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2011?麗水)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克.該溫度下,某氯化鈉溶液的組成模型如圖,請你回答:
(1)該溶液的溶質是
氯化鈉
氯化鈉

(2)保持溫度不變蒸發(fā)10克水后,氯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
不變
不變
.(填“變大”、“變小”、“不變”)
分析:(1)根據氯化鈉溶液是氯化鈉溶于水形成分析;
(2)恒溫下,物質的溶解度不變,根據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溶解度
100g+溶解度
×100%分析.
解答:解:(1)氯化鈉溶液是氯化鈉溶于水形成的,因此溶質是氯化鈉;
(2)恒溫下,物質的溶解度不變,根據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溶解度
100g+溶解度
×100%可知,保持溫度不變蒸發(fā)10克水后,氯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不變;
故答案為:(1)氯化鈉;(2)不變.
點評:該題主要考查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計算,解答時要找準該溫時的溶解度,用好計算公式: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溶解度
100g+溶解度
×100%.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1?麗水)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得到的固體粉末為氧化銅和銅的混合物,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該粉末中單質銅的含量進行測定.三組同學各取10克粉末樣品置于燒杯中,然后加入不同質量的同濃度的稀硫酸,充分反應后,對燒杯中剩余固體進行稱量.實驗數(shù)據記錄如下:
組別編號 樣品質量(克) 加入稀硫酸質量(克) 剩余固體質量(克)
1 10 20 8.4
2 10 30 8
3 10 40 8
(1)分析表中數(shù)據可知,第2組實驗中的剩余固體是
.(寫出物質名稱)
(2)樣品中單質銅的質量分數(shù)為
80%
80%

(3)加入的稀硫酸溶質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1?麗水)下圖是實驗室用于制取、干燥和收集氣體的裝置圖.實驗課上同學們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并收集氧氣,請回答問題:

(1)制取氧氣的發(fā)生裝置應選擇(填裝置編號)
A
A

(2)現(xiàn)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氣,請按氣體的流向,用裝置導管的編號將裝置連接好:①→
②→③→⑤(或②→③→⑤→④)
②→③→⑤(或②→③→⑤→④)

(3)收集一瓶氧氣.燃燒匙里放少量硫粉,加熱直至燃燒,把燃燒匙伸進盛滿氧氣的集氣瓶里,可觀察到硫在氧氣里劇烈燃燒,發(fā)出
明亮的藍紫色
明亮的藍紫色
火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1?麗水)某溶液可能由稀鹽酸、碳酸鈉溶液、硫酸鈉溶液和氯化銅溶液中的幾種混合而成.某同學取5份此溶液樣品,分別進行了如下實驗:
①用pH試紙測得溶液的pH小于7;
②加入稀鹽酸,無明顯現(xiàn)象;
③加入足量BaCl2溶液,無明顯現(xiàn)象;
④加入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⑤逐滴加入NaOH溶液,開始無現(xiàn)象,隨后產生藍色沉淀.
(1)寫出實驗④中白色沉淀的化學式
AgCl
AgCl

(2)該同學最終確定上述溶液由稀鹽酸和氯化銅溶液混合而成.請分析,該同學只需要完成上述哪幾個實驗,即可得出此結論.
③⑤
③⑤
.(填實驗編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1?麗水)木炭作為還原劑用于金屬冶煉已有幾千年歷史.某興趣小組的同學為了探究木炭在高溫條件下還原氧化銅所生成的氣體產物是什么,提出了猜想:
a.氣體產物可能是二氧化碳;
b.氣體產物可能是一氧化碳;
c.氣體產物可能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氣體.
(1)如果猜想a成立,寫出氣體產物通入澄清石灰水反應后的產物
CaCO3
CaCO3

(2)如果猜想b成立,寫出木炭還原氧化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C+CuO
  △  
.
 
Cu+CO↑
C+CuO
  △  
.
 
Cu+CO↑

(3)同學們設計了如圖所示裝置(鐵架臺已略去),通過實驗探究氣體產物的成分.
實驗過程中觀察到A、E裝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均變渾濁,C裝置中的澄清石灰水不變渾濁,由此可得出該氣體產物的成分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氣體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氣體

(4)有同學提出:從簡約裝置、節(jié)約實驗藥品的角度出發(fā),上圖裝置可進行改進,去掉A、B、C裝置,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同樣可以探究出該氣體產物的成分.請你寫出其實驗操作過程(寫出操作步驟,不需要寫出現(xiàn)象和結論)
右圖在通風櫥中實驗,開始時緩緩通入氣體產物,觀察現(xiàn)象;過一段時間后再加熱使其充分反應.待反應完全后,停止加熱.
右圖在通風櫥中實驗,開始時緩緩通入氣體產物,觀察現(xiàn)象;過一段時間后再加熱使其充分反應.待反應完全后,停止加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