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型”社會,提倡“低碳”生活,下列有關碳及碳的化合物敘述中正確的是( 。
A. 二氧化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氣體
B. 一氧化碳含量增加會導致溫室效應
C. 金剛石、石墨都是碳單質,兩者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D. 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徑主要是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考點: 二氧化碳對環(huán)境的影響;自然界中的碳循環(huán);碳元素組成的單質.
專題: 碳單質與含碳化合物的性質與用途.
分析: A、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氣體;
B、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會導致溫室效應;
C、同素異形體由于結構不同,即原子排列不同,彼此間物理性質有差異;
D、二氧化碳是植物的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
解答: 解:
A、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氣體,該項敘述錯誤;
B、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會導致溫室效應,該項敘述錯誤;
C、同素異形體由于結構不同,即原子排列不同,彼此間物理性質有差異;金鋼石、石墨為同素異形體,該項敘述錯誤;
D、二氧化碳是植物的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徑主要是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該項敘述正確.
故答案應選:D.
點評: CO2與CO雖然都由C、O元素組成,由于結構上的不同,兩氣體性質特別是化學相關差很大,CO是一種有毒氣體,CO2沒有毒性但含量大時也能使人窒息而亡;碳的同素異形體由于結構不同,即原子排列不同,彼此間物理性質有差異.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圖是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兩種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甲裝置試管中放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進行該試驗時,若試管口向上傾斜,可能會造成___________,實驗結束時,應----------------------------------------。
(2)乙裝置收集氧氣時需要用帶火星的木條來驗滿,這是利用了氧氣的_________________性。甲、乙兩種制取氧氣的方法相比,乙方法的優(yōu)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各組離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在稀鹽酸中:Na+、CO32-、SO42-
B.在氫氧化鈉溶液中:H+、Zn2+、Cl-
C.在氯化鈉溶液中:K+、Ca2+、NO3-
D.在硫酸銨溶液中:Na+、Cu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4年“世界環(huán)境日”的中國主題為:向污染宣戰(zhàn).下列措施能治理相關污染的是( 。
選項 A B C D
污染 溫室效應 白色污染 酸雨 沙塵暴
措施 使用無磷洗衣粉 掩埋塑料垃圾 工業(yè)廢氣直接排放 植樹造林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碳及其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二氧化碳是引發(fā)酸雨的“罪魁禍首”
B. 二氧化碳可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是因為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了碳酸
C. 大氣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徑是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D. 填寫檔案時一般要求用碳素墨水,是因為單質碳不易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美國首顆“嗅碳”衛(wèi)星在2009年2月24日在發(fā)射升空過程中因運載火箭出現(xiàn)故障墜毀,這顆衛(wèi)星的主要任務是繪制全球二氧化碳循環(huán)地理分布圖.下面關于二氧化碳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B. 二氧化碳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
C. 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消耗途徑是植物的呼吸作用
D. 固態(tài)二氧化碳升華時可吸收大量熱,因而用作制冷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雪同學想制作“葉脈書簽”,需要50 g質量分數(shù)為10 %的氫氧化鈉溶液。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若用氫氧化鈉固體配制,需稱取氫氧化鈉__g。
(2)若用25 %的氫氧化鈉溶液配制,需要25 %的氫氧化鈉溶液_g;蒸餾水__g;配制時應選用_mL(選填“10”“20”“50”“100”)的量筒量取蒸餾水。
(3)下列操作正確的是_。
A.在托盤天平的左右托盤上墊濾紙稱取氫氧化鈉固體
B.將準確稱取的氫氧化鈉固體直接倒入裝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C.將配制好的NaOH溶液裝入玻璃試劑瓶中,塞好橡膠塞并貼上標簽
(4)在實驗室配制氫氧化鈉溶液時,_ (填“要”或“不要”)用到玻璃棒。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