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物質(zhì)的性質(zhì)決定物質(zhì)的用途.下列應用化學性質(zhì)的是( 。
A.金剛石加工成鉆石
B.人們利用木炭燃燒放出的熱量煮飯 取暖
C.鐵、鋁等金屬可制炊具
D.干冰用于制造舞臺效果

分析 根據(jù)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本質(zhì)區(qū)別是有無新物質(zhì)生成來判斷即可.

解答 解:A、金剛石加工成鉆石,形狀發(fā)生變化是物理變化,應用的是物理性質(zhì);
B、人們利用木炭燃燒放出的熱量煮飯、取暖,利用了木炭的可燃性,應用的是化學性質(zhì);
C、鐵、鋁等金屬可制炊具,利用了其傳熱性,應用的是物理性質(zhì);
D、干冰用于制造舞臺效果,利用的是干冰易升華吸熱的性質(zhì),應用的是物理性質(zhì).
故選B.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的是物理性質(zhì)和化學性質(zhì)的本質(zhì)區(qū)別,是常見的考點.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蠟燭燃燒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在一定的溫度下,某物質(zhì)的飽和溶液一定是(  )
A.很濃的溶液B.很稀的溶液
C.不能繼續(xù)溶解該物質(zhì)的溶液D.不能繼續(xù)溶解任何其他物質(zhì)的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如圖五環(huán)圖中的每一個環(huán)代表初中科學中常見的一種物質(zhì),兩環(huán)相交表示兩者之間能相互反應.下列符合題意的是(  )
A.①Fe  ②AgNO3溶液  ③Na2CO3溶液  ④Ca(OH)2溶液
B.①AgNO3溶液  ②Cu  ③Na2CO3溶液  ④Ca(OH)2溶液
C.①Fe  ②AgNO3溶液  ③H2SO4  ④Ca(OH)2溶液
D.①CuO  ②CO  ③Na2CO3溶液  ④Ca(OH)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用適當?shù)臄?shù)字和符號填寫或由化學式寫物質(zhì)名稱:
2個碳原子2C5個水分子5H2O
-2價硫元素$\stackrel{-2}{S}$硫酸根離子SO42-食鹽(氯化鈉)NaCl
四氯化碳CCl4;3個鋁離子3Al3+.AgCl氯化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有關說法不符合實驗事實( 。
A.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產(chǎn)生濃厚的白煙
B.鐵絲能在氧氣中燃燒
C.將盛有蠟燭的燃燒匙,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產(chǎn)生明亮的藍紫色火焰.
D.木炭在氧氣中燃燒比在空氣中更旺,發(fā)出白光,放出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為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含量如圖所示,根據(jù)要求回答問題:
①在集氣瓶中加少量水  ②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③在燃燒匙中裝磷,夾緊止水夾④點燃紅磷,迅速伸入集氣瓶中塞緊橡皮塞 ⑤集氣瓶冷卻后打開止水夾
(1)步驟④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為發(fā)出黃光,放出熱量,冒出大量的白煙
(2)紅磷燃燒的符號表達式為4P+5O2$\frac{\underline{\;點燃\;}}{\;}$2P2O5
(3)步驟⑤中打開止水夾后,觀察到的現(xiàn)象水進入集氣瓶且約占集氣瓶剩余體積的五分之一;
(4)該實驗得出空氣組成的結論是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frac{1}{5}$;
(5)若實驗結果液面偏低,其原因可能是裝置漏氣,紅磷的量不足等(寫兩點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屬于分解反應的是( 。
A.鐵+氧氣$\stackrel{點燃}{→}$四氧化三鐵
B.石灰石+鹽酸→氯化鈣+二氧化碳+水
C.氯酸鉀$→_{加熱}^{二氧化錳}$氯化鉀+氧氣
D.石蠟+氧氣$\stackrel{點燃}{→}$二氧化碳+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對有關物質(zhì)的性質(zhì)及其相關用途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氧氣易溶于水,使得魚能在水中生存. 
②氮氣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難溶于水.
③氧氣能支持燃燒,所以可以做火箭的高能燃料.
④氧氣能與許多物質(zhì)發(fā)生氧化反應.
A.②④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