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①根據(jù)酚酞遇堿性溶液變紅,可以用來檢驗酸堿是否發(fā)生中和反應;
②根據(jù)玻璃棒的作用分析回答;
③根據(jù)氫氧化鈉與鹽酸的反應,由鹽酸溶質的質量求出氫氧化鈉的質量,再求出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2)①根據(jù)pH試紙使用方法分析判斷;
②根據(jù)溶液pH的變化圖象的意義,分析a的含義、b點溶液中的陽離子,由鹽酸的體積和密度可求出鹽酸的質量;
(3)根據(jù)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寫出氫氧化鈉變質的方程式,根據(jù)碳酸鈉的性質分析設計除去碳酸鈉的實驗方案.
解答 解:(1)①酚酞遇堿性溶液變紅,酚酞溶液的作用是:判斷反應是否恰好完成;
②在中和反應過程中,邊滴加稀鹽酸,邊要用玻璃棒不斷攪拌的目的是:使反應物充分接觸,完全反應;
③鹽酸中溶質的質量為:7.3g×1%=0.073g
設氫氧化鈉的質量為x
NaOH+HCl=NaCl+H2O
40 36.5
x 0.073g
$\frac{40}{x}$=$\frac{36.5}{0.073g}$
x=0.08g
甲組這瓶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frac{0.08g}{5g}$×100%=1.6%;
(2)①A、將pH試紙剪成幾段節(jié)約使用,方法正確;
B、將pH試紙直接插入待測液中,會污染試劑,方法錯誤;
C、將pH試紙放在干凈的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滴在pH試紙上,方法正確;
D、將pH試紙潤濕后,測得堿液的pH偏小,方法錯誤;
故選:AC;
②由溶液pH的變化圖象可知,在a點時,溶液的pH等于7,說明了氫氧化鈉和鹽酸恰好中和;在b點時,溶液呈酸性,氫氧化鈉全部與鹽酸反應生成了氯化鈉,溶液中還有剩余的鹽酸.所以溶液中的陽離子是:Na+、H+;要求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質量分數(shù),須知鹽酸的質量,由題中的條件可知,還需要的數(shù)據(jù)是稀鹽酸的密度;
(3)氫氧化鈉變質的原因是氫氧化鈉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反應的方程式是:CO2+2NaOH=Na2CO3+H2O.由于碳酸鈉能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了氫氧化鈉和碳酸鈣,既除去了雜質碳酸鈉,又沒有引入新的雜質.所以,要除去溶液中變質生成的雜質,實驗方案是:加適量澄清石灰水,過濾.
故答案為:(1)①判斷反應是否恰好完成;
②使反應物充分接觸,完全反應;
③1.6%;
(2)①AC;
②恰好中和或氫氧化鈉與鹽酸恰好完全反應,Na+、H+,稀鹽酸的密度;
(3)CO2+2NaOH═Na2CO3+H2O,加適量澄清石灰水(或氫氧化鋇溶液),過濾.
點評 本題是考查中和反應過程中溶液pH的變化情況的,我們要知道向酸中加堿和向堿中加酸時,溶液pH的變化趨向.明確不同指示劑的變色范圍.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可用向下排空氣法或排水法 | B. | 只能用向下排空氣法 | ||
C. | 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或排水法 | D. | 只能用排水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Mg | B. | MgO | C. | Mg(OH)2 | D. | MgC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B. | C.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元素 | 原子 | |
概念 |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shù)(即質子數(shù))一類原子的總稱 |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
區(qū)別 | ①元素表示物質的宏觀組成. ②元素只表示種類,不表示個數(shù). ③元素可以組成單質和化合物 | ①原子表示物質的微觀構成 ②原子既表示種類,又表示個數(shù) ③原子可以構成分子,也可直接構成物質 |
聯(lián)系 | ①元素的概念建立在原子的基礎上,即具有相同核電荷數(shù)(即質子數(shù))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②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決定元素的種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