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的畫線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到徐州見著父親……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擬聲詞,這里指眼淚掉落的聲音) B.我問老王憑這位主顧,是否能維持生活,他說可以湊合。(指湊成合作的意思) C.有的像注視行人,千態(tài)萬狀,惟妙惟肖。(這里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 D.晚上他(父親)一個人搬磚頭、擔泥、籌劃材料,干到半夜。(這里指猶豫不絕的意思)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安徽省月考題 題型:單選題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A.猶魚之有水也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 |
B.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曹劌論戰(zhàn)》) |
C.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
D.曹操比于袁紹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鄒忌諷齊王納諫》) |
A.在“隆中對策”前,作者先采用側面敘寫的方式襯托出諸葛亮的與眾不同和非凡才智。 |
B.諸葛亮以高祖劉邦在益州成就帝業(yè)為例提示劉備可以將益州作為建立蜀漢大業(yè)的基地。 |
C.諸葛亮分析天下形勢,既論及地理、經(jīng)濟、軍事等因素,又提到了恤民和用賢的重要。 |
D.文章通過隆中對策這一核心事件,突出展示了諸葛亮作為政治家和軍事家的遠見卓識。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A.潭中魚可/百許頭 | B.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C.昨/游江上 | D.四面竹/樹環(huán)合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048
比較閱讀下面古詩文,完成下列各題。
[甲]
飲 酒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
愛 蓮 說
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1)解釋句中加粗詞的意思。
1)結廬在人境( 。
2)亭亭凈植( 。
(2)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讀時的停頓,其中讀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
(3)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乙文中畫線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表達志趣和情懷是兩文的共同點,甲崇尚樸素自然的田園生活,乙追求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B.甲乙兩篇都寫到菊,甲借菊寫出心與自然的親近,乙用菊襯托蓮的高潔正直。
C.甲中的“車馬”意指達官貴人的高軒;乙中的“牡丹”象征追求高雅生活之人。
D.甲乙兩篇體裁不同,特色各異:甲直抒胸臆,揮灑真情;乙托物言志,意蘊深刻。
(5)乙文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是千古流傳的名句,請從其象征意義入手談談你的認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3屆江蘇省句容市后白中學九年級入學摸底考試語文試題5(帶解析)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葉圣陶《蘇州園林》選段,完成小題。
①我國的建筑,從古代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絕大部分是對稱的,左邊怎么樣,右邊也怎么樣。蘇州園林可絕不講究對稱,好像故意避免似的。東邊有了一個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邊決不會來一個同樣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樣的回廊。這是為什么?我想,用圖畫來比方,對稱的建筑是圖案畫,不是美術畫,而園林是美術畫,美術畫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講究對稱的。
②蘇州園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園林池沼寬敞,就把池沼作為全園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著布置。池沼里養(yǎng)著金魚或各色鯉魚,夏秋季節(jié)荷花或睡蓮開放,游覽者看“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
③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樹木也著眼在畫意。高樹與低樹俯仰生姿。落葉樹與常綠樹相間,花時不同的多種花樹相間,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沒有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閱兵式似的道旁樹:因為依據(jù)中國畫的審美觀點看,這是不足取的。有幾個園里有古老的藤蘿,盤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畫。開花的時候滿眼的珠光寶氣,使游覽者感到無限的繁華和歡悅,可是沒法說出來。
④游覽蘇州園林必然會注意到花墻和廊子。有墻壁隔著,有廊子界著,層次多了,景致就見得深了?墒菈Ρ谏嫌写u砌的各式鏤空圖案,廊子大多是兩邊無所依傍的,實際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小題1】蘇州園林占地面積不大,但是都能在有限的空間內創(chuàng)造無窮的景致。請結合選文內容說說設計者和匠師們是怎樣做到這一點的。(4分)
【小題2】聯(lián)系上下文,解釋下列句中劃線詞語的含義。(4分)
(1)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2)開花的時候滿眼的珠光寶氣,使游覽者感到無限的繁華和歡悅,可是沒法說出來。
【小題3】下列劃線的詞語刪除后對句意影響不大的一項是(2分)
A.我國的建筑,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絕大部分是對稱的, |
B.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
C.池沼或河道的邊沿很少砌齊整的石岸,總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
D.有幾個園林還在適當?shù)奈恢醚b上一面大鏡子,層次就更多了,幾乎可以說把整個園林翻了一番。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A.我國的建筑,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絕大部分是對稱的, |
B.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
C.池沼或河道的邊沿很少砌齊整的石岸,總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
D.有幾個園林還在適當?shù)奈恢醚b上一面大鏡子,層次就更多了,幾乎可以說把整個園林翻了一番。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1-2012學年江蘇省常州市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葉圣陶《蘇州園林》選段,完成下面題目。(共13分)
①我國的建筑,從古代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絕大部分是對稱的,左邊怎么樣,右邊也怎么樣。蘇州園林可絕不講究對稱,好像故意避免似的。東邊有了一個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邊決不會來一個同樣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樣的回廊。這是為什么?我想,用圖畫來比方,對稱的建筑是圖案畫,不是美術畫,而園林是美術畫,美術畫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講究對稱的。
②蘇州園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園林池沼寬敞,就把池沼作為全園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著布置。池沼里養(yǎng)著金魚或各色鯉魚,夏秋季節(jié)荷花或睡蓮開放,游覽者看“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
③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樹木也著眼在畫意。高樹與低樹俯仰生姿。落葉樹與常綠樹相間,花時不同的多種花樹相間,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沒有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閱兵式似的道旁樹:因為依據(jù)中國畫的審美觀點看,這是不足取的。有幾個園里有古老的藤蘿,盤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畫。開花的時候滿眼的珠光寶氣,使游覽者感到無限的繁華和歡悅,可是沒法說出來。
④游覽蘇州園林必然會注意到花墻和廊子。有墻壁隔著,有廊子界著,層次多了,景致就見得深了?墒菈Ρ谏嫌写u砌的各式鏤空圖案,廊子大多是兩邊無所依傍的,實際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小題1】蘇州園林占地面積不大,但是都能在有限的空間內創(chuàng)造無窮的景致。請結合選文內容說說設計者和匠師們是怎樣做到這一點的。(4分)
【小題2】聯(lián)系上下文,解釋下列句中劃線詞語的含義。(4分)
(1)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2)開花的時候滿眼的珠光寶氣,使游覽者感到無限的繁華和歡悅,可是沒法說出來。
【小題3】下列加點的詞語刪除后對句意影響不大的一項是(2分) ( )
A.我國的建筑,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絕大部分是對稱的, |
B.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
C.池沼或河道的邊沿很少砌齊整的石岸,總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
D.有幾個園林還在適當?shù)奈恢醚b上一面大鏡子,層次就更多了,幾乎可以說把整個園林翻了一番。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初中語文同步·單元練習冊 初一·二學期(第2冊) 題型:048
閱讀下文,按要求回答問題
山中避雨、偾疤焱藘膳⒌轿骱街杏瓮妫旌鱿掠。我們________,看見前面有一小廟,廟門口有三家村,其中一家是開小茶店而帶賣香爐的。我們趨之若歸。茶店雖小,茶也要一角錢一壺,但在這時候,即使兩角錢一壺我們也不嫌貴了。
②茶越?jīng)_越淡,雨越落越大。最初因游山遇雨,覺得掃興;這時候山中阻雨的一種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牽引了我的感興,反覺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然而兩個女孩子不解這種趣味,她們坐在這小店中躲雨,只是________,苦悶萬狀。我無法把我所體驗的境界為她們說明,也不愿意使她們“大人化”而體驗我所感的趣味。
③茶博士坐在門口拉胡琴。除雨聲外,這是我們當時所聞的惟一的聲音。拉的是《梅花三弄》,雖然音節(jié)摸得不大正確,拍子還拉得不錯。這好像是因為顧客稀少,他坐在門口拉這曲胡琴來代替收音機做廣告的?上艘粫䞍壕土T,使我們所聞的只是嘈雜而冗長的雨聲。為了安慰兩個女孩子,我就去向茶博士借胡琴。“你的胡琴借我弄弄好不好?”他很客氣地把胡琴遞給我。
、芪医枇撕倩夭璧,兩個女孩很歡喜!澳銜?你會拉的?”我就拉給她們看。手法雖生,音節(jié)還摸得正。[因為我小時候曾經(jīng)請我家附近的柴主人阿慶教過《梅花三弄》,又請對面弄里一個裁縫司務大漢教過胡琴上的I尺(注:表示音節(jié)的符號)。阿慶的教法很特別,他只是拉《梅花三弄》給你聽,卻不教你I尺的曲譜,他拉得很熟,但他不知I尺。我對他的拉奏________,始終學他不來。后來知道大漢識字,就請教他。]在山中小茶店里的雨窗下,我用胡琴從容地[因為快了要拉錯]拉了種種西洋小曲。兩個女孩子和著歌唱,好像是西湖上賣唱的,引得三家村里的人都來看。一個女孩唱著《漁光曲》,要我用胡琴曲去和她。我和著她拉,三家村里的青年們也齊唱起來,一時把這苦雨荒山鬧得三分溫暖。我曾經(jīng)吃過七八年音樂教師飯,曾經(jīng)用鋼琴伴奏過混聲四部合唱,曾經(jīng)彈過貝多芬的奏鳴曲,但是,有生以來,沒有嘗過今日般的音樂的趣味。
、輧刹靠拯S包車拉過,被我們雇定了。我付了茶錢,還了胡琴,辭別三家村的青年們,坐上車了。油布遮蓋我面前,看不見雨景。我回味剛才的經(jīng)驗,覺得胡琴這種樂器很有意思,鋼琴笨重如棺材,小提琴要數(shù)十百元一具,制造雖精,世間有幾人能夠享用呢?胡琴只要兩三角錢一把,雖然音域沒有小提琴之廣,也盡夠演奏尋常小曲,雖然音色不比小提琴優(yōu)美,裝配得法,其發(fā)音也還可聽,這種樂器在我國民間很流行,剃頭店里有之,裁縫店里有之,江北船上有之,三家村里有之。倘能多造幾個容易而高尚的胡琴曲,就像《漁光曲》一般地流行于民間,其藝術陶冶的效果恐比學校的音樂課廣大得多呢。我離去三家村時,村里的青年們都送我上車,表示惜別。我也覺得有些依依(曾經(jīng)搪塞他們說:“下星期再來!”其實恐怕我此生不會再到三家村里去吃茶且拉胡琴了)。若沒有胡琴的因緣,三家村里的青年對于我這路人有何惜別之情,而我又有何依依于這萍水相逢的人呢?古語云:“樂以教和!蔽易隽似甙四暌魳方處煕]有證實過這句話,不料這天在荒村中實證了。
1.給下列加粗字注音。
寂寥( 。 冗長( ) 搪塞( 。 嘈雜( )
2.請你為選文第①、②、④自然段的畫橫線處選擇恰當?shù)脑~語,將它們的字母依次寫在括號內
[ ]
3.給選文劃分層次,正確的一項是
[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4.第④段中畫括號部分寫了自己小時候學胡琴的經(jīng)歷。這部分內容能不能去掉?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④段中加粗的“鬧”字用得好,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⑤段結尾處“樂以教和”中,“樂”指什么?“和”是什么意思?“樂以教和”該怎樣解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2年蘇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始終眷戀著祖國》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三)都江堰
①我以為,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
②長城當然也非常偉大,不管孟姜女們如何痛哭流涕,站遠了看,這個苦難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間修了一條萬里屏障,為我們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種人類意志力的驕傲。長城到了八達嶺一帶已經(jīng)沒有什么味道,而在甘肅、陜西、山西、內蒙一帶,勁厲的寒風在時斷時續(xù)的頹壁殘垣間呼嘯,淡淡的夕照、荒涼的曠野融成一氣,讓人全身心地投入對歷史、對歲月、對民族的巨大驚悸,感覺就深厚得多了。
③但是,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長城的數(shù)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經(jīng)完成了一個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規(guī)模從表面上看遠不如長城宏大,卻注定要穩(wěn)穩(wěn)當當?shù)卦旄G。長城占據(jù)了遼闊的空間,它卻實實在在地占據(jù)了邈①遠的時間。長城的社會功用早已廢弛,而它至今還在為無數(shù)民眾輸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澇無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國,每當我們民族有了重大災難,天府之國總是沉著地提供庇護和濡②養(yǎng)。因此,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華民族。
④有了它,才有劉備、諸葛亮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陸游的川行華章。說得近一點,有了它,抗日戰(zhàn)爭中的中國才有一個比較安定的后方。
⑤它的水流不像萬里長城那樣突兀在外,而是細細浸潤,節(jié)節(jié)延伸,延伸的距離并不比長城短。長城的文明是一種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種靈動的生活。長城擺出一副老資格等待人們的修繕,它卻卑處一隅,像一位絕不炫耀、毫無所求的鄉(xiāng)間母親,只知貢獻。一查履歷,長城還只是它的后輩。
⑥它,就是都江堰。
注:①[邈(miǎo)]遙遠。②[濡(rú)]浸潤。
1.作者對都江堰的基本評價是什么?文章是從哪幾方面進行評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用一句話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認為“長城也非常偉大”,因為它是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中的文字作答);“站遠了看”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味道”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畫線句子說都江堰“注定要穩(wěn)穩(wěn)當當?shù)卦旄G辍。后文中哪些地方具體闡釋了它的“造福千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從第③自然段開始,對都江堰和長城作了三個方面的比較。請根據(jù)文中提供的內容,將下表補充完整。
類別 |
長城 |
都江堰 |
修建時間 |
時間短些(后輩) |
時間更長(長輩) |
社會功用 |
|
|
文明特點 |
|
|
6.作者在文中肯定都江堰的同時,不止一次強調“長城當然也非常偉大”。這是使用的什么寫作方法?對表達文章的主題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面對文章的內容和寫法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開門見山,表明觀點,以反襯的手法抑長城而揚都江堰,贊美了都江堰是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
B.文章開始不寫都江堰而寫長城,是為下面更好地寫都江堰作鋪墊,因為二者有一致的地方。
C.本文在評述中國歷史上的偉大工程時,融進了自己的文化知識和感受,抒寫了自己的獨特見解。
D.作者贊美都江堰,是因為它歷史悠久,資格很老。
8.在閱讀第④段時,讀者的頭腦中會浮現(xiàn)出一系列歷史人物,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主持都江堰修建的功臣是誰?________________
②作者在文中特別提到劉備、李白等5位歷史人物,其目的是為了說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請從文中5位歷史人物中選擇你熟悉的一位,簡介他是什么樣的人,并引用他一句名言(或詩詞名句)(20字以內)。
簡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據(jù)你對長城的了解,圍繞下面這句話,寫一段60字左右的文字(既可抒情,也可議論)。
這個苦難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間修了一條萬里屏障,為我們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種人類意志力的驕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