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對于反應:X+2NaOH═2Y+Cu(OH)2↓,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Y可能是水
B、相對分子質量:X<Y
C、X可能是CuCl2或Cu(NO32
D、Y可能是Na2SO4
考點:堿的化學性質,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專題:常見的堿 堿的通性
分析:A、根據復分解反應的原理分析X物質;
B、根據質量守恒定律進行分析;
C、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分析解答;
D、根據復分解反應的原理進行分析.
解答:解:A、若Y是H2O,則生成物中無鈉元素,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守恒,故A錯誤;
B、依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各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之和相等,X+2NaOH═2Y+Cu(OH)2↓,
                                                              80         98
由此可知,X的相對分子質量=2Y+18,說明X比Y的相對分子質量大,故B錯誤;
C、根據反應有氫氧化銅生成,所以X中一定含有銅元素,如果X是CuCl2或Cu(NO32化學方程式都正好相平且符合反應規(guī)律,故C正確;
D、根據Y中一定有鈉元素,復分解反應是相互交換成分得到的,如果Y是硫酸鈉則化學方程式不平,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在解此類題時,首先分析題中方程式發(fā)生的原理(復分解反應是由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然后結合具體的反應以及物質驗證即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金屬鎢的熔點高,可作保險絲
B、農藥、化肥會污染水源,所以禁止使用
C、洗滌劑有乳化作用,可以去油污
D、活性炭具有穩(wěn)定性,可用于除去冰箱異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環(huán)境和能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CO2含量過高易導致酸雨
B、天然氣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化石燃料
C、大量施用化肥不會造成環(huán)境破壞
D、氫能是資源廣、污染小、熱值高的理想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3年12月以來,合肥市出現了罕見的霧霾天氣,給市民的生活帶來了不便,下列做法①增加燃煤供暖力度;②春節(jié)期間減少燃放煙花爆竹;③嚴格執(zhí)行汽車尾氣排放標準;④及時有效檢測空氣質量并進行治理.其中能有效減輕霧霾天氣的是( 。
A、①③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NaHSO4溶于水能離解出自由移動的Na+、H+、SO42-,下列有關NaHSO4溶液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具有導電性
B、能使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C、能與Na2CO3溶液反應產生氣泡
D、能與鉀發(fā)生置換反應生成金屬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各組物質在pH=0的無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Cl、Na2CO3、Na2SO4
B、KCl、Na2SO4、HNO3
C、BaCl2、Na2SO4、NaCl
D、FeCl3、Ba(NO32、Ca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鐵制品的使用合理的是( 。
A、不銹鋼可用于制作外科手術刀
B、菜刀用濕布包起來防止生銹
C、鐵桶加入硫酸銅溶液和石灰水配制農藥
D、用鐵鍋長期存放米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除去下列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所用試劑或方法不正確的是(  )
選項 物質 雜質 試劑或方法
A CO2 CO 通過灼熱的氧化銅
B NaCl溶液 Na2CO3 滴加適量的硫酸溶液至不再產生氣泡
C KCl KClO3 將固體混合物充分加熱
D NaCl固體 泥沙 加水溶解、過濾、蒸發(fā)結晶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中考復習伊始,小明歸納整理了一些生成二氧化碳的反應及自然、生產生活中消耗使用二氧化碳的反應,請你用化學方程式及有關數據回答幫他把空格補充完整.
(1)煅燒石灰石:
 

(2)碳完全燃燒:
 
,去年我國使用煤折合成碳約消耗36億噸,則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億噸.
消耗二氧化碳的反應:
(3)巨量水體消耗二氧化碳
 

(4)植物光合作用
 

(5)在高溫高壓及催化劑條件下用CO2和NH3生產[CO(NH22]生成物中還有水
 
,如我國生成6000萬噸尿素,消耗二氧化碳
 
萬噸.
小穎也進行了整理,發(fā)現以下反應也能生成二氧化碳:①碳在氧氣燃燒②碳酸分解③碳酸氫銨分解④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⑤碳酸氫鈉固體與稀鹽酸反應,但這些反應通常不作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請寫出反應③、④、⑤不作為反應原理的主要原因:(請用文字敘述)
③:
 

④:
 

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