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成語根據(jù)句式方面的特點分類,正確的一項是
①貽笑大方
②一言九鼎
③何去何從
④持之以恒
⑤飽以老拳
⑥時不我待
⑦名滿天下
⑧受制于人

A.①⑧/②⑦/③⑥/④⑤
B.①⑦/②⑧/③⑤/④⑥
C.①⑤/②⑦/③⑥/④⑧
D.①②④/③⑤⑧/⑥⑦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成語根據(jù)句式方面的特點分類,正確的一項是

[     ]

①貽笑大方
②一言九鼎
③何去何從
④持之以恒
⑤飽以老拳
⑥時不我待
⑦名滿天下
⑧受制于人
A.①⑧/②⑦/③⑥/④⑤
B.①⑦/②⑧/③⑤/④⑥
C.①⑤/②⑦/③⑥/④⑧
D.①②④/③⑤⑧/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廣東省模擬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小題。
魏晉風度——文的自覺
李澤厚
  ①魯迅說:“曹丕的一個時代可以說是文學的自覺時代,或如近代所說,是為藝術而藝術的一派! 
  ②魯迅又說:“漢文慢慢壯大是時代使然,非?坎苁细缸又Φ,但華麗好看,卻是曹丕提倡的功勞。”曹丕地位甚高,后來又做了皇帝,極人世之崇榮,應該是實現(xiàn)了人生的最高理想了吧,然而并不。他依然感到“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兩者并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帝王將相、富貴功名很快便是白骨荒丘,真正不朽、能夠世代流傳的卻是精神生產(chǎn)的東西。“顯赫一時的皇帝可以湮沒無聞,華麗優(yōu)美的詞章并不依附什么卻被人們長久傳誦?梢姴茇灾v求和提倡文章華美,是與他這種對人生“不朽”的追求(世界觀人生觀)相聯(lián)系的。
 、圻@樣,文學及其形式本身,其價值和地位便大不同于兩漢。
  ④在漢代,文學實際總是宮廷玩物。司馬相如、東方朔這些專門的語言大師乃是皇帝弄臣,處于“俳優(yōu)畜之”的地位。那些堂哉皇也的皇皇大賦,不過是歌功頌德、點綴升平,再加上一點所謂“諷喻”之類的尾巴以娛樂皇帝而已。至于繪畫、書法等等,更不必說,這些藝術部類在奴隸制時代更沒有獨立的地位。
 、菰趦蓾h,文學與經(jīng)術沒有分家!尔}鐵論》里的“文學”指的是儒生,賈誼、司馬遷、班固、張衡等人也不是作為文學家而是因具有政治家、大臣、史官等身份而有其地位的和名聲的。兩漢的門閥大族累世經(jīng)學,家法師傳,是當時的文化保護者、壟斷者,當他們?nèi)〉貌皇芑蕶嗳我庵涞莫毩⒌匚,即建立起封建前期的門閥統(tǒng)治后,這些世代沿襲著富貴榮華、什么也不缺少的貴族們,認為真正有價值有意義能傳之久遠以至不朽的,只有由文學表達出來的他們個人的思想、情感、精神、品格,從而刻意作文,“為藝術而藝術”,確認詩文具有自身的價值意義,不只是功利附庸和政治工具,等等,便也是很自然的了。
 、匏,由曹丕提倡的這一新觀念極為迅速地得到了廣泛響應和長久的發(fā)展。自魏晉到南朝,講求文詞的華美,文體的劃分,文筆的區(qū)別,文思的過程,文作的評議,文理的探求,以及文集的匯篆,都是前所未有的現(xiàn)象。它們成為這一歷史時期意識形態(tài)的突出特征。
  ⑦從玄言詩到山水詩,在創(chuàng)作題材上反映了這種自覺。這些創(chuàng)作本身,從郭璞到謝靈運,當時名聲顯赫而實際并不成功。他們在內(nèi)容上與哲學本體論的追求一致,人的主題展現(xiàn)為要求與“道”——自然相同一:在形式上與繪畫一致,文的自覺展現(xiàn)為要求用形象來談玄論道和描繪景物。但由于自然在這里或者只是這些門閥貴族們外在游玩的對象,或者只是他們追求玄遠即所謂“神超理得”的手段,并不與他們的生活、心境、意緒發(fā)生親密的關系,自然界實際并沒能真正構成他們生活和抒發(fā)心情的一部分,自然在他們的藝術中大都只是徒供描畫、錯彩鏤金的僵化物。所以,謝靈運盡管刻畫得如何繁復細膩,自然景物卻未能活起來。他的山水詩如同顧愷之的某些畫一樣,都只是一種概念性的描述,缺乏個性和情感。然而通過這種描述,文學形式自身卻積累了、創(chuàng)造了格律、語匯、修辭、音韻上的種種財富,給后世提供了資料和借鑒。
  ⑧在具體創(chuàng)作上也是如此。曹植當時之所以具有那么高的地位,鐘嶸比之為“譬人倫之有周孔”,重要原因之一也就是,從他開始,講究詩的造詞煉句。所謂“起調(diào)多工”,如“高臺多悲風,朝日照北林” 等;精心煉字,如“驚風飄白日”,“朱華冒綠池”等;對句工整,如“潛魚躍清波,好鳥鳴高枝”等;音調(diào)諧協(xié),如“孤魂翔故城,靈柩寄京師”等,結(jié)語深遠,如“去去莫復道,沉憂令人老”等……都表明他是在有意識地講究作詩,大不同于以前了。正是這一點,使他能作為創(chuàng)始代表,將后世詩詞與難以句摘的漢魏古詩劃了一條界限。它從一個極端,把追求“華麗好看”的“文的自覺”這一特征表現(xiàn)出來了。(節(jié)選自李澤厚《美的歷程》,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有刪改)
1.下列說法中不符合文意的兩項是(  )
A.魯迅先生認為,漢代文學的發(fā)展壯大,既有時代進步的原因,也有曹氏父子的推動。
B.曹丕認為,顯赫一時的皇帝會湮沒無聞,文學卻可以不依附什么卻被人們長久傳誦。
C.魏晉時代,大自然成為門閥貴族游玩的對象,構成了他們生活和抒發(fā)心情的一部分。
D.魏晉時代山水詩的創(chuàng)作本身并不成功,但卻為后世的文學創(chuàng)作積累了經(jīng)驗和方法。
E.因為曹植作詩講究造詞煉句,所以鐘嶸把曹植在文學上的地位比作“人倫之有周孔”。
2.下列說法沒有體現(xiàn)“文的自覺”的一項是(  )
A.文學是宮廷玩物。
B.為藝術而藝術。
C.詩文具有自身的價值意義。
D.講求和提倡文章之美。
3.根據(jù)文意,漢代文藝有什么特點?
                                                                                          
4.魏晉時期,“文的自覺”具體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101網(wǎng)校同步練習 高一語文 蘇教版(新課標·2004年初審) 蘇教版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

山之想

韓少功

  吃著自己種出來的瓜菜,覺得它們每一樣都有來歷,每一樣都有故事。什么時候下的種,什么時候發(fā)的芽,什么時候開的花……往事歷歷在目。

  蟲子差點吃掉了新芽,曾讓你著急。一場大雨及時解除了旱情,曾讓你欣喜。轉(zhuǎn)眼間,幾個瓜突然膨脹了好幾圈,胖娃娃一般藏在綠葉深處,不知天高地厚地大亂家規(guī),大哭大笑又大喊大叫,必定讓你驚詫莫名。

  有時候,瓜藤長袖飄飛,羽化登仙,一眨眼就沿著一根電線桿攀向高高藍天,在太陽或月亮那里開花結(jié)果,讓你搬來椅子再加上梯子,仍然望天興嘆。你看見一條彎彎的絲瓜掛在電線上,像電信局懸下來的一個野外的話筒:剛才是誰在這里通話而且是與誰通話?或者說這么多電話筒從瓜藤下來,從土地里拋撒出來,一心想告知我們遠古的秘密卻從來無人接聽?

  你想象根系在黑暗的土地下滋滋地伸長,真正側(cè)耳去聽,它們就屏住呼吸一聲不響了。你想象枝葉在悄悄地伸腰踢腿擠眉弄眼,猛回頭看,它們便各就各位一本正經(jīng)若無其事了。你從不敢手指瓜果,怕它們真像鄰居老吳伯說的那樣一指就謝,怕它們害羞和膽怯于是氣呼呼地不再合作,總之,它們是有表情的,有言語的,是你生活的一部分,最后來到餐桌上,進入你的口腔,成為你身體的一部分。這幾乎不是吃飯而是游子歸家,是你與自己久別后的團聚,也是你與土地一次交流的結(jié)束。

  你會突然想起以前在都市菜市場里買來的那些瓜菜,干凈、整齊而且陌生,就像兌換它們的鈔票一樣陌生。它們也是瓜菜,但它們對于享用者來說是一些沒有過程的結(jié)果,就像沒有愛情的婚姻,沒有學習的畢業(yè),于是能塞飽你的肚子卻不能進入你的大腦,無法填注你感情的空空蕩蕩。難怪都市里的不少孩子都不識瓜菜了,雞蛋似乎是冰箱生出來的,白菜似乎是超級市場里長出來的,看見松樹就說是“圣誕樹”,看見鴨子就說是“唐老鴨”。在一個工業(yè)化和商品化的時代,人們正在越來越遠離土地上的過程。這真是讓人遺憾。

  什么是生命呢?什么是人呢?人不能吃鋼鐵和水泥,更不能吃鈔票,而只能通過植物和動物構成的食品,只能通過土地上的種植與養(yǎng)殖,與大自然進行能量的交流和置換。這就是最基本的生存,就是農(nóng)業(yè)的意義,是人們在任何時候都只能以土地為母的原因。英文中culture指文化與文明,也指種植和養(yǎng)殖,顯示出農(nóng)業(yè)在往日文化與文明中的至尊身份和核心地位。那時候的人其實比我們洞明。總有一天,在工業(yè)化和商品化的大潮激蕩之處,人們終究會猛醒過來,終究會明白綠遍天涯的大地仍是我們的生命之源,比任何東西都重要得多。

  那才是人類culture又一次偉大的蘇醒。

(1)

根據(jù)原文,概括加粗處“土地”兩層含義的要點,每點不超過8個字。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一個工業(yè)化和商品化的時代,人們正在越來越遠離土地上的過程!睆娜目,這句話有什么深刻內(nèi)涵?(不超過40個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試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簡要回答下面的問題。

(1)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種敘述人稱?其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種修辭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從全文看,下列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

A.

作品描寫那彎彎的絲瓜像“電話筒”一樣,“一心想告知我們遠古的秘密卻從來無人接聽”,這主要表達了作者對現(xiàn)代文明遠離土地的憂慮。

B.

“這幾乎不是吃飯,而是游子歸家,是你與你自己久別后的團聚,也是你與土地一次交流的結(jié)束。”這句話主要表達了作者享受自己勞動果實的一種幸福感。

C.

所謂都市里的孩子“看見松樹就說是‘圣誕樹’,看見鴨子就說是‘唐老鴨’”,主要表達了對西方文化影響的一種焦慮。

D.

“那時候的人其實比我們洞明。”這主要是說古人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和生活方式能夠使他們比我們更直接、更真切地領悟到自然對人類生存的根本意義。

E.

作者從自己種菜的小題材入手,引申出文化思考的大主題,這充分顯示了散文“以小見大”的文化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3屆江蘇省重點中學高二月考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小題。(每題3分,計12分)
埋藏了兩千年的真理
劉燕敏
埃及的迪拉瑪,被稱為魔鬼城,它處在帝王谷的入口處。從比東法老到蘭塞法老的600年間,凡是走進小城的外地人,沒有不上當受騙的。
史書記載,第一個來到這里的外地人是位阿拉伯商人,他想販些銀器回國,結(jié)果被一個帶路的小孩騙走了腳上正穿著的一雙皮靴。還有一個來自大馬士革城的旅行者,他想到帝王谷去探寶,進城不到一刻鐘,就被一個吉卜賽人連錢帶行李騙了個精光。據(jù)傳,印度一位道行最高的巫師漫游至此,也沒逃出被騙的厄運,身上惟一的一件東西——銅蛇管,被一個啞巴騙走。
對于魔鬼城之謎,歷來眾說紛紜。有的說,迪拉瑪是獅子、水牛、天狼3個星座在地球上的重心投射點,地理位置特殊,外地人走進這里頭腦都要失靈;也有的說,是埃及法老圖特安哈門的咒語在起作用,他說“凡擾亂法老安寧的人必死”,在這個入口處,他在用“讓你破財”的方式,仁慈地提醒你不要走進帝王谷。
然而,自從古希臘的一位哲學家來到這里,這些說法就被動搖了。因為他作為外地人,在城里住了一年,不僅頭腦和原來一樣清晰,而且隨身攜帶的東西一件都沒丟。有位羅馬商人得知此事后很是興奮。他想,一個能清白地走出迪拉瑪?shù)娜,一定是破解了法老咒語的人。因為他知道,迪拉瑪這座小城是圖特安哈門法老有意安排的。據(jù)羅馬的羊皮書記載:圖特安哈門法老在陵墓修好后,為防止盜墓賊入侵,曾把關押在監(jiān)牢里的3000名騙子秘密流放到這里。法老相信,一類人的智慧能制約另一類人的智慧。
羅馬商人決定去拜訪那位希臘哲學家。他隨自己的商隊來到希臘,可惜那位哲學家已經(jīng)去世5年了。希臘人告訴他,哲學家臨終前在摩西神廟的石壁上留下過一句話,那句話是他從迪拉瑪漫游歸來后寫上去的。于是,商人又來到神廟,凝視著石壁上哲學家留下的話,他禁不住喃喃自語:“說得多好。≌f得多好!”然后匍匐在地,表達對哲學家的敬意。
2300年后的一天,一位考古學家在迦勒底山腳下挖出7個巨大的石碑,其中的一塊刻著這么一行字:“當你對自己誠實時,天下就沒人能夠欺騙你。”這句話,正是那位哲學家留下的。不久,希臘政府宣布:摩西神廟遺址被發(fā)現(xiàn)。
1.埃及法老圖特安哈門的咒語是(3分)

A.“讓你破財”。

B.“凡擾亂法老安寧的人必死”。

C.“一類人的智慧能制約另一類人的智慧”。

D.“當你對自己誠實時,天下就沒人能夠欺騙你”。

2.關于摩西神廟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摩西神廟位于埃及被稱為魔鬼城的迪拉瑪小城。

B.摩西神廟是被一位古羅馬商人發(fā)現(xiàn)的。

C.摩西神廟遺址是在迦勒底山腳下被發(fā)現(xiàn)的。

D.摩西神廟在古希臘哲學家從迪拉瑪漫游回來之前已成廢墟。

3.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A.迪拉瑪是3個星座在地球上的重心投射點,地理位置特殊,外地人走進這里頭腦都要失靈的說法是有史書記載的。

B.一位印度巫師被一個啞巴騙走銅蛇管的事也是有史料記載的。

C.被吉卜賽人連錢帶行李騙了個精光的來自大馬士革城的旅行者在歷史上確有其人。

D.秘密將關押在監(jiān)牢里的3000名騙子流放到迪拉瑪城是蘭塞法老的主意。

4.根據(jù)文中信息推斷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圖特安哈門法老生活在比東法老之前。

B.古希臘哲學家進入魔鬼城應該是在由比東法老到蘭塞法老的600年間。

C.羅馬商人聽說古希臘哲學家的事時哲學家已死了五年。

D.摩西神廟在2300年前就已成為遺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題。(18分)

走過荒原

①詩歌總是使人難忘。我已經(jīng)很少閱讀詩歌了,然而詩歌中的一些意象,比如日本俳句中的菊花與刀,前蘇聯(lián)詩歌中的路,英國詩歌里的夜鶯與云雀,卻無論如何揮之不去。

②類似的自然還有荒原。少年時讀過的唐詩,諸如“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片孤城萬仞山”、“遠目不堪空際送”這樣的句子,我至今耳熟能詳;而 T? S?艾略特的《荒原》,“四月是最殘酷的月份,在荒原上/孕育出丁香,把回憶和欲望/混合在一起,用春雨/攪動那些遲鈍的根。/冬日使我們溫暖,它以遺忘的雪/覆蓋大地,用干枯的塊莖/喂養(yǎng)弱小的生命……”十多年過后,我還能一字不落地背誦下來。

③是什么使荒原讓我如此刻骨銘心?某年某月,當我在北京聽到根據(jù)日本民歌改編的吉他曲《荒城之戀》時,竟禁不住潸然淚下―――既感嘆中日文化之間難以言說的千絲萬縷,更為飄然逝去的歲月無限感傷。想來,這一方面是因為這些名篇所蘊含的強烈的藝術感染力―――精妙的語言,廣闊的文化語境,對人類生活和文明的深邃的洞察;而另一方面,也許更重要的,是荒原意象帶給我的強烈對比和無限想像―――少年時居住在江南小鎮(zhèn),杏花春雨中感受荒原的粗獷、蒼涼和沉寂,無法不怦然心動;讀到艾略特,我正在喧囂的上海,荒原的遼闊與地老天荒、荒原上那些卑賤的、渺小的生命之堅韌的律動,讓我覺得在大都市所有的尋夢和掙扎都是在自尋煩惱―――成為真正的大地之子,或許是當時潛意識的夢想。

④然而,認真想來,如果不考慮詩歌的審美,我所謂的想像和潛意識是否有點矯情?因為實際上,大概在五年前,我曾因一個項目來到了西部;我本有很多機會去看看荒原、直面荒原甚至走過荒原的,可是,總是因為怕錯過一些所謂的商機而最終未能成行。捫心自問,即使經(jīng)過詩歌無盡的洗禮,我是否依然俗不可耐?我的詩情畫意是否僅僅耽于想像之中?而諸如荒原這樣的景致,如果僅僅在想像中被人記起,如果記憶后僅僅是抒情、觀賞或者把玩的對象,這是不是人類和自然的悲哀?可以沒有荒原嗎?

⑤這使我想起很多人對流浪歌曲的喜愛。大概是以三毛的《橄欖樹》為濫觴,流浪的歌吟便充斥于華語歌壇,仿佛整個華人世界就是流浪的故鄉(xiāng)。時至今日,歌壇對于流浪的纏綿之情依然經(jīng)久不散。然而,現(xiàn)實的問題是,那些詞曲作者,那些歌手,有多少像三毛一樣羈旅天涯、浪跡世界的感受?又有多少愿意去真正地流浪?他們中的絕大多數(shù),不過是在城市呆煩了之后,因為休閑以及一些商業(yè)目的,到另一座城市或鄉(xiāng)村逍遙地作了一番“偽流浪”。

⑥荒原的情形與此并沒有兩樣;脑拇_是粗獷的,但粗獷的另一面可能是嚴酷;荒原是蒼涼的,但蒼涼的背后隱藏著凄苦;荒原是沉寂的,但沉寂并不是寧靜;荒原上生命在堅韌地律動,然而卻又是如此孱弱;荒原上的愛情或許激烈奔放,但那愛情卻絕對包涵著無奈;脑写竺来嫜桑欢竺烙衷趺茨芴娲碎g煙火?所以,高適、岑參們的“邊塞詩”究其實是遠戍邊地的無奈的宣泄;艾略特如果不是在慕尼黑隔岸觀火,估計也沒有抒寫荒原的閑情;至于像我這一類修煉不到家的凡人俗子,無病呻吟是常有的事。因此,荒原經(jīng)常是停留于藝術的虛幻和人們的想像中,走過荒原大多是一種形式,一種見證。有多少人拋棄了塵世的歡樂向荒原遷徙?所以,荒原似乎總是亙古不變,荒原似乎就這樣一直在地老天荒。

⑦但是,追求平等與福祉應該是人類無法舍棄的權利和義務,我們有什么理由聽任荒原一直荒蕪下去?僅僅為了審美的滿足,而后抱著某種優(yōu)越感去俯視荒原上的同類,這是不是太不公平?由此,就分外覺得福利經(jīng)濟學家阿瑪?shù)賮?森的可貴:研究貧困的荒原,走進寂寥的荒原,然后去想辦法改造荒原。這樣,即使一片荒原都不存在了,所謂的藝術因之失去了一個永恒的主題,卻難道不是人類與自然一大真正的進步?所以,我渴望走過已經(jīng)不再是荒原的“荒原”,企盼所有的荒原都像我的家鄉(xiāng)一樣山清水秀,也期待詩歌再現(xiàn)的荒原一片綠色。

⑧然而,遺憾的是,就在寫作本文的此刻,阿富汗南部的荒原正籠罩在戰(zhàn)火之中,坎大哈和扎蘭季在悲傷地哭泣;蛟S,我所有期待終歸只是一種妄想,荒原,將可能永遠無法逃脫荒原和寂寥的宿命。

18.(1)第三段中“強烈對比”,從審美角度說,是指□□美和□□美的鮮明對比。(各填兩個字)(2分)

(2)請用一句話概括第②③段的大意:________________ ____(不超過20個字)(2分)

19.(1)為什么要寫“很多人對流浪歌曲的喜愛”(第⑤段)這一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3分)

(2)文章說,荒原和表現(xiàn)荒原的作品能給人“審美的滿足”,其美感具體體現(xiàn)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0.第①段中說到詩歌的意象,意象是指詩歌中熔鑄了作者主觀感情的客觀物象。中國古典詩歌中的不少意象,如梅、蘭、竹、菊、松、柳、荷花、月亮等等,常有較為固定的意義。請你再另舉四個意象,并各用一句話對其意義作簡要說明。(4分)

                                                                              

                                                                              

                                                                              

                                                                              

21.根據(jù)文意,下列判斷正確的兩項是(    )(    ) (4分)

A.“成為真正的大地之子”,是作者始終不渝的真摯愿望,也是他喜愛荒原作品的一個原因。

B.第⑥段中的“隔岸觀火”,在這里指遠離了荒原,用全新的視角思考荒原,才能真切地反映那里的嚴酷、凄苦和生命的孱弱而艱難以及愛情的無奈。

C.文末“也期待詩歌再現(xiàn)的荒原一片綠色”,寄托了作者打破藝術窠臼,期待創(chuàng)新之作的美好愿望。

D.本文的寫作目的是希望人們研究荒原,走進荒原,改造荒原,使荒原不再荒蕪。

E.本文談的是詩歌中的意象問題,重點分析了中外著名的荒原作品令人青睞的原因及其審美價值之所在。

F.作者反對抱著一種居高臨下的優(yōu)越感去描寫人類的原始和落后狀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題

前    方

曹文軒

一輛破舊的汽車臨時?吭诼放,不知它來自何方,它積了一身厚厚的塵埃。一車人,神情憔悴而漠然地望著前方。他們?nèi)ツ膬?歸家還是遠行?然而不管是歸家還是遠行,都基于同一事實:他們正在路上。歸家,說明他們在此之前,曾有離家之舉;而遠行,則是離家而去。

人類有克制不住的離家的欲望。

當人類還未有家的意識與家的形式之前,祖先們幾乎是在無休止的遷徒中生活的。后來,人類有了家。然而,先前的習性與欲望依然沒有改變。人還得離家,甚至是遠行。

外面有一個廣闊無垠的世界。這個世界充滿艱辛,充滿危險,然而又豐富多彩,新鮮刺激。外面的世界能夠開闊視野,能夠壯大和發(fā)展自己。它總在誘惑著人走出家門。人會在闖蕩世界之中獲得生命的快感或滿足按捺不住的虛榮心。因此,人的內(nèi)心總在吶喊:走啊走!

離家也許是出于無奈。家容不得他了,或是他容不得家了。他的心或身,抑或是心和身一起受著家的壓迫。他必須走,遠走高飛。因此,人類自有歷史以來,便留下了無數(shù)逃離家園,結(jié)伴上路,一路風法,一路勞頓,一路憔悴的故事。

人的眼中、心里,總有一個前方。前方的情景并不明確,朦朧如霧中之月,閃爍如水中之屑。這種不確定性,反而助長了人們對前方的幻想。前方使他們興奮,使他們行動,使他們陷入如癡如醉的狀態(tài)。他們仿佛從蒼茫的前方,聽到了呼喚他們前往的鐘聲和激動人心的鼓樂。他們不知疲倦地走著。

因此,這世界上就有了路。為了快速地走向前方并能走向更遠的地方,就有了船,就有了馬車,有了我們眼前這輛破舊而簡陋的汽車。

路連接著家與前方。人們借著路,向前流浪。自古以來,人類就喜歡流浪。當然也可以說,人類不得不流浪。流浪不僅是出于天性,也出于命運,是命運把人拋到了路上。因為,即便是許多人終身未出家門,或未遠出家門,但在他們內(nèi)心深處,仍然有無家可歸的感覺,仍然行走在漫無盡頭的路上。四野茫茫,八面空空,眼前與心中,只剩下一條通往前方的路。

人們早已發(fā)現(xiàn),人生實質(zhì)上是一場苦旅。坐在這輛車里的人們,將在這樣一輛擁擠不堪的車里,開始他們的旅途。我們可以想像:車吼叫著,在坑洼不平的路面上顛簸著,把一車人搖得東倒西歪,使人一路受著皮肉之苦。那位男子手托下巴,望著車窗外,他的眼睛里流露出一個將要開始艱難旅程的人所有的惶惑與茫然。錢鐘書先生的《圍城》中也出現(xiàn)過這種擁擠的汽車。豐子愷先生有篇散文,也是專寫這種老掉牙的汽車的。他把旅途的不安、無奈與焦躁不寧、索然無味細細地寫了出來:真是一番苦旅。當然,在這天底下,在同一時間,有許多人也許是坐在豪華的游艇上、舒適的飛機或火車上進行他們的旅行。他們的心情就一定比在這種沙丁魚罐頭一樣的車中的人們要好些嗎?如果我們把這種具象化的旅行,抽象化為人生的旅途,我們不分彼此,  都是苦旅者。

人的悲劇性實質(zhì),還不完全在于總想到達目的地卻總不能到達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處流浪時,又時時刻刻地惦念著正在遠去和久已不見的家、家園和家鄉(xiāng)。中國的古代詩歌,有許多篇幅是交給思鄉(xiāng)之情的:“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保ù揞棧安恢翁幋堤J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保ɡ钜妫瘎〉牟豢杀苊庠谟冢喝藷o法還家。更在于,即便是還了家,依然還在無家的感覺中。那位崔顥,本可以湊足盤纏回家一趟,用不著那樣傷感。然而,他深深知道,他有心中想念的那個家,只是由家的溫馨與安寧構筑起來的一種抽象的感覺罷了。那個可遮風避雨的實在的家,并不能從心靈深處抹去他無家可歸的感覺。他只能望著江上煙波,在心中體味一派蒼涼。

坐在車上的人們,前方到底是家還是無邊的曠野呢?

                                        (選自2006年第22期《讀者》,有刪改)

16.從文中看,“人還得離家,甚至是遠行”的原因是什么?請分條概述。(6分)

17.根據(jù)原文,回答下列問題。(6分)

(1)請解釋“他的心或身,抑或是心和身一起受著家的壓迫”的含義。

(2)請解釋“坐在車上的人們,前方到底是家還是無邊的曠野呢?”一句中“家”的具體含義。

18.文中為什么要多次寫到一輛破舊的汽車?(5分)

19.下列對這篇文章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4分)

A.文章開頭連用三個問句構成排比,既啟發(fā)人們思考歸家和遠行中包含著的人生真諦,又制造懸念,激發(fā)讀者興趣。

B.“朦朧如霧中之月,閃爍如水中之屑”一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格,形象地寫出了前方縹緲而虛幻的特點。

C.如果把具象化的旅行抽象化為人生的旅途,那么乘坐豪華、舒適的交通工具旅行的人也并不一定能享受到更多的人生樂趣。

D.“即便是還了家,依然還在無家的感覺之中”,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人們離開家鄉(xiāng)太久,家鄉(xiāng)早已面目全非了。

E.這篇文章運用了象征的表現(xiàn)手法,表達了作者對人生深層次的思考,語言含蓄而優(yōu)美,啟人心智,催人深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題目

走過荒原

 、僭姼杩偸鞘谷穗y忘。我已經(jīng)很少閱讀詩歌了,然而詩歌中的一些意象,比如日本俳句中的菊花與刀,前蘇聯(lián)詩歌中的路,英國詩歌里的夜鶯與云雀,卻無論如何揮之下去。

    ②類似的自然還有荒原。少年時讀過的唐詩,諸如“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片孤城萬仞山”、“遠目不堪空際送”這樣的句子,我至今耳熟能詳;而 T· S·艾略特的《荒原》,“四月是最殘酷的月份,在荒原上/孕育出丁香,把回憶和欲望/混合在一起,用春雨/攪動那些遲鈍的根。/冬日使我們溫暖,它以遺忘的雪/覆蓋大地,用干枯的塊莖/喂養(yǎng)弱小的生命……”十多年過后,我還能一字不落地背誦下來。

 、凼鞘裁词够脑屛胰绱丝坦倾懶?某年某月,當我在北京聽到根據(jù)日本民歌改編的吉他曲《荒城之戀》時,竟禁不住潸然淚下———既感嘆中日文化之間難以言說的千絲萬縷,更為飄然逝去的歲月無限感傷。想來,這一方面是因為這些名篇所蘊含的強烈的藝術感染力———精妙的語言,廣闊的文化語境,對人類生活和文明的深邃的洞察;而另一方面,也許更重要的,是荒原意象帶給我的強烈對比和無限想像———少年時居住在江南小鎮(zhèn),杏花春雨中感受荒原的粗獷、蒼涼和沉寂,無法不怦然心動;讀到艾略特,我正在喧囂的上海,荒原的遼闊與地老天荒、荒原上那些卑賤的、渺小的生命之堅韌的律動,讓我覺得在大都市所有的尋夢和掙扎都是在自尋煩惱———成為真正的大地之子,或許是當時潛意識的夢想。

 、苋欢,認真想來,如果不考慮詩歌的審美,我所謂的想像和潛意識是否有點矯情?因為實際上,大概在五年前,我曾因一個項目來到了西部;我本有很多機會去看看荒原、直面荒原甚至走過荒原的,可是,總是因為怕錯過一些所謂的商機而最終未能成行。捫心自問,即使經(jīng)過詩歌無盡的洗禮,我是否依然俗不可耐?我的詩情畫意是否僅僅耽于想象之中?而諸如荒原這樣的景致,如果僅僅在想像中被人記起,如果記憶后僅僅是抒情、觀賞或者把玩的對象,這是不是人類和自然的悲哀?可以沒有荒原嗎?

 、葸@使我想起很多人對流浪歌曲的喜愛。大概是以三毛的《橄欖樹》為濫觴,流浪的歌吟便充斥于華語歌壇,仿佛整個華人世界就是流浪的故鄉(xiāng)。時至今日,歌壇對于流浪的纏綿之情依然經(jīng)久不散。然而,現(xiàn)實的問題是,那些詞曲作者,那些歌手,有多少像三毛一樣羈旅天涯、浪跡世界的感受?又有多少愿意去真正地流浪?他們中的絕大多數(shù),不過是在城市呆煩了之后,因為休閑以及一些商業(yè)目的,到另一座城市或鄉(xiāng)村逍遙地作了一番“偽流浪”。

 、藁脑那樾闻c此并沒有兩樣;脑拇_是粗獷的,但粗獷的另一面可能是嚴酷;荒原是蒼涼的,但蒼涼的背后隱藏著凄苦;荒原是沉寂的,但沉寂并不是寧靜;荒原上生命在堅韌地律動,然而卻又是如此孱弱;荒原上的愛情或許激烈奔放,但那愛情卻絕對包涵著無奈;荒原有大美存焉,然而大美又怎么能替代人間煙火?所以,高適、岑參們的“邊塞詩”究其實是遠戍邊地的無奈的宣泄;艾略特如果不是在慕尼黑隔岸觀火,估計也沒有抒寫荒原的閑情;至于像我這一類修煉不到家的凡人俗子,無病呻吟是常有的事。因此,荒原經(jīng)常是停留于藝術的虛幻和人們的想像中,走過荒原大多是一種形式,一種見證。有多少人拋棄了塵世的歡樂向荒原遷徙?所以,荒原似乎總是亙古不變,荒原似乎就這樣一直在地老天荒。

 、叩,追求平等與福祉應該是人類無法舍棄的權利和義務,我們有什么理由聽任荒原一直荒蕪下去?僅僅為了審美的滿足,而后抱著某種優(yōu)越感去俯視荒原上的同類,這是不是太不公平?由此,就分外覺得福利經(jīng)濟學家阿瑪?shù)賮啞ど目少F:研究貧困的荒原,走進寂寥的荒原,然后去想辦法改造荒原。這樣,即使一片荒原都不存在了,所謂的藝術因之失去了一個永恒的主題,卻難道不是人類與自然一大真正的進步?所以,我渴望走過已經(jīng)不再是荒原的“荒原”,企盼所有的荒原都像我的家鄉(xiāng)一樣山清水秀,也期待詩歌再現(xiàn)的荒原一片綠色。

 、嗳欢,遺憾的是,就在寫作本文的此刻,阿富汗南部的荒原正籠罩在戰(zhàn)火之中,坎大哈和扎蘭季在悲傷地哭泣。或許,我所有期待終歸只是一種妄想,荒原,將可能永遠無法逃脫荒原和寂寥的宿命。

    1.(2分)第三段中“強烈對比”,從審美角度說,是指□□美和□□美的鮮明對比。(各填一個字或各填兩個字)

    2.(3分)用一句話概括第②③段的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分)為什么要寫“很多人對流浪歌曲的喜愛”(第⑤段)這一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分)文章說:荒原和表觀荒原的作品:能給人“審美的滿足”,其美感具體體現(xiàn)在

    5.(4分)根據(jù)文意,下列判斷正確的兩項是……………………………………(    )(    )

      A.“成為真正的大地之子”,是作者始終不渝的真摯愿望,也是他喜愛荒原作品的一個原因。

      B.第⑥段加點的“隔岸觀火”在這里指遠離了荒原,用全新的視角思考荒原,才能真切地反映那里的嚴酷、凄苦和生命的孱弱而艱難以及愛情的無奈。

      C.文末“也期待詩歌再現(xiàn)的荒原一片綠色”,寄托了作者打破藝術窠臼,期待創(chuàng)新之作的美好愿望。

      D.本文的寫作目的是希望人們研究荒原:定進荒原,改造荒原,使荒原不再荒蕪。

      E.本文談的是詩歌中的意象問題,重點分析了中外著名的荒原作品令人青睞的原因及其審美價值之所在。   

      F.作者反對抱著一種居高臨下的優(yōu)越感去描寫人類的原始和落后狀態(tài)。

   6.(3分)第⑤段中有這么一個句子:“流浪歌吟便充斥于華語歌壇,仿佛整個華人世界就是流浪的故鄉(xiāng)!闭垙恼Z言運用的角度加以分析,說明這句蘊含的感情。

    7.(3分)第①段中說到詩歌的意象,意象是指詩歌中熔鑄了作者主觀感情的客觀物象。中國古典詩歌中的不少意象,常有較為周定的意義。請舉其中的一個意象,并用一句話對其意義作簡要說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2-2013學年江西贛州市十一縣(市)高一上期期中聯(lián)考語文試卷(帶解析)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在上個世紀初那種積貧積弱、飽受屈辱的年代,當時中華民族的精英人士,對家國恨鐵不成鋼,罵幾句祖?zhèn)鞯浼,說點“砸爛”、“打倒”之類的話,也確實是出于一種責任情懷和擔當意識。不過有些擲地有聲的話語,在今天看來也未必都是理性的,家道衰落了,不定全是那些祖?zhèn)鞯浼堑牡溌。歷史,是一個復雜得不能用任何單一方式注解的復合體,任何企圖用簡單話語歸納歷史的做法都是粗暴的和捉襟見肘的。同樣,在今天這個已躍居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的中華家邦興盛期,我們對自己的文化認知,也未必都是理性的,什么典藏翻出來都能“包治百病”、“包打天下”,恐怕又是另一種“夜郎自大”式的“笑傲江湖”。因此,對于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尤其是那些堪稱經(jīng)典的寶藏,更需要悉心閱讀,理性梳理,全息認知,從而使我們能夠更加美好、持續(xù)地活在一個既不自失,也不盲從的精神家園中。
   在當下,要想全面認知民族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必須從觸摸原典開始。
   曾幾何時,對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的解讀,“忽如一夜春風來”地“花開遍地”,大小書攤,琳瑯滿目。幾千字的原典,能解讀成數(shù)十萬字的“磚頭”,你方掄罷我方拍,其中有讓人醍醐灌頂,豁然開朗者,也有“文抄公”、“瞎蒙公”之流,更有“膨化酥”、“注水肉”之類?傊杞(jīng)典的靈堂,哭自己恓惶者居多,如果一味地想從這些被徹底稀釋的“軟閱讀”中,獲得文化典籍的原味汁液,多半會倒掉胃口,甚至完全看輕典籍的價值,直至成為新的傳統(tǒng)文化“蔑視者”。
   其實歷史上已經(jīng)多次出現(xiàn)這樣的開始?鬃邮且环N開始,他從周文化原典開始,孟子也是一種開始,他由孔子開始,董仲舒、朱熹、王陽明是又一種開始。這種開始都有從原典出發(fā)的特征,梳著梳著,后面越來越粗的辮子,就未必還是原來的那縷頭發(fā)了。今人梳出的一些“花辮子”,更是焗、燙得油汪水亮,再硬接到孔、孟者的發(fā)髻上,文化的莊嚴感頓失,想要發(fā)揚光大,豈不貽笑大方。
   尤其是近年流行的典藏“修繕”熱,更是牛頭不對馬面,無論是《三字經(jīng)》還是《弟子規(guī)》,這些傳統(tǒng)文化的淺顯讀本,都因具有所謂的“實用性”,而慘遭閹割,生生搞成了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拉郎配”,讓人讀后哭笑不得。問題都出在我們總是懷疑別人的判斷力,總是想給人一個現(xiàn)成的思想讓人“就范”。因而,便搞出了許多非驢非馬的“精心”篡改。這種篡改的結(jié)果是:傳統(tǒng)的似乎很現(xiàn)代,現(xiàn)代的似乎很傳統(tǒng),讓人更加難以對這些典籍有好感。至于各類與當下經(jīng)濟社會直接“對號入座”的“演義”讀本,就更是遠不止“三俗”,讀后只會讓人對這些被閹割的傳統(tǒng)經(jīng)典敬而遠之。
   讀中華原典,不僅是對文本原義的回歸,更是對歷史人文圖譜的還原。
如果不讀原典,就難以還原出一位先哲的生命質(zhì)感。任何學術,遠離了人性溫度,就變得枯燥乏味,形同僵尸了。無論讀老子、莊子,還是孔子、孟子,性情的無處不在,也是他們能滄海桑田、歷久彌新的重要原因。觸摸原典,其實更是觸摸先哲們性情深處的本來溫度,從而準確把握精神光源對現(xiàn)實世界的可能照耀。如果直接用現(xiàn)代話語進行勾兌,這些可以穿越歷史隧道進行觸摸的人性溫度,便蕩然無存了。
【小題1】下列各項中,屬于正面闡釋“對經(jīng)典須懷溫情和敬意”的一項是(     )

A.對自己的文化認知,將典藏夸大為“包治百病”、“包打天下”,是一種非理性的態(tài)度,不能用粗暴的、捉襟見肘的簡單話語歸納歷史。
B.要從觸摸原典開始全面地認知民族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尤其要用盡所有的精力閱讀,理性地梳理,全面地認識、了解那些堪稱經(jīng)典的寶藏。
C.若是一味地想借經(jīng)典來為自己的驚慌和煩惱哭泣,從中獲得文化典籍的原汁原味,大多會倒掉胃口,甚至成為新的傳統(tǒng)文化“蔑視者”。
D.近年流行的典藏“修繕”熱,令人啼笑皆非!度纸(jīng)》、《弟子規(guī)》這些傳統(tǒng)文化讀本,都因具有所謂的“實用性”而慘遭閹割。
【小題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上個世紀初的中華民族,在積貧積弱、飽受屈辱的情況下,精英人士面對祖?zhèn)鞯浼戳R幾句,是出于一種責任和擔當。
B.觸摸原典是全面認知民族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的必要途徑。文章用“注水肉”之喻,批評對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解讀的不正確做法。
C.一些傳統(tǒng)文化的淺顯讀本,卻被搞成了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拉郎配”,問題就在于我們總是想用一個現(xiàn)成的思想去束縛人。
D.本可穿越歷史隧道進行觸摸的人性溫度,一旦直接添加進現(xiàn)代話語的元素,那么這可觸摸的人性溫度也許不復存在了。
【小題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對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解讀,應持理性態(tài)度。把幾千字的原典解讀成數(shù)十萬字的“磚頭”,不免令人產(chǎn)生“瞎蒙公”、“膨化酥”等嫌疑。
B.歷史上曾經(jīng)多次出現(xiàn)的從原典出發(fā)的“開始”,后來逐漸地變得面目全非,失去了文化的莊嚴,想要發(fā)揚光大之,簡直是貽笑大方。
C.許多非驢非馬的所謂精心篡改,使得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界限模糊起來,讓人難以對被篡改的典籍有什么好感,相反的只會令人對典籍敬而遠之。
D.讀原典就是對文本原義的回歸和對歷史人文圖譜的還原,也就是把握先哲們的精神及其影響;不讀,則很難還原出先哲的生命質(zhì)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