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劃線詞的活用現(xiàn)象與其它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侶魚蝦而麋鹿
B.余佩之陸離
C.方其荊州
D.火尚足以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0113 期末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劃線詞的活用現(xiàn)象與其它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     ]
A.侶魚蝦而麋鹿
B.余佩之陸離
C.方其荊州
D.火尚足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黑龍江哈九中2011-2012學年度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人教版)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

界河

[希臘]安東尼斯·薩馬拉基斯

  命令很明確:禁止下河洗澡!同時規(guī)定沿岸200公尺內(nèi)任何人不得擅入。

  大約3周之前,他們來到河岸這邊就停頓下來,對岸就是敵軍——通常被稱之為那邊的人。

  河兩岸的縱深處盡是茂密的叢林,林子里駐扎著敵對雙方的部隊。據(jù)情報,那邊有兩個營,但他們并未發(fā)動攻勢。誰知道眼下他們正打著什么鬼算盤。與此同時,雙方都派出哨兵隱蔽在兩岸的密林里,戒備著隨時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

  記得他們初抵此地時,還是春寒料峭。然而幾天前卻突然放晴,現(xiàn)在竟是明媚和煦的春天了!第一個潛下界河的是位中士。一天早晨他偷偷溜了出去,跳入水中。不久當他爬回此岸時,肋下已中了兩彈,后來只活了幾個小時。

  翌日,又是兩個士兵下去了。沒有再能見到他們,只聽到幾陣機槍的掃射,然后,便是一片沉寂。

  此后,司令部就下了那道禁令。

  然而,那條河依然具有不可抗拒的誘惑力。聽到潺潺的水聲?释銖乃麄冃牡子腿欢。兩年半的野戰(zhàn)生活已使他們變得蓬頭垢面,邋里邋遢。在這兩年半里他們享受不到一絲的快樂。而此時他們卻邂逅了這條河……

  這該死的命令!那天夜里他忿忿地詛咒道。

  這一夜,他輾轉反側,難以入眠。遠處,滔滔河水依稀可聞,令他難以安適。

  對,明天要去,他一定要去——讓那禁令見鬼去吧!

  士兵們都在酣睡,最后,他也漸入夢鄉(xiāng)。夢中,他似乎看到了它——一條河。那河就在他的面前,期待著他。他站在岸邊,脫光了衣服,正欲躍入水中。就在此刻,那條河竟然變成了他的戀人-一一個胴體黝黑、年輕健美的姑娘。他裸露在她面前,她正待他奔來——突然,一只無形的手卻緊緊攫住了他的后頸!

  這是一場噩夢。醒來時已精疲力竭,幸好天還未放亮……

  他終于站到河邊。他注視這條河,它的確存在著!一連幾個小時他都在擔心這只是一種想象,抑或只是大兵們的一種普遍的幻覺。

  天氣多好。∷岩路蜆尶糠旁跇涓膳,縱身跳入水中,承受了兩年半的折磨,他那迄今還留有兩道彈痕的軀體,頓時化作了另一個人。無形中,仿佛有一只拿著海綿的手撫過他的全身,為他抹去這兩年半中留下的一切印跡。

  他時而仰泳,時而匐泳。他順流漂浮,又長時間地潛入水中……當兵的他一下子變成了一個孩子——他畢竟只有23歲。

  左右兩岸,鳥群在自由飛翔,有時它們盤旋在他的頭頂,和他親昵地打招呼。

  少頃,順流漂下的一根樹干出現(xiàn)在他的前方。他一個長潛試圖抓住樹干。他真的抓住了!就在他浮出水面的剎那間,他發(fā)現(xiàn)約在30公尺開外的前方有一個腦袋。

  他停下來,想看得清楚些。那另一個游泳者也停了下來。他們彼此默默注視著。

  他立刻回過神來,恢復到原來的自己——一個經(jīng)歷過兩年半炮火洗禮、榮獲過十字勛章的士兵。

  他不知道對面的家伙是自己人還是那邊的人。他怎么認得出來呢?只憑一個腦袋?

  幾分鐘的時間兩人在水中一動不動。一個響亮的噴嚏打破了死一樣的寂靜,是他打的,而且像往常一樣大聲咒罵了一句。那個人掉轉身去很快游向對岸。他亦飛速向岸邊游回。他先行出水,狂奔到那棵樹下,一把抓起槍。還好,那邊的人剛剛爬出水面。

  他舉起槍,瞄準。要擊中對面那人的腦袋實在太簡單了。20米開外奔跑著的一絲不掛的人體,是一個很容易擊中的靶子。

  突然,他覺得自己無法扣動扳機。對方那人在彼岸,赤條條的像剛從娘胎里出來時一般。而自己端槍在岸的這邊,同樣也赤條條的。

  他無論如何開不了槍。兩個人都赤裸著!兩個赤裸的人,脫掉了國籍,脫掉了姓名,脫掉了卡其布的軍裝。

  他實在無法扣動扳機,他覺得此刻這條戀人般的河未能把他們隔開;相反,卻把他們聯(lián)合在一起了……

  隨著彼岸的一聲槍響,他只是瞥見鳥群被驚起。他應聲倒下,先是膝蓋跪下,后是平撲在地。

(1)

下列對這篇小說的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

A.

界河曾奪去了三個人的生命,以“他”為代表的士兵們,甚至懷疑這條河是否真的存在,作品通過大兵們的想象與普遍的幻覺,表現(xiàn)出界河帶給將士們的痛苦。

B.

這篇反映戰(zhàn)爭的作品沒有寫槍林彈雨和硝煙彌漫的場面,而是寫雙方的對峙與兩個人的交鋒,讀了卻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在同類題材的作品中可謂別出心裁。

C.

年僅23歲的“他”,將“河”想象成戀人,這不僅僅是一條洗去污穢的河了,更蘊含了對愛的渴望,作品流露出士兵在特定環(huán)境中真實的心理。

D.

作品善于將人物置于復雜的矛盾中去塑造,以“他”為代表的士兵,徘徊在軍紀與人愿之間,既有普通人的情感,又須履行軍人的職責,人物形象豐滿,富于感染力。

E.

這篇作品最大的悲劇性在于,一個戰(zhàn)士的心中若是人性占了上風,給了對手以喘息之機,必會為自身釀成災難。在對敵斗爭中,這是一個我們應當記取的教訓,也是文章的主旨所在。

(2)

“突然,一只無形的手卻緊緊攫住了他的后頸!”這句話在小說情節(jié)發(fā)展中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的結尾反復強調“赤裸”一詞,結合全文你認為有什么深意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第四段中,劃線句中的景物描寫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新編中學同步習題與解答(高一·下)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題。

??(文學的功用在表現(xiàn))流俗的表現(xiàn)說大概不外起于兩種誤解。第一是把寫下來的(或說出來的)語文當作在外的“言”,以為思想原無語文,到寫或說時,才去另換語文,換得的語文便是思想的表現(xiàn)。其實在寫或說之前,不是空洞游離的思想。比如我寫下一句話,這一句話的意義連同語文組織都已在心中想好,才下筆寫。寫不過是記錄,猶如將聲音灌到留聲機片,不能算是藝術的創(chuàng)作,更不能算是替已成的思想安一個形式。

??第二個誤解是起于語文有時確需費力尋求,我們常感覺到心里有話說不出,偶然有一陣感觸,覺得大有“詩意”,或是生平有一段經(jīng)驗,仿佛是小說的好材料,只是沒有本領把它寫成作品。這好像是證明語文是思想以后的事,其實這是幻覺。所謂“有話說不出”,“說不出”因為它根本未成為話,根本沒有想清楚。你看一部文學作品,盡管個個字你都熟悉?墒悄阕霾坏侥菢印Ee一個短例來說,“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蹦囊粋字你不認識,你沒有用過?可是你也許終身做不成這么一首好詩。這可以證明你所缺乏的并不是語文,而是運用語文的思想。你根本沒有想,或是沒有能力想,在你心中飄忽來去的還是一些未成形混亂的意象和概念,你的虛榮心使你相信它們是“詩意”或是“一部未寫的小說”。你必須努力使這些模糊的意象和概念確定化和具體化,所謂確定化和具位化就是“語文化”,“詩意”才能成詩,像是小說材料的東西才能成小說。心里所能想到原不完全有語文,但是文學須從有限見無限,只能用可以凝定于語文的情感思想來暗示其余。文學的思想不在起飄忽迷離的幻想,而在使情感思想凝定于語言。在這凝定中實質與形式同時成就。

??我們寫作時還另有一種現(xiàn)象,就是心里似有一個意思,須費力搜索才可找得適當?shù)淖志洌蚴且训玫降囊粋字句還嫌不甚恰當,須費力修改,這也似足證明“意在言先”。其實在尋求字句時,我們并非尋求無意義的字句;字句既有意義,則所尋求的不單是字句而同時是它的意義。尋字句和尋意義是一個完整的心理活動,統(tǒng)名之為思想,其中并無內(nèi)外先后的分別。比如說王介甫的“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句中的“綠”字原來由“到”、“過”、“入”、“滿”諸字輾轉過來。這幾個不同的動詞代表不同的意境,王介甫要把“過”、“滿”等字改成“綠”字,是嫌“過”、“滿”等字的意境不如“綠”字的意境,并非本來想到“綠”字。在他的心中“綠”的意境和“綠”字同時生發(fā),并非先想到“綠”的意境而后另換一個“綠”字來“表現(xiàn)”它。

(《文學與語文》朱光潛)

1.文章中有三個劃線的“思想”,它們所指是否相同?

答:①和②________;②和③________;①和③________。

2.第二自然段“只是沒有本領把它寫成作品”一句中,本領是指什么?(不超過10個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中提到“語文化”,請根據(jù)該段內(nèi)容予以解釋,注意句子通順。(連標點不超過30字)

答:所謂語文化,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從全文看,“流俗的表現(xiàn)說”觀點有二:一是________;二是“意在言先”。而作者則認為________。(前不超過4個字,后不超過12個字。)

5.下列說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兩項是

[  ]

A.寫或說,無非是將已連帶語文的思想,記錄下來或表達出來。

B.只有不斷地費力尋求,費力修改,才能運用好語文。

C.“說不出”不是因為語文的緣故,全是思想的緣故。

D.舉王介甫改詞一例意在說文學創(chuàng)作看上去在尋字句其實也在尋意義,兩者是統(tǒng)一的。

E.我們寫作時時常碰到“有話說不出”與“有話說不好”兩種現(xiàn)象,因而產(chǎn)生了一個誤解。

F.“將聲音灌到留聲機”式的記錄,不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主要內(nèi)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01—2002學年度第二學期形成性練習高三語文 題型:048

巨人樹

約翰·斯坦倍克①

  我在巨人樹身邊過了兩天,這兒沒有旅店,沒有帶著照相機的吵鬧的人群,只有一種大教堂式的肅穆。也許是那厚厚的軟樹皮吸收了聲音造成這寂靜的吧;巨人樹聳立著,直達天頂,看不到地平線。黎明來得很早;一直保持黎明時的樣子直到太陽升得老高,遼遠天空中的羊齒植物般的綠葉才把陽光過濾成金綠色,分作一道道、一片片的光和影。太陽剛過天頂,便是下午了,緊接著黃昏也到了。黃昏帶來了一片悄語的陰影,跟上午一樣,很漫長。

  這樣,時間變了,平時的早中晚劃分也變了。我一向認為黎明在朦朧的光影中飛動,在片片陽光里穿梭,像點點火花,卻很少喧嘩。腳下是一片積聚了兩千多年的針葉鋪成的墊子。在這厚實的絨毯上聽不見腳步聲。我在這兒有一種遠離塵市的隱居感,在這兒人們都凝神屏氣不敢說話,深怕驚擾了什么——怕驚擾了什么呢?我從孩提時代起,就覺得樹林里有某種東西在活動——某種我所不理解的東西。這似乎淡忘了的感覺立即回到我的心里。

  夜黑得很深沉,頭頂上只有一小塊灰白和偶然的一顆星星。黑暗里有一種呼吸,因為這些控制了白天,占有了黑夜的巨靈是活的,有存在,有感覺,在它們深處的知覺里或許能彼此交感!我和這類東西(奇怪,我總無法把它們叫做樹)來往了大半輩子。我從小就赤裸裸地接觸它們。我能懂得它們——它們的強力和古老。但是沒有經(jīng)驗的人類到這兒來卻感到不安。他們怕危險,怕被關閉、封鎖起來,怕抵抗不了那過份強大的力。他們害怕,不但因為水杉的巨大,而且因為它們的奇特。怎能不害怕呢?這些樹是上侏羅紀的一個品種的最后孑遺,那是在遙遠的地質年代里,那時水杉曾蓬勃繁衍在四個大陸之上。人們發(fā)現(xiàn)過白堊紀初期的這種古代植物的化石。它們在第三世紀新世和第三紀中新世曾覆蓋了整個英格蘭、歐洲和美洲?墒潜觼砹耍奕藰錈o可挽回地絕滅了,只有這一片樹林幸存下來。這是個另人目眩神駭?shù)募o念品,紀念著地球洪荒時代的形象。在踏進森林去時,巨人樹是否提醒了我們:人類在這個古老的世界上還是乳臭未干,十分稚嫩的,這才使我們不安了呢?毫無疑問,我們死去后,這個活著的世界還要莊嚴地活下去,在這樣的必然性面前,誰還能做出什么有力的抵抗呢?

注:①196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美國)

  

1.對第一段中加粗詞語含義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中作者說“在這兒人們都凝神屏氣不敢說話,深怕驚擾了什么”,作者怕驚擾了什么,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三段中,我與那些沒有經(jīng)驗的人類在這兒有著不同的感受,主要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對第三段畫線語句含義的理解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對文章的分析和鑒賞,正確的三項是

[  ]

A.正是由于在巨人樹的身邊,所以時間變了,平時早中晚的劃分也變了。

B.從孩提時代起,就覺得樹林里有某種東西在活動,而現(xiàn)在這種感覺更強烈了。

C.我懂得紀念地球洪荒時代形象的強力和古老。

D.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為面對古老的活著的世界,人類與其不安,不如放棄任何抵抗。

E.作者用經(jīng)過遙遠地質年代滄桑巨變中幸存的巨人樹,提醒人們認真思考人與世界的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教材全解 高中語文必修1 (配人教版) 人教版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下題。

邵燕祥

  報載:日本中村建筑公司計劃在美國的紐約或芝加哥建一座高1950米的樓,此樓設想有700層,內(nèi)裝三節(jié)快速電梯,從底樓到頂層需20分鐘。預計將耗資3250億美元。

  如果沒有巨資,尤其是如果沒有高度發(fā)達的科學技術(包括建筑技術和建筑材料生產(chǎn)技術),這樣一座高層建筑是不可想像的,現(xiàn)在不惟想像,而且可能付諸實現(xiàn)了。

  新聞標題做得好:《樓高可摘星》。我們過去的樓名也有叫“摘星”之類的,不過是一種想像;現(xiàn)在說此樓可以摘星,同稱高樓為摩天大廈一樣,也仍然是一種修辭,詩意的形容,卻并不覺得夸張了。樓高或許無止境,人的身高不過昂藏七尺,從人的水平視野望去,不用說擬建的這座700層高樓,即使目前世界最高建筑芝加哥希爾斯大廈,以及漢考克大廈,仰望也已是名副其實的聳入云天,那云氣時常繚繞在樓頭甚至樓腰。遙想來日,將會有低層掩在雨簾霧幔中,而高層翹首碧空艷陽下的景觀。

  這是現(xiàn)代化的風景線。我們熟悉的中國古典文學中,從《文選》的賦、唐宋詩詞,到明清小說,有多少關于樓館的描寫!皾M樓紅袖招”多么旖旎,“獨倚望江樓”多么凄清,前者大概高不過兩層,后者也許只是江邊的吊腳木樓;“西北有高樓,上與浮云齊”,我想只存在于游子的凝望之中,從那望不斷的云山,一片虛無縹緲之中幻出了思婦的“明月樓”吧。然而這些詩句,不因它寫到的繡樓其實或只是尋常百姓家那清瓦粉墻一窗如洞的丈許危樓而減色,因為情是真的,使你不覺其夸飾,并且相信“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樓也罷,路也罷,在這里只是一個形象的符號罷了,與高樓相類,“深院”“幽徑”也莫不如此。藝術夸張從藝術情趣漫漶①到生活情趣中去,也許這就是一些縱談中國文化的學人們好說的,藝術的生活與生活的藝術!疤凵想A綠,草色入簾青”的“陋室”,畢竟也已遠遠大于盆景了。

  然而世界上有了真正的高樓大廈,中國大地上也開始有了完全用現(xiàn)代建筑材料營造的高樓大廈。只是在詩歌或其他文學樣式中還沒有產(chǎn)生相應的作品,無論就其宏偉或玲瓏,神秘或深突窎②,就像過去那些不僅與舊時樓閣的建筑藝術相稱,而且在藝術美上容或超過了實際建筑物的詩詞曲一樣。莫非現(xiàn)代化真是詩歌之敵嗎?但我總難相信伴隨現(xiàn)代建筑的只能有《大酒店》,更難相信大酒店一類場景中只有情欲、暗算、開打和偵破的題材。

  這里也有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時性發(fā)展的問題嗎?中國古代寫樓所達到的水平,比起建樓的水平,是高出一籌的:金谷園③固然豪富,但綠珠所墜的樓,也頂多兩三層吧?

  注釋:①漫漶:本指文字圖畫因磨損或浸水受潮而模糊不清,這里是浸潤融合的意思。②深窎:深遠。③金谷園:晉代巨富石崇,建園于洛陽的金谷,樓臺池館富麗堂皇。石崇有一歌妓名為綠珠,善吹笛。石崇遭捕殺時,綠珠跳樓而殞。

(1)

作者對描寫樓館之高的古典文學作品“不覺其夸飾”,對現(xiàn)在用“摘星”“摩天”表述高樓之高也“不覺得夸張”,作者這兩種認識的根據(jù)各是什么?

(2)

作者說:“‘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的‘陋室’,畢竟也已遠遠大于盆景了!备鶕(jù)文意回答下列問題。

(1)文中對“陋室”這類詞有一個概括性的表述,它是________。

(2)這句話對表達本段中心的作用是什么?

(3)

文中第五段說:“莫非現(xiàn)代化真是詩歌之敵嗎?”這個疑慮表現(xiàn)了作者對現(xiàn)代化建設怎樣的思考?

(4)

對本文的理解與賞析不恰切的兩項是

A.

文章開頭所引關于外國建造1950米高、700層高樓的新聞,是為了引起讀者注意,激發(fā)讀者興趣,自然地引出話題。

B.

本文的寫作目的主要是為了呼喚廣大的文藝工作者特別是詩歌作者,向古代詩歌學習,要寫出與當今建樓藝術相媲美的詩歌來。

C.

藝術的夸張是一種情趣,不能太計較其真實性,因此古詩詞中的“高樓”“深院”“曲徑”都是形象的符號,實際未必有多“高”多“深”多“曲”。

D.

本文引用古詩名句,顯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學修養(yǎng),形成了和現(xiàn)代詩歌的鮮明對比,增添了文章的審美情趣。

E.

從文章結尾一句話的語氣看,綠珠所墜的樓不會是巍峨的名樓;但歷代詠嘆綠珠殞命的詩文卻為人稱道,具有很高的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文,完成第6―12題(22分)

生死胡楊

邢增堯

    ①世上有好多地方,到過一次就不想再去;唯有一處,我去了不僅依然向往,而且歲月愈久,迷戀愈深。它就是被稱為“死亡之!钡乃死敻缮衬沟刂械哪且黄鷹盍。

    ②八月的南疆,難躲熱浪。為晶賞胡楊,我們奔波在一望無涯的戈壁灘上。熊熊燃燒的烈日將大漠當成碩大無朋的鍋,金黃的砂礫成了鍋中熱炒的花生,“畢畢剝剝”的聲響不時爆起。一種好想劃拳下酒的感覺充盈心房。

    ③遙遙望見塔里木河畔的胡楊林,眼眸便倏地一亮:在無休無止的干旱瘦瘠、無始無終的沙塵風暴的折騰下,竟會有如此燦爛的胡楊――巨帚般的樹冠撐天摩云,濃濃的翠綠在天幕上寫意般地勾勒出波濤似的線條;巍巍身子將腳下的戈壁綠地護衛(wèi)得嚴嚴實實,好一派“泰山石敢當”模樣。在目力所及的無邊無際中,這里簡直是一個最為蒼涼壯麗的生命場,鋪天蓋地的是生命和自然的交響。

    ④陪同的友人介紹說:“戈壁灘,獨領風騷的喬木就是胡楊,它們只生長在這一帶;胡楊,生是戈壁的精靈,死是戈壁的魂魄;它以磐石般的信念獨守千年歲月,你走近它、體味它,方知什么是真漢子,什么是偉丈夫……”聽罷,旅途的疲憊和困頓霎時成了過眼煙塵。于是,我一馬當先,躍人胡楊林,讓這卓爾不群的雄奇浸潤自己的眼睛和心房。

    ⑤越往前行,越顯幽靜。驀地,一泓波子如鏡的海子裸呈在我眼前。陽光輕灑,映現(xiàn)高天流云的碧水便忽閃出錦緞般的光來。掬一口,每一根神經(jīng)都透著清洌怡爽。在這仿佛混沌初開的漠野中,除了胡楊,還有什么能護住這晶瑩透亮的海子呢?感動間,友人的話語又在耳畔回響:胡楊,早在一億三千五百萬年前的上白堊紀就已問世,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樹木:它的軀干是優(yōu)質建材,嫩枝樹葉是牛羊的飼料,流出的堿汁既可制皂又可食用;國際自然保護協(xié)會宣布的“絕對保護珍獸”野駱駝,國家一級保護野生鳥類黑鸛,世上罕見的蜂鳥,珍稀名貴的新疆大頭魚全賴胡楊林庇護生存。面對此情此景,不善詩詞的我也不禁吟哦:“緘默著,永遠奉獻”――這是胡楊寫在塵世的生命;“緘默著,奉獻永遠”――這是塵世寫給胡楊的詩篇!

    ⑥懷著依依不舍的心緒,我驅車趕往另一片已然死去的胡楊林。

    ⑦那是一幅怎樣驚心動魄難以忘懷的景象啊!

    ⑧放眼望去,千姿百態(tài)的胡楊,在靜默中挽一抹斜陽,被歲月消弭了生命顏色的身軀紫黑發(fā)亮。有的似駱駝負重;有的如龍蛇蜷地;有的似獅虎雄踞;有的如駿馬嘶鳴;有的雖樹冠被摧,肢斷骨折,卻依然挺起足以使世人瞠目的脊梁。大氣中閃躍著“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威光。站在它面前,你的心靈會接受莊嚴與神圣的鍛打,你會忽然悟徹生命的壯麗與永恒其實是無聲的――無聲無息地成長,無聲無息地壯大,無聲無息地輝煌。

    ⑨據(jù)說,世界上,似這般活著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爛的胡楊林已是屈指可數(shù)的了。所以,我特別珍惜,將它當成城市中的綠化地,小心翼翼地逡巡,認認真真地思量。我憶起了劬勞的張騫、艱辛的玄奘、驍勇的霍去病、剛正的林則徐……一股干云豪氣洋溢胸腔。是的,不深人胡楊林,也許永遠不會清楚什么是生命的堅忍和昂揚,什么是生命的風采和永恒,什么是震撼人心的本象……   

    ⑩這時,“打道回府”的喚聲響了!從沉思中猛醒的我只得隨車離去,然而心卻是留在胡楊林中遲遲難歸。

6.(2分)第②段“為品賞胡楊”中的“品賞”一詞用得好,理由是:

    (1)                                                                        

    (2)                                                                        

7.(2分)第⑤段列舉胡楊種種實用價值的作用是                                    

                                                                              

8.(2分)聯(lián)系上下文看,“胡楊,生是戈壁的精靈,死是戈壁的魂魄”一句含義是――

                                                                              

                                                                              

9.(6分)下列說法正確的兩項是

  A.第②段對戈壁環(huán)境描述,運用了對比手法,突出了對胡楊的迷戀之情。   

  B.第④段“我一馬當先,躍入胡楊林”上文“眼眸便倏地一亮”呼應,表現(xiàn)了作者驚喜與急迫。

  C.依照文意,戈壁上胡楊比茅盾筆下的白楊更令人肅然起敬與值得學習。

  D.文章標題“生死胡楊”應理解為胡楊生命不死,以“死”襯托它的永生。

  E.胡楊精神是生命堅忍與昂揚的象征,也是自強不息與頑強進取的象征。

  F.全文綜合運用了說明、記敘、議論與抒情等多種寫作手法贊頌了胡楊的偉大。

  G.本文結構嚴謹,環(huán)環(huán)相扣;例證精當,說理有力;語言生動,感染力強。

10.(4分)胡楊“卓爾不群”的雄奇主要表現(xiàn)在哪幾個方面,請分條陳述。

    (1)                                                                        

    (2)                                                                        

    (3)                                                                        

    (4)                                                                        

11.(3分)第⑧段文字寫的好。請說說這段文字表達上的特點以及表達效果。

    (1)                                                                        

    (2)                                                                        

    (3)                                                                        

12.(3分)本文由胡楊及人,這樣寫的好處可歸納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題。

(甲)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于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于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茍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節(jié)選自蘇洵的《六國論》)

(乙)

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夫!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節(jié)選自杜牧的《阿房宮賦》)

(丙)

從衡①之說雖反覆百端,然大要合從者,六國之利也。昔先王建萬國,親諸侯,使之朝聘以相交,饗宴以相樂,會盟以相結者,無他,欲其同心戮力以保國家也。向使六國能以信義相親,則秦雖強暴,安得而亡之哉!夫三晉②者,齊、楚之籓蔽;齊、楚者,三晉之根柢;形勢相資,表里相依。故以三晉而攻齊、楚,自絕其根柢也;以齊、楚而攻三晉,自撤其籓蔽也。安有撤其籓蔽以媚盜,曰“盜將愛我而不攻”,豈不悖哉!

(節(jié)選自司馬光《 資治通鑒》)

[注] ①從衡:即“合從”、“連衡”。 “合從”是連合六國對付秦國的策略;“連衡”是分散六國,使它們各自同秦國聯(lián)合,從而各個擊破的策略。②三晉:舊時稱瓜分晉國的韓、趙、魏為三晉。

下列句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治理

B.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滅族

C.欲其同心戮力以保國家也。    狠殺

D.形勢相資,表里相依。        幫助

下面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       學不可以已

B.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C.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D.會盟以相結者                 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下列句子中沒有活用現(xiàn)象的是(     )

A.日削月割,以趨于亡

B.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

C.后人哀之而不鑒之

D.安得而亡之哉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

A.甲乙兩文都是借古諷今的典型,前文著眼于一個“賂”,后文著眼于一個“奢”。

B.甲文第一段在全文論證中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過渡段,由評論六國滅亡,總結歷史教訓,過渡到勸諫當朝統(tǒng)治者。

C.乙文中最后一句中的四個后人,第一個、第三個、第四個意思相同,第二個和這三個不同。

D.丙文中司馬光強調六國若能以信義相親,團結一致,就不會有滅亡的結局。

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

(1)茍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3)向使六國能以信義相親,則秦雖強暴,安得而亡之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0112 期中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佟安贿`農(nóng)時,谷不可勝食也;數(shù)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②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邸肮峰槭橙耸扯恢獧z,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呛萎愑诖倘硕鴼⒅,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1.下列選項中劃線的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
A.數(shù)罟不入洿 洿:深
B.之以孝悌之義 申:反復陳述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 檢:制止、約束
D.王無歲         罪:違犯法律的行為
2.下列選項中劃線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
A.①頒白者不負戴道路矣 ②青,取之藍,而青于藍
B.①涂有餓莩不知發(fā) ②蟹六跪二螯
C.①王道之始 ②且夫天下非小弱
D.①斧斤時入山林 ②焉用亡鄭陪鄰
3.下列句中劃線詞活用情況與其它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     ]
A.贏糧而從      
B.之以桑
C.五十者帛食肉
D.填然
4.下列對選段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文段①中孟子闡述了“王道之始”的道理,他認為合理的發(fā)展生產(chǎn),使百姓“養(yǎng)生喪死無憾”才是實行仁政的開端。
B.文段②中孟子闡述了“王道之成”的道理,他認為不僅要使民生有保障,還要施行教化,使百姓知禮義,才能使民心歸順。
C.文段③中孟子運用對比手法揭示社會的不平等現(xiàn)象,用類比手法反駁了統(tǒng)治者推卸責任的行為,從而巧妙的回答了開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問。
D.在這三段文字中孟子運用比喻說理的方法,他認為讓百姓按時栽種農(nóng)桑,畜養(yǎng)牲畜,不隨意耽誤農(nóng)時,百姓就能免于饑寒,國君就能稱王天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題目。(25分)

能說會道也莫言

胡殷紅

①莫言的責編拉著我第一次去見莫言,是他的小說《檀香刑》剛剛交到出版社。他雖名“莫言”,我卻早已“如雷貫耳”。很早之前,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到北京,我們中國作協(xié)宴請他時,除了談魯迅外,他居然百里挑一地只贊美了莫言,而且特別“精確”地把莫言的短篇小說列入世界前五位。

② 莫言笑瞇瞇坐在我對面,長成那樣不能怨他,頭發(fā)稀疏也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但挺壯一老爺們兒在前額頭上別個彩色發(fā)卡,他自己是免得頭發(fā)阻礙視力,而置別人的視覺感受于不顧就是他的不對了。伸出手來握,在他幾十年的老手上,居然看到了兒童般的“胖窩窩”,翹起“二郎腿”,一只肉腳把舊皮鞋撐得鼓鼓囊囊。他的樣子自由自在,可笑又可愛:燒包加得瑟。

③莫言看我直勾勾地盯著他腦袋,憨態(tài)可掬地摸摸發(fā)卡,生怕我伸手把那勞什子扯下來,其實我也沒那么勇。你想啊,挺著名的一個人物了,仍能保持身心的悠然自得,容易嗎!聊到他的中短篇,尤其是說到《透明的紅蘿卜》,我慷慨地奉獻了我能表達出的所有溢美之詞。然后,不無遺憾地問他,看樣子你以后就寫長篇了?沒想到,我只問一句,莫言回了我一堆:長中短什么都寫,三匹馬拉車。我總得從我熟悉的生活寫起吧,自己身邊的人,自己的親人都是我小說中的人物。高密東北鄉(xiāng)是我的故鄉(xiāng),屋邊的街、村口的樹、流淌的河,身邊熟悉的一切總在我腦子里轉。寫別的地方,我也寫不像啊。只要寫長篇我都回老家,觸景才生情嘛。

④莫言極狡猾地在媒體面前制造了一個不愛說話的“謊言”。其實,莫言嘴皮子利索得很,莫言“名不符實”。就說他在香港、韓國、日本的演說吧,那叫一個“全球化”,那叫一個得體,那叫一個轟動。莫言告訴我說,他的筆名是自己取的,是因為小時候動手打不過別人,就編順口溜罵人,學校告到家里來,被爹娘合伙暴打過一頓。噢,莫言是記住了那次為多話而挨的打。開始寫小說,就把名字里的一個“謨”字拆開用,想警示自己少說話。我們聊了一個中午,我擠兌他這著名作家抽的是假煙,戴的是假表,穿的也是假名牌,他這次回答倒簡約了:可以省錢嘛?磥恚瑒e說見記者,他就是上電視,也是冬天大棉褲小棉襖,夏天布襯衫舊軍褲,衣著審美水平相當湊合。

⑤ 30年前,魔幻現(xiàn)實主義在中國風行一時,《百年孤獨》對莫言的影響可謂“巨大”,但30年后,莫言讀到了它的不足,這表明了莫言的進步。他覺得馬爾克斯和他有共同的缺點:都把短篇的情節(jié)寫到長篇里去了。所以,提到“重復”這個問題,莫言不以為恥反以為榮,而且歷數(shù)“老馬”作品中的不足時,真能算倒背如流。

⑥ 在《十月》雜志頒獎會上,莫言的《生死疲勞》拔了頭籌。他把古典小說章回體做成小說標題,有人說他是“舊瓶裝新酒,故弄玄虛”,可這個小伎倆確實是奏效了。盡管我也覺得莫言這么個寫法,跟穿旗袍騎跑車似的。對此,莫言給了記者們一個非常合理的說法:我不是想創(chuàng)新出奇,是出于技術上的考慮。章回體的標題字數(shù)多,能全面地把這一章的內(nèi)容概括出來,也希望讀者能夠通過閱讀我的小說懷念起中國古典文學。大家聽聽,想通過這個小標題就能讓現(xiàn)代“哄客”們懷念古典文學,他也太會說辭了。但我確實認為,他讓一個地主“豬狗不如”地“千年等一回”,等著做牛、做驢、做豬、做狗、做猴,這種奇思妙想只有莫言那個大腦袋能想出來,看似寫歷史,又像寫現(xiàn)實。這部作品中,有讓人讀來笑得噴飯、也讓人想哭的語言藝術,不服不行?梢哉f,莫言的每部小說都是語言狂歡,感覺詭異,并且頗具莊子“鯤鵬萬里”的想象力,細體味,含意都挺深的。正如他著文說他是在“捍衛(wèi)長篇小說的尊嚴”。

⑦一個作家的創(chuàng)作風格與他本人的經(jīng)歷、性格、氣質、心理密切相關。莫言從小懦弱,家里窮,常受人欺負,膽子還小,別說殺雞,連看殺雞都不敢,但他的作品卻總是“殺氣騰騰”。這要按心理學家分析,那一定是他童年“印痕”造成的,難怪他明明能說會道,又總要求自己“莫言”呢!

                                                 (選自《名人傳記》)2012年第12期,有刪改)

1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牵?分)

A.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在北京赴作協(xié)宴會時只贊美了莫言,并特別“精確”地把莫言的短篇小說列入世界前五位。

B.莫言見到“我”時頭上別著彩色發(fā)卡,是免得頭發(fā)凌亂,并阻礙視力,他自己并不在意形象如何,但是怕我伸手把那彩色發(fā)卡扯下來。

C.魔幻現(xiàn)實主義曾在中國風行一時。莫言讀到《百年孤獨》時就認識到了它的不足,認識到了馬爾克斯和自己有共同的缺點——都把短篇的情節(jié)寫到長篇里去了。

D.莫言從小懦弱,家里窮,常受人欺負,膽子還小,但他的作品卻總是“殺氣騰騰”;這種矛盾性也體現(xiàn)在他明明能說會道,卻又要求自己“莫言”。

E.本文作者在寫自己采訪莫言時,通過外貌、神態(tài)、動作描寫等人物描寫方法來展示出作家莫言獨特的個性特征。

12.文章②③④段文字寫出了莫言的哪些特點?請簡要分析。(6分)

13.請賞析第⑥段劃線語句“盡管我也覺得莫言這么個寫法,跟穿旗袍騎自行車似的”,并指出其在文中的作用。(6分)

14.結合全文內(nèi)容,分析莫言創(chuàng)作的成功因素,并談一談這給你帶來哪些啟示。(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3-2014年河南省鄭州市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題目。(25分)

能說會道也莫言

胡殷紅

①莫言的責編拉著我第一次去見莫言,是他的小說《檀香刑》剛剛交到出版社。他雖名“莫言”,我卻早已“如雷貫耳”。很早之前,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到北京,我們中國作協(xié)宴請他時,除了談魯迅外,他居然百里挑一地只贊美了莫言,而且特別“精確”地把莫言的短篇小說列入世界前五位。

② 莫言笑瞇瞇坐在我對面,長成那樣不能怨他,頭發(fā)稀疏也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但挺壯一老爺們兒在前額頭上別個彩色發(fā)卡,他自己是免得頭發(fā)阻礙視力,而置別人的視覺感受于不顧就是他的不對了。伸出手來握,在他幾十年的老手上,居然看到了兒童般的“胖窩窩”,翹起“二郎腿”,一只肉腳把舊皮鞋撐得鼓鼓囊囊。他的樣子自由自在,可笑又可愛:燒包加得瑟。

③莫言看我直勾勾地盯著他腦袋,憨態(tài)可掬地摸摸發(fā)卡,生怕我伸手把那勞什子扯下來,其實我也沒那么勇。你想啊,挺著名的一個人物了,仍能保持身心的悠然自得,容易嗎!聊到他的中短篇,尤其是說到《透明的紅蘿卜》,我慷慨地奉獻了我能表達出的所有溢美之詞。然后,不無遺憾地問他,看樣子你以后就寫長篇了?沒想到,我只問一句,莫言回了我一堆:長中短什么都寫,三匹馬拉車。我總得從我熟悉的生活寫起吧,自己身邊的人,自己的親人都是我小說中的人物。高密東北鄉(xiāng)是我的故鄉(xiāng),屋邊的街、村口的樹、流淌的河,身邊熟悉的一切總在我腦子里轉。寫別的地方,我也寫不像啊。只要寫長篇我都回老家,觸景才生情嘛。

④莫言極狡猾地在媒體面前制造了一個不愛說話的“謊言”。其實,莫言嘴皮子利索得很,莫言“名不符實”。就說他在香港、韓國、日本的演說吧,那叫一個“全球化”,那叫一個得體,那叫一個轟動。莫言告訴我說,他的筆名是自己取的,是因為小時候動手打不過別人,就編順口溜罵人,學校告到家里來,被爹娘合伙暴打過一頓。噢,莫言是記住了那次為多話而挨的打。開始寫小說,就把名字里的一個“謨”字拆開用,想警示自己少說話。我們聊了一個中午,我擠兌他這著名作家抽的是假煙,戴的是假表,穿的也是假名牌,他這次回答倒簡約了:可以省錢嘛?磥恚瑒e說見記者,他就是上電視,也是冬天大棉褲小棉襖,夏天布襯衫舊軍褲,衣著審美水平相當湊合。

⑤ 30年前,魔幻現(xiàn)實主義在中國風行一時,《百年孤獨》對莫言的影響可謂“巨大”,但30年后,莫言讀到了它的不足,這表明了莫言的進步。他覺得馬爾克斯和他有共同的缺點:都把短篇的情節(jié)寫到長篇里去了。所以,提到“重復”這個問題,莫言不以為恥反以為榮,而且歷數(shù)“老馬”作品中的不足時,真能算倒背如流。

⑥ 在《十月》雜志頒獎會上,莫言的《生死疲勞》拔了頭籌。他把古典小說章回體做成小說標題,有人說他是“舊瓶裝新酒,故弄玄虛”,可這個小伎倆確實是奏效了。盡管我也覺得莫言這么個寫法,跟穿旗袍騎跑車似的。對此,莫言給了記者們一個非常合理的說法:我不是想創(chuàng)新出奇,是出于技術上的考慮。章回體的標題字數(shù)多,能全面地把這一章的內(nèi)容概括出來,也希望讀者能夠通過閱讀我的小說懷念起中國古典文學。大家聽聽,想通過這個小標題就能讓現(xiàn)代“哄客”們懷念古典文學,他也太會說辭了。但我確實認為,他讓一個地主“豬狗不如”地“千年等一回”,等著做牛、做驢、做豬、做狗、做猴,這種奇思妙想只有莫言那個大腦袋能想出來,看似寫歷史,又像寫現(xiàn)實。這部作品中,有讓人讀來笑得噴飯、也讓人想哭的語言藝術,不服不行?梢哉f,莫言的每部小說都是語言狂歡,感覺詭異,并且頗具莊子“鯤鵬萬里”的想象力,細體味,含意都挺深的。正如他著文說他是在“捍衛(wèi)長篇小說的尊嚴”。

⑦一個作家的創(chuàng)作風格與他本人的經(jīng)歷、性格、氣質、心理密切相關。莫言從小懦弱,家里窮,常受人欺負,膽子還小,別說殺雞,連看殺雞都不敢,但他的作品卻總是“殺氣騰騰”。這要按心理學家分析,那一定是他童年“印痕”造成的,難怪他明明能說會道,又總要求自己“莫言”呢!

                                                 (選自《名人傳記》)2012年第12期,有刪改)

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牵?分)

A.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在北京赴作協(xié)宴會時只贊美了莫言,并特別“精確”地把莫言的短篇小說列入世界前五位。

B.莫言見到“我”時頭上別著彩色發(fā)卡,是免得頭發(fā)凌亂,并阻礙視力,他自己并不在意形象如何,但是怕我伸手把那彩色發(fā)卡扯下來。

C.魔幻現(xiàn)實主義曾在中國風行一時。莫言讀到《百年孤獨》時就認識到了它的不足,認識到了馬爾克斯和自己有共同的缺點——都把短篇的情節(jié)寫到長篇里去了。

D.莫言從小懦弱,家里窮,常受人欺負,膽子還小,但他的作品卻總是“殺氣騰騰”;這種矛盾性也體現(xiàn)在他明明能說會道,卻又要求自己“莫言”。

E.本文作者在寫自己采訪莫言時,通過外貌、神態(tài)、動作描寫等人物描寫方法來展示出作家莫言獨特的個性特征。

2.文章②③④段文字寫出了莫言的哪些特點?請簡要分析。(6分)

3.請賞析第⑥段劃線語句“盡管我也覺得莫言這么個寫法,跟穿旗袍騎自行車似的”,并指出其在文中的作用。(6分)

4.結合全文內(nèi)容,分析莫言創(chuàng)作的成功因素,并談一談這給你帶來哪些啟示。(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