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二氧化碳在空氣中含量增多會引起溫室效應,屬于空氣污染物

B. 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很活潑,在常溫下能與所有物質(zhì)發(fā)生化學反應

C. 工業(yè)上分離液態(tài)空氣制氧氣的過程屬于物理變化

D. 沒有二氧化錳作催化劑,過氧化氫溶液也會分解產(chǎn)生氧氣

CD 【解析】 A、二氧化碳在空氣中含量增多會引起溫室效應,但不屬于空氣污染物,選項錯誤;B、氧氣化學性質(zhì)活潑,在常溫下并不能與所有物質(zhì)發(fā)生化學反應,比如碳和氧氣在常溫下不反應,選項錯誤;C、工業(yè)上分離液態(tài)空氣制氧氣的過程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物理變化,選項正確;D、過氧化氫溶液在沒有催化劑作用時也會分解產(chǎn)生氧氣,只不過速率緩慢,選項正確。故本題選CD。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2019學年第一學期滬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一章開啟化學之門單元檢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連接儀器方法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 將約的單孔橡膠塞旋進試管口 B. 玻璃管口一端旋進膠皮管一端

C. 膠皮管與玻璃管連接前用水潤濕管口 D. 膠皮管一端塞進玻璃管內(nèi)

D 【解析】 A、把橡皮塞慢慢轉(zhuǎn)動著塞進試管口,切不可把試管放在桌上在使勁塞進塞子,以免壓破試管,將約二分之一的單孔橡膠塞旋進試管口,故選項正確;B、先把玻璃管一端濕潤,玻璃管口一端旋進膠皮管一端,故選項正確;C、膠皮管與玻璃管連接前用水潤濕管口,故選項正確;D、先把玻璃管一端濕潤,玻璃管口一端旋進膠皮管一端,故選項錯誤。故選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科粵版化學上第一、二章綜合檢測試卷 題型:填空題

科學探究一般按以下步驟進行的:觀察與問題假設與預測________解釋與結論________拓展與遷移.一般來說,在以上各步驟中,________是中心環(huán)節(jié).

實驗驗證交流與評價實驗驗證 【解析】 科學探究的基本步驟:觀察與問題→假設與預測→實驗驗證→解釋與結論→交流與評價→拓展與遷移,其中的實驗驗證是中心環(huán)節(jié),是搜集證據(jù)的關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科粵版化學上第一、二章綜合檢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盧瑟福利用粒子轟擊金箔的實驗研究原子結構,正確反應實驗結果的示意圖是( )

A. B. C. D.

D 【解析】 實驗結果是:離金原子核遠的α粒子偏轉(zhuǎn)角度小,離金原子核近的α粒子偏轉(zhuǎn)角度大,正對金原子核的α粒子被返回,故ABC錯誤,D正確。故選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2019學年度第一學期北京課改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二章空氣之謎單元檢測題 題型:簡答題

某同學在做鐵絲燃燒實驗時,未看到火星四濺現(xiàn)象,其原因可能有哪些?(至少答點)______

鐵絲表面有銹,鐵絲太粗,氧氣不純等. 【解析】 鐵絲表面有銹,鐵絲太粗,氧氣不純等都會導致看不到火星四射現(xiàn)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2019學年度第一學期北京課改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二章空氣之謎單元檢測題 題型:單選題

某同學做物質(zhì)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方法如下圖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木炭在氧氣中燃燒 B.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C. 碳在氧氣中燃燒 D. 蠟燭在氧氣中燃燒

B 【解析】 A、木炭在氧氣中燃燒后生成物對集氣瓶無危害,故A操作正確;B、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后有熱的濺落物生成,會炸裂瓶底,要在瓶底盛少量水或細沙,故B操作不合理;C、碳在氧氣中燃燒后生成物對集氣瓶無危害,放水或者不防水對集氣瓶均無害,故C操作正確;D、蠟燭在氧氣中燃燒后生成物對集氣瓶無危害,故D操作正確。故本題選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2019學年度第一學期北京課改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二章空氣之謎單元檢測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化學現(xiàn)象描述正確的是( )

A. 把盛有紅磷的燃燒匙伸入氧氣中,紅磷立即燃燒

B.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一種白色固體

C. 木炭在氧氣中燃燒更旺,發(fā)出白光,并放出熱量

D. 硫在氧氣中燃燒,火焰呈淡藍色,生成一種無色的氣體

C 【解析】 A、紅磷伸入氧氣中必須進行點燃才能燃燒,選項錯誤;B、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鐵,它是一種黑色固體,選項錯誤;C、木炭在氧氣中燃燒更旺,發(fā)出白光,并放出熱量,選項正確;D、硫在氧氣中燃燒,火焰呈明亮的藍紫色,生成一種刺激性氣味的氣體,選項錯誤。故本題選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秋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5單元化學方程式單元綜合練習題 題型:單選題

我國古代典籍中有”銀針驗毒”的記載,“銀針驗毒”的反應原理之一是

4Ag+2H2S +O2=2X+2H2O。下列有關該反應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反應屬于氧化反應 B. X的化學式是Ag2S

C. 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 D. 反應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價都發(fā)生了變化

D 【解析】 A.反應屬于氧化反應。故A正確。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知,B.X的化學式是Ag2S。故B正確。C.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故C正確。D.反應前后只有銀,氧元素的化合價發(fā)生了變化。故D錯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2019學年度第一學期北京課改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三章構成物質(zhì)的微粒單元檢測題 題型:填空題

A、B、C、D是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D是某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其中X=________;

(2)粒子A、B、C、D中,屬于同種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

(3)B、C、D中與A粒子的化學性質(zhì)相似的粒子是________.

(4)某元素R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它在反應中一般易________電子(填得到或者失去),它與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________.已知R原子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23,則其原子核內(nèi)的中子數(shù)為________.

8BCB失去R2O(或Na2O)12 【解析】 (1)D是原子結構示意圖,故質(zhì)子數(shù)等于電子數(shù),X=18-2-8=8; (2)元素是質(zhì)子數(shù)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故BC是同一元素; (3)元素的化學性質(zhì)由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決定,故B與A的化學性質(zhì)相似; (4)R的質(zhì)子數(shù)是11,為鈉元素,R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1,小于4,容易失去電子;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氧元素,故它與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