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關(guān)于《白兔和月亮》與《落難的王子》異同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在主題上,兩篇寓言都是寫人生態(tài)度的,而且都是寫人在受難后的狀態(tài)。
B.在情節(jié)上,都表現(xiàn)了大起大落,而《白兔和月亮》寫“好事”可以變?yōu)椤皦氖隆;《落難的王子》寫“壞事”可以變“好事”。(好與壞都是相對的,決定于當(dāng)事者的思想觀念。)
C.在表現(xiàn)手法上,都采用了寓言故事的形式。而寓言的特征就是用比喻,以小見大地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但《白兔和月亮》的寓言成分更濃些,而《落難的王子》寫得更像是事實。
D.在表達(dá)方式上,兩篇寓言都以敘事為主(這是敘事作品的主要特征)!栋淄煤驮铝痢吩跀⑹碌幕A(chǔ)上,多有對人物的心理描寫,且多議論;《落難的王子》則重在敘事。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下面關(guān)于《白兔和月亮》與《落難的王子》異同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
A.在主題上,兩篇寓言都是寫人生態(tài)度的,而且都是寫人在受難后的狀態(tài)。
B.在情節(jié)上,都表現(xiàn)了大起大落,而《白兔和月亮》寫“好事”可以變?yōu)椤皦氖隆;《落難的王子》寫“壞事”可以變“好事”。(好與壞都是相對的,決定于當(dāng)事者的思想觀念。)
C.在表現(xiàn)手法上,都采用了寓言故事的形式。而寓言的特征就是用比喻,以小見大地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但《白兔和月亮》的寓言成分更濃些,而《落難的王子》寫得更像是事實。
D.在表達(dá)方式上,兩篇寓言都以敘事為主(這是敘事作品的主要特征)!栋淄煤驮铝痢吩跀⑹碌幕A(chǔ)上,多有對人物的心理描寫,且多議論;《落難的王子》則重在敘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題。

聽 雨

季羨林

  從一大早就下起雨來。下雨,本來不是什么稀罕事兒,但這是春雨,俗話說:“春雨貴似油!倍矣衷诤币姷拇蠛抵,其珍貴就可想而知了。

   “潤物細(xì)無聲”,春雨本來是聲音極小極小的,小到了“無”的程度。但是,我現(xiàn)在坐在隔成了一間小房子的陽臺上,頂上有塊大鐵皮。樓上滴下來的檐溜就打在這鐵皮上,打出聲音來,于是就不“細(xì)無聲”了。按常理說,我坐在那里,同一種死文字拼命,本來應(yīng)該需要極靜極靜的環(huán)境,極靜極靜的心情,才能安下心來,進入角色,來解讀這天書般的玩意兒。這種雨敲鐵皮的聲音應(yīng)該是極為討厭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

  然而,事實卻正相反。我靜靜地坐在那里,聽到頭頂上的雨滴聲,此時有聲勝無聲,我心里感到無量的喜悅,仿佛飲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飄飄欲仙之概了。這聲音時慢時急,時高時低,時響時沉,時斷時續(xù),有時如金聲玉振,有時如黃鐘大呂,有時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有時如紅珊白瑚沉海里,有時如彈素琴,有時如舞霹靂,有時如百鳥爭鳴,有時如兔落鶻起,我浮想聯(lián)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風(fēng)生筆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來,我也仿佛又溢滿了青春活力。我平生很少有這樣的精神境界,更難為外人道也。

  在中國,聽雨本來是雅人的事。我雖然自認(rèn)還不是完全的俗人,但能否就算是雅人,卻還很難說。我大概是介乎雅俗之間的一種動物吧。中國古代詩詞中,關(guān)于聽雨的作品是頗有一些的。順便說上一句:外國詩詞中似乎少見。我的朋友章用回憶表弟的詩中有“頻夢春池添秀句,每聞夜雨憶聯(lián)床”。 是頗有一點詩意的。連《紅樓夢》中的林妹妹都喜歡李義山的“留得殘荷聽雨聲”之句。最有名的一首聽雨的詞當(dāng)然是宋蔣捷的“虞美人”,詞不長,我索性抄它一下: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fēng)。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蔣捷聽雨時的心情,是頗為復(fù)雜的。他是用聽雨這一件事來概括自己的一生的,從少年、壯年一直到老年,達(dá)到了“悲歡離合總無情”的境界。但是,古今對老的概念,有相當(dāng)大的懸殊。他是“鬢已星星也”,有一些白發(fā),看來最老也不過五十歲左右。用今天的眼光看,他不過是介乎中老之間,用我自己比起來,我已經(jīng)到了望九之年,鬢邊早已不是“星星也”,頂上已是“童山濯濯”了。要講達(dá)到“悲歡離合總無情”的境界,我比他有資格。我已經(jīng)能夠“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了。

  可我為什么今天聽雨竟也興高采烈呢?這里面并沒有多少雅味,我在這里完全是一個“俗人”。我想到的主要是麥子,是那遼闊原野上的青春的麥苗。我生在鄉(xiāng)下,雖然六歲就離開,談不上干什么農(nóng)活,但是我拾過麥子,撿過豆子,割過青草,劈過高粱葉。我血管里流的是農(nóng)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畢生對農(nóng)民和農(nóng)村懷著深厚的感情。農(nóng)民最高希望是多打糧食。天一旱,就威脅著莊稼的成長。即使我長期住在城里,下雨一少,我就望云霓,自謂焦急之情,決不下于農(nóng)民。北方春天,十年九旱。今年似乎又旱得邪行。我天天聽天氣預(yù)報,時時觀察天上的云氣。憂心如焚,徒喚奈何。在夢中也看到的是細(xì)雨濛濛。

  今天早晨,我的夢竟實現(xiàn)了。我坐在這長寬不過幾尺的陽臺上,聽到頭頂上的雨聲,不禁神馳千里,心曠神怡。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麥田里,每一個葉片都仿佛張開了小嘴,盡情地吮吸著甜甜的雨滴,有如天降甘露,本來有點黃萎的,現(xiàn)在變青了。本來是青的,現(xiàn)在更青了。宇宙間憑空添了一片溫馨,一片祥和。

  我的心又收了回來,收回到了燕園,收回到了我樓旁的小山上,收回到了門前的荷塘內(nèi)。我最愛的二月蘭正在開著花。它們拼命從泥土中掙扎出來,頂住了干旱,無可奈何地開出了紅色的白色的小花,顏色如故,而鮮亮無蹤,看了給人以孤苦伶仃的感覺。在荷塘中,冬眠剛醒的荷花,正準(zhǔn)備力量向水面沖擊。水當(dāng)然是不缺的。但是,細(xì)雨滴在水面上,畫成了一個個的小圓圈,方逝方生,方生方逝。這本來是人類中的詩人所欣賞的東西,小荷花看了也高興起來,勁頭更大了,肯定會很快地鉆出水面。

  我的心又收近了一層,收到了這個陽臺上,收到了自己的腔子里,頭頂上丁當(dāng)如故,我的心情怡悅有加。但我時時擔(dān)心,它會突然停下來。我潛心默禱,祝愿雨聲長久響下去,響下去,永遠(yuǎn)也不停。

  注釋:①季羨林:1911年出于山東臨清縣。北大教授,著名學(xué)者。精通多國語言文字。文中“死文字”指已失傳的吐火羅文。②醍醐(tí hú):古時指從牛奶中提煉出來的精華。③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指對生死的通達(dá)看法。

1.為什么本來極為討厭的雨敲鐵皮的聲音卻使作者有了平生少有的精神境界?

2.春雨讓“我”興高采烈,文中描寫了哪些場景烘托作者的這種喜悅之情?請概括回答。

3.下面有關(guān)“聽雨”的詩詞所反映的心情與本文作者相同的是( 。

A.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B.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C.不愁屋漏床床濕,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應(yīng)秀色,五更桐葉最佳音。

D.梧桐更兼細(xì)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4.本文蘊含了作者對學(xué)問、對人生、對社會的態(tài)度,閱讀后你感受到作者是一個怎樣的老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李漢榮的《今夜的淚水》,按要求答題。

那個星期天,我在山上漫步,沿著野草纏繞的小徑隨意走著,我不想尋找確鑿的目的地,我把雙腳交給這些古藤般時隱時現(xiàn)的小道,就由它們把我?guī)У侥睦锼隳睦铮幢惚粠нM密不透風(fēng)難辨方向的林莽,我也不會埋怨,就迷一次路吧。這么多年,周而復(fù)始地走著明白無誤的路,想迷一次路都沒有機會,一切都設(shè)計好了,規(guī)定好了,人只要一動身,就進入了固定的程序,就踏上了鎖定的路線,紅燈停,綠燈行,就這么筆直地走來走去,直至終點。一條路走到黑,這使我們失去了對路的感激。

天似乎完全黑下來了,在林子里行走更能真切地看到夜晚是怎樣一筆一筆很快涂染了它漆黑的形象。然而林中似乎又有了亮色,竹子與竹子之間斷續(xù)傳遞著神秘的光線,我仰頭一看,竹葉交疊的高處,分布著星星點點的小孔,光,正是從那里漏下來的。此時,我體驗到自然界那些生靈們有限的幸福,比如野豬、松鼠、刺猬、山羊、兔子、貓頭鷹……雖然,在這嚴(yán)酷的世界上,沒有誰幫助它們同情它們,在自生自滅的命運里,它們是何等孤獨悲苦,天敵的傷害,饑餓的打擊,病痛的折磨,它們每時每刻都在提心吊膽地活著。然而,我似乎夸大了它們的痛苦。至少,陽光雨水對它們是免費供應(yīng)的,還有,在黑夜降臨的時刻,天上那些偉大的星星絕不因為它們卑微就不關(guān)照它們,相反,與它們的實際需求相比,大自然把大額度的光亮賜給它們,這些光亮大大地超出了它們的實際需求。

走了大約兩個小時,我折回身,向來時的方向走。我沒有迷路,星星們不讓我迷路。莫名其妙地,我竟流出了眼淚,我覺得這偉大的宇宙固然充滿莫測的危險和深奧的玄機,但壯闊的宇宙畢竟對人、對生命體現(xiàn)了無微不至的仁慈。此時已是深夜,這寂寞的山野也許只有我一人獨行,當(dāng)然也許還有一些保持著夜游習(xí)慣的伙計,比如貓、狗、松鼠也在夜的某個角落散步或戀愛,但是,畢竟此地就我一人呀,宇宙卻為我準(zhǔn)備了一萬盞一千萬盞一千億盞華燈!整整一條銀河都陪著我漫游,天國里全部的照明設(shè)施都?xì)w我——一個凡夫俗子使用!這是怎樣的大恩大德啊。我就想,在如此壯麗無比的夜色下,誰能忍心辜負(fù)這皎皎明月盈盈星空?這偉大深邃的星空,正是神的無邊胸懷,在這神圣星光的映照下,人只能去熱愛,去歌唱,去進行美好的創(chuàng)造和勞動,去沉思,沉思存在的源頭,沉思無限時間和空間向我們暗示的神秘寓意,或者懷著感恩的心情進入睡眠……我想,歷史上那些道德高尚智慧卓越心靈偉大的人,除了特殊的稟賦和所傳承的高深優(yōu)美文化影響了他們,他們更重要的道德和心靈源頭當(dāng)是這偉大不朽的宇宙星空——這浩瀚無涯的時空之海光芒之海召喚和啟示了他們心靈里潛藏的浩瀚崇高的道德沖動:必須熔鑄一顆崇高清澈的大心,才配面對這星空。經(jīng)過虔誠的磨礪、修養(yǎng)、吐納,他們終于有了一顆與宇宙對稱的偉大靈魂。

我在竹林里,借著朦朧而親切的光線一邊走著,一邊想著,一次次流出了眼淚。

1.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作者在文中所表達(dá)的思想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閱讀第一段,說說我們?yōu)槭裁础笆チ藢β返母屑ぁ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中,寫野豬、松鼠等動物“孤獨悲苦”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結(jié)合全文,多角度分析結(jié)尾一段的匠心所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048

閱讀下文,完成各題。

聽 雨

季羨林①

從一大早就下起雨來。下雨,本來不是什么稀罕事兒,但這是春雨,俗話說:"春雨貴似油。"而且又在罕見的大旱之中,其珍貴就可想而知了。

“潤物細(xì)無聲”,春雨本來是聲音極小極小的,小到了“無”的程度。但是,我現(xiàn)在坐在隔成了一間小房子的陽臺上,頂上有塊大鐵皮。樓上滴下來的檐溜就打在這鐵皮上,打出聲音來,于是就不“細(xì)無聲”了。按常理說,我坐在那里,同一種死文字拼命,本來應(yīng)該需要極靜極靜的環(huán)境,極靜極靜的心情,才能安下心來,進入角色,來解讀這天書般的玩意兒。這種雨敲鐵皮的聲音應(yīng)該是極為討厭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

然而,事實卻正相反。我靜靜地坐在那里,聽到頭頂上的雨滴聲,此時有聲勝無聲,我心里感到無量的喜悅,仿佛飲了仙露,吸了醍醐②,大有飄飄欲仙之概了。這聲音時慢時急,時高時低,時響時沉,時斷時續(xù),有時如金聲玉振,有時如黃鐘大呂,有時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有時如紅珊白瑚沉海里,有時如彈素琴,有時如舞霹靂,有時如百鳥爭鳴,有時如兔落鶻起,我浮想聯(lián)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風(fēng)生筆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來,我也仿佛又溢滿了青春活力。我平生很少有這樣的精神境界,更難為外人道也。

在中國,聽雨本來是雅人的事。我雖然自認(rèn)還不是完全的俗人,但能否就算是雅人,卻還很難說。我大概是介乎雅俗之間的一種動物吧。中國古代詩詞中,關(guān)于聽雨的作品是頗有一些的。順便說上一句:外國詩詞中似乎少見。我的朋友章用回憶表弟的詩中有:“頻夢春池添秀句,每聞夜雨憶聯(lián)床。”是頗有一點詩意的。連《紅樓夢》中的林妹妹都喜歡李義山的“留得殘荷聽雨聲”之句。最有名的一首聽雨的詞當(dāng)然是宋蔣捷的“虞美人”,詞不長,我索性抄它一下: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fēng)。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蔣捷聽雨時的心情,是頗為復(fù)雜的。他是用聽雨這一件事來概括自己的一生的,從少年、壯年一直到老年,達(dá)到了“悲歡離合總無情”的境界。但是,古今對老的概念,有相當(dāng)大的懸殊。他是“鬢已星星也”,有一些白發(fā),看來最老也不過五十歲左右。用今天的眼光看,他不過是介乎中老之間,用我自己比起來,我已經(jīng)到了望九之年,鬢邊早已不是“星星也”,頂上已是“童山濯濯”了。要講達(dá)到“悲歡離合總無情”的境界,我比他有資格。我已經(jīng)能夠“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③了。

可我為什么今天聽雨竟也興高采烈呢?這里面并沒有多少雅味,我在這里完全是一個“俗人”。我想到的主要是麥子,是那遼闊原野上的青春的麥苗。我生在鄉(xiāng)下,雖然六歲就離開,談不上干什么農(nóng)活,但是我拾過麥子,撿過豆子,割過青草,劈過高粱葉。我血管里流的是農(nóng)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畢生對農(nóng)民和農(nóng)村懷著深厚的感情。農(nóng)民最高希望是多打糧食。天一旱,就威脅著莊稼的成長。即使我長期住在城里,下雨一少,我就望云霓,自謂焦急之情,決不下于農(nóng)民。北方春天,十年九旱。今年似乎又旱得邪行。我天天聽天氣預(yù)報,時時觀察天上的云氣。憂心如焚,徒喚奈何。在夢中也看到的是細(xì)雨濛濛。

今天早晨,我的夢竟實現(xiàn)了。我坐在這長寬不過幾尺的陽臺上,聽到頭頂上的雨聲,不禁神馳千里,心曠神怡。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麥田里,每一個葉片都仿佛張開了小嘴,盡情地吮吸著甜甜的雨滴,有如天降甘露,本來有點黃萎的,現(xiàn)在變青了。本來是青的,現(xiàn)在更青了。宇宙間憑空添了一片溫馨,一片祥和。

我的心又收了回來,收回到了燕園,收回到了我樓旁的小山上,收回到了門前的荷塘內(nèi)。我最愛的二月蘭正在開著花。它們拼命從泥土中掙扎出來,頂住了干旱,無可奈何地開出了紅色的白色的小花,顏色如故,而鮮亮無蹤,看了給人以孤苦伶仃的感覺。在荷塘中,冬眠剛醒的荷花,正準(zhǔn)備力量向水面沖擊。水當(dāng)然是不缺的。但是,細(xì)雨滴在水面上,畫成了一個個的小圓圈,方逝方生,方生方逝。這本來是人類中的詩人所欣賞的東西,小荷花看了也高興起來,勁頭更大了,肯定會很快地鉆出水面。

我的心又收近了一層,收到了這個陽臺上,收到了自己的腔子里,頭頂上叮當(dāng)如故,我的心情怡悅有加。但我時時擔(dān)心,它會突然停下來。我潛心默禱,祝愿雨聲長久響下去,響下去,永遠(yuǎn)也不停。(1995年4月13日)

[注釋:①季羨林:1911年出征于山東臨清縣。北大教授,著名學(xué)者。精通多國語言文字。文中“死文字”指已失傳的吐火羅文。②醍醐(tí hú):古時指從牛奶中提煉出來的精華。③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指對生死的通達(dá)看法。]

(1)

從文中選擇一個恰當(dāng)?shù)某烧Z填在下面橫線上。

詩句中豐富的顏色給生活涂上了絢麗的色彩:“紅紫芳菲”,“橙黃橘綠”,“黃鸝鳴翠柳”,“白鷺上青天”,令人眼花繚亂,_________,腦海里常常浮現(xiàn)五彩繽紛的世界……

(2)

為什么本來極為討厭的雨敲鐵皮的聲音卻使作者有了平生少有的精神境界?

(3)

“聽雨”是中國文化人的一件雅事,蔣捷的“聽雨”詞表現(xiàn)了怎樣的境界?作者怎樣看待蔣捷的這種境界?

(4)

春雨讓“我”興高采烈,文中描寫了哪些場景,烘托作者的這種喜悅之情?請概括回答。

(5)

文章中有一些語句,或提示主旨,或提示主要內(nèi)容,把這樣的語句編放在文題前能吸引讀者,引導(dǎo)閱讀。請從文中摘選出一個這樣的引讀句。

(6)

下面有關(guān)“聽雨”的詩詞所反映的心情與本文作者相同的是( )

A、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B、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C、不愁屋漏床床濕,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應(yīng)秀色,五更桐葉最佳音。

D、梧桐更兼細(xì)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  ]

(7)

本文蘊含了作者對學(xué)問、對人生、對社會的態(tài)度,閱讀后你感受到作者是一個怎樣的老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06年江西省中等學(xué)校招生考試語文試卷 題型:048

閱讀下文,完成下題。

聽雨

季羨林①

  從一大早就下起雨來。下雨,本來不是什么稀罕事兒,但這是春雨,俗話說:春雨貴似油。而且又在罕見的大旱之中,其珍貴就可想而知了。

  “潤物細(xì)無聲”,春雨本來是聲音極小極小的,小到了“無”的程度。但是,我現(xiàn)在坐在隔成了一間小房子的陽臺上,頂上有塊大鐵皮。樓上滴下來的檐溜就打在這鐵皮上,打出聲音來,于是就不“細(xì)無聲”了。按常理說,我坐在那里,同一種死文字拼命,本來應(yīng)該需要極靜極靜的環(huán)境,極靜極靜的心情,才能安下心來,進入角色,來解讀這天書般的玩意兒。這種雨敲鐵皮的聲音應(yīng)該是極為討厭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

  然而,事實卻正相反。我靜靜地坐在那里,聽到頭頂上的雨滴聲,此時有聲勝無聲,我心里感到無量的喜悅,仿佛飲了仙露,吸了醍醐②,大有飄飄欲仙之概了。這聲音時慢時急,時高時低,時響時沉,時斷時續(xù),有時如金聲玉振,有時如黃鐘大呂,有時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有時如紅珊白瑚沉海里,有時如彈素琴,有時如舞霹靂,有時如百鳥爭鳴,有時如兔落鶻起,我浮想聯(lián)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風(fēng)生筆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來,我也仿佛又溢滿了青春活力。我平生很少有這樣的精神境界,更難為外人道也。

  在中國,聽雨本來是雅人的事。我雖然自認(rèn)還不是完全的俗人,但能否就算是雅人,卻還很難說。我大概是介乎雅俗之間的一種動物吧。中國古代詩詞中,關(guān)于聽雨的作品是頗有一些的。順便說上一句:外國詩詞中似乎少見。我的朋友章用回憶表弟的詩中有:“頻夢春池添秀句,每聞夜雨憶聯(lián)床。”是頗有一點詩意的。連《紅樓夢》中的林妹妹都喜歡李義山的“留得殘荷聽雨聲”之句。最有名的一首聽雨的詞當(dāng)然是宋蔣捷的“虞美人”,詞不長,我索性抄它一下: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fēng)。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蔣捷聽雨時的心情,是頗為復(fù)雜的。他是用聽雨這一件事來概括自己的一生的,從少年、壯年一直到老年,達(dá)到了“悲歡離合總無情”的境界。但是,古今對老的概念,有相當(dāng)大的懸殊。他是“鬢已星星也”,有一些白發(fā),看來最老也不過五十歲左右。用今天的眼光看,他不過是介乎中老之間,用我自己比起來,我已經(jīng)到了望九之年,鬢邊早已不是“星星也”,頂上已是“童山濯濯”了。要講達(dá)到“悲歡離合總無情”的境界,我比他有資格。我已經(jīng)能夠“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③了。

  可我為什么今天聽雨竟也興高采烈呢?這里面并沒有多少雅味,我在這里完全是一個“俗人”。我想到的主要是麥子,是那遼闊原野上的青春的麥苗。我生在鄉(xiāng)下,雖然六歲就離開,談不上干什么農(nóng)活,但是我拾過麥子,撿過豆子,割過青草,劈過高粱葉。我血管里流的是農(nóng)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畢生對農(nóng)民和農(nóng)村懷著深厚的感情。農(nóng)民最高希望是多打糧食。天一旱,就威脅著莊稼的成長。即使我長期住在城里,下雨一少,我就望云霓,自謂焦急之情,決不下于農(nóng)民。北方春天,十年九旱。今年似乎又旱得邪行。我天天聽天氣預(yù)報,時時觀察天上的云氣。憂心如焚,徒喚奈何。在夢中也看到的是細(xì)雨濛濛。

  今天早晨,我的夢竟實現(xiàn)了。我坐在這長寬不過幾尺的陽臺上,聽到頭頂上的雨聲,不禁神馳千里,心曠神怡。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麥田里,每一個葉片都仿佛張開了小嘴,盡情地吮吸著甜甜的雨滴,有如天降甘露,本來有點黃萎的,現(xiàn)在變青了。本來是青的,現(xiàn)在更青了。宇宙間憑空添了一片溫馨,一片祥和。

  我的心又收了回來,收回到了燕園,收回到了我樓旁的小山上,收回到了門前的荷塘內(nèi)。我最愛的二月蘭正在開著花。它們拼命從泥土中掙扎出來,頂住了干旱,無可奈何地開出了紅色的白色的小花,顏色如故,而鮮亮無蹤,看了給人以孤苦伶仃的感覺。在荷塘中,冬眠剛醒的荷花,正準(zhǔn)備力量向水面沖擊。水當(dāng)然是不缺的。但是,細(xì)雨滴在水面上,畫成了一個個的小圓圈,方逝方生,方生方逝。這本來是人類中的詩人所欣賞的東西,小荷花看了也高興起來,勁頭更大了,肯定會很快地鉆出水面。

  我的心又收近了一層,收到了這個陽臺上,收到了自己的腔子里,頭頂上叮當(dāng)如故,我的心情怡悅有加。但我時時擔(dān)心,它會突然停下來。我潛心默禱,祝愿雨聲長久響下去,響下去,永遠(yuǎn)也不停。

(1995年4月13日)

 。圩⑨專孩偌玖w林:1911年出征于山東臨清縣。北大教授,著名學(xué)者。精通多國語言文字。文中“死文字”指已失傳的吐火羅文。②醍醐(t0 h*):古時指從牛奶中提煉出來的精華。③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指對生死的通達(dá)看法。]

(1)

從文中選擇一個恰當(dāng)?shù)某烧Z填在下面橫線上。

詩句中豐富的顏色給生活涂上了絢麗的色彩:“紅紫芳菲”,“橙黃橘綠”,“黃鸝鳴翠柳”,“白鷺上青天”,令人眼花繚亂,________,腦海里常常浮現(xiàn)五彩繽紛的世界……

(2)

為什么本來極為討厭的雨敲鐵皮的聲音卻使作者有了平生少有的精神境界?

(3)

“聽雨”是中國文化人的一件雅事,蔣捷的“聽雨”詞表現(xiàn)了怎樣的境界?作者怎樣看待蔣捷的這種境界?

(4)

春雨讓“我”興高采烈,文中描寫了哪些場景,烘托作者的這種喜悅之情?請概括回答。

(5)

文章中有一些語句,或提示主旨,或提示主要內(nèi)容,把這樣的語句編放在文題前能吸引讀者,引導(dǎo)閱讀。請從文中摘選出一個這樣的引讀句。

(6)

下面有關(guān)“聽雨”的詩詞所反映的心情與本文作者相同的是

[  ]

A.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B.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C.

不愁屋漏床床濕,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應(yīng)秀色,五更桐葉最佳音。

D.

梧桐更兼細(xì)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7)

本文蘊含了作者對學(xué)問、對人生、對社會的態(tài)度,閱讀后你感受到作者是一個怎樣的老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048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聽 雨

季羨林

  從一大早就下起雨來。下雨,本來不是什么稀罕事兒,但這是春雨,俗話說:“春雨貴似油!倍矣衷诤币姷拇蠛抵校湔滟F就可想而知了。

  “潤物細(xì)無聲”,春雨本來是聲音極小極小的,小到了“無”的程度。但是,我現(xiàn)在坐在隔成了一間小房子的陽臺上,頂上有塊大鐵皮。樓上滴下來的檐溜就打在這鐵皮上,打出聲音來,于是就不“細(xì)無聲”了。按常理說,我坐在那里,同一種死文字拼命,本來應(yīng)該需要極靜極靜的環(huán)境,極靜極靜的心情,才能安下心來,進入角色,來解讀這天書般的玩藝兒。這種雨敲鐵皮的聲音應(yīng)該是極為討厭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

  然而,事實卻正相反。我靜靜地坐在那里,聽到頭頂上的雨滴聲,此時有聲勝無聲,我心里感到無量的喜悅,仿佛飲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飄飄欲仙之概了。這聲音時慢時急,時高時低,時響時沉,時斷時續(xù),有時如金聲玉振,有時如黃鐘大呂,有時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有時如紅珊白瑚沉海里,有時如彈素琴,有時如舞霹靂,有時如百鳥爭鳴,有時如兔落鶻起,我浮想聯(lián)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風(fēng)生筆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來,我也仿佛又溢滿了青春活力。我平生很少有這樣的精神境界,更難為外人道也。

  在中國,聽雨本來是雅人的事。我雖然自認(rèn)為還不是完全的俗人,但能否就算是雅人,卻還很難說。我大概是介乎雅俗之間的一種動物吧。中國古代詩詞中,關(guān)于聽雨的作品是頗有一些的。順便說上一句:外國詩詞中似乎少見。我的朋友章用回憶表弟的詩中有:“頻夢春池添秀句,每聞夜雨憶聯(lián)床!笔穷H有一點詩意的。連《紅樓夢》中的林妹妹都喜歡李義山的“留得殘荷聽雨聲”之句。最有名的一首聽雨的詞當(dāng)然是宋朝蔣捷的“虞美人”,詞不長,我索性抄它一下: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fēng)。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蔣捷聽雨時的心情,是頗為復(fù)雜的。他是用聽雨這一件事來概括自己的一生的,從少年、壯年一直到老年,達(dá)到了“悲歡離合總無情”的境界。但是,古今對老的概念,有相當(dāng)大的懸殊。他是“鬢已星星也”,有一些白發(fā),看來最老也不過五十歲左右。用今天的眼光看,他不過是介乎中老之間,用我自己比起來,我已經(jīng)到了望九之年,鬢邊早已不是“星星也”,頂上已是“童山濯濯”了。要講達(dá)到“悲歡離合總無情”的境界,我比他有資格。我已經(jīng)能夠“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了。

  可我為什么今天聽雨竟也興高采烈呢?這里面并沒有多少雅味,我在這里完全是一個“俗人”。我想到的主要是麥子,是那遼闊原野上的青青的麥苗。我生在鄉(xiāng)下,雖然六歲就離開,談不上干什么農(nóng)活,但是我拾過麥子,撿過豆子,割過青草,劈過高粱葉。我血管里流的是農(nóng)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畢生對農(nóng)民和農(nóng)村懷著深厚的感情。農(nóng)民的最高希望是多打糧食。天一旱,就威脅著莊稼的成長。即使我長期住在城里,下雨一少,我就望云霓,自謂焦急之情,絕不亞于農(nóng)民。北方春天,十年九旱。今年似乎又旱得邪行。我天天聽天氣預(yù)報,時時觀察天上的云氣。憂心如焚,徒喚奈何。在夢中也看到的是細(xì)雨蒙蒙。

  今天早晨,我的夢竟實現(xiàn)了,我坐在這長寬不過幾尺的陽臺上,聽到頭頂上的雨聲,不禁神馳千里,心曠神怡。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麥田里,每一個葉片都仿佛張開了小嘴,盡情地吮吸著甜甜的雨滴,有如天降甘露,本來有點黃萎的,現(xiàn)在變青了。本來是青的,現(xiàn)在更青了。宇宙間憑空添了一片溫馨,一片祥和。

  我的心又收了回來,收回到了燕園,收回到了我樓旁的小山上,收回到了門前的荷塘內(nèi)。我最愛的二月蘭正在開著花。它們拼命從泥土中掙扎出來,頂住了干旱,無可奈何地開出了紅色的白色的小花,顏色如故,而鮮亮無蹤,看了給人以孤苦伶仃的感覺。在荷塘中,冬眠剛醒的荷花,正準(zhǔn)備力量向水面沖擊。水當(dāng)然是不缺的。但是,細(xì)雨滴在水面上,畫成了一個個的小圓圈,方逝方生,方生方逝。這本來是人類中的詩人所欣賞的東西,小荷花看了也高興起來,勁頭更大了,肯定會很快地鉆出水面。

  我的心又收近了一層,收到了這個陽臺上,收到了自己的腔子里,頭頂上叮當(dāng)如故,我的心情怡悅有加。但我時時擔(dān)心,它會突然停下來。我潛心默禱,祝愿雨聲長久響下去,響下去,永遠(yuǎn)也不停。

1995年4月13日

【注釋】①季羨林:1911年出生于山東臨清縣。北大教授,著名學(xué)者。精通多國語言文字。文中“死文字”指已失傳的吐火羅文。②醍醐(t0 h*):古時指從牛奶中提煉出來的精華。③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指對生死的通達(dá)看法。

(1)從文中選擇一個恰當(dāng)?shù)某烧Z填在下面的橫線上。

詩句中豐富的顏色給生活涂上了絢麗的色彩:“紅紫芳菲”,“橙黃橘綠”,“黃鸝鳴翠柳”,“白鷺上青天”,令人眼花繚亂,________,腦海里常常浮現(xiàn)五彩繽紛的世界……

(2)為什么本來極為討厭的雨敲鐵皮的聲音卻使作者有了平生少有的精神境界?

(3)“聽雨”是中國文化人的一件雅事,蔣捷的“聽雨”詞表現(xiàn)了怎樣的境界?作者怎樣看待蔣捷的這種境界?

(4)春雨讓“我”興高采烈,文中描寫了哪些場景,烘托了作者的這種喜悅之情?請概括回答。

(5)文章中有一些語句,或揭示主旨,或提示主要內(nèi)容,這樣的語句放在文中能吸引讀者,引導(dǎo)閱讀。請從文中摘選出一個這樣的引讀句。

(6)下面有關(guān)“聽雨”的詩詞所反映的心情與本文作者相同的是

[  ]

A.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B.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C.不愁屋漏床床濕,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應(yīng)秀色,五更桐葉最佳音。

D.梧桐更兼細(xì)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7)本文蘊含了作者對學(xué)問、對人生、對社會的態(tài)度,閱讀后你感受到作者是一位怎樣的老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選文,完成文后1—5題。

聽    雨

                                             季羨林①

    ①從一大早就下起雨來。下雨,本來不是什么稀罕事兒,但這是春雨,俗話說:“春雨貴似油。”而且又在罕見的大旱之中,其珍貴就可想而知了。

    ②“潤物細(xì)無聲”,春雨本來是聲音極小極小的,小到了“無”的程度。但是,我現(xiàn)在坐在隔成了一間小房子的陽臺上,頂上有塊大鐵皮。樓上滴下來的檐溜就打在這鐵皮上,打出聲音來,于是就不“細(xì)無聲”了。按常理說,我坐在那里,同一種死文字拼命,本來應(yīng)該需要極靜極靜的環(huán)境,極靜極靜的心情,才能安下心來,進入角色,來解讀這天書般的玩意兒。這種雨敲鐵皮的聲音應(yīng)該是極為討厭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

    ③然而,事實卻正相反。我靜靜地坐在那里,聽到頭頂上的雨滴聲,此時有聲勝無聲,我心里感到無量的喜悅,仿佛飲了仙露,吸了醍醐②,大有飄飄欲仙之感了。這聲音時慢時急,時高時低,時響時沉,時斷時續(xù),有時如金聲玉振,有時如黃鐘大呂,有時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有時如紅珊白瑚沉海里,有時如彈素琴,有時如舞霹靂,有時如百鳥爭鳴,有時如兔落鶻(hú)起,我浮想聯(lián)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風(fēng)生筆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來,我也仿佛又溢滿了青春活力。我平生很少有這樣的精神境界,更難為外人道也。

    ④在中國,聽雨本來是雅人的事,我雖然自認(rèn)還不是完全的俗人,但能否就算是雅人,卻還很難說。我大概是介乎雅俗之間的一種動物吧。中國古代詩詞中,關(guān)于聽雨的作品是頗有一些的。順便說上一句:外國詩詞中似乎少見。我的朋友章用回憶表弟的詩中有:“頻夢春池添秀句,每聞夜雨憶聯(lián)床!笔穷H有一點詩意的。連《紅樓夢))中的林妹妹都喜歡李義山的“留得枯荷聽雨聲”之句。最有名的一首聽雨的詞當(dāng)然是宋蔣捷的《虞美人》,詞不長,我索性抄它一下:

    少年聽雨歌樓上,                而今聽雨僧廬下,

    紅燭昏羅帳。                    鬢已星星也。

    壯年聽雨客舟中,                悲歡離合總無情,

    江闊云低,                      一任階前,

    斷雁叫西風(fēng)。                   點滴到天明。

    ⑤蔣捷聽雨時的心情,是頗為復(fù)雜的。他是用聽雨這一件事來概括自己的一生的,從少年、壯年一直到老年,達(dá)到了“悲歡離合總無情”的境界。但是,古今對老的概念,有相當(dāng)大的懸殊。他是“鬢已星星也”,有一些白發(fā),看來最老也不過五十歲左右。用今天的眼光看,他不過是介乎中老之間,用我自己比起來,我已經(jīng)到了望九之年,(    )邊早已不是“星星也”,頂上已是“童山濯濯(   )”了。要講達(dá)到“悲歡離舍總無情”的境界,我比他有資格。我已經(jīng)能夠“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③”了。

  ⑥可我為什么今天聽雨竟也興高采烈呢?這里面并沒有多少雅味,我在這里完全是一個“俗人”。我想到的主要是麥子,是那遼闊原野上的青青的麥苗。我生在鄉(xiāng)下,雖然6歲就離開,談不上干什么農(nóng)活,但是我拾過麥子,撿過豆子,割過青草,劈過高粱葉。我血管里流的是農(nóng)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畢生對農(nóng)民和農(nóng)村懷著深厚的感情。農(nóng)民最高希望是多打糧食。天一旱,就威脅著莊稼的成長。即使我長期住在城里,下雨一少,我就望云霓,自謂焦急之情,絕不下于農(nóng)民。北方春天,十年九旱。今年似乎又旱得邪乎。我天天聽天氣預(yù)報,時時觀察天上的云氣。憂心如焚,徒喚奈何。在夢中也看到的是細(xì)雨蒙蒙。

    ⑦今天早晨,我的夢竟實現(xiàn)了。我坐在這長寬不過幾尺的陽臺上,聽到頭頂上的雨聲,不禁神馳千里,  心曠神怡。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麥田里,每一個葉片都仿佛張開了小嘴,盡情地吮吸著甜甜的雨滴,有如天降甘露,本來有點黃萎的,現(xiàn)在變青了。本來是青的,現(xiàn)在更青了。宇宙間憑空添了一片溫馨,一片祥和。

⑧我的心又收了回來,收回到了燕園,收回到了我樓旁的小山上,收回到了門前的荷塘內(nèi)。我最愛的二月蘭正在開著花。它們拼命從泥土中掙扎出來,頂住了干旱,無可奈何地開出了紅色的白色的小花,顏色如故,而鮮亮無蹤,看了給人以孤苦伶仃的感覺。在荷塘中,冬眠剛醒的荷花,正準(zhǔn)備力量向水面沖擊。水當(dāng)然是不缺的。但是,細(xì)雨滴在水面上,畫成了一個個的小圓圈,方逝方生,方生方逝。這本來是人類中的詩人所欣賞的東西,小荷花看了也高興起來,勁頭更大了,肯定會很快地鉆出水面。

    ⑨我的心又收近了一層,收到了這個陽臺上,收到了自己的腔子里,頭頂上叮當(dāng)如故,我的心情怡悅有加。但我時時擔(dān)心,它會突然停下來。我潛心默禱,祝愿雨聲長久響下去,響下去,永遠(yuǎn)也不停。

[注釋:①季羨林:1911年出生于山東臨清縣。北大教授,著名學(xué)者。精通多國語言文字。文中“死文字”指已失傳的吐火羅文。②醍醐(tí hú):古時指從牛奶中提煉出來的精華。③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指對生死的通達(dá)看法。]

1.細(xì)讀文章第①段,其中有一個詞可以體味出作者“聽雨”的感情。這個詞是      

2.第⑤段中有兩個加點字,請在括號內(nèi)寫出注音。

鬢(    )              濯(    )

3.“聽雨”是中國文化人的一件雅事。文中引用了蔣捷的詞《聽雨》。蔣捷年老聽雨和季羨林老人聽雨時的思想感情是否一致?說說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語言,有的典雅富麗,暗用詩文卻不顯雕琢。有的又接近口語,極富生活氣息。請從語言特色或修辭角度品析下面句子。

  ①這聲音……,有時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有時如紅珊白瑚沉海里,有時如彈素琴,有時如舞霹靂,有時如百鳥爭鳴,有時如兔落鶻起。我浮想聯(lián)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風(fēng)生筆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血管里流的是農(nóng)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畢生對農(nóng)民和農(nóng)村懷著深厚的感情。農(nóng)民最高希望是多打糧食。天一旱,就威脅著莊稼的成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有關(guān)“聽雨”的詩詞所反映的心情與本文作者相同的是(    )

  A.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B.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C.不愁屋漏床床濕,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應(yīng)秀色,五更桐葉最佳音。

    D.梧桐更兼細(xì)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題。

聽雨

季羨林

從一大早就下起雨來。下雨,本來不是什么稀罕事兒,但這是春雨,俗話說:“春雨貴似油。”而且又在罕見的大旱之中,其珍貴就可想而知了。

“潤物細(xì)無聲”,春雨本來是聲音極小極小的,小到了“無”的程度。但是,我現(xiàn)在坐在隔成了一間小房子的陽臺上,頂上有決大鐵皮。樓上滴下來的檐溜就打在這鐵皮上,打出聲音來,于是就不“細(xì)無聲”了。按常理說,我坐在那里,同一種死文字拼命,本來應(yīng)該需要極靜極靜的環(huán)境。板靜極靜的心情,才能安下心來,進入角色,來解讀這天書般的玩意兒。這種雨敲鐵皮的聲音應(yīng)該是極為討厭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

然而,事實卻正相反。我靜靜地坐在那里,聽到頭頂上的雨滴聲,此時有聲勝無聲,我心里感到無量的喜悅,仿佛飲了仙露,吸了正醍醐,大有飄飄欲仙之概了。這聲音時慢時急,時高時低,時響時沉,時斷時續(xù),有時如金聲玉振,有時如黃鐘大呂。有時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有時如紅珊白瑚沉海里,有時如彈素琴,有時如舞霹靂,有時如百鳥爭鳴,有時如兔落鶻起,我浮想聯(lián)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風(fēng)生筆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來,我也仿佛又溢滿了青春活力。我平生很少有這樣的精神境界,更難為外人道也。

在中國,聽雨本來是雅人的事。我雖然自認(rèn)還不是完全的俗人,但能否就算是雅人,卻還很難說。我大概是介乎雅俗之間的一種動物吧。中國古代詩詞中,關(guān)于聽雨的作品是頗有一些的。順便說上一句:外國詩詞中似乎少見。我的朋友章用回憶表弟的詩中有:“頻夢春池添秀句,每聞夜雨憶聯(lián)床!笔穷H有一點詩意的。連《紅樓夢》中的林妹妹都喜歡李義山的“留得殘荷聽雨聲”之句。最有名的一首聽雨的詞當(dāng)然是宋蔣捷的“虞美人”,詞不長,我索性抄它一下: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fēng)。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分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蔣捷聽雨時的心情,是頗為復(fù)雜的。他是用聽雨這一件事來概括自己的一生的,從少年、壯年一直到老年,達(dá)到了“悲歡離合總無情”的境界。但是,古今對老的概念,有相當(dāng)大的懸殊。他是“鬢已星星也”,有一些白發(fā),看來最老也不過五十歲左右。用今天的眼光看,他不過是介乎中老之間,用我自己比起來,我已經(jīng)到了望九之年,鬢邊早已不是“星星也”,頂上已是“童山濯濯”了。要講達(dá)到“悲歡離合總無情”的境界,我比他有資格。我已經(jīng)能夠“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了。

可我為什么今天聽雨竟也興高采烈呢?這里面并沒有多少雅味,我在這里完全是一個“俗人”。我想到的主要是麥子,是那遼闊原野上的青春的麥苗。我生在鄉(xiāng)下,雖然六歲就離開。談不上干什么農(nóng)活,但是我拾過麥子,撿過豆子,割過青草,劈過高粱葉。我血管里流的是農(nóng)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畢生對農(nóng)民和農(nóng)村懷著深厚的感情。農(nóng)民最高希望是多打糧食。天一旱,就威脅著莊稼的成長。即使我長期住在城里,下雨一少,我就望云霓,自謂焦急之情,決不下于農(nóng)民。北方春天,十年九旱。今年似乎又旱得邪行。我天天聽天氣預(yù)報,時時觀察天上的云氣。憂心如焚,徒喚奈何。在夢中也看到的是細(xì)雨濛濛。

今天早晨,我的夢竟實現(xiàn)了。我坐在這長寬不過幾尺的陽臺上,聽到頭頂上的雨聲,不禁神馳千里,心曠神怡。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麥田里,每一個葉片都仿佛張開了小嘴,盡情地吮吸著甜甜的雨滴,有如天降甘露,本來有點黃萎的,現(xiàn)在變青了。本來是青的,現(xiàn)在更青了。宇宙間憑空添了一片溫馨,一片祥和。

我的心又收了回來,收回到了燕園。收回到了我樓旁的小山上,收回到了門前的荷塘內(nèi)。我最愛的二月蘭正在開著花。它們拼命從泥土中掙扎出來,頂住了干旱,無可奈何地開出了紅色的白色的小花,顏色如故,而鮮亮無蹤,看了給人以孤苦伶仃的感覺。在荷塘中,冬眠剛醒的荷花,正準(zhǔn)備力量向水面沖擊。水當(dāng)然是不缺的。但是,細(xì)雨滴在水面上,畫成了一個個的小圓圈,方逝方生,方生方逝。這本來是人類中的詩人所欣賞的東西,小荷花看了也高興起來,勁頭更大了,肯定會很快地鉆出水面。  

我的心又收近了一層,收到了這個陽臺上,收到了自己的腔子里,頭頂上叮當(dāng)如故,我的心情怡悅有加。但我時時擔(dān)心,它會突然停下來;我潛心默禱,祝愿雨聲長久響下去,響下去。永遠(yuǎn)也不停。   

[注釋:①季羨林:已故北大教授,著名學(xué)者。精通多國語言文字。②醍醐(tí hú):古時指從牛奶中提煉出來的精華。③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指對生死的通達(dá)看法。]

1.本來極為討厭的雨敲鐵皮的聲音,卻使作者有了平生少有的精神境界。請你說說這是為什么。

2.春雨讓“我’興高采烈,文中描寫了哪些場景,烘托作者的這種喜悅之情?。

3.文章中有一些語句,或提示主旨,或提示主要內(nèi)容,把這樣的語句編放在文段中能吸引讀者,引導(dǎo)閱讀。請從文中摘選出一個這樣的引讀句。

4.下面有關(guān)“聽雨”的詩詞所反映的心情與本文作者相同的一項是  (    )

A.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B.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C.不愁屋漏床床濕,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應(yīng)秀色,五更桐葉最佳音。

D.梧桐更兼細(xì)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5.本文蘊含了作者對學(xué)問、人生、社會的態(tài)度,閱讀后你感受到作者是一個怎樣的老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