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語文 > 題目詳情
下列加粗的詞不屬于使動用法的一項是

A.吏民,封府庫
B.燭之武退秦師
C.沛公旦日百余騎來見項王
D.項伯殺人,臣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天津期中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加粗的詞不屬于使動用法的一項是

[     ]

A.吏民,封府庫
B.燭之武退秦師
C.沛公旦日百余騎來見項王
D.項伯殺人,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1-2012學年度江蘇車橋中學高二上學期期中自主測試語文試卷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題。
曼卿,諱延年,姓石氏,其上世為幽州人。幽州入于契丹,其祖自成始以其族閑走南歸。天子嘉其來,將祿之,不可,乃家于宋州之宋城。父諱補之,官至太常博士。
幽燕俗勁武,而曼卿少亦以氣自豪。讀書不治章句,獨慕古人奇節(jié)偉行非常之功,視世俗屑屑無足動其意者。自顧不合于時,乃一混以酒。然好劇飲大醉,頹然自放。由是益與時不合。而人之從其游者,皆知愛曼卿落落可奇,而不知其才之有以用也。年四十八,康定二年二月四日,以太子中允秘閣校理卒于京師。
曼卿少舉進士,不中,真宗推恩,三舉進士皆補奉職。曼卿初不肯就,張文節(jié)公素奇之,謂曰:“母老乃擇祿邪?”曼卿矍然起就之,遷殿直。久之,改太常寺太祝,知濟州金鄉(xiāng)縣。嘆曰:“此亦可以為政也!笨h有治聲,通判乾寧軍。丁母永安縣君李氏憂,服除,通判永靜軍,皆有能名。充館閣?,累遷大理寺丞,通判海州,還為校理。
莊獻明肅太后臨朝,曼卿上書,請還政天子。其后太后崩,范諷以言見幸,引嘗言太后事事者,得顯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自契丹通中國,德明盡有河南而臣屬,遂務休兵養(yǎng)息,天下晏然,內外弛武三十余年。曼卿上書言十事,不報。巳而元昊反,西方用兵,始思其言,召見。稍用其說,籍河北、河東、陜西之民,得鄉(xiāng)兵數(shù)十萬。曼卿奉使籍兵河東,還稱旨,賜緋衣銀魚。天子方思盡其才,而且病矣。既而聞邊將有欲以鄉(xiāng)兵扦賊者,笑日:“此得吾粗也。夫不教之兵,勇怯相雜,若怯者見敵而動,則勇者亦牽而潰矣。今或不暇教,不若募其教行者,則人人皆勝兵也!逼湟暿朗,蔑若不足為。及聽其施設之方,雖精思深慮,不能過也。狀貌偉然,喜酒自豪,若不可繩以法度,退而質其平生趣舍大節(jié),無一悖于理者。遇人無賢愚,皆盡欣歡。及閑而可否天下是非善惡,當其意者無幾人。其為文章,勁健稱其意氣。
【小題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丁母永安縣君李氏憂:指父母喪事
B.用其說稍:稍微
C.退而質其平生趣舍大節(jié)趣舍:追求
D.及閑而可天下是非善惡否:貶斥、議論
【小題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現(xiàn)石曼卿“有遠見”的一組是(3分)(   )       
①而曼卿少亦以氣自豪              ②曼卿矍然起就之,遷殿直
③請還政天子    ④曼卿上書言十事
⑤今或不暇教,不若募其教行者   ⑥其視世事,蔑若不足為
A.①②④B.①②⑥C.③④⑤D.③⑤⑥
【小題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與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石曼卿年少時放蕩不拘,讀書不研究章節(jié)句讀,只仰慕古代那些有奇?zhèn)ス?jié)操品行并建立非同 尋常功勞的人,自認為不合于時,常大飲而醉。
B.石曼卿不顧個人安危,兩次上書進諫,一為太后干預朝政,一為朝廷的邊防擔憂,他主張?zhí)綍r期練兵,防患未然。
C.作者刻畫石曼卿,先交代其性格特征和結局,再回頭敘寫他一生的幾件重要事情,這有制造懸念、吸引讀者、引起共鳴的作用。
D.石曼卿儀表英俊,性格豪爽,文武雙全,他的文章就像他的為人,遒勁剛健,他生逢其時,深得皇帝重用,可惜已病重,只活了48歲。
【小題4】翻譯文中畫線句子(10分)
(1)天子嘉其來,將祿之,不可,乃家于宋州之宋城。(3分)
(2)范諷以言見幸,引嘗言太后事者,遽得顯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
(3)遂務休兵養(yǎng)息,天下晏然,內外弛武三十余年。(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9分,每小題3分)
曼卿,諱延年,姓石氏,其上世為幽州人。幽州入于契丹,其祖自成始以其族閑走南歸。天子嘉其來,將祿之,不可,乃家于宋州之宋城。父諱補之,官至太常博士。
幽燕俗勁武,而曼卿少亦以氣自豪。讀書不治章句,獨慕古人奇節(jié)偉行非常之功,視世俗屑屑無足動其意者。自顧不合于時,乃一混以酒。然好劇飲大醉,頹然自放。由是益與時不合。而人之從其游者,皆知愛曼卿落落可奇,而不知其才之有以用也。年四十八,康定二年二月四日,以太子中允秘閣校理卒于京師。
曼卿少舉進士,不中,真宗推恩,三舉進士皆補奉職。曼卿初不肯就,張文節(jié)公素奇之,謂曰:“母老乃擇祿邪?”曼卿矍然起就之,遷殿直。久之,改太常寺太祝,知濟州金鄉(xiāng)縣。嘆曰:“此亦可以為政也。”縣有治聲,通判乾寧軍。丁母永安縣君李氏憂,服除,通判永靜軍,皆有能名。充館閣?,累遷大理寺丞,通判海州,還為校理。
莊獻明肅太后臨朝,曼卿上書,請還政天子。其后太后崩,范諷以言見幸,引嘗言太后事者,遽得顯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自契丹通中國,德明盡有河南而臣屬,遂務休兵養(yǎng)息,天下晏然,內外弛武三十余年。曼卿上書言十事,不報。已而元昊反,西方用兵,始思其言,召見。稍用其說,籍河北、河東、陜西之民,得鄉(xiāng)兵數(shù)十萬。曼卿奉使籍兵河東,還稱旨,賜緋衣銀魚。天子方思盡其才,而且病矣。既而聞邊將有欲以鄉(xiāng)兵扦賊者,笑曰:“此得吾粗也。夫不教之兵,勇怯相雜,若怯者見敵而動,則勇者亦牽而潰矣。今或不暇教,不若募其教行者,則人人皆勝兵也!
其視世事,蔑若不足為。及聽其施設之方,雖精思深慮,不能過也。狀貌偉然,喜酒自豪,若不可繩以法度,退而質其平生趣舍大節(jié),無一悖于理者。遇人無賢愚,皆盡欣歡。及閑而可否天下是非善惡,當其意者無幾人。其為文章,勁健稱其意氣。
(節(jié)選自歐陽修《石曼卿墓表》)
【小題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丁母永安縣君李氏憂:指父母喪事
B.用其說稍:稍微
C.若不可以法度繩:約束
D.及閑而可天下是非善惡否:貶斥、議論
【小題2】下列加點的詞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A.自顧不合時臣恐見欺王而負趙
B.而人從其游者民為貴,社稷次
C.勇者亦牽而潰矣于其身也,恥師焉
D.母老擇祿邪拜送書于庭,臣敢上璧
【小題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現(xiàn)石曼卿“有遠見”的一組是(   )
①而曼卿少亦以氣自豪
②曼卿矍然起就之,遷殿直
③請還政天子
④曼卿上書言十事
⑤今或不暇教,不若募其教行者
⑥其視世事,蔑若不足為
A.③④⑤ B.①②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13.【小題4】翻譯文中畫線句子(12分)
(1)天子嘉其來,將祿之,不可,乃家于宋州之宋城。 (4分)
(2)夫不教之兵,勇怯相雜,若怯者見敵而動,則勇者亦牽而潰矣。(4分)
(3)狀貌偉然,喜酒自豪,若不可繩以法度,退而質其平生趣舍大節(jié),無一悖于理者。(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教材全解 高中語文 必修2。ㄅ漪斎税妫 魯人版 題型:048

閱讀下面選段,完成下題。

  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zhàn)河北,臣戰(zhàn)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郤……”項王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范增數(shù)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于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莊則入為壽。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表椡踉唬骸爸Z!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

  于是張良至軍門見樊噲。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眹堅唬骸按似纫樱〕颊埲耄c之同命!眹埣磶矶苋胲婇T。交戟之衛(wèi)士欲止不內。樊噲側其盾以撞,衛(wèi)士仆地。噲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視項王,頭發(fā)上指,目眥盡裂。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張良曰:“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表椡踉唬骸皦咽浚 n之卮酒!眲t與斗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項王曰:“賜之彘肩!眲t與一生彘肩。樊噲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項王曰:“壯士!能復飲乎?”樊噲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衽婀绕魄厝胂剃,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宮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xù)耳。竊為大王不取也!”項王未有以應,曰:“坐”。樊噲從良坐。坐須臾,沛公起如廁,因招樊噲出。

(1)

下列加粗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

A.

沛公旦日從百余來見項王  騎(j@

B.

范增數(shù)目項王        數(shù)(sh)

C.

披帷西向立,目視項王   瞋(ch5n

D.

拔劍切而之        啖(d4n

(2)

下列加粗詞的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  ]

A.

①然不自能先入關破秦  ②其常在沛公也

B.

①刑人如恐不     、诟咛幉

C.

遣將守關者      ②君安與項伯有

D.

入前為壽      、屬皆且為所虜

(3)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

①項王即日留沛公與飲  ②擊沛公于坐

B.

以劍舞       、诔入,與之同命

C.

①若屬皆為所虜     ②臣死不避

D.

①沛公參乘樊噲者也  、诮裾哂行∪

(4)

下列句子與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亞父者,范增也。

[  ]

A.

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B.

君王為人不忍。

C.

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

D.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

(5)

下列對原文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項羽完全相信了劉邦的表白,而主張“急擊勿失”的范增不肯罷休,離席叫項莊擊殺沛公,使得宴會頓時充滿殺機。

B.

樊噲與項羽的對話反映了其性格中粗中有細的一面,豪壯威嚴而不失技巧。

C.

從文中可以看出項羽不僅具有軍事家的謀略和膽識,又重情重義,愛惜人才,顯示出大將風范。

D.

從選文可以看出,司馬遷善于通過激烈的矛盾斗爭刻畫人物性格。在緊張急迫、劍拔弩張的氣氛中,通過每個人物語言、行動、神情的具體表現(xiàn),運用對比映襯的手法,鮮明而生動地刻畫了兩個政治集團里主要人物的不同性格。

(6)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陜西省師大附中2010-2011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 題型:048

閱讀下文,完成下題。

  李東陽,字賓之,茶陵人,以戍籍居京師。四歲能作徑尺書,景帝召試之,甚喜,抱置膝上,賜果鈔。后兩召講《尚書》大義,稱旨,命入京學。天順八年,年十八,成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累遷侍講學士,東宮講官。

  弘治五年,旱災求言。東陽條摘《孟子》七篇大義,附以時政得失,累數(shù)千言,上之。帝稱善。

  十七年,重建闕里廟成,奉命往祭。還,上疏言:

  臣奉使遄行,適遇亢旱。天津一路,夏麥已枯,秋禾未種,舟者無完衣,荷鋤者有菜色。盜賊縱橫,青州尤甚。南來人言,江南、浙東流亡道,戶口消耗,軍伍空虛,庫無旬日之儲,官缺累歲之俸。東南財賦所出,一歲之饑已至于此;北地呰窳[1],素無積聚,今秋再歉,何以堪之。事變之生,恐不可測。臣自非經過其地,則雖久處官曹,日理章疏,猶不得其詳,況陛下高居九重之上耶?

  臣訪之道路,皆言冗食太眾,國用無經,差役頻煩,科派重疊。京城土木繁興,供役軍士財力交殫,每遇班操,寧死不赴。勢家巨族,田連郡縣,猶請乞不已。親王之藩,供億至二三十萬。游手之徒,托名皇親仆從,每于關津都會大張市肆,網羅商稅。國家建都于北,仰給東南,商賈驚散,大非細故。更有織造內官,縱群小掊擊,閘河官吏莫不奔駭,鬻販窮民所在騷然,此又臣所目擊者。

  夫閭閻之情,郡縣不得而知也;郡縣之情,廟堂不得而知也;廟堂之情,九重亦不得而知也;始于容,成于蒙蔽。容隱之端甚小,蒙蔽之禍甚深。臣在山東,伏聞陛下以災異屢見,敕群臣盡言無諱。然詔旨頻降,章疏畢陳,而事關內廷、貴戚者,動為掣肘[2],累歲經時,俱見遏罷。誠恐今日所言,又為虛文。乞取從前內外條奏,詳加采擇,斷在必行。

  帝嘉嘆,悉付所司。

  是時,帝數(shù)召閣臣面議政事。東陽與首輔劉健等竭心獻納,時政闕失必盡言極諫。東陽工古文,閣中疏草多屬之。疏出,天下傳誦。

(節(jié)選自《明史·李東陽傳》)

 。圩ⅲ1.呰窳:z9y(,疏懶。2.掣肘:比喻在他人做事時從旁牽制。

(1)

對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累遷侍講學士,東宮講官   充:擔任

B.

舟者無完衣         挽:拉

C.

江南、浙東流亡道      載:負載

D.

始于容,成于蒙蔽      隱:隱瞞

(2)

下列各組句子中,分別直接表明“民生維艱”和“吏治混亂”的一組是

[  ]

A.

B.

C.

D.

(3)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準確的一項是

[  ]

A.

李東陽幼時聰明穎悟,擅書法,深得皇上喜愛。十八歲中進士后進入仕途,不斷得到升遷。

B.

李東陽一路上聽取了各種意見,認為產生災異的根源在于勢家巨族、親王貴戚、內廷官員互相勾結,危害百姓。

C.

弘治十七年,李東陽給皇帝上疏,描述了奉命往祭途中所見所聞的嚴重災情,令人觸目驚心;同時,表達了自己的擔憂。

D.

為了革除蒙蔽之禍,李東陽請求皇上將以前的各種建議詳細地加以整理并擇善實施。

(4)

翻譯下列句子。

(1)臣自非經過其地,則雖久處官曹,日理章疏,猶不得其詳,況陛下高居九重之上耶?

(2)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07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重慶卷)語文試題 題型:048

閱讀下文,完成第下題。

  李東陽,字賓之,茶陵人,以戍籍居京師。四歲能作徑尺書,景帝召試之,甚喜,抱置膝上,賜果鈔。后兩召講《尚書》大義,稱旨,命入京學。天順八年,年十八,成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累遷侍講學士,充東宮講官。

  弘治五年,旱災求言。東陽條摘《孟子》七篇大義,附以時政得失,累數(shù)千言,上之。帝稱善。

  十七年,重建闕里廟成,奉命往祭。還,上疏言:

  臣奉使遄行,適遇亢旱。天津一路,夏麥已枯,秋禾未種,挽舟者無完衣,荷鋤者有菜色。盜賊縱橫,青州尤甚。南來人言,江南、浙東流亡載道,戶口消耗,軍伍空虛,庫無旬日之儲,官缺累歲之俸。東南財賦所出,一歲之饑已至于此;北地篒窳[注],素無積聚,今秋再歉,何以堪之。事變之生,恐不可測。臣自非經過其地,則雖久處官曹,日理章疏,猶不得其詳,況陛下高居九重之上耶?

  臣訪之道路,皆言冗食太眾,國用無經,差役頻煩,科派重疊。京城土木繁興,供役軍士財力交殫,每遇班操,寧死不赴。勢家巨族,田連郡縣,猶請乞不已。親王之藩,供億至二三十萬。游手之徒,托名皇親仆從,每于關津都會大張市肆,網羅商稅。國家建都于北,仰給東南,商賈驚散,大非細故。更有織造內官,縱群小掊擊,閘河官吏莫不奔駭,鬻販窮民所在騷然,此又臣所目擊者。

  夫閭閻之情,郡縣不得而知也;郡縣之情,廟堂不得而知也;廟堂之情,九重亦不得而知也;始于容隱,成于蒙蔽。容隱之端甚小,蒙蔽之禍甚深。臣在山東,伏聞陛下以災異屢見,

  敕群臣盡言無諱。然詔旨頻降,章疏畢陳,而事關內廷、貴戚者,動為掣肘,累歲經時,俱見遏罷。誠恐今日所言,又為虛文。乞取從前內外條奏,詳加采擇,斷在必行。

  帝嘉嘆,悉付所司。

  是時,帝數(shù)召閣臣面議政事。東陽與首輔劉健等竭心獻納,時政闕失必盡言極諫。東陽工古文,閣中疏草多屬之。疏出,天下傳誦。

(節(jié)選自《明史·李東陽傳》)

[注]皆窳:ziyu,疏懶。

(1)

對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累遷侍講學士,充東宮講官  :擔任

B.

臣奉使遄行,適遇亢旱    :速疾

C.

江南、浙東流亡載道     :負載

D.

始于容隱,成于蒙蔽     :包庇

(2)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

A.

B.

C.

D.

(3)

下列各組句子中,分別直接表明“民生維艱”和“吏治混亂”的一組是

[  ]

A.

B.

C.

D.

(4)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準確的一項是

[  ]

A.

李東陽幼時聰明穎悟,擅書法,深得皇上喜愛。十八歲中進士后進入仕途,不斷得到升遷。

B.

弘治十七年,李東陽給皇帝上疏,描述了奉命往祭途中所見所聞的嚴重災情,令人觸目驚心;同時,表達了自己的擔憂。

C.

李東陽一路上聽取了各種意見,認為產生災異的根源在于勢家巨族、親王貴戚、內廷官員互相勾結,危害百姓。

D.

為了革除蒙蔽之禍,李東陽請求皇上將以前的各種建議詳細地加以整理并擇善實施。

(5)

把第三大題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臣自非經過其地,則雖久處官曹,日理章疏,猶不得其詳,況陛下高居九重之上耶?

(2)游手之徒,托名皇親仆從,每于關津都會大張市肆,網羅商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文章,完成1~6題。
梵高的墳塋(節(jié)選)
范曾
 。1)冬天來到了巴黎,寒風凜冽,木葉盡脫。順著塞納河向西北行,便是一片冬天的蕭瑟。我們驅車向瓦茲河上的歐維爾城疾馳,去瞻仰我心靈深處的藝術殉道者梵高的遺蹤。
 。2)梵高這位荷蘭籍的天生奇才100年前來到法蘭西后等待他的是貧困與饑餓。梵高一生賣不出一張畫,人們也根本不知道梵高,藝術界汪洋大海般的平庸在壓抑著他。他曾在一張畫上描寫了一最粗糙的木椅,在破爛的藤座上放著他的煙斗和一張紙包的些許煙草,它似乎向我們唱出一首凄涼的身世之歌。藝術既然不能提供面包,那就讓需要面包的藝術家速朽,而自栽便是最簡捷的方式。梵高拿起了手槍,走到薩都的草坪,向心窩射了一槍,他在華貴的建筑前對這不平的社會用生命作一次壯烈的抗議。
 。3)梵高過著清白無瑕的生活,他沒有金錢的刺激,沒有女人的誘惑,沒有鮮花的慰藉。當羅丹命豐腴清麗的模特兒們在畫室翩然起舞時,當莫提格里昂尼面對著嫵媚而慵懶的美女,在畫面上把她們的臉“令人愉快地拉長”時,梵高在哪里?他正對著一片平常的農田,一張破舊的靠椅,一雙踏遍人間含辛茹苦的農鞋,畫這些巴黎的大師們不屑一顧的事物。在他的畫筆下,野地里摘來的向日葵燃燒著一把火,藍色野花臨風搖曳,這哪里是在依物描像?這是在傾訴愛情,但是他的情人卻在大地的草木盛衰中,天穹的日星隱耀中?此嫷乃械漠嬒,那眼神沒有一幅不咄咄逼人,那其中閃現(xiàn)的光芒有豎毅、有不平、有尊嚴,充滿了對人生的批判和對自己命運的抗爭。梵高在美術史上的出現(xiàn)確實是一個奇跡。他遠離了傳統(tǒng)審美的藩籬,以神奇的手法、高妙的色彩、超絕的構圖,一掃藝術界的平庸淺薄和疏懶惰性。這種畫風一旦問世,美術史就必須重寫,色彩學甚至美學就必須修正,這正是梵高撒向人間的一個永恒的謎。
  (4)梵高死了很多年以后,評論家才像天文學家發(fā)現(xiàn)新星一樣仰望他、贊嘆他。今天所有豪華壯麗的畫館,都以一展梵高的杰作為榮。當一幅《沒有胡須的梵高》最后以7150萬美金賣出時,舉世震驚,歡聲雷動。而這一切和寂寞痛苦的梵高毫不相干。
  (5)我們來到梵高的墳塋,它坐落在一所極平凡的公墓里,梵高和他心愛的弟弟德奧合葬,兩塊墓碑,方身圓頂,沒有任何紋飾,沒有花崗巖的墓室,碑前只有一 黃土,覆蓋著長青的番藤。公墓寂然無聲,所有體面的、稍微精致的墳塋前都空無一物。然而梵高墓上的碧草卻在刺骨寒風中顫動著不屈的生命?案嫖坑诰湃蟾咧`的,不是拍賣場的呼嘯,而是一束束的鮮花,放在墳塋四周。這不禁使我想起魯迅先生的《墳》,總有一些人是不會被人們忘卻的。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冽(     )  道(     )  粗(     )  豐(     )
 嫵(     )  懶(     )  墳(     )  咄咄逼人(     )
2.解釋下列詞語。
①蕭瑟:                                                                                   
②藩籬:                                                                              
③含辛茹苦:                                                                       
④咄咄逼人:                                                                       
3.為什么說梵高是一位“藝術的殉道者”?閱讀第二段的有關內容,作簡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第3段中,作者提及羅丹和莫提格里昂尼這兩位藝術大師的創(chuàng)作情況,這里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有何作用?
  答:(1)表現(xiàn)手法是_________   _     ;(2)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5.梵高的作品有哪些特點?請仔細閱讀第3段,然后作簡要概括。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對本文理解鑒賞不準確的兩項是(    )(    )
A. 第5段說:“堪告尉于九泉梵高之靈的,不是拍賣場的呼嘯,而是一束束的鮮花,放在墳塋四周!币饧磯瀴L遠離城市喧囂,他的靈魂可以享受這里的寧靜與芬芳。
B. 文章最后提到“所有體面的、稍微精致的墳塋前都空無一物”,意即一個人生前的榮耀不過是過眼云煙,等待他的常常是身后的寂寞,而偉大的藝術家卻永遠被銘記和敬仰。
C. 第3段說:“這種畫風一旦問世,美術史就必須重寫,色彩學甚至美學就必須修正!币饧磋蟾叩漠嬶L填補了美術史的空白,開辟了色彩學和美學的新領域。
D. 古往今來的畫家不可勝數(shù),可分為三類:一是畫社會認為最好的畫;二是畫自己認為最好的畫;三是置好壞于度外,被冥頑不朽之力驅動著畫筆作畫。梵高屬于第二類。

E. 梵高死后的榮耀說明真正的藝術經得住時間的考驗,如醇酒,愈久愈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江蘇省揚州市名校2007年最新高考語文測試題精選 人教版 人教版 題型:048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題。

  彭越者,昌邑人也,字仲。常漁鉅野澤中,為群盜。陳勝、項梁之起,少年或謂越曰:“諸豪桀相立畔秦,仲可以來,亦效之!迸碓皆唬骸皟升埛蕉,且待之!

  沛公之從碭北擊昌邑,彭越助之。漢元年秋,越大破楚軍。乃拜彭越為魏相國,擅將其兵,略定梁地。

  漢五年秋,項王之南走陽夏,彭越復下昌邑旁二十余城,得谷十余萬斛,以給漢王食。

  漢王敗,使使召彭越并力擊楚。越曰:“魏地初定,尚畏楚,未可去!睗h王追楚,為項籍所敗固陵。乃謂留侯曰:“諸侯兵不從,為之奈何?”留侯曰:“齊王信之立,非君王之意,信亦不自堅。彭越本定梁地,功多,始君王以魏豹故,拜彭越為魏相國,今豹死毋后,且越亦欲王,而君王不蚤定。與此兩國約:即勝楚,睢陽以北至谷城,皆以王彭相國;從陳以東傅海,與齊王信。齊王信家在楚,此其意欲復得故邑。君王能出捐此地許二人,二人今可致;即不能,事未可知也!于是漢王乃發(fā)使使彭越,如留候策。使者至,彭越乃悉引兵會垓下,遂破楚。春,立彭越為梁王,都定陶。

  十年秋,陳狶反代地,高帝自往擊,征兵梁王。梁王稱病,使將將兵詣邯鄲。高帝怒,使人梁王。梁王恐,欲自往謝。其將扈輒曰:“王始不往,見讓而往,往則為禽矣。不如遂發(fā)兵反!绷和醪宦牐Q病。梁王怒其太仆,欲斬之。太仆亡走漢,告梁王與扈輒謀反。于是上使使掩梁王,梁王不覺,捕梁王,囚之洛陽。有司治反形已具,請論如法。上赦以為庶人,傳處蜀青衣。西至鄭,逢呂后從長安來,欲之洛陽,道見彭王,彭王為呂后泣涕,自言無罪,愿處故昌邑。呂后許諾,與俱東至洛陽。呂后白上曰:“彭王壯士,今徙之蜀,此自遺患,不如遂誅之。妾謹與俱來!庇谑菂魏竽肆钇渖崛烁媾碓綇椭\反。廷尉王恬開奏請族之。上乃可,遂夷越宗族,國除。

(選自司馬遷《史記·魏豹彭越列傳》)

(1)

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A.

兩龍方斗,待之,

北山愚公者,年九十

B.

逢呂后從長安來,欲洛陽

然則一羽不舉,為不用力焉

C.

梁王恐,欲自往

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D.

王始不往,見而往

平原君使者冠蓋相屬于魏,魏公子日

(2)

下列各句中,全都表明彭越人生悲劇原因的一項是:

①乃拜彭越為魏相國,擅將其兵,略定梁地

②漢王敗,使使召彭越并力擊楚。越曰:“魏地初定,尚畏秦,未可去!

③高地自往擊,征兵梁王。梁王稱病,使將兵詣邯鄲。

④梁王怒其太仆,欲斬之。

⑤于是漢王乃發(fā)使使彭越,如留侯策

⑥彭王壯士,今之蜀,此自遺患,不如遂誅之。

[  ]

A.

①②③

B.

②④⑤

C.

②③⑥

D.

①⑤⑥

(3)

下列對原文概述和分析有錯的一項是:

[  ]

A.

彭越出身低賤,但跟隨劉邦征戰(zhàn),曾立下赫赫戰(zhàn)功。

B.

彭越雖是一介武夫,但有勇有謀,在高帝討伐陳狶時,他按兵不動,想借機謀反。

C.

劉邦既有雄才大略,又很陰險,功臣彭越被誅與韓信被誅都耐人尋味,正如韓信所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

D.

在被發(fā)配蜀地途中,如果沒有遇到呂后,彭越也許不會被誅被滅族,起碼不會那么快。呂后為人兩面三刀,陰險歹毒。

(4)

將文中畫線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于是漢王乃發(fā)使使彭越,如留候策

②王始不往,見讓而往,往則為禽矣。

③有司治反形已具,請論如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江蘇省徐州市2012屆高三考前信息卷語文試題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

陳子昂別傳

盧藏用

  陳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縣人也。奇杰過人,姿狀岳立,始以豪家子馳俠使氣。至年十七八未知書。嘗從博徒入鄉(xiāng)學,慨然立志。因謝絕門客,專精墳典。數(shù)年之間,經史百家不該覽。尤善屬文,雅有相如子云之風骨。初為詩,幽人王適見而驚曰:此子必為文宗矣

  年二十一始東入咸京,以進士對策高第。曾獻書闕下,時皇上以太后居攝,覽其書而之,召見問狀。子昂貌寢寡援,然言王霸大略,君臣之際,甚慷慨焉。乃敕曰:梓州人陳子昂,地籍英靈,文稱偉曄,拜麟臺正字。上數(shù)召問政事,言多切直。

  屬契丹以營州叛,建安郡王攸宜親總戎律,臺閣英妙,皆署在軍麾。時敕子昂參謀帷幕。軍次漁陽,前軍王孝杰等相次陷沒。三軍震,子昂進諫,乞分麾下萬人以為前驅。建安方求斗士,以子昂素是書生,謝而不納。子昂體弱多疾,于忠義,嘗欲奮身以答國士。自以官在近侍,又參預軍謀,不可見危而惜身茍容。他日又進諫,言甚切至。建安謝絕之,乃署以軍曹。子昂知不合,因箝默下列,但兼掌書記而已。

  及軍罷以父老表乞罷職歸侍,天子優(yōu)之,聽帶官取給而歸。遂于射洪西山構茅宇數(shù)十間,種樹采藥以為養(yǎng)。恨國史蕪雜,乃自漢孝武之后以迄于唐為后史記,綱紀粗立,筆削未終,丁府君憂其中廢。子昂性至孝,哀號柴,氣息不逮。屬本縣令段簡貪暴殘忍,聞其家有財,乃附會文法將欲害之。子昂荒懼使家人納錢二十萬,而簡意未已。數(shù)輿與曳就吏,子昂素嬴疾,又哀毀,杖不能起,外迫苛政,于是遂絕。年四十二。

(選文有改動)

(1)

對下列句子中加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經史百家罔不  該:應該

B.

覽其書而之    壯:認為……壯美,贊賞

C.

于忠義      激:激勵

D.

哀號柴      毀:因悲哀過度而損害健康

(2)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現(xiàn)陳子昂“奇杰過人”的一組是

①至年十七八未知書

②雅有相如子云之風骨

③以進士對策高第

④地籍英靈,文稱偉曄

⑤乞分麾下萬人以為前驅

⑥天子優(yōu)之,聽帶官取給而歸

[  ]

A.

①③⑤

B.

②③⑥

C.

①④⑥

D.

②④⑤

(3)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陳子昂曾經跟著賭博的人進入地方學校,感情激昂地樹立志向。于是辭去了門客,專心研究古代典籍。

B.

陳子昂狀貌丑陋短小,但是說起王道霸業(yè)這些遠大的謀略,君臣關系,非常激昂,從而贏得皇上的重視。

C.

陳子昂第二次進諫的時候武攸宜沒有親自接見他,而是讓軍曹來聽他的意見,陳子昂知道意見不合,就閉口不言了。

D.

陳子昂怨恨國史雜亂,就從漢孝武皇帝之后到唐代為止寫作為《后史記》,只粗略地確立了提綱就因父親去世而中止了。

(4)

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幽人王適見而驚曰:此子必為文宗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建安方求斗士,以子昂素是書生,謝而不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遂于射洪西山構茅宇數(shù)十間,種樹采藥以為養(yǎ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9分,每小題3分)

   曼卿,諱延年,姓石氏,其上世為幽州人。幽州入于契丹,其祖自成始以其族閑走南歸。天子嘉其來,將祿之,不可,乃家于宋州之宋城。父諱補之,官至太常博士。

    幽燕俗勁武,而曼卿少亦以氣自豪。讀書不治章句,獨慕古人奇節(jié)偉行非常之功,視世俗屑屑無足動其意者。自顧不合于時,乃一混以酒。然好劇飲大醉,頹然自放。由是益與時不合。而人之從其游者,皆知愛曼卿落落可奇,而不知其才之有以用也。年四十八,康定二年二月四日,以太子中允秘閣校理卒于京師。

    曼卿少舉進士,不中,真宗推恩,三舉進士皆補奉職。曼卿初不肯就,張文節(jié)公素奇之,謂曰:“母老乃擇祿邪?”曼卿矍然起就之,遷殿直。久之,改太常寺太祝,知濟州金鄉(xiāng)縣。嘆曰:“此亦可以為政也!笨h有治聲,通判乾寧軍。丁母永安縣君李氏憂,服除,通判永靜軍,皆有能名。充館閣?,累遷大理寺丞,通判海州,還為校理。

    莊獻明肅太后臨朝,曼卿上書,請還政天子。其后太后崩,范諷以言見幸,引嘗言太后事者,遽得顯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自契丹通中國,德明盡有河南而臣屬,遂務休兵養(yǎng)息,天下晏然,內外弛武三十余年。曼卿上書言十事,不報。巳而元昊反,西方用兵,始思其言,召見。稍用其說,籍河北、河東、陜西之民,得鄉(xiāng)兵數(shù)十萬。曼卿奉使籍兵河東,還稱旨,賜緋衣銀魚。天子方思盡其才,而且病矣。既而聞邊將有欲以鄉(xiāng)兵扦賊者,笑日:“此得吾粗也。夫不教之兵,勇怯相雜,若怯者見敵而動,則勇者亦牽而潰矣。今或不暇教,不若募其教行者,則人人皆勝兵也!逼湟暿朗拢锶舨蛔銥。及聽其施設之方,雖精思深慮,不能過也。狀貌偉然,喜酒自豪,若不可繩以法度,退而質其平生趣舍大節(jié),無一悖于理者。遇人無賢愚,皆盡欣歡。及閑而可否天下是非善惡,當其意者無幾人。其為文章,勁健稱其意氣。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丁母永安縣君李氏憂   憂:指父母喪事  B.稍用其說    稍:稍微

    C.退而質其平生趣舍大節(jié) 趣舍:追求      D.及閑而可否天下是非善惡   否:貶斥、議論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現(xiàn)石曼卿“有遠見”的一組是       (    )

    ①而曼卿少亦以氣自豪        ②曼卿矍然起就之,遷殿直

    ③請還政天子            ④曼卿上書言十事

    ⑤今或不暇教,不若募其教行者        ⑥其視世事,蔑若不足為

    A.①②④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③⑤⑥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與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石曼卿年少時放蕩不拘,讀書不研究章節(jié)句讀,只仰慕古代那些有奇?zhèn)ス?jié)操品行并建立非同尋常功勞的人,自認為不合于時,常大飲而醉。

    B.石曼卿不顧個人安危,兩次上書進諫,一為太后干預朝政,一為朝廷的邊防擔憂,他主張?zhí)綍r期練兵,防患未然。

    C.作者刻畫石曼卿,先交代其性格特征和結局,再回頭敘寫他一生的幾件重要事情,這有制造懸念、吸引讀者、引起共鳴的作用。

    D.石曼卿儀表英俊,性格豪爽,文武雙全,他的文章就像他的為人,遒勁剛健,他生逢其時,深得皇帝重用,可惜已病重,只活了48歲。

翻譯文中畫線句子

   (1)天子嘉其來,將祿之,不可,乃家于宋州之宋城。

                                                                                           

   (2)范諷以言見幸,引嘗言太后事者,遽得顯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

                                                                                                         

   (3)遂務休兵養(yǎng)息,天下晏然,內外弛武三十余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