編東西,很喜歡幻想,做夢。我很重視精神力量。
柴靜:在這個片子里面,你的態(tài)度是什么?
李安:就是一個男孩子的成長,從一個男孩變成男人。
柴靜:你想傳達的是什么?
李安:一種情懷吧,我這個人比較多愁善感。所以說我覺得成長的痛苦,也就是純真的喪失。
柴靜:好像你的大部分電影都在講純真的喪失?
李安:對,純真不光是喪失,你對純真的懷念本身是一種情懷,我覺得那種懷念不能夠喪失,我覺得純真應保存在內心深處,那里有你最珍惜的友情、跟人的關系,我覺得這些都要保留住,那是種精神狀態(tài),那是種赤子之心,我希望人不管生存環(huán)境怎么樣,都一定要有純潔的心。我希望在那個方面我永遠不要長大。
【采訪4】
柴靜:你原來說過一句,說電影不是去拍已知的,在拍電影過程當中你會發(fā)覺自己的未知,這個電影讓你發(fā)現(xiàn)自己的什么呢?
李安節(jié)目播出后,一直忙別的事,心想大家能看到視頻就夠。但有觀眾寫信來說不得不一字一字敲下視頻,很抱歉。今天貼出。訪問錄制的時間是11月2日,電影還沒公映,無法知道劇情,只能根據(jù)原先看小說的經(jīng)驗和對李安的些末了解來做這個訪問。訪問時長也很局促,這是很冒險的事,肯定不免粗淺。還好他對任何問題的思量均誠摯而有價值,使很多人寫信表達共鳴。節(jié)目播后我出國,到現(xiàn)在也還沒有看過電影,不好再多寫什么,訪問不長,未剪輯進去的內容也不多了,我摘選一些,用語錄體的方式附在文稿之后,供大家參考吧。再補幾句,這次提問中,有三處于我有個人的意義,第一處是我問:“你不怕失敗嗎?” 李安說:怕,怕才有勁,怕人才會提高警覺。就像小孩跟老虎飄洋過海,他后來發(fā)現(xiàn)沒有那個老虎他活不了,沒有那種恐懼,沒有讓他一個警醒的感覺。他對老虎的恐懼是提了他的神,增加了他的精氣神,所以那種提高警覺的那種心態(tài),心理狀態(tài)其實是生存跟求知跟學習最好的狀況,所以有時候我也需要一點刺激,我就害怕這樣的話,自己也惰怠了,很容易陳腐的,很容易被淘汰, “你還會有這種擔心嗎?被淘汰的恐懼?” “會會,對于觀眾對于期待你的人,也要有一個交代,也要很誠懇” 我采訪前正是一個思想上不安的階段,聽這段時,他如此赤誠,于公于私我都感觸?謶质侨俗顝姷母惺,但也使人保持精神上的警覺,與之共存。所以才在節(jié)目結尾處才說了那段話。第二處是,記者這個職業(yè),有時候莫名其妙的,跟一個人素不相識,一見之下,眾目睽睽,要問人心腹深處的事,有時有冒犯之感,但這個職業(yè)也就是這樣,就象李安拍電影時,他扮演老虎與PI對戲,兩人伏地游走,相互盯視,他說他不是在扮演虎,是從心里進入這只虎,忘記自己是誰。兩人都要有一種專注和相信,眼神一分,四周燈光,攝影,聲音全在眼里,幻覺就沒了。所以他說太精明的人有時候做不成事情,是因為他們不再把幻想當真。還有一處是問到他“你原來說過一句,說電影不是去拍已知的,在拍電影過程當中你會發(fā)覺自己的未知,這個電影讓你發(fā)現(xiàn)自己的什么呢?” 他說他發(fā)覺就像PI一樣,“我覺得我對信仰還是有一種向往,可是心里面還是有那頭老虎,還是搞不定! “這個老虎對你來說是什么?” “這個不能講! “是你在《電影夢》里面寫到的不斷重復出現(xiàn)的那個元素嗎?”我沒直接問。他也沒直接答“你看我這個臉很平和很溫和一個人,那為什么我拍電影會這么冒險,我想跟老虎有關系! “那種咆哮的欲望嗎?” “說不出來,像野獸一樣,有一種野性。我常常會拍一些跟我完全沒有關系的,拍女人,拍同性戀,拍《綠巨人》,拍這個東西,我自己也說不上來,只有在拍電影這種精神狀態(tài)里面我會有一些體驗,我很想這個真的層面,這種情懷能夠傳達給觀眾,希望也能夠引發(fā)他們心里面的臥虎藏龍吧! 問與不問,答與未答之間,忽然落到這句,我心里也一陣悸動。這個訪問從技術上講還有太多可以檢討的東西,不過它讓我回到了好久以前做這個職業(yè)之初的某一種心情,就如訪問將完時李安說的“沒有一個真心誠意的一個交流,生活是很空虛的,人生是荒謬的,而深層交流不能明講,只有靠藝術,靠電影,靠這些虛幻的東西,假設的東西,在里面交流,然后你感覺上沒有那么孤單,沒有那么無助” 當天日程安排幾乎以秒計,訪問時間一到,他被身邊人裹挾而去,但被卷到門口時,他還是回過身來一一向大家道謝,對我說“其實可以再談一談”,我說嗯,會的。領受他對世界的一番好意。 【演播室】大概在2007年,我看了一本書,叫《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本書很有趣,它寫的是一個十六七歲的印度少年,和一頭三歲的孟加拉虎,在遇到海難之后,共同在太平洋上漂流的故事。我還記得看完這本書后跟朋友說,這就是書和電影的區(qū)別,像這樣的故事只能寫成書,不能拍成電影,但是五年之后,這部電影要在下周公映了,而拍攝這部電影的人,是華人中唯一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李安!居跋瘛看y鏡頭【解說】船難,這是好萊塢電影常有的題材。【影像】少年幸存【解說】幸存,這也是西方大片慣常的情節(jié)。【影像】掀開帳篷,里面有老虎【解說】但是,一個17歲少年,和一只450磅的孟加拉虎共同在救生艇上,在漫無邊際的太平洋上漂流227天,在互相威脅中共同求生。這不是科幻或者神話,這是一個從未被大銀幕表現(xiàn)過的紀實題材,也是奧斯卡金獎導演李安的新作——《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部電影的同名小說,曾經(jīng)被評價為“絕不可能拍成電影”。從頭到尾,人與虎之間幾乎連互動的對白都沒有,所有的海上巨浪和老虎都需要電腦動畫虛擬。曾經(jīng)有多位導演試圖嘗試,先后知難而退,而李安之前的大部分影片,不管是講述父子關系的《推手》《喜宴》《飲食男女》,還是同性戀題材的《斷背山》,古裝武打題材的《臥虎藏龍》,或者諜戰(zhàn)題材的《色戒》,他一直被認為最擅長講述社會關系,人與他人的相處。但這部電影中,一場海難把所有的人類都與少年派隔絕了,只剩下讓人恐懼和敬畏的大自然、動物和自我!静稍L】李安柴靜:您為什么不去做您已經(jīng)很熟悉,很有安全的事情,比如說你以前很多題材都是社會的關系,你在當中把握的很游刃有余,里面有你的人生經(jīng)驗,為什么要去做一個只有一個男孩和一個老虎基本上連對白都沒有的電影?李安:沒有做過的才有意思,我打一個比較俏皮的比方。比如說在婚姻關系,你要很忠誠,拍電影不需要,越新鮮的越好,越?jīng)]有做過越刺激(越好)。柴靜:跟您的年齡和處境(有關嗎)?李安:有關有關。跟我的心態(tài)有很大關系。做電影,職業(yè)做了二十年,入行二十年,就以我現(xiàn)在做的成績來講,我就是再拍爛片再十年還有人找我拍,可是我會擔心說拍東西又沒有意思沒有挑戰(zhàn),我的那個斗志沒有了!窘庹f】老虎的每一只爪子都象刀一樣鋒利,它意味著威脅和死亡,為了和老虎保持安全的距離,少年派用船槳、救生衣和救生圈造了一只迷你的小筏子,用繩子把自己系在救生艇上,一開始,他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把老虎置于死地,后來他意識到,自己的生路只有一條,就是保證這只孟加拉虎的食物和飲水,只要他不餓,自己就沒有危險。他只能用這種方式來馴養(yǎng)這只老虎,而李安這次也面臨自稱有生以來最冒險的電影之旅。小孩、動物,水,這三樣已經(jīng)是電影界公認最難拍的題材,這還不夠,他還挑戰(zhàn)著嘗試3D拍攝!静稍L】李安柴靜:你不怕失敗嗎?李安:怕,怕才有勁,怕人才會提高警覺。就像小孩跟老虎飄洋過海,他后來發(fā)現(xiàn)沒有那個老虎他活不了,沒有那種恐懼,沒有讓他一個驚醒的感覺。他對老虎的恐懼是提了他的神,增加了他的精氣神,所以那種提高警覺的那種心態(tài),心理狀態(tài)其實是生存跟求知跟學習最好的狀況,所以有時候我也需要一點刺激,我就害怕這樣的話,自己也惰怠了,很容易陳腐的,很容易被淘汰,那我當然不希望。柴靜:以你現(xiàn)在在電影屆的這個地位和大家對你的敬重,你還會有這種擔心嗎?被淘汰的恐懼。李安:會會,對于觀眾對于期待你的人,也要有一個交代,也要很誠懇,一直在不知道的狀態(tài),一種很新鮮很興奮的狀態(tài),給你最好的一個發(fā)揮,這是你作為一個有天分的人欠觀眾的一個人情!窘庹f】李安曾經(jīng)在自傳中寫道:恐懼鞭策我不斷的求改進。因為沒有比“恐懼”更強烈的感受了。海洋中的少年在恐懼中學習如何制造釣竿,尋找淡水,在暴風雨的夜晚與鯊魚纏斗,而李安在恐懼中也開始他這一趟未知的漂流。他說,我喜歡做我不知道該怎么做的事!静稍L】李安柴靜:以往你曾經(jīng)說過,你說你摸著你的腸胃說,除非我這里有感覺,否則我不會去拍一部電影,拍這部的時候你有嗎?李安:有,當然有。柴靜:什么樣的感覺?李安:很奇怪,有一種,對信仰有一種好奇還有一種渴望,有一種想要去受苦受難的感覺,想要找點罪受吧,希望精神能夠提升。 PART 2 純真【解說】在大海中,少年派根據(jù)從小在動物園長大所積累的經(jīng)驗,開始了馴虎的過程,他甚至通過把玩老虎的糞便來打擊老虎的士氣,慢慢的,老虎終于明白了在救生艇中,派是老大,而自己是老二。這個少年在很多讀者想象中是很勇敢的面目,但李安說,他花了6個月的時間,在印度面試了3000多個少年,他尋找的是一張有點傻里傻氣的臉。【采訪】李安柴靜:你曾經(jīng)說過這個男孩剛來試鏡的時候戴個眼鏡,很驢的樣子。李安:人是緣分,真是緣分。柴靜:你在傳記里提到自己的時候也很多次用傻里傻氣這樣的詞語。李安:事情做成的話,大家覺得你很有先見,很有想象力,做不成的話真的就是傻里傻氣,那我們把幻想當真,是有一些天真,有一些單純,感覺上是傻里傻氣的,那你看做電影后來做出來都有一股傻勁,太精明的話可能就沒那么有意思了。柴靜:我看到你在選擇派這個少年的時候,你說過一個標準,你說我想找一張純真的臉,為什么是純真的臉,而不是堅強的或是聰明的?貌似這兩個詞更能幫人度過難關。李安:所謂的天才不是說能演能逗趣,而是一種他愿意投入在一個,把自己相信一個狀況,能夠非常專注。柴靜:相信這個詞這么重要嗎?李安:當然,電影就是相信,他不相信你看怎么會相信,他就是屬于這一種,一試就試出來!窘庹f】電影中一切皆為幻覺,太平洋并不存在,只是臺灣舊機場里搭出來的大水槽,所有這一切,壯觀的飛魚群在空中畫出的虹弧、閃閃發(fā)亮的海洋,躍出海面的座頭鯨,包括孟加拉虎都不存在,它從上百萬根毛發(fā)到運動的肌肉都是后期技術所為,這意味著扮演派的少年必須幻想出這一切。十六歲的印度孩子蘇拉是一個學生,從來沒有演過戲,試戲的時候,李安針對一份兩頁長的獨白,給孩子們很簡單的指示,而蘇拉的專注力完全沒有中斷,念白念到最后,他哭了,蘇拉身上渾然不覺的真摯打動了李安,那一刻起,李安說就是“這孩子了,我賭他”!静稍L】李安柴靜:但是在他演這個戲的時候,老虎也是3D做出來的,他等于要面對一個前面一無所有的一個世界,你讓他怎么去相信?李安:所以我覺得純真很重要,所以他的故事的小孩是一個十六歲的,不是十二歲,也不是二十六歲,一般開始你存在的意義是什么,他開始動腦筋了,然后你把他透過這樣一個年紀的角色去試煉,接受自然環(huán)境,還有神的實驗,它的氣質純真是是很重要,然后他對我的純真也很重要,因為這個本身它的相信,這個念力本身就是一種力量,就有一種說服力,所以我也不曉得,我想我自己本身的專注會影響了他。柴靜:這個專注是指什么?李安:對電影的熱誠,我也不曉得,反正一個東西我好像被占據(jù),整個身體被占據(jù)一下,所以我在那個狀況,其它不止它,其他的人自然而然就會進入那種狀況!窘庹f】在片場,為了調動派的情緒,李安曾經(jīng)親自扮演過那只老虎,來跟這個少年搭戲,兩個人沉默對視,在船舷上伏地游走,在這個大水池搭起來的太平洋里,一個完全靠想象力構建的世界,只依據(jù)兩個人共同的相信。蘇拉是一個從不會游泳也沒見過大海的男孩,他必須學習承受一切,在身上綁重物,在下水憋氣5分鐘來學習水中的生存。三個月里,他每天生活在水槽的巨浪里,每一次重拍只能依靠自己重置一切道具,這讓居務都掉了眼淚,拍攝結束,蘇拉瘦了14公斤!静稍L】李安柴靜:這個演員本身還是一個沒有成年的孩子,為什么你后來說在拍的過程當中反而是他率領著往前走?李安:就是那種純真的力量。柴靜:純真會有這個力量。李安:他不愿意讓我們失望,所以一般十幾歲小孩你不能那么靠著他,他會調皮,他會脆弱,他不習慣,他們還在受人照顧的年代,他不習慣抗那么重的責任,所以他能夠每天出來抗那個責任,他本身精神可貴,他對我們這些人是會有感染的。我們都拍很多電影,有些甚至都拍疲了,你看到他你會就不會疲,然后你要跟著他,其實你心里面的派都會出來,每個人心里面都有派的,那你就都寄托在他身上,這是一種共生的狀態(tài),所以他的狀態(tài)就影響到你拍片的狀態(tài),所以其實大家都在做他,教他,可是相反的,相輔相成,他變成一種精神的領袖。柴靜:不是你嗎?李安:是我,我跟他后來等于感覺好像是一體的,我是給指令,可是他是被看的人,就是他每天進場,他的精神狀況怎么樣,對大家是有影響的,拍片我覺得最可貴的是一種赤子之心!窘庹f】少年派慢慢學會馴服猛虎,但是不知李安:很難講,真的很難講,我發(fā)覺就像派一樣,我覺得我對信仰還是有一種向往,可是心里面還是有那頭老虎,還是搞不定。
柴靜:這個老虎對你來說是什么?
憎惡喜好,什么都一樣,吃東西他吃第一口餅干的時候味道簡直是到神水里面,過了一個禮拜慢慢就跟以后老百姓,大家一樣,沒有什么兩樣,他屬于一種肉體極端的就是被剝削以后,一種很極端的狀態(tài),這個東西很有啟發(fā)性,然后我自己去了印度一趟,去接受他們宗教文化,很有意思,慢慢接受,一邊旅游,一邊思想,我就想到兩個東西。一個就是說我想到怎么樣去檢驗想象力的一個結構。主持人:怎么講?就是有第一人稱,你有感受,還有一個第三人稱在講這個故事,同一個人,我用現(xiàn)代的派,成年的講他的感覺,所以他有理性跟感性我覺得都可以兼顧,我有一個框架出來,我覺得有點希望了,然后我想到3D,因為我想既然是無解的一個東西,那可能你再加一度空間,可能就有解,可能看到那個圓周率不是一個無理數(shù)嘛,那無理數(shù)怎么樣找到解答,看到那個圓就想出一定要另外一度空間,我就想到3D,我就想可能做3D,增加一種可能性,觀眾的感受,看水看東西,可能它處在一種不同的空間,那只是空想,《阿凡達》出來九個月以前的事情,我也不曉得,只是自己這么幻想,然后慢慢我就去找答案學習。 我這么大年紀,我不是空想,我一步一步的學習,然后到某一個程度就可以提出一個創(chuàng)見,這是我想做的,我還做了一個很重要的工作,我把飄洋過海這個七十分鐘中途航行這個階段,把它全部視覺化,我做了一套卡通,花了一年,然后到每一個鏡頭都把它做出來流動有音樂有表演,其實我這個片子還沒有拍以前我就演練過一遍了,然后它就有說服性,我要多大,我怎么做,怎么做的具體的方法怎么跟專家討論,然后可以找可行的方案,一步一步的然后慢慢做這個時候,男主角找到了,小孩,十六歲。 故事的小孩是一個十六歲的,不是十二歲,也不是二十六歲,十六歲是男孩子,一般開始你存在的意義是什么,他開始動腦筋了,透過他這樣一個年紀的角色去試煉,接受自然環(huán)境,還有神的試煉,他的氣質純真是是很重要,然后他對我的純真也很重要,我講什么他就相信什么,你如果老成一點的,或者演戲多一點的時候,你跟他講話他就這么看著你,你想這種眼神就不行,眼神是直就可以,所以他愿意相信甚至像宗教一樣相信那最好,因為這個本身它的相信,這個念力本身就是一種力量,就有一種說服力 我不是一個對人咆哮,就是對人吼吼叫叫,或者怎么樣,或者想個方法讓人家怎么樣,我不是這樣子的人。所以我自己本身的專注會影響到我周圍的人。我對一般演員說戲拍戲的時候,不止是演教,也有一種身教的作用在里面,我自己不自覺的。其實我跟他講的話,如果別人去講一下可能沒用,可能我就這么過去這樣講,我不曉得什么東西,會影響他們,他們也是有求好的心,不是說被動受教,他們也在追求,只是說我們一起在一個氣氛里面去追求一個我們想象的東西。 “你是說這個影響不是來自于導演這個地位的權威?” “有的時候不是你講的東西,而是你相信什么東西,所以我跟相信你要專著你要投入,要相信那個幻覺,它本身有種精神力量,有一種氣質,印度人講,就是一種因果關系,一種因緣,一種氣息,一種振動,一種頻率,說不出來的! “對對對,我想父親對我的影響很大,他是比較傳統(tǒng)的,他做搞戲這一行總是沒面子,后來我拿到奧斯卡他還開玩笑說拿到了滿意了吧,當然我受到很多社會的尊重,帶來很多榮譽,光耀門楣了,這個他也很有面子,所以基本上做電影沒面子的事情,他也釋懷了,我想他不讓我當初拍電影,總是在我們社會尤其舊社會里面對做這一行的人印象不好,總覺得比較戲有子,行為不太規(guī)矩,不是那么正經(jīng),這是他們老人家的觀念,可是我后來我想我慢慢得到他的尊重,我看起來除了拍戲,我回家我還是過很正常的生活,我想我這方面他也就接受了,我想這個比我的在電影上的成績,是更能讓他接受的一點,也不容易,那么干了三四十年。” 我常常覺得導演是二級演員,三級演員,最好得到是被人家拍的,差一點沒到那么好的話,就想象該怎么做。導演跟演員相當不同的,因為演員是被看,所以比較本能性的,導演你需要有一種觀察力跟分析力,當然也要有創(chuàng)作的本能在那邊,不過我們的觀察比較重要,所以我觀察的東西,我自己本身不管是二流還是三流演員我提醒他,他做的好不好,問題在哪里,我會感同身受,他哪里有矛盾,他這邊緊我這邊就跟著緊,我可以感同身受,這點對于演員還挺有效的,我可以學給他們看,可以講給他們聽! 不是我刻意要堅強,你說要做一個事情,你說言必行,行必果,對不對,總要一個結果,我說過要做,拿了錢帶這么多人,我講一些活靈活現(xiàn)講一些事情,沒有實驗出來沒有辦法交代,這個東西會驅策我,一直努力下去,而且你自己的幻想沒有兌現(xiàn)到熒幕上的時候很不滿足,你人生不行的,你做實驗往下做,這是很自然,我想很多拍片的人都是這樣,是片子在拍你,不是你在拍片子,我們都是好像奴隸一樣,是片子的奴隸不是片子主人是這樣拍多以后覺得片子在拍你,不是你在拍片子! 就像那個書一樣,它本身不是一個孤僻的東西,它本身是個對人有期望,有指望有精神力量,而且你拍這樣一個東西,你花這么多錢,你希望對社會大眾有感染,不是指著精英人物在那里做思想訓練,不是那么回事,有的故事是這個樣子,讓你做烈士,好像不是那么回事,所以我自己也琢磨到底什么樣,因為我自己也不是拍主流,基本上有些片子拍拍變成主流! 就以我現(xiàn)在做的成績來講,我就是再拍爛片在十年還有人找我拍,可是我會擔心說拍東西又沒有意思沒有挑戰(zhàn),我的斗志沒有,或者沒有新鮮的活,或者想象,或者拍累的有一種病態(tài)的心理,我就不會想把病態(tài)傳染給別人,我覺得我的身心要健康,想象力要豐富,人還有活力,明天我不曉得,我會過什么樣的生活,我完全沒有準備,我沒有嗜好沒有生活,沒有其它任何能力,錢我不會擔心,我這輩子可以只要沒有人把我銀行卡搶掉,基本上我不必擔心生活,可是我不能為了這個事情去拍片。 我們這一代拍電影的人,處在歷史上面很有利的地位,中西交結,文化的交結,我們正好有機會發(fā)揮,這是很難能可貴的機會,我們要把握,我們要創(chuàng)作,我們要激發(fā)下一代的創(chuàng)作力,然后對世界我們要展現(xiàn)我們生活的那種精神狀態(tài),我們的文化狀態(tài),讓世界人能夠更了解也能夠對他們有種啟發(fā),我覺得我們正好可以做,很多人有天分不見得能做,有機遇,有時機來做,我們這一代是很幸運的,這代人中國導演是很幸運的,要把握機會,不能夠妄自菲薄,要好好的把握機會做最好的發(fā)揮。 視頻節(jié)目: 李安:這個不能講。
憎惡喜好,什么都一樣,吃東西他吃第一口餅干的時候味道簡直是到神水里面,過了一個禮拜慢慢就跟以后老百姓,大家一樣,沒有什么兩樣,他屬于一種肉體極端的就是被剝削以后,一種很極端的狀態(tài),這個東西很有啟發(fā)性,然后我自己去了印度一趟,去接受他們宗教文化,很有意思,慢慢接受,一邊旅游,一邊思想,我就想到兩個東西。一個就是說我想到怎么樣去檢驗想象力的一個結構。主持人:怎么講?就是有第一人稱,你有感受,還有一個第三人稱在講這個故事,同一個人,我用現(xiàn)代的派,成年的講他的感覺,所以他有理性跟感性我覺得都可以兼顧,我有一個框架出來,我覺得有點希望了,然后我想到3D,因為我想既然是無解的一個東西,那可能你再加一度空間,可能就有解,可能看到那個圓周率不是一個無理數(shù)嘛,那無理數(shù)怎么樣找到解答,看到那個圓就想出一定要另外一度空間,我就想到3D,我就想可能做3D,增加一種可能性,觀眾的感受,看水看東西,可能它處在一種不同的空間,那只是空想,《阿凡達》出來九個月以前的事情,我也不曉得,只是自己這么幻想,然后慢慢我就去找答案學習。 我這么大年紀,我不是空想,我一步一步的學習,然后到某一個程度就可以提出一個創(chuàng)見,這是我想做的,我還做了一個很重要的工作,我把飄洋過海這個七十分鐘中途航行這個階段,把它全部視覺化,我做了一套卡通,花了一年,然后到每一個鏡頭都把它做出來流動有音樂有表演,其實我這個片子還沒有拍以前我就演練過一遍了,然后它就有說服性,我要多大,我怎么做,怎么做的具體的方法怎么跟專家討論,然后可以找可行的方案,一步一步的然后慢慢做這個時候,男主角找到了,小孩,十六歲。 故事的小孩是一個十六歲的,不是十二歲,也不是二十六歲,十六歲是男孩子,一般開始你存在的意義是什么,他開始動腦筋了,透過他這樣一個年紀的角色去試煉,接受自然環(huán)境,還有神的試煉,他的氣質純真是是很重要,然后他對我的純真也很重要,我講什么他就相信什么,你如果老成一點的,或者演戲多一點的時候,你跟他講話他就這么看著你,你想這種眼神就不行,眼神是直就可以,所以他愿意相信甚至像宗教一樣相信那最好,因為這個本身它的相信,這個念力本身就是一種力量,就有一種說服力 我不是一個對人咆哮,就是對人吼吼叫叫,或者怎么樣,或者想個方法讓人家怎么樣,我不是這樣子的人。所以我自己本身的專注會影響到我周圍的人。我對一般演員說戲拍戲的時候,不止是演教,也有一種身教的作用在里面,我自己不自覺的。其實我跟他講的話,如果別人去講一下可能沒用,可能我就這么過去這樣講,我不曉得什么東西,會影響他們,他們也是有求好的心,不是說被動受教,他們也在追求,只是說我們一起在一個氣氛里面去追求一個我們想象的東西。 “你是說這個影響不是來自于導演這個地位的權威?” “有的時候不是你講的東西,而是你相信什么東西,所以我跟相信你要專著你要投入,要相信那個幻覺,它本身有種精神力量,有一種氣質,印度人講,就是一種因果關系,一種因緣,一種氣息,一種振動,一種頻率,說不出來的。” “對對對,我想父親對我的影響很大,他是比較傳統(tǒng)的,他做搞戲這一行總是沒面子,后來我拿到奧斯卡他還開玩笑說拿到了滿意了吧,當然我受到很多社會的尊重,帶來很多榮譽,光耀門楣了,這個他也很有面子,所以基本上做電影沒面子的事情,他也釋懷了,我想他不讓我當初拍電影,總是在我們社會尤其舊社會里面對做這一行的人印象不好,總覺得比較戲有子,行為不太規(guī)矩,不是那么正經(jīng),這是他們老人家的觀念,可是我后來我想我慢慢得到他的尊重,我看起來除了拍戲,我回家我還是過很正常的生活,我想我這方面他也就接受了,我想這個比我的在電影上的成績,是更能讓他接受的一點,也不容易,那么干了三四十年! 我常常覺得導演是二級演員,三級演員,最好得到是被人家拍的,差一點沒到那么好的話,就想象該怎么做。導演跟演員相當不同的,因為演員是被看,所以比較本能性的,導演你需要有一種觀察力跟分析力,當然也要有創(chuàng)作的本能在那邊,不過我們的觀察比較重要,所以我觀察的東西,我自己本身不管是二流還是三流演員我提醒他,他做的好不好,問題在哪里,我會感同身受,他哪里有矛盾,他這邊緊我這邊就跟著緊,我可以感同身受,這點對于演員還挺有效的,我可以學給他們看,可以講給他們聽! 不是我刻意要堅強,你說要做一個事情,你說言必行,行必果,對不對,總要一個結果,我說過要做,拿了錢帶這么多人,我講一些活靈活現(xiàn)講一些事情,沒有實驗出來沒有辦法交代,這個東西會驅策我,一直努力下去,而且你自己的幻想沒有兌現(xiàn)到熒幕上的時候很不滿足,你人生不行的,你做實驗往下做,這是很自然,我想很多拍片的人都是這樣,是片子在拍你,不是你在拍片子,我們都是好像奴隸一樣,是片子的奴隸不是片子主人是這樣拍多以后覺得片子在拍你,不是你在拍片子! 就像那個書一樣,它本身不是一個孤僻的東西,它本身是個對人有期望,有指望有精神力量,而且你拍這樣一個東西,你花這么多錢,你希望對社會大眾有感染,不是指著精英人物在那里做思想訓練,不是那么回事,有的故事是這個樣子,讓你做烈士,好像不是那么回事,所以我自己也琢磨到底什么樣,因為我自己也不是拍主流,基本上有些片子拍拍變成主流。” 就以我現(xiàn)在做的成績來講,我就是再拍爛片在十年還有人找我拍,可是我會擔心說拍東西又沒有意思沒有挑戰(zhàn),我的斗志沒有,或者沒有新鮮的活,或者想象,或者拍累的有一種病態(tài)的心理,我就不會想把病態(tài)傳染給別人,我覺得我的身心要健康,想象力要豐富,人還有活力,明天我不曉得,我會過什么樣的生活,我完全沒有準備,我沒有嗜好沒有生活,沒有其它任何能力,錢我不會擔心,我這輩子可以只要沒有人把我銀行卡搶掉,基本上我不必擔心生活,可是我不能為了這個事情去拍片。 我們這一代拍電影的人,處在歷史上面很有利的地位,中西交結,文化的交結,我們正好有機會發(fā)揮,這是很難能可貴的機會,我們要把握,我們要創(chuàng)作,我們要激發(fā)下一代的創(chuàng)作力,然后對世界我們要展現(xiàn)我們生活的那種精神狀態(tài),我們的文化狀態(tài),讓世界人能夠更了解也能夠對他們有種啟發(fā),我覺得我們正好可以做,很多人有天分不見得能做,有機遇,有時機來做,我們這一代是很幸運的,這代人中國導演是很幸運的,要把握機會,不能夠妄自菲薄,要好好的把握機會做最好的發(fā)揮。 視頻節(jié)目: 柴靜:那種咆哮的欲望嗎?
李安節(jié)目播出后,一直忙別的事,心想大家能看到視頻就夠。但有觀眾寫信來說不得不一字一字敲下視頻,很抱歉。今天貼出。訪問錄制的時間是11月2日,電影還沒公映,無法知道劇情,只能根據(jù)原先看小說的經(jīng)驗和對李安的些末了解來做這個訪問。訪問時長也很局促,這是很冒險的事,肯定不免粗淺。還好他對任何問題的思量均誠摯而有價值,使很多人寫信表達共鳴。節(jié)目播后我出國,到現(xiàn)在也還沒有看過電影,不好再多寫什么,訪問不長,未剪輯進去的內容也不多了,我摘選一些,用語錄體的方式附在文稿之后,供大家參考吧。再補幾句,這次提問中,有三處于我有個人的意義,第一處是我問:“你不怕失敗嗎?” 李安說:怕,怕才有勁,怕人才會提高警覺。就像小孩跟老虎飄洋過海,他后來發(fā)現(xiàn)沒有那個老虎他活不了,沒有那種恐懼,沒有讓他一個警醒的感覺。他對老虎的恐懼是提了他的神,增加了他的精氣神,所以那種提高警覺的那種心態(tài),心理狀態(tài)其實是生存跟求知跟學習最好的狀況,所以有時候我也需要一點刺激,我就害怕這樣的話,自己也惰怠了,很容易陳腐的,很容易被淘汰, “你還會有這種擔心嗎?被淘汰的恐懼?” “會會,對于觀眾對于期待你的人,也要有一個交代,也要很誠懇” 我采訪前正是一個思想上不安的階段,聽這段時,他如此赤誠,于公于私我都感觸?謶质侨俗顝姷母惺,但也使人保持精神上的警覺,與之共存。所以才在節(jié)目結尾處才說了那段話。第二處是,記者這個職業(yè),有時候莫名其妙的,跟一個人素不相識,一見之下,眾目睽睽,要問人心腹深處的事,有時有冒犯之感,但這個職業(yè)也就是這樣,就象李安拍電影時,他扮演老虎與PI對戲,兩人伏地游走,相互盯視,他說他不是在扮演虎,是從心里進入這只虎,忘記自己是誰。兩人都要有一種專注和相信,眼神一分,四周燈光,攝影,聲音全在眼里,幻覺就沒了。所以他說太精明的人有時候做不成事情,是因為他們不再把幻想當真。還有一處是問到他“你原來說過一句,說電影不是去拍已知的,在拍電影過程當中你會發(fā)覺自己的未知,這個電影讓你發(fā)現(xiàn)自己的什么呢?” 他說他發(fā)覺就像PI一樣,“我覺得我對信仰還是有一種向往,可是心里面還是有那頭老虎,還是搞不定! “這個老虎對你來說是什么?” “這個不能講! “是你在《電影夢》里面寫到的不斷重復出現(xiàn)的那個元素嗎?”我沒直接問。他也沒直接答“你看我這個臉很平和很溫和一個人,那為什么我拍電影會這么冒險,我想跟老虎有關系! “那種咆哮的欲望嗎?” “說不出來,像野獸一樣,有一種野性。我常常會拍一些跟我完全沒有關系的,拍女人,拍同性戀,拍《綠巨人》,拍這個東西,我自己也說不上來,只有在拍電影這種精神狀態(tài)里面我會有一些體驗,我很想這個真的層面,這種情懷能夠傳達給觀眾,希望也能夠引發(fā)他們心里面的臥虎藏龍吧! 問與不問,答與未答之間,忽然落到這句,我心里也一陣悸動。這個訪問從技術上講還有太多可以檢討的東西,不過它讓我回到了好久以前做這個職業(yè)之初的某一種心情,就如訪問將完時李安說的“沒有一個真心誠意的一個交流,生活是很空虛的,人生是荒謬的,而深層交流不能明講,只有靠藝術,靠電影,靠這些虛幻的東西,假設的東西,在里面交流,然后你感覺上沒有那么孤單,沒有那么無助” 當天日程安排幾乎以秒計,訪問時間一到,他被身邊人裹挾而去,但被卷到門口時,他還是回過身來一一向大家道謝,對我說“其實可以再談一談”,我說嗯,會的。領受他對世界的一番好意。 【演播室】大概在2007年,我看了一本書,叫《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本書很有趣,它寫的是一個十六七歲的印度少年,和一頭三歲的孟加拉虎,在遇到海難之后,共同在太平洋上漂流的故事。我還記得看完這本書后跟朋友說,這就是書和電影的區(qū)別,像這樣的故事只能寫成書,不能拍成電影,但是五年之后,這部電影要在下周公映了,而拍攝這部電影的人,是華人中唯一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李安!居跋瘛看y鏡頭【解說】船難,這是好萊塢電影常有的題材!居跋瘛可倌晷掖妗窘庹f】幸存,這也是西方大片慣常的情節(jié)。【影像】掀開帳篷,里面有老虎【解說】但是,一個17歲少年,和一只450磅的孟加拉虎共同在救生艇上,在漫無邊際的太平洋上漂流227天,在互相威脅中共同求生。這不是科幻或者神話,這是一個從未被大銀幕表現(xiàn)過的紀實題材,也是奧斯卡金獎導演李安的新作——《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部電影的同名小說,曾經(jīng)被評價為“絕不可能拍成電影”。從頭到尾,人與虎之間幾乎連互動的對白都沒有,所有的海上巨浪和老虎都需要電腦動畫虛擬。曾經(jīng)有多位導演試圖嘗試,先后知難而退,而李安之前的大部分影片,不管是講述父子關系的《推手》《喜宴》《飲食男女》,還是同性戀題材的《斷背山》,古裝武打題材的《臥虎藏龍》,或者諜戰(zhàn)題材的《色戒》,他一直被認為最擅長講述社會關系,人與他人的相處。但這部電影中,一場海難把所有的人類都與少年派隔絕了,只剩下讓人恐懼和敬畏的大自然、動物和自我。【采訪】李安柴靜:您為什么不去做您已經(jīng)很熟悉,很有安全的事情,比如說你以前很多題材都是社會的關系,你在當中把握的很游刃有余,里面有你的人生經(jīng)驗,為什么要去做一個只有一個男孩和一個老虎基本上連對白都沒有的電影?李安:沒有做過的才有意思,我打一個比較俏皮的比方。比如說在婚姻關系,你要很忠誠,拍電影不需要,越新鮮的越好,越?jīng)]有做過越刺激(越好)。柴靜:跟您的年齡和處境(有關嗎)?李安:有關有關。跟我的心態(tài)有很大關系。做電影,職業(yè)做了二十年,入行二十年,就以我現(xiàn)在做的成績來講,我就是再拍爛片再十年還有人找我拍,可是我會擔心說拍東西又沒有意思沒有挑戰(zhàn),我的那個斗志沒有了。【解說】老虎的每一只爪子都象刀一樣鋒利,它意味著威脅和死亡,為了和老虎保持安全的距離,少年派用船槳、救生衣和救生圈造了一只迷你的小筏子,用繩子把自己系在救生艇上,一開始,他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把老虎置于死地,后來他意識到,自己的生路只有一條,就是保證這只孟加拉虎的食物和飲水,只要他不餓,自己就沒有危險。他只能用這種方式來馴養(yǎng)這只老虎,而李安這次也面臨自稱有生以來最冒險的電影之旅。小孩、動物,水,這三樣已經(jīng)是電影界公認最難拍的題材,這還不夠,他還挑戰(zhàn)著嘗試3D拍攝!静稍L】李安柴靜:你不怕失敗嗎?李安:怕,怕才有勁,怕人才會提高警覺。就像小孩跟老虎飄洋過海,他后來發(fā)現(xiàn)沒有那個老虎他活不了,沒有那種恐懼,沒有讓他一個驚醒的感覺。他對老虎的恐懼是提了他的神,增加了他的精氣神,所以那種提高警覺的那種心態(tài),心理狀態(tài)其實是生存跟求知跟學習最好的狀況,所以有時候我也需要一點刺激,我就害怕這樣的話,自己也惰怠了,很容易陳腐的,很容易被淘汰,那我當然不希望。柴靜:以你現(xiàn)在在電影屆的這個地位和大家對你的敬重,你還會有這種擔心嗎?被淘汰的恐懼。李安:會會,對于觀眾對于期待你的人,也要有一個交代,也要很誠懇,一直在不知道的狀態(tài),一種很新鮮很興奮的狀態(tài),給你最好的一個發(fā)揮,這是你作為一個有天分的人欠觀眾的一個人情!窘庹f】李安曾經(jīng)在自傳中寫道:恐懼鞭策我不斷的求改進。因為沒有比“恐懼”更強烈的感受了。海洋中的少年在恐懼中學習如何制造釣竿,尋找淡水,在暴風雨的夜晚與鯊魚纏斗,而李安在恐懼中也開始他這一趟未知的漂流。他說,我喜歡做我不知道該怎么做的事。【采訪】李安柴靜:以往你曾經(jīng)說過,你說你摸著你的腸胃說,除非我這里有感覺,否則我不會去拍一部電影,拍這部的時候你有嗎?李安:有,當然有。柴靜:什么樣的感覺?李安:很奇怪,有一種,對信仰有一種好奇還有一種渴望,有一種想要去受苦受難的感覺,想要找點罪受吧,希望精神能夠提升。 PART 2 純真【解說】在大海中,少年派根據(jù)從小在動物園長大所積累的經(jīng)驗,開始了馴虎的過程,他甚至通過把玩老虎的糞便來打擊老虎的士氣,慢慢的,老虎終于明白了在救生艇中,派是老大,而自己是老二。這個少年在很多讀者想象中是很勇敢的面目,但李安說,他花了6個月的時間,在印度面試了3000多個少年,他尋找的是一張有點傻里傻氣的臉。【采訪】李安柴靜:你曾經(jīng)說過這個男孩剛來試鏡的時候戴個眼鏡,很驢的樣子。李安:人是緣分,真是緣分。柴靜:你在傳記里提到自己的時候也很多次用傻里傻氣這樣的詞語。李安:事情做成的話,大家覺得你很有先見,很有想象力,做不成的話真的就是傻里傻氣,那我們把幻想當真,是有一些天真,有一些單純,感覺上是傻里傻氣的,那你看做電影后來做出來都有一股傻勁,太精明的話可能就沒那么有意思了。柴靜:我看到你在選擇派這個少年的時候,你說過一個標準,你說我想找一張純真的臉,為什么是純真的臉,而不是堅強的或是聰明的?貌似這兩個詞更能幫人度過難關。李安:所謂的天才不是說能演能逗趣,而是一種他愿意投入在一個,把自己相信一個狀況,能夠非常專注。柴靜:相信這個詞這么重要嗎?李安:當然,電影就是相信,他不相信你看怎么會相信,他就是屬于這一種,一試就試出來。【解說】電影中一切皆為幻覺,太平洋并不存在,只是臺灣舊機場里搭出來的大水槽,所有這一切,壯觀的飛魚群在空中畫出的虹弧、閃閃發(fā)亮的海洋,躍出海面的座頭鯨,包括孟加拉虎都不存在,它從上百萬根毛發(fā)到運動的肌肉都是后期技術所為,這意味著扮演派的少年必須幻想出這一切。十六歲的印度孩子蘇拉是一個學生,從來沒有演過戲,試戲的時候,李安針對一份兩頁長的獨白,給孩子們很簡單的指示,而蘇拉的專注力完全沒有中斷,念白念到最后,他哭了,蘇拉身上渾然不覺的真摯打動了李安,那一刻起,李安說就是“這孩子了,我賭他”!静稍L】李安柴靜:但是在他演這個戲的時候,老虎也是3D做出來的,他等于要面對一個前面一無所有的一個世界,你讓他怎么去相信?李安:所以我覺得純真很重要,所以他的故事的小孩是一個十六歲的,不是十二歲,也不是二十六歲,一般開始你存在的意義是什么,他開始動腦筋了,然后你把他透過這樣一個年紀的角色去試煉,接受自然環(huán)境,還有神的實驗,它的氣質純真是是很重要,然后他對我的純真也很重要,因為這個本身它的相信,這個念力本身就是一種力量,就有一種說服力,所以我也不曉得,我想我自己本身的專注會影響了他。柴靜:這個專注是指什么?李安:對電影的熱誠,我也不曉得,反正一個東西我好像被占據(jù),整個身體被占據(jù)一下,所以我在那個狀況,其它不止它,其他的人自然而然就會進入那種狀況!窘庹f】在片場,為了調動派的情緒,李安曾經(jīng)親自扮演過那只老虎,來跟這個少年搭戲,兩個人沉默對視,在船舷上伏地游走,在這個大水池搭起來的太平洋里,一個完全靠想象力構建的世界,只依據(jù)兩個人共同的相信。蘇拉是一個從不會游泳也沒見過大海的男孩,他必須學習承受一切,在身上綁重物,在下水憋氣5分鐘來學習水中的生存。三個月里,他每天生活在水槽的巨浪里,每一次重拍只能依靠自己重置一切道具,這讓居務都掉了眼淚,拍攝結束,蘇拉瘦了14公斤!静稍L】李安柴靜:這個演員本身還是一個沒有成年的孩子,為什么你后來說在拍的過程當中反而是他率領著往前走?李安:就是那種純真的力量。柴靜:純真會有這個力量。李安:他不愿意讓我們失望,所以一般十幾歲小孩你不能那么靠著他,他會調皮,他會脆弱,他不習慣,他們還在受人照顧的年代,他不習慣抗那么重的責任,所以他能夠每天出來抗那個責任,他本身精神可貴,他對我們這些人是會有感染的。我們都拍很多電影,有些甚至都拍疲了,你看到他你會就不會疲,然后你要跟著他,其實你心里面的派都會出來,每個人心里面都有派的,那你就都寄托在他身上,這是一種共生的狀態(tài),所以他的狀態(tài)就影響到你拍片的狀態(tài),所以其實大家都在做他,教他,可是相反的,相輔相成,他變成一種精神的領袖。柴靜:不是你嗎?李安:是我,我跟他后來等于感覺好像是一體的,我是給指令,可是他是被看的人,就是他每天進場,他的精神狀況怎么樣,對大家是有影響的,拍片我覺得最可貴的是一種赤子之心!窘庹f】少年派慢慢學會馴服猛虎,但是不知李安:說不出來,像野獸一樣,有一種野性。我常常會拍一些跟我完全沒有關系的,拍女人,拍《綠巨人》,拍這個東西,我自己也說不上來,只有在拍電影這種精神狀態(tài)里面我會有一些體驗,我很想這個真的層面,這種情懷能夠傳達給觀眾,希望也能夠引發(fā)他們心里面的臥虎藏龍吧。
柴靜:表面看上去大家都覺得你是一個好好先生,你甚至不愿意說得罪人的話。但是你的電影當中,充滿了不安,掙扎,甚至是憤怒,或者是……那你覺不覺得你會有點矛盾?
李安:我想每個人都有,只是說我比較有天分,我具體化,我能夠拍成電影,而他不見得有能力表達出來。
(選自《柴靜的博客》,有刪節(jié))
【小題1】根據(jù)訪談內容,李安自己所說的“無用”指哪些方面?(2分)
【小題2】李安把“絕不可能拍成電影”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拍成3D電影,獲奧斯卡金獎。他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請根據(jù)訪談內容簡要概括。(4分)
【小題3】你如何理解李安在【采訪3】中說“成長的痛苦,也就是純真的喪失”這句話。(3分)
【小題4】這篇訪談為什么以“心中的臥虎”為標題,請簡要分析。(4分)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2-2013學年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qū)九年級第一次適應性考試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現(xiàn)代文閱讀
心中的臥虎
【解說】一個十七歲的少年和一只四百五十磅的孟加拉虎共同在救生艇上,在漫無邊際的太平洋上漂流二百二十七天,在互相威脅中共同求生,這不是科幻,而是一個從未被大銀幕表現(xiàn)過的紀實題材,也是奧斯卡金獎導演李安的新作——《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部電影的同名小說,曾被評價為“絕不可能拍成電影”。2013年2月25日李安憑借此片獲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采訪1】柴靜:你不怕失敗嗎?
李安:怕,怕才有勁兒。怕,人才會提高警覺。就像那個少年跟那個老虎漂洋過海,他后來發(fā)現(xiàn)沒有那個老虎他活不了,沒有那種恐懼,就沒有讓他驚醒的感覺,他對老虎的恐懼提了他的神,增加了他的精氣神。所以那種提高警覺的心理狀況,其實是生存、求知、學習最好的狀況。所以有時候我也需要一點刺激。如果自己也惰怠了,很容易陳腐,很容易被淘汰,我當然不希望這樣。
柴靜:以你在現(xiàn)在電影界的這個地位和大家對你的敬重,你還有這種擔心嗎?被淘汰的恐懼……
李安:會,對于觀眾,對于期待你的人,也要有個交代,也要很誠懇。一直在不知道的狀態(tài),一種很新鮮很興奮的狀態(tài),給你最好的一個發(fā)揮。這是你作為一個有天分的人,欠觀眾的一個人情。
【解說】少年派的掙扎,也是李安內心的掙扎。他曾經(jīng)一事無成。他說那時的自己,唯一能和絕望對抗的,就是對電影的幻想。而即使現(xiàn)在已經(jīng)功成名就,在電影之外,他說自己仍然是一個無用的人。
【采訪2】柴靜:你覺得你在現(xiàn)實中是一個無用的人,為什么用“無用”這個詞?
李安:我不會用電腦,一般生活上的事情我都不太靈光的。不是我現(xiàn)在做大導演了,我才不管這些瑣事,我在年輕的時候就這樣的,迷迷糊糊的,所以我想我可能是活在另外一個空間的人吧,跟這個世界好像若即若離,不太容易專注了。
柴靜:在電影里的時候,你是什么狀態(tài)?
李安:好像換一個人,魂回來了。我的工作人員覺得我是很有主見,蠻堅強的,而且很專注。他們任何大大小小的事我都管,controlfreak(控制狂),事情從大到小每個細節(jié)我都管。而且我對很多東西都不懂,但如果跟電影有關的話我一下就懂了。
【解說】電影里的故事,該如何收尾?老虎的存在到底是真實的,還是少年派在海上漂流中為了對抗絕望、為了活下去而制造的幻覺?這是李安必須回答的問題。
【采訪3】柴靜:也許制片方會勸你說,你不要管它了,你就給一個通俗故事,一個冒險的故事,不就夠了嗎?
李安:對,可是那就是不夠好。我做電影,職業(yè)入行二十年,就是腦子喜歡編東西,很喜歡幻想,做夢。我很重視精神力量。
柴靜:在這個片子里面,你的態(tài)度是什么?
李安:就是一個男孩子的成長,從一個男孩變成男人。
柴靜:你想傳達的是什么?
李安:一種情懷吧,我這個人比較多愁善感。所以說我覺得成長的痛苦,也就是純真的喪失。
柴靜:好像你的大部分電影都在講純真的喪失?
李安:對,純真不光是喪失,你對純真的懷念本身是一種情懷,我覺得那種懷念不能夠喪失,我覺得純真應保存在內心深處,那里有你最珍惜的友情、跟人的關系,我覺得這些都要保留住,那是種精神狀態(tài),那是種赤子之心,我希望人不管生存環(huán)境怎么樣,都一定要有純潔的心。我希望在那個方面我永遠不要長大。
【采訪4】
柴靜:你原來說過一句,說電影不是去拍已知的,在拍電影過程當中你會發(fā)覺自己的未知,這個電影讓你發(fā)現(xiàn)自己的什么呢?
李安節(jié)目播出后,一直忙別的事,心想大家能看到視頻就夠。但有觀眾寫信來說不得不一字一字敲下視頻,很抱歉。今天貼出。訪問錄制的時間是11月2日,電影還沒公映,無法知道劇情,只能根據(jù)原先看小說的經(jīng)驗和對李安的些末了解來做這個訪問。訪問時長也很局促,這是很冒險的事,肯定不免粗淺。還好他對任何問題的思量均誠摯而有價值,使很多人寫信表達共鳴。節(jié)目播后我出國,到現(xiàn)在也還沒有看過電影,不好再多寫什么,訪問不長,未剪輯進去的內容也不多了,我摘選一些,用語錄體的方式附在文稿之后,供大家參考吧。再補幾句,這次提問中,有三處于我有個人的意義,第一處是我問:“你不怕失敗嗎?” 李安說:怕,怕才有勁,怕人才會提高警覺。就像小孩跟老虎飄洋過海,他后來發(fā)現(xiàn)沒有那個老虎他活不了,沒有那種恐懼,沒有讓他一個警醒的感覺。他對老虎的恐懼是提了他的神,增加了他的精氣神,所以那種提高警覺的那種心態(tài),心理狀態(tài)其實是生存跟求知跟學習最好的狀況,所以有時候我也需要一點刺激,我就害怕這樣的話,自己也惰怠了,很容易陳腐的,很容易被淘汰, “你還會有這種擔心嗎?被淘汰的恐懼?” “會會,對于觀眾對于期待你的人,也要有一個交代,也要很誠懇” 我采訪前正是一個思想上不安的階段,聽這段時,他如此赤誠,于公于私我都感觸?謶质侨俗顝姷母惺,但也使人保持精神上的警覺,與之共存。所以才在節(jié)目結尾處才說了那段話。第二處是,記者這個職業(yè),有時候莫名其妙的,跟一個人素不相識,一見之下,眾目睽睽,要問人心腹深處的事,有時有冒犯之感,但這個職業(yè)也就是這樣,就象李安拍電影時,他扮演老虎與PI對戲,兩人伏地游走,相互盯視,他說他不是在扮演虎,是從心里進入這只虎,忘記自己是誰。兩人都要有一種專注和相信,眼神一分,四周燈光,攝影,聲音全在眼里,幻覺就沒了。所以他說太精明的人有時候做不成事情,是因為他們不再把幻想當真。還有一處是問到他“你原來說過一句,說電影不是去拍已知的,在拍電影過程當中你會發(fā)覺自己的未知,這個電影讓你發(fā)現(xiàn)自己的什么呢?” 他說他發(fā)覺就像PI一樣,“我覺得我對信仰還是有一種向往,可是心里面還是有那頭老虎,還是搞不定! “這個老虎對你來說是什么?” “這個不能講! “是你在《電影夢》里面寫到的不斷重復出現(xiàn)的那個元素嗎?”我沒直接問。他也沒直接答“你看我這個臉很平和很溫和一個人,那為什么我拍電影會這么冒險,我想跟老虎有關系! “那種咆哮的欲望嗎?” “說不出來,像野獸一樣,有一種野性。我常常會拍一些跟我完全沒有關系的,拍女人,拍同性戀,拍《綠巨人》,拍這個東西,我自己也說不上來,只有在拍電影這種精神狀態(tài)里面我會有一些體驗,我很想這個真的層面,這種情懷能夠傳達給觀眾,希望也能夠引發(fā)他們心里面的臥虎藏龍吧! 問與不問,答與未答之間,忽然落到這句,我心里也一陣悸動。這個訪問從技術上講還有太多可以檢討的東西,不過它讓我回到了好久以前做這個職業(yè)之初的某一種心情,就如訪問將完時李安說的“沒有一個真心誠意的一個交流,生活是很空虛的,人生是荒謬的,而深層交流不能明講,只有靠藝術,靠電影,靠這些虛幻的東西,假設的東西,在里面交流,然后你感覺上沒有那么孤單,沒有那么無助” 當天日程安排幾乎以秒計,訪問時間一到,他被身邊人裹挾而去,但被卷到門口時,他還是回過身來一一向大家道謝,對我說“其實可以再談一談”,我說嗯,會的。領受他對世界的一番好意。 【演播室】大概在2007年,我看了一本書,叫《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本書很有趣,它寫的是一個十六七歲的印度少年,和一頭三歲的孟加拉虎,在遇到海難之后,共同在太平洋上漂流的故事。我還記得看完這本書后跟朋友說,這就是書和電影的區(qū)別,像這樣的故事只能寫成書,不能拍成電影,但是五年之后,這部電影要在下周公映了,而拍攝這部電影的人,是華人中唯一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李安!居跋瘛看y鏡頭【解說】船難,這是好萊塢電影常有的題材。【影像】少年幸存【解說】幸存,這也是西方大片慣常的情節(jié)。【影像】掀開帳篷,里面有老虎【解說】但是,一個17歲少年,和一只450磅的孟加拉虎共同在救生艇上,在漫無邊際的太平洋上漂流227天,在互相威脅中共同求生。這不是科幻或者神話,這是一個從未被大銀幕表現(xiàn)過的紀實題材,也是奧斯卡金獎導演李安的新作——《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部電影的同名小說,曾經(jīng)被評價為“絕不可能拍成電影”。從頭到尾,人與虎之間幾乎連互動的對白都沒有,所有的海上巨浪和老虎都需要電腦動畫虛擬。曾經(jīng)有多位導演試圖嘗試,先后知難而退,而李安之前的大部分影片,不管是講述父子關系的《推手》《喜宴》《飲食男女》,還是同性戀題材的《斷背山》,古裝武打題材的《臥虎藏龍》,或者諜戰(zhàn)題材的《色戒》,他一直被認為最擅長講述社會關系,人與他人的相處。但這部電影中,一場海難把所有的人類都與少年派隔絕了,只剩下讓人恐懼和敬畏的大自然、動物和自我!静稍L】李安柴靜:您為什么不去做您已經(jīng)很熟悉,很有安全的事情,比如說你以前很多題材都是社會的關系,你在當中把握的很游刃有余,里面有你的人生經(jīng)驗,為什么要去做一個只有一個男孩和一個老虎基本上連對白都沒有的電影?李安:沒有做過的才有意思,我打一個比較俏皮的比方。比如說在婚姻關系,你要很忠誠,拍電影不需要,越新鮮的越好,越?jīng)]有做過越刺激(越好)。柴靜:跟您的年齡和處境(有關嗎)?李安:有關有關。跟我的心態(tài)有很大關系。做電影,職業(yè)做了二十年,入行二十年,就以我現(xiàn)在做的成績來講,我就是再拍爛片再十年還有人找我拍,可是我會擔心說拍東西又沒有意思沒有挑戰(zhàn),我的那個斗志沒有了!窘庹f】老虎的每一只爪子都象刀一樣鋒利,它意味著威脅和死亡,為了和老虎保持安全的距離,少年派用船槳、救生衣和救生圈造了一只迷你的小筏子,用繩子把自己系在救生艇上,一開始,他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把老虎置于死地,后來他意識到,自己的生路只有一條,就是保證這只孟加拉虎的食物和飲水,只要他不餓,自己就沒有危險。他只能用這種方式來馴養(yǎng)這只老虎,而李安這次也面臨自稱有生以來最冒險的電影之旅。小孩、動物,水,這三樣已經(jīng)是電影界公認最難拍的題材,這還不夠,他還挑戰(zhàn)著嘗試3D拍攝!静稍L】李安柴靜:你不怕失敗嗎?李安:怕,怕才有勁,怕人才會提高警覺。就像小孩跟老虎飄洋過海,他后來發(fā)現(xiàn)沒有那個老虎他活不了,沒有那種恐懼,沒有讓他一個驚醒的感覺。他對老虎的恐懼是提了他的神,增加了他的精氣神,所以那種提高警覺的那種心態(tài),心理狀態(tài)其實是生存跟求知跟學習最好的狀況,所以有時候我也需要一點刺激,我就害怕這樣的話,自己也惰怠了,很容易陳腐的,很容易被淘汰,那我當然不希望。柴靜:以你現(xiàn)在在電影屆的這個地位和大家對你的敬重,你還會有這種擔心嗎?被淘汰的恐懼。李安:會會,對于觀眾對于期待你的人,也要有一個交代,也要很誠懇,一直在不知道的狀態(tài),一種很新鮮很興奮的狀態(tài),給你最好的一個發(fā)揮,這是你作為一個有天分的人欠觀眾的一個人情。【解說】李安曾經(jīng)在自傳中寫道:恐懼鞭策我不斷的求改進。因為沒有比“恐懼”更強烈的感受了。海洋中的少年在恐懼中學習如何制造釣竿,尋找淡水,在暴風雨的夜晚與鯊魚纏斗,而李安在恐懼中也開始他這一趟未知的漂流。他說,我喜歡做我不知道該怎么做的事!静稍L】李安柴靜:以往你曾經(jīng)說過,你說你摸著你的腸胃說,除非我這里有感覺,否則我不會去拍一部電影,拍這部的時候你有嗎?李安:有,當然有。柴靜:什么樣的感覺?李安:很奇怪,有一種,對信仰有一種好奇還有一種渴望,有一種想要去受苦受難的感覺,想要找點罪受吧,希望精神能夠提升。 PART 2 純真【解說】在大海中,少年派根據(jù)從小在動物園長大所積累的經(jīng)驗,開始了馴虎的過程,他甚至通過把玩老虎的糞便來打擊老虎的士氣,慢慢的,老虎終于明白了在救生艇中,派是老大,而自己是老二。這個少年在很多讀者想象中是很勇敢的面目,但李安說,他花了6個月的時間,在印度面試了3000多個少年,他尋找的是一張有點傻里傻氣的臉!静稍L】李安柴靜:你曾經(jīng)說過這個男孩剛來試鏡的時候戴個眼鏡,很驢的樣子。李安:人是緣分,真是緣分。柴靜:你在傳記里提到自己的時候也很多次用傻里傻氣這樣的詞語。李安:事情做成的話,大家覺得你很有先見,很有想象力,做不成的話真的就是傻里傻氣,那我們把幻想當真,是有一些天真,有一些單純,感覺上是傻里傻氣的,那你看做電影后來做出來都有一股傻勁,太精明的話可能就沒那么有意思了。柴靜:我看到你在選擇派這個少年的時候,你說過一個標準,你說我想找一張純真的臉,為什么是純真的臉,而不是堅強的或是聰明的?貌似這兩個詞更能幫人度過難關。李安:所謂的天才不是說能演能逗趣,而是一種他愿意投入在一個,把自己相信一個狀況,能夠非常專注。柴靜:相信這個詞這么重要嗎?李安:當然,電影就是相信,他不相信你看怎么會相信,他就是屬于這一種,一試就試出來!窘庹f】電影中一切皆為幻覺,太平洋并不存在,只是臺灣舊機場里搭出來的大水槽,所有這一切,壯觀的飛魚群在空中畫出的虹弧、閃閃發(fā)亮的海洋,躍出海面的座頭鯨,包括孟加拉虎都不存在,它從上百萬根毛發(fā)到運動的肌肉都是后期技術所為,這意味著扮演派的少年必須幻想出這一切。十六歲的印度孩子蘇拉是一個學生,從來沒有演過戲,試戲的時候,李安針對一份兩頁長的獨白,給孩子們很簡單的指示,而蘇拉的專注力完全沒有中斷,念白念到最后,他哭了,蘇拉身上渾然不覺的真摯打動了李安,那一刻起,李安說就是“這孩子了,我賭他”。【采訪】李安柴靜:但是在他演這個戲的時候,老虎也是3D做出來的,他等于要面對一個前面一無所有的一個世界,你讓他怎么去相信?李安:所以我覺得純真很重要,所以他的故事的小孩是一個十六歲的,不是十二歲,也不是二十六歲,一般開始你存在的意義是什么,他開始動腦筋了,然后你把他透過這樣一個年紀的角色去試煉,接受自然環(huán)境,還有神的實驗,它的氣質純真是是很重要,然后他對我的純真也很重要,因為這個本身它的相信,這個念力本身就是一種力量,就有一種說服力,所以我也不曉得,我想我自己本身的專注會影響了他。柴靜:這個專注是指什么?李安:對電影的熱誠,我也不曉得,反正一個東西我好像被占據(jù),整個身體被占據(jù)一下,所以我在那個狀況,其它不止它,其他的人自然而然就會進入那種狀況。【解說】在片場,為了調動派的情緒,李安曾經(jīng)親自扮演過那只老虎,來跟這個少年搭戲,兩個人沉默對視,在船舷上伏地游走,在這個大水池搭起來的太平洋里,一個完全靠想象力構建的世界,只依據(jù)兩個人共同的相信。蘇拉是一個從不會游泳也沒見過大海的男孩,他必須學習承受一切,在身上綁重物,在下水憋氣5分鐘來學習水中的生存。三個月里,他每天生活在水槽的巨浪里,每一次重拍只能依靠自己重置一切道具,這讓居務都掉了眼淚,拍攝結束,蘇拉瘦了14公斤!静稍L】李安柴靜:這個演員本身還是一個沒有成年的孩子,為什么你后來說在拍的過程當中反而是他率領著往前走?李安:就是那種純真的力量。柴靜:純真會有這個力量。李安:他不愿意讓我們失望,所以一般十幾歲小孩你不能那么靠著他,他會調皮,他會脆弱,他不習慣,他們還在受人照顧的年代,他不習慣抗那么重的責任,所以他能夠每天出來抗那個責任,他本身精神可貴,他對我們這些人是會有感染的。我們都拍很多電影,有些甚至都拍疲了,你看到他你會就不會疲,然后你要跟著他,其實你心里面的派都會出來,每個人心里面都有派的,那你就都寄托在他身上,這是一種共生的狀態(tài),所以他的狀態(tài)就影響到你拍片的狀態(tài),所以其實大家都在做他,教他,可是相反的,相輔相成,他變成一種精神的領袖。柴靜:不是你嗎?李安:是我,我跟他后來等于感覺好像是一體的,我是給指令,可是他是被看的人,就是他每天進場,他的精神狀況怎么樣,對大家是有影響的,拍片我覺得最可貴的是一種赤子之心!窘庹f】少年派慢慢學會馴服猛虎,但是不知李安:很難講,真的很難講,我發(fā)覺就像派一樣,我覺得我對信仰還是有一種向往,可是心里面還是有那頭老虎,還是搞不定。
柴靜:這個老虎對你來說是什么?
憎惡喜好,什么都一樣,吃東西他吃第一口餅干的時候味道簡直是到神水里面,過了一個禮拜慢慢就跟以后老百姓,大家一樣,沒有什么兩樣,他屬于一種肉體極端的就是被剝削以后,一種很極端的狀態(tài),這個東西很有啟發(fā)性,然后我自己去了印度一趟,去接受他們宗教文化,很有意思,慢慢接受,一邊旅游,一邊思想,我就想到兩個東西。一個就是說我想到怎么樣去檢驗想象力的一個結構。主持人:怎么講?就是有第一人稱,你有感受,還有一個第三人稱在講這個故事,同一個人,我用現(xiàn)代的派,成年的講他的感覺,所以他有理性跟感性我覺得都可以兼顧,我有一個框架出來,我覺得有點希望了,然后我想到3D,因為我想既然是無解的一個東西,那可能你再加一度空間,可能就有解,可能看到那個圓周率不是一個無理數(shù)嘛,那無理數(shù)怎么樣找到解答,看到那個圓就想出一定要另外一度空間,我就想到3D,我就想可能做3D,增加一種可能性,觀眾的感受,看水看東西,可能它處在一種不同的空間,那只是空想,《阿凡達》出來九個月以前的事情,我也不曉得,只是自己這么幻想,然后慢慢我就去找答案學習。 我這么大年紀,我不是空想,我一步一步的學習,然后到某一個程度就可以提出一個創(chuàng)見,這是我想做的,我還做了一個很重要的工作,我把飄洋過海這個七十分鐘中途航行這個階段,把它全部視覺化,我做了一套卡通,花了一年,然后到每一個鏡頭都把它做出來流動有音樂有表演,其實我這個片子還沒有拍以前我就演練過一遍了,然后它就有說服性,我要多大,我怎么做,怎么做的具體的方法怎么跟專家討論,然后可以找可行的方案,一步一步的然后慢慢做這個時候,男主角找到了,小孩,十六歲。 故事的小孩是一個十六歲的,不是十二歲,也不是二十六歲,十六歲是男孩子,一般開始你存在的意義是什么,他開始動腦筋了,透過他這樣一個年紀的角色去試煉,接受自然環(huán)境,還有神的試煉,他的氣質純真是是很重要,然后他對我的純真也很重要,我講什么他就相信什么,你如果老成一點的,或者演戲多一點的時候,你跟他講話他就這么看著你,你想這種眼神就不行,眼神是直就可以,所以他愿意相信甚至像宗教一樣相信那最好,因為這個本身它的相信,這個念力本身就是一種力量,就有一種說服力 我不是一個對人咆哮,就是對人吼吼叫叫,或者怎么樣,或者想個方法讓人家怎么樣,我不是這樣子的人。所以我自己本身的專注會影響到我周圍的人。我對一般演員說戲拍戲的時候,不止是演教,也有一種身教的作用在里面,我自己不自覺的。其實我跟他講的話,如果別人去講一下可能沒用,可能我就這么過去這樣講,我不曉得什么東西,會影響他們,他們也是有求好的心,不是說被動受教,他們也在追求,只是說我們一起在一個氣氛里面去追求一個我們想象的東西。 “你是說這個影響不是來自于導演這個地位的權威?” “有的時候不是你講的東西,而是你相信什么東西,所以我跟相信你要專著你要投入,要相信那個幻覺,它本身有種精神力量,有一種氣質,印度人講,就是一種因果關系,一種因緣,一種氣息,一種振動,一種頻率,說不出來的! “對對對,我想父親對我的影響很大,他是比較傳統(tǒng)的,他做搞戲這一行總是沒面子,后來我拿到奧斯卡他還開玩笑說拿到了滿意了吧,當然我受到很多社會的尊重,帶來很多榮譽,光耀門楣了,這個他也很有面子,所以基本上做電影沒面子的事情,他也釋懷了,我想他不讓我當初拍電影,總是在我們社會尤其舊社會里面對做這一行的人印象不好,總覺得比較戲有子,行為不太規(guī)矩,不是那么正經(jīng),這是他們老人家的觀念,可是我后來我想我慢慢得到他的尊重,我看起來除了拍戲,我回家我還是過很正常的生活,我想我這方面他也就接受了,我想這個比我的在電影上的成績,是更能讓他接受的一點,也不容易,那么干了三四十年! 我常常覺得導演是二級演員,三級演員,最好得到是被人家拍的,差一點沒到那么好的話,就想象該怎么做。導演跟演員相當不同的,因為演員是被看,所以比較本能性的,導演你需要有一種觀察力跟分析力,當然也要有創(chuàng)作的本能在那邊,不過我們的觀察比較重要,所以我觀察的東西,我自己本身不管是二流還是三流演員我提醒他,他做的好不好,問題在哪里,我會感同身受,他哪里有矛盾,他這邊緊我這邊就跟著緊,我可以感同身受,這點對于演員還挺有效的,我可以學給他們看,可以講給他們聽! 不是我刻意要堅強,你說要做一個事情,你說言必行,行必果,對不對,總要一個結果,我說過要做,拿了錢帶這么多人,我講一些活靈活現(xiàn)講一些事情,沒有實驗出來沒有辦法交代,這個東西會驅策我,一直努力下去,而且你自己的幻想沒有兌現(xiàn)到熒幕上的時候很不滿足,你人生不行的,你做實驗往下做,這是很自然,我想很多拍片的人都是這樣,是片子在拍你,不是你在拍片子,我們都是好像奴隸一樣,是片子的奴隸不是片子主人是這樣拍多以后覺得片子在拍你,不是你在拍片子! 就像那個書一樣,它本身不是一個孤僻的東西,它本身是個對人有期望,有指望有精神力量,而且你拍這樣一個東西,你花這么多錢,你希望對社會大眾有感染,不是指著精英人物在那里做思想訓練,不是那么回事,有的故事是這個樣子,讓你做烈士,好像不是那么回事,所以我自己也琢磨到底什么樣,因為我自己也不是拍主流,基本上有些片子拍拍變成主流。” 就以我現(xiàn)在做的成績來講,我就是再拍爛片在十年還有人找我拍,可是我會擔心說拍東西又沒有意思沒有挑戰(zhàn),我的斗志沒有,或者沒有新鮮的活,或者想象,或者拍累的有一種病態(tài)的心理,我就不會想把病態(tài)傳染給別人,我覺得我的身心要健康,想象力要豐富,人還有活力,明天我不曉得,我會過什么樣的生活,我完全沒有準備,我沒有嗜好沒有生活,沒有其它任何能力,錢我不會擔心,我這輩子可以只要沒有人把我銀行卡搶掉,基本上我不必擔心生活,可是我不能為了這個事情去拍片。 我們這一代拍電影的人,處在歷史上面很有利的地位,中西交結,文化的交結,我們正好有機會發(fā)揮,這是很難能可貴的機會,我們要把握,我們要創(chuàng)作,我們要激發(fā)下一代的創(chuàng)作力,然后對世界我們要展現(xiàn)我們生活的那種精神狀態(tài),我們的文化狀態(tài),讓世界人能夠更了解也能夠對他們有種啟發(fā),我覺得我們正好可以做,很多人有天分不見得能做,有機遇,有時機來做,我們這一代是很幸運的,這代人中國導演是很幸運的,要把握機會,不能夠妄自菲薄,要好好的把握機會做最好的發(fā)揮。 視頻節(jié)目: 李安:這個不能講。
憎惡喜好,什么都一樣,吃東西他吃第一口餅干的時候味道簡直是到神水里面,過了一個禮拜慢慢就跟以后老百姓,大家一樣,沒有什么兩樣,他屬于一種肉體極端的就是被剝削以后,一種很極端的狀態(tài),這個東西很有啟發(fā)性,然后我自己去了印度一趟,去接受他們宗教文化,很有意思,慢慢接受,一邊旅游,一邊思想,我就想到兩個東西。一個就是說我想到怎么樣去檢驗想象力的一個結構。主持人:怎么講?就是有第一人稱,你有感受,還有一個第三人稱在講這個故事,同一個人,我用現(xiàn)代的派,成年的講他的感覺,所以他有理性跟感性我覺得都可以兼顧,我有一個框架出來,我覺得有點希望了,然后我想到3D,因為我想既然是無解的一個東西,那可能你再加一度空間,可能就有解,可能看到那個圓周率不是一個無理數(shù)嘛,那無理數(shù)怎么樣找到解答,看到那個圓就想出一定要另外一度空間,我就想到3D,我就想可能做3D,增加一種可能性,觀眾的感受,看水看東西,可能它處在一種不同的空間,那只是空想,《阿凡達》出來九個月以前的事情,我也不曉得,只是自己這么幻想,然后慢慢我就去找答案學習。 我這么大年紀,我不是空想,我一步一步的學習,然后到某一個程度就可以提出一個創(chuàng)見,這是我想做的,我還做了一個很重要的工作,我把飄洋過海這個七十分鐘中途航行這個階段,把它全部視覺化,我做了一套卡通,花了一年,然后到每一個鏡頭都把它做出來流動有音樂有表演,其實我這個片子還沒有拍以前我就演練過一遍了,然后它就有說服性,我要多大,我怎么做,怎么做的具體的方法怎么跟專家討論,然后可以找可行的方案,一步一步的然后慢慢做這個時候,男主角找到了,小孩,十六歲。 故事的小孩是一個十六歲的,不是十二歲,也不是二十六歲,十六歲是男孩子,一般開始你存在的意義是什么,他開始動腦筋了,透過他這樣一個年紀的角色去試煉,接受自然環(huán)境,還有神的試煉,他的氣質純真是是很重要,然后他對我的純真也很重要,我講什么他就相信什么,你如果老成一點的,或者演戲多一點的時候,你跟他講話他就這么看著你,你想這種眼神就不行,眼神是直就可以,所以他愿意相信甚至像宗教一樣相信那最好,因為這個本身它的相信,這個念力本身就是一種力量,就有一種說服力 我不是一個對人咆哮,就是對人吼吼叫叫,或者怎么樣,或者想個方法讓人家怎么樣,我不是這樣子的人。所以我自己本身的專注會影響到我周圍的人。我對一般演員說戲拍戲的時候,不止是演教,也有一種身教的作用在里面,我自己不自覺的。其實我跟他講的話,如果別人去講一下可能沒用,可能我就這么過去這樣講,我不曉得什么東西,會影響他們,他們也是有求好的心,不是說被動受教,他們也在追求,只是說我們一起在一個氣氛里面去追求一個我們想象的東西。 “你是說這個影響不是來自于導演這個地位的權威?” “有的時候不是你講的東西,而是你相信什么東西,所以我跟相信你要專著你要投入,要相信那個幻覺,它本身有種精神力量,有一種氣質,印度人講,就是一種因果關系,一種因緣,一種氣息,一種振動,一種頻率,說不出來的。” “對對對,我想父親對我的影響很大,他是比較傳統(tǒng)的,他做搞戲這一行總是沒面子,后來我拿到奧斯卡他還開玩笑說拿到了滿意了吧,當然我受到很多社會的尊重,帶來很多榮譽,光耀門楣了,這個他也很有面子,所以基本上做電影沒面子的事情,他也釋懷了,我想他不讓我當初拍電影,總是在我們社會尤其舊社會里面對做這一行的人印象不好,總覺得比較戲有子,行為不太規(guī)矩,不是那么正經(jīng),這是他們老人家的觀念,可是我后來我想我慢慢得到他的尊重,我看起來除了拍戲,我回家我還是過很正常的生活,我想我這方面他也就接受了,我想這個比我的在電影上的成績,是更能讓他接受的一點,也不容易,那么干了三四十年! 我常常覺得導演是二級演員,三級演員,最好得到是被人家拍的,差一點沒到那么好的話,就想象該怎么做。導演跟演員相當不同的,因為演員是被看,所以比較本能性的,導演你需要有一種觀察力跟分析力,當然也要有創(chuàng)作的本能在那邊,不過我們的觀察比較重要,所以我觀察的東西,我自己本身不管是二流還是三流演員我提醒他,他做的好不好,問題在哪里,我會感同身受,他哪里有矛盾,他這邊緊我這邊就跟著緊,我可以感同身受,這點對于演員還挺有效的,我可以學給他們看,可以講給他們聽! 不是我刻意要堅強,你說要做一個事情,你說言必行,行必果,對不對,總要一個結果,我說過要做,拿了錢帶這么多人,我講一些活靈活現(xiàn)講一些事情,沒有實驗出來沒有辦法交代,這個東西會驅策我,一直努力下去,而且你自己的幻想沒有兌現(xiàn)到熒幕上的時候很不滿足,你人生不行的,你做實驗往下做,這是很自然,我想很多拍片的人都是這樣,是片子在拍你,不是你在拍片子,我們都是好像奴隸一樣,是片子的奴隸不是片子主人是這樣拍多以后覺得片子在拍你,不是你在拍片子! 就像那個書一樣,它本身不是一個孤僻的東西,它本身是個對人有期望,有指望有精神力量,而且你拍這樣一個東西,你花這么多錢,你希望對社會大眾有感染,不是指著精英人物在那里做思想訓練,不是那么回事,有的故事是這個樣子,讓你做烈士,好像不是那么回事,所以我自己也琢磨到底什么樣,因為我自己也不是拍主流,基本上有些片子拍拍變成主流。” 就以我現(xiàn)在做的成績來講,我就是再拍爛片在十年還有人找我拍,可是我會擔心說拍東西又沒有意思沒有挑戰(zhàn),我的斗志沒有,或者沒有新鮮的活,或者想象,或者拍累的有一種病態(tài)的心理,我就不會想把病態(tài)傳染給別人,我覺得我的身心要健康,想象力要豐富,人還有活力,明天我不曉得,我會過什么樣的生活,我完全沒有準備,我沒有嗜好沒有生活,沒有其它任何能力,錢我不會擔心,我這輩子可以只要沒有人把我銀行卡搶掉,基本上我不必擔心生活,可是我不能為了這個事情去拍片。 我們這一代拍電影的人,處在歷史上面很有利的地位,中西交結,文化的交結,我們正好有機會發(fā)揮,這是很難能可貴的機會,我們要把握,我們要創(chuàng)作,我們要激發(fā)下一代的創(chuàng)作力,然后對世界我們要展現(xiàn)我們生活的那種精神狀態(tài),我們的文化狀態(tài),讓世界人能夠更了解也能夠對他們有種啟發(fā),我覺得我們正好可以做,很多人有天分不見得能做,有機遇,有時機來做,我們這一代是很幸運的,這代人中國導演是很幸運的,要把握機會,不能夠妄自菲薄,要好好的把握機會做最好的發(fā)揮。 視頻節(jié)目: 柴靜:那種咆哮的欲望嗎?
李安節(jié)目播出后,一直忙別的事,心想大家能看到視頻就夠。但有觀眾寫信來說不得不一字一字敲下視頻,很抱歉。今天貼出。訪問錄制的時間是11月2日,電影還沒公映,無法知道劇情,只能根據(jù)原先看小說的經(jīng)驗和對李安的些末了解來做這個訪問。訪問時長也很局促,這是很冒險的事,肯定不免粗淺。還好他對任何問題的思量均誠摯而有價值,使很多人寫信表達共鳴。節(jié)目播后我出國,到現(xiàn)在也還沒有看過電影,不好再多寫什么,訪問不長,未剪輯進去的內容也不多了,我摘選一些,用語錄體的方式附在文稿之后,供大家參考吧。再補幾句,這次提問中,有三處于我有個人的意義,第一處是我問:“你不怕失敗嗎?” 李安說:怕,怕才有勁,怕人才會提高警覺。就像小孩跟老虎飄洋過海,他后來發(fā)現(xiàn)沒有那個老虎他活不了,沒有那種恐懼,沒有讓他一個警醒的感覺。他對老虎的恐懼是提了他的神,增加了他的精氣神,所以那種提高警覺的那種心態(tài),心理狀態(tài)其實是生存跟求知跟學習最好的狀況,所以有時候我也需要一點刺激,我就害怕這樣的話,自己也惰怠了,很容易陳腐的,很容易被淘汰, “你還會有這種擔心嗎?被淘汰的恐懼?” “會會,對于觀眾對于期待你的人,也要有一個交代,也要很誠懇” 我采訪前正是一個思想上不安的階段,聽這段時,他如此赤誠,于公于私我都感觸?謶质侨俗顝姷母惺,但也使人保持精神上的警覺,與之共存。所以才在節(jié)目結尾處才說了那段話。第二處是,記者這個職業(yè),有時候莫名其妙的,跟一個人素不相識,一見之下,眾目睽睽,要問人心腹深處的事,有時有冒犯之感,但這個職業(yè)也就是這樣,就象李安拍電影時,他扮演老虎與PI對戲,兩人伏地游走,相互盯視,他說他不是在扮演虎,是從心里進入這只虎,忘記自己是誰。兩人都要有一種專注和相信,眼神一分,四周燈光,攝影,聲音全在眼里,幻覺就沒了。所以他說太精明的人有時候做不成事情,是因為他們不再把幻想當真。還有一處是問到他“你原來說過一句,說電影不是去拍已知的,在拍電影過程當中你會發(fā)覺自己的未知,這個電影讓你發(fā)現(xiàn)自己的什么呢?” 他說他發(fā)覺就像PI一樣,“我覺得我對信仰還是有一種向往,可是心里面還是有那頭老虎,還是搞不定! “這個老虎對你來說是什么?” “這個不能講! “是你在《電影夢》里面寫到的不斷重復出現(xiàn)的那個元素嗎?”我沒直接問。他也沒直接答“你看我這個臉很平和很溫和一個人,那為什么我拍電影會這么冒險,我想跟老虎有關系! “那種咆哮的欲望嗎?” “說不出來,像野獸一樣,有一種野性。我常常會拍一些跟我完全沒有關系的,拍女人,拍同性戀,拍《綠巨人》,拍這個東西,我自己也說不上來,只有在拍電影這種精神狀態(tài)里面我會有一些體驗,我很想這個真的層面,這種情懷能夠傳達給觀眾,希望也能夠引發(fā)他們心里面的臥虎藏龍吧。” 問與不問,答與未答之間,忽然落到這句,我心里也一陣悸動。這個訪問從技術上講還有太多可以檢討的東西,不過它讓我回到了好久以前做這個職業(yè)之初的某一種心情,就如訪問將完時李安說的“沒有一個真心誠意的一個交流,生活是很空虛的,人生是荒謬的,而深層交流不能明講,只有靠藝術,靠電影,靠這些虛幻的東西,假設的東西,在里面交流,然后你感覺上沒有那么孤單,沒有那么無助” 當天日程安排幾乎以秒計,訪問時間一到,他被身邊人裹挾而去,但被卷到門口時,他還是回過身來一一向大家道謝,對我說“其實可以再談一談”,我說嗯,會的。領受他對世界的一番好意。 【演播室】大概在2007年,我看了一本書,叫《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本書很有趣,它寫的是一個十六七歲的印度少年,和一頭三歲的孟加拉虎,在遇到海難之后,共同在太平洋上漂流的故事。我還記得看完這本書后跟朋友說,這就是書和電影的區(qū)別,像這樣的故事只能寫成書,不能拍成電影,但是五年之后,這部電影要在下周公映了,而拍攝這部電影的人,是華人中唯一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李安。【影像】船難鏡頭【解說】船難,這是好萊塢電影常有的題材!居跋瘛可倌晷掖妗窘庹f】幸存,這也是西方大片慣常的情節(jié)!居跋瘛肯崎_帳篷,里面有老虎【解說】但是,一個17歲少年,和一只450磅的孟加拉虎共同在救生艇上,在漫無邊際的太平洋上漂流227天,在互相威脅中共同求生。這不是科幻或者神話,這是一個從未被大銀幕表現(xiàn)過的紀實題材,也是奧斯卡金獎導演李安的新作——《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部電影的同名小說,曾經(jīng)被評價為“絕不可能拍成電影”。從頭到尾,人與虎之間幾乎連互動的對白都沒有,所有的海上巨浪和老虎都需要電腦動畫虛擬。曾經(jīng)有多位導演試圖嘗試,先后知難而退,而李安之前的大部分影片,不管是講述父子關系的《推手》《喜宴》《飲食男女》,還是同性戀題材的《斷背山》,古裝武打題材的《臥虎藏龍》,或者諜戰(zhàn)題材的《色戒》,他一直被認為最擅長講述社會關系,人與他人的相處。但這部電影中,一場海難把所有的人類都與少年派隔絕了,只剩下讓人恐懼和敬畏的大自然、動物和自我。【采訪】李安柴靜:您為什么不去做您已經(jīng)很熟悉,很有安全的事情,比如說你以前很多題材都是社會的關系,你在當中把握的很游刃有余,里面有你的人生經(jīng)驗,為什么要去做一個只有一個男孩和一個老虎基本上連對白都沒有的電影?李安:沒有做過的才有意思,我打一個比較俏皮的比方。比如說在婚姻關系,你要很忠誠,拍電影不需要,越新鮮的越好,越?jīng)]有做過越刺激(越好)。柴靜:跟您的年齡和處境(有關嗎)?李安:有關有關。跟我的心態(tài)有很大關系。做電影,職業(yè)做了二十年,入行二十年,就以我現(xiàn)在做的成績來講,我就是再拍爛片再十年還有人找我拍,可是我會擔心說拍東西又沒有意思沒有挑戰(zhàn),我的那個斗志沒有了。【解說】老虎的每一只爪子都象刀一樣鋒利,它意味著威脅和死亡,為了和老虎保持安全的距離,少年派用船槳、救生衣和救生圈造了一只迷你的小筏子,用繩子把自己系在救生艇上,一開始,他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把老虎置于死地,后來他意識到,自己的生路只有一條,就是保證這只孟加拉虎的食物和飲水,只要他不餓,自己就沒有危險。他只能用這種方式來馴養(yǎng)這只老虎,而李安這次也面臨自稱有生以來最冒險的電影之旅。小孩、動物,水,這三樣已經(jīng)是電影界公認最難拍的題材,這還不夠,他還挑戰(zhàn)著嘗試3D拍攝!静稍L】李安柴靜:你不怕失敗嗎?李安:怕,怕才有勁,怕人才會提高警覺。就像小孩跟老虎飄洋過海,他后來發(fā)現(xiàn)沒有那個老虎他活不了,沒有那種恐懼,沒有讓他一個驚醒的感覺。他對老虎的恐懼是提了他的神,增加了他的精氣神,所以那種提高警覺的那種心態(tài),心理狀態(tài)其實是生存跟求知跟學習最好的狀況,所以有時候我也需要一點刺激,我就害怕這樣的話,自己也惰怠了,很容易陳腐的,很容易被淘汰,那我當然不希望。柴靜:以你現(xiàn)在在電影屆的這個地位和大家對你的敬重,你還會有這種擔心嗎?被淘汰的恐懼。李安:會會,對于觀眾對于期待你的人,也要有一個交代,也要很誠懇,一直在不知道的狀態(tài),一種很新鮮很興奮的狀態(tài),給你最好的一個發(fā)揮,這是你作為一個有天分的人欠觀眾的一個人情!窘庹f】李安曾經(jīng)在自傳中寫道:恐懼鞭策我不斷的求改進。因為沒有比“恐懼”更強烈的感受了。海洋中的少年在恐懼中學習如何制造釣竿,尋找淡水,在暴風雨的夜晚與鯊魚纏斗,而李安在恐懼中也開始他這一趟未知的漂流。他說,我喜歡做我不知道該怎么做的事。【采訪】李安柴靜:以往你曾經(jīng)說過,你說你摸著你的腸胃說,除非我這里有感覺,否則我不會去拍一部電影,拍這部的時候你有嗎?李安:有,當然有。柴靜:什么樣的感覺?李安:很奇怪,有一種,對信仰有一種好奇還有一種渴望,有一種想要去受苦受難的感覺,想要找點罪受吧,希望精神能夠提升。 PART 2 純真【解說】在大海中,少年派根據(jù)從小在動物園長大所積累的經(jīng)驗,開始了馴虎的過程,他甚至通過把玩老虎的糞便來打擊老虎的士氣,慢慢的,老虎終于明白了在救生艇中,派是老大,而自己是老二。這個少年在很多讀者想象中是很勇敢的面目,但李安說,他花了6個月的時間,在印度面試了3000多個少年,他尋找的是一張有點傻里傻氣的臉!静稍L】李安柴靜:你曾經(jīng)說過這個男孩剛來試鏡的時候戴個眼鏡,很驢的樣子。李安:人是緣分,真是緣分。柴靜:你在傳記里提到自己的時候也很多次用傻里傻氣這樣的詞語。李安:事情做成的話,大家覺得你很有先見,很有想象力,做不成的話真的就是傻里傻氣,那我們把幻想當真,是有一些天真,有一些單純,感覺上是傻里傻氣的,那你看做電影后來做出來都有一股傻勁,太精明的話可能就沒那么有意思了。柴靜:我看到你在選擇派這個少年的時候,你說過一個標準,你說我想找一張純真的臉,為什么是純真的臉,而不是堅強的或是聰明的?貌似這兩個詞更能幫人度過難關。李安:所謂的天才不是說能演能逗趣,而是一種他愿意投入在一個,把自己相信一個狀況,能夠非常專注。柴靜:相信這個詞這么重要嗎?李安:當然,電影就是相信,他不相信你看怎么會相信,他就是屬于這一種,一試就試出來!窘庹f】電影中一切皆為幻覺,太平洋并不存在,只是臺灣舊機場里搭出來的大水槽,所有這一切,壯觀的飛魚群在空中畫出的虹弧、閃閃發(fā)亮的海洋,躍出海面的座頭鯨,包括孟加拉虎都不存在,它從上百萬根毛發(fā)到運動的肌肉都是后期技術所為,這意味著扮演派的少年必須幻想出這一切。十六歲的印度孩子蘇拉是一個學生,從來沒有演過戲,試戲的時候,李安針對一份兩頁長的獨白,給孩子們很簡單的指示,而蘇拉的專注力完全沒有中斷,念白念到最后,他哭了,蘇拉身上渾然不覺的真摯打動了李安,那一刻起,李安說就是“這孩子了,我賭他”。【采訪】李安柴靜:但是在他演這個戲的時候,老虎也是3D做出來的,他等于要面對一個前面一無所有的一個世界,你讓他怎么去相信?李安:所以我覺得純真很重要,所以他的故事的小孩是一個十六歲的,不是十二歲,也不是二十六歲,一般開始你存在的意義是什么,他開始動腦筋了,然后你把他透過這樣一個年紀的角色去試煉,接受自然環(huán)境,還有神的實驗,它的氣質純真是是很重要,然后他對我的純真也很重要,因為這個本身它的相信,這個念力本身就是一種力量,就有一種說服力,所以我也不曉得,我想我自己本身的專注會影響了他。柴靜:這個專注是指什么?李安:對電影的熱誠,我也不曉得,反正一個東西我好像被占據(jù),整個身體被占據(jù)一下,所以我在那個狀況,其它不止它,其他的人自然而然就會進入那種狀況!窘庹f】在片場,為了調動派的情緒,李安曾經(jīng)親自扮演過那只老虎,來跟這個少年搭戲,兩個人沉默對視,在船舷上伏地游走,在這個大水池搭起來的太平洋里,一個完全靠想象力構建的世界,只依據(jù)兩個人共同的相信。蘇拉是一個從不會游泳也沒見過大海的男孩,他必須學習承受一切,在身上綁重物,在下水憋氣5分鐘來學習水中的生存。三個月里,他每天生活在水槽的巨浪里,每一次重拍只能依靠自己重置一切道具,這讓居務都掉了眼淚,拍攝結束,蘇拉瘦了14公斤!静稍L】李安柴靜:這個演員本身還是一個沒有成年的孩子,為什么你后來說在拍的過程當中反而是他率領著往前走?李安:就是那種純真的力量。柴靜:純真會有這個力量。李安:他不愿意讓我們失望,所以一般十幾歲小孩你不能那么靠著他,他會調皮,他會脆弱,他不習慣,他們還在受人照顧的年代,他不習慣抗那么重的責任,所以他能夠每天出來抗那個責任,他本身精神可貴,他對我們這些人是會有感染的。我們都拍很多電影,有些甚至都拍疲了,你看到他你會就不會疲,然后你要跟著他,其實你心里面的派都會出來,每個人心里面都有派的,那你就都寄托在他身上,這是一種共生的狀態(tài),所以他的狀態(tài)就影響到你拍片的狀態(tài),所以其實大家都在做他,教他,可是相反的,相輔相成,他變成一種精神的領袖。柴靜:不是你嗎?李安:是我,我跟他后來等于感覺好像是一體的,我是給指令,可是他是被看的人,就是他每天進場,他的精神狀況怎么樣,對大家是有影響的,拍片我覺得最可貴的是一種赤子之心!窘庹f】少年派慢慢學會馴服猛虎,但是不知李安:說不出來,像野獸一樣,有一種野性。我常常會拍一些跟我完全沒有關系的,拍女人,拍《綠巨人》,拍這個東西,我自己也說不上來,只有在拍電影這種精神狀態(tài)里面我會有一些體驗,我很想這個真的層面,這種情懷能夠傳達給觀眾,希望也能夠引發(fā)他們心里面的臥虎藏龍吧。
柴靜:表面看上去大家都覺得你是一個好好先生,你甚至不愿意說得罪人的話。但是你的電影當中,充滿了不安,掙扎,甚至是憤怒,或者是……那你覺不覺得你會有點矛盾?
李安:我想每個人都有,只是說我比較有天分,我具體化,我能夠拍成電影,而他不見得有能力表達出來。
(選自《柴靜的博客》,有刪節(jié))
1.根據(jù)訪談內容,李安自己所說的“無用”指哪些方面?(2分)
2.李安把“絕不可能拍成電影”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拍成3D電影,獲奧斯卡金獎。他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請根據(jù)訪談內容簡要概括。(4分)
3.你如何理解李安在【采訪3】中說“成長的痛苦,也就是純真的喪失”這句話。(3分)
4.這篇訪談為什么以“心中的臥虎”為標題,請簡要分析。(4分)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新教材完全解讀 九年級語文。ㄏ聝裕。ㄈ私贪妫 人教版 題型:048
閱讀理解
秋天的音樂、倌忝看紊下烦鲞h門別忘記帶上音樂,只要耳朵里有音樂,你一路上對景物的感受就全然變了。它不再是遠遠呆在那里、無動于衷的樣子,在音樂撩撥你心靈的同時,也把窗外的景物調弄得易感而動情。你被種種旋律和音響喚起的豐富的內心情緒,這些景物也全部神會地感應到了,它還隨著你的情緒奇妙地進行自我再造。你振作它雄渾,你寧靜它溫存,你傷感它憂患,也許同時還給你加上一點人生甜蜜的慰藉,這是真正知友心神相融的交談……它河彎、山腳、煙光、云影、一草一木,所有細節(jié)都濃濃浸透你隨同音樂而流動的情感,甚至它一切都在為你變形,一幅幅不斷變換地呈出現(xiàn)你心靈深處的畫面。它使你一下子看到了久藏心底那些不具體、不成形、朦朧模糊或被時間湮沒了的感受,于是你更深深墜入被感動的漩渦里,享受這畫面、音樂和自己靈魂三者融為一體的特殊感覺……
、谇锾焓,我松松垮垮套上一件粗毛衣,背個大挎包,去往東北最北部的大興安嶺。趕往火車站的路上,忽然發(fā)覺只帶了錄音機,卻把音樂磁帶忘記在家,恰巧路過一個朋友的住處,他是音樂迷,便跑進向他借。他給我一盤說是新翻錄的,都是“背景音樂”。我問他這是什么曲子,他怔了怔,看我一眼說:
、邸扒锾斓囊魳。”
、芩喟腚S意一說,搪塞我。這曲名,也許是他看到我被秋風吹得松散飄揚的頭發(fā),靈機一動得來的。
、莼疖囈怀錾胶jP,我便戴上耳機聽起這秋天的音樂。開端的旋律似乎熟悉,沒等我懷疑它是不是真正的描述秋天,下巴發(fā)懶地一蹭粗軟的毛衣領口,兩只手搓一搓,讓干燥的涼手背,給濕潤的熱手心舒服地磨擦磨擦,整個身心就進入秋天才有的一種異樣溫暖甜醉的感受里了。
、尬野涯橆a貼在窗玻璃上,挺涼,帶著享受的渴望往車窗外望去,秋天的大自然展開一片輝煌燦爛的景象。陽光像鋼琴明亮的音色灑在這收割的田野上,整個大地像生過嬰兒的母親,幸福地舒展在開闊的晴空下,躺著,豐滿而柔韌的軀體!從麥茬里裸露出濃厚的紅褐色是大地母親健壯的膚色;所有樹木都在炎夏的競爭中把自己的精力膨脹到頭。此刻自在自如地伸展它優(yōu)美的枝條;所有金色的葉子都是它的果實,一任秋風翻動,煌煌夸耀著秋天的富有。真正的富有感,是屬于創(chuàng)造者的;真正的創(chuàng)造者,才有這種瀟灑而悠然的風度……于是一只鳥兒隨著一個輕揚的小提琴旋律騰空飛起,它把我引向無窮純凈的天空,任何情緒一入天空便化做一片博大的安寂。這愈看愈大的天空有如偉大哲人恢弘的頭顱,白云是他的思想。有時風云聚會,會閃出一道智慧的靈光,響起一句警示世人的哲理。此時,哲人也累了,沉浸在秋天的松弛里。它高遠,平和,神秘無限。大大小小,松松散散的云彩是他思想的片斷,而片斷才是最美的,無論思想還是情感……這千形萬狀精美的片斷伴同空靈的音響,在我眼前流過,還在陽光里潔白耀眼。那乘著小提琴旋律的鳥兒一直鉆向云天,愈高愈小,最后變成一個極小的黑點兒,忽然“噗”地扎入一個巨大、蓬松、發(fā)亮的云團……
、呶叶溉幌肫鹨痪湓挘
⑧“我一撲向你,就感到無限溫柔啊!
、嵋恢甏顾赖睦蠘湟稽c點走進這巨大唱片的中間來。它的根像唱針,在大自然深處劃出一支憂傷的曲調。心中的光線和風景一同轉暗,即使一灣河水強烈的反光,也清冷,也刺目,也凄涼。一切陰影都化為行將垂暮秋天的愁緒;蕭疏的萬物失去往日共榮的激情,各自挽著生命的孤單;籬笆后一朵遲開的小葵花,像你告別時在人群中伸出的最后一次招手,跟著被轟隆隆前奔的列車里甩到后邊……春的萌動、戰(zhàn)栗、騷亂,夏的喧鬧、蓬勃、繁華,全部消匿而去,無可挽回。不管它曾經(jīng)怎樣輝煌,怎樣驕傲,怎樣光芒四射,怎樣自豪地揮霍自己的精力與才華,畢竟過往不復。人生是一次性的;生命以時間為載體,這就決定人類以死亡為結局的必然悲劇。誰能把昨天和前天追回來,哪怕再經(jīng)受一次痛苦的訣別也是幸福,還有那做過許多傻事的童年,年輕的母親和初戀的夢,都與這老了的秋天去了遙遠了。一種濃重的憂傷混同音樂漫無邊際地散開,渲染著滿目風光。我忽然想喊,想叫這列車停住,倒回去!
、馔蝗唬粭l大道縱向沖出去,黃昏中它閃閃發(fā)光如同一支號角嘹亮吹響,聲音喚來一大片拔地而起的森林,像一支金燦燦的銅管樂隊,奏著莊嚴的樂曲走進視野。來不及分清這是音樂還是畫面變換的緣故,心境陡然一變,剛剛的憂愁一掃而光。當濃林深處一棵棵依然蔥綠的幼樹晃過,我忽然醒悟,秋天的凋謝全是假象!
它不過在寒飚來臨之前把生命掩藏起來,把綠意埋在地下,在冬日的雪被下積蓄與濃縮,等待下一個春天里,再一次,加倍地揮灑與鋪張!遠遠山坡上,墳塋,在夕照里像一火,神奇又神秘,它哪里是埋藏的一具尸體或一個孤魂?既然每個生命都在創(chuàng)造了另一個生命后離去,什么叫做死亡?死亡,不僅僅是一種生命的轉換、旋律的變化、畫面的更迭嗎?那么世間還有什么比死亡更莊嚴、更神圣、更迷人?為了再生而奉獻自己的偉大的死亡啊……
秋天的音樂已如圣殿的聲音:這壯美崇高的轟響,把我全部身心都裹住、都凈化了,我驚奇地感覺自己像玻璃一樣透明。
這時,忽見對面坐著兩位老人,正在親密交談。殘陽把他倆的臉曬得好紅,條條皺紋都像畫上去的那么清楚。人生的秋天!他們把自己的青春年華、所有精力為這世界付出,頭發(fā)里的色素也將耗盡,那滿頭銀絲不是人間最值得珍惜的么?我瞧著他倆相互湊近、輕輕談話的樣子,不覺生出滿心的愛來,真想對他倆說些美好的話。我摘下耳機,未及開口,聽他們正議論關于單位里上級和下級的事,哪個連著哪個,哪個與哪個明爭暗斗,哪個可靠和哪個不可靠,哪個是后患而必須……我驚呆了,以致再不能聽下去,趕忙重新戴上耳機,打開音樂,再聽,再放眼窗外的景物,奇怪!這一次,秋天的音樂,那些感覺,全沒了。
“藝術原本是欺騙人生的。”
在我返回家,把這盤錄音帶送還我那朋友時,把這話告他。
他不知道我為何得到這樣的結論,他也不知道他為何對我說:
“藝術其實是安慰人生的!
1.文章第①段交代了什么內容?有何作用?
2.文章的第②~⑤段寫了一件什么樣的事?有何作用?
3.文中第⑥段加粗的句子用了什么樣的修辭方法?所寫的景物有何特點?寫出一個具有你所判斷的修辭方法的語句。
4.第⑥段中說“有時風云聚會,會閃出一道智慧的靈光,響起一句警示世人的哲理”,這“哲理”是指什么?(用原文中語句回答)。
5.第⑨段加粗句子表達了一種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再寫出兩個包含這種思想感情的古詩文的句子。
6.第段中作者為什么說“那么世間還有什么比死亡更莊嚴、更神圣、更迷人”?
7.讀完本文后你受到了哪些啟示?談出至少兩點。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生命化妝(14分)
林清玄
(1)我認識一位化妝師,她是真正懂得化妝、而又以化妝聞名的。
(2)對于這生活在與我完全不同領域的人,我增添了幾分好奇,因為在我的印象里,化妝再有學問,也只是在表相上用功,實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應追求的。
(3)因此,我忍不住問她:“你研究化妝這么多年,到底什么樣的人才算會化妝?化妝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
(4)對于這樣的問題,這位年華已逐漸老去的化妝師露出一個淺淺的微笑。她說:“化妝的最高境界可以用兩個字形容,就是自然。最高明的化妝術,是經(jīng)過非?季康幕瘖y,讓人家看起來好像沒有化過妝一樣,并且這化出來的妝與主人的身份匹配,能自然表現(xiàn)那個人的個性與氣質。次級的化妝是把人凸現(xiàn)出來,讓她醒目,引起眾人的注意。拙劣的化妝是一站出來別人就發(fā)現(xiàn)她化了很濃的妝,而這層妝是為了掩蓋自己的缺點和年齡的。最壞的一種化妝,是化過妝以后扭曲了自己的個性,又失去了五官的協(xié)調,例如小眼睛的人竟化了濃眉,大臉蛋的人竟化了白臉,闊嘴的人竟化了紅唇。”
(5)沒想到,化妝的最高境界竟是無妝,竟是自然,這可使我刮目相看了。
(6)化妝師看我聽得出神,繼續(xù)說:“這不就像你們寫文章一樣?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詞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個性。好一點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了人的視線,但別人知道你是在寫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他不堆砌,讀的時候不覺得是在讀文章,而是在讀一個生命。”
(7)多么有智慧的人呀!可是,“到底做化妝的人只是在表皮上做功夫!蔽腋袊@地說。
(8)“不對的。”化妝師說,“化妝只是最末的一個枝節(jié),它能改變的事實很少。深一層的化妝是改變體質,讓一個人改變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運動與營養(yǎng),這樣她的皮膚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妝有效得多。再深一層的化妝是改變氣質,多讀書,多欣賞藝術,多思考,對生活樂觀,對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關懷別人,自愛而有尊嚴,這樣的人就是不化妝也丑不到哪里去。臉上的化妝只是化妝最后的一件小事。我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說明:三流的化妝是臉上的化妝,二流的化妝是精神的化妝,一流的化妝是生命的化妝!
(9)化妝師接著做了這樣的結論:“你們寫文章的人不也是化妝師嗎?三流的文章是文章的化妝,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妝,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妝。這樣,你懂化妝了嗎?”
(10)我為這位女化妝師的智慧而起立向她致敬,并深為我最初對化妝的觀點感到慚愧。
(11)告別了化妝師,回家的路上,我走在夜黑的地方,有了這樣深刻的體悟:這個世界一切的表相都不是獨立自存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內在意義;那么,改變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上下功夫,一定要從內在里改革。
(12)可惜,在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這個道理。
11、聯(lián)系上下文,揣摩第(1)、(9)段中加點詞語“化妝”的具體含義。(3分)
①以化妝聞名:
②生命的化妝:
12、在與化妝師的交流中,“我”的認識經(jīng)歷了這樣的過程:(2分)
好奇輕視→刮目相看→ →致敬→ →體悟。
13、第(5)段中說“化妝的最高境界是無妝的,是自然”,第(8)段中說“化妝只是最末的一個枝節(jié),它能改變的事實很少!边@兩種說法是否矛盾?為什么?(4分)
14、文章最后一句“可惜,在表象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這個道理”中的“這個道理”指什么?這句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3分)
15、選出對文章內容理解不恰當?shù)膬身検牵?nbsp; )( )(2分)
A.化師認為最底層的化妝扭曲了人的個性,而拙劣的文章也常常是詞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個性。
B.第(5)段中“我”“刮目相看”的原因是:聽了化妝師的敘述后,“我”對化妝和化妝師有了新的認識。
C.讓一個人改變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運動和營養(yǎng),可改變體質。
D.從與化妝師的交流中,“我”體悟到,一切的表象都不是獨立自存的,改變表相最好的方法是從內在里改革。
E.全文以“我”對化妝認識為線索,突出了在表象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人的生命是最可貴的這一主題。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