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用化學符號表示:
①2個銨根離子2NH4+;②過氧化氫中氧元素的化合價H2$\stackrel{-1}{O}$2

分析 ①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shù),數(shù)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離子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
②化合價的表示方法,在該元素的上方用正負號和數(shù)字表示,正負號在前,數(shù)字在后.

解答 解:①由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shù),數(shù)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離子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2個銨根離子可表示為2NH4+
②過氧化氫中氫元素顯+1價,氧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由化合價的表示方法,在該元素的上方用正負號和數(shù)字表示,正負號在前,數(shù)字在后,故過氧化氫中氧元素的化合價可表示為:H2$\stackrel{-1}{O}$2
故答案為:①2NH4+;②H2$\stackrel{-1}{O}$2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常見化學用語(化合價、離子符號等)的書寫方法、離子符號與化合價表示方法的區(qū)別等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8.如下是小符同學在鑒別純堿溶液和氫氧化鈣溶液時所進行的系列實驗:
(1)若把廢液A逐漸倒入廢液B中時,僅產生白色沉淀.則廢液A中的溶質是碳酸鈉、氯化鈉.
(2)若把廢液A逐漸倒入廢液B中時,剛開始有氣泡冒出,后產生白色沉淀.則廢液B中的溶質是氯化鈣、氯化氫.
(3)若把廢液A逐漸倒入廢液B中時,無任何明顯現(xiàn)象.則廢液A中的溶質可能存在2種情況,廢液B中的溶質可能存在2種情況.
(4)向廢液C中滴入無色酚酞,發(fā)現(xiàn)溶液仍為無色.由此推斷廢液C中的溶質是氯化鈉或氯化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某研究小組在學習氧氣的化學性質時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可燃物在空氣中就能燃燒,而鐵絲在空氣中不能燃燒,在氧氣中可以劇烈燃燒.該小組同學進行了下列探究.
【提出猜想】由以上事實可以做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可燃物燃燒的劇烈程度可能與氧氣的濃度有關.
猜想二:可燃物燃燒的劇烈程度可燃物的種類有關.(請補充完整)
【提出問題】可燃物的燃燒與氧氣的濃度的大小有什么關系?
【查閱資料】在規(guī)定的條件下,物質在氧氣、氮氣混合氣流中,維持穩(wěn)定燃燒所需的最低氧氣濃度(以氧氣所占的體積百分數(shù)表示)叫氧指數(shù).氧指數(shù)高表示材料不易燃,氧指數(shù)低表示材料容易燃燒.一般認為:氧指數(shù)<27%屬易燃材料,27%≤氧指數(shù)<32%屬可燃材料,氧指數(shù)≥32%屬難燃材料.下面是一些常見物質氧指數(shù).
可燃物紅磷木炭蠟燭鐵絲
氧指數(shù)0.5%4%4.5%5%~6%60%
【設計并實驗】
(1)寫出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3Fe+2O2$\frac{\underline{\;點燃\;}}{\;}$Fe3O4
(2)由上表可知鐵絲是難燃材料(填“易燃”“可燃”或“難燃”)
(3)在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中,我們通常選擇紅磷燃燒而不選擇木炭或硫的原因是木炭或硫燃燒后的產生為氣體.
【反思與評價】
(4)如果一定要用木炭代替紅磷做這個實驗,只要對實驗稍作改進即可,需要對實驗改進的是將蒸餾水改成氫氧化鈉溶液;
理由是:氫氧化鈉溶液對二氧化碳的吸收效果比蒸餾水好.
(5)即使這樣的改進,根據(jù)上表數(shù)據(jù)可知:仍然沒有用紅磷燃燒好,原因是:木炭氧氣含量在4%以下就不能燃燒了,而紅磷僅僅到0.5%以下才不能燃燒,使得氧氣反應更充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請根據(jù)如圖所示的實驗過程和提供的數(shù)據(jù),回答以下問題.

(1)步驟①得到的CO2質量是4.4g,溶液A含有的溶質是KCl、HCl(寫化學式).
(2)列式求出K2CO3與KCl混合物樣品中K2CO3的質量.
(3)實驗中加入的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是5.5%(結果保留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6.小劉同學想在實驗室里用NaOH溶液來制取Na2CO3溶液.
【查閱資料】①CO2通入NaOH溶液時極易因CO2過量而產生NaHCO3,且無明顯現(xiàn)象.
②NaHCO3溶液煮沸時不會發(fā)生分解.
③NaHCO3+NaOH=Na2CO3+H2O
④Ca(HCO32可溶于水
【制取步驟】①量取兩份50mL相同濃度的NaOH溶液備用;
②用一份50mL NaOH 溶液吸收過量的CO2氣體,至CO2氣體不再溶解;
③小心煮沸②溶液1~2分鐘;
④在得到的③的溶液中加入另一份50mL NaOH 溶液,使其充分混合即得.
【實驗探究】為了檢驗制得的溶液是否為純凈的Na2CO3溶液,請你與小劉同學一起完成
下列實驗探究:
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
取少量制得的溶液于試管中,加入過量的氯化鈣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原來制得的溶液中含有Na2CO3
將上步實驗所得混合物進行過濾,將濾液分成兩份取其中一份加入足量的稀鹽酸無氣泡產生原來制得的溶液中不含NaHCO3
取另一份加入MgCl2溶液不產生沉淀原來制得的溶液中不含NaOH
【結論】所制得的溶液為純凈的Na2CO3溶液.
【評價與反思】有人認為實驗步驟③④的順序對調,即先混合,再煮沸,更合理.有人說不能.
請說明不能對調的理由:如果先混合時,溶液中過量的二氧化碳氣體會和氫氧化鈉反應,導致碳酸氫鈉不能完全反應,從而導致制取的碳酸鈉中含有碳酸氫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6.現(xiàn)代循環(huán)經濟要求綜合考慮環(huán)境污染和經濟效益.高純氧化鐵可作現(xiàn)代電子工業(yè)
的材料,以下是用硫鐵礦燒渣(主要成分為Fe2O3、FeO、SiO2)為原料制備高純氧化鐵(Fe2O3)的生產流程示意圖:[(NH42CO3溶液呈堿性,40℃以上時(NH42CO3分解].

(1)實驗室中,操作Ⅰ、操作Ⅱ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玻璃棒、燒杯、漏斗 等.
(2)濾液Ⅰ中主要的陽離子是Fe2+、H+ 等.
(3)根據(jù)題中信息,加入(NH42CO3后,該反應必須控制的條件是溫度低于40℃.
(4)濾液Ⅱ中可回收的產品是(NH42SO4(寫化學式).
(5)寫出固體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Fe+H2SO4═FeSO4+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完成下列變化的化學方程式,并按要求填空.
(1)鎂條在氧氣中點燃:2Mg+O2$\frac{\underline{\;點燃\;}}{\;}$2MgO;其基本反應類型是:化合反應.
(2)高溫煅燒石灰石:CaCO3$\frac{\underline{\;高溫\;}}{\;}$CaO+CO2↑;其基本反應類型是:分解反應.
(3)工業(yè)煉鐵的主要原理是一氧化碳跟三氧化二鐵在高溫下反應: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溫\;}}{\;}$2Fe+3CO2;該反應中氣體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為:1:1.
(4)實驗室用雙氧水制取氧氣(二氧化錳粉末作催化劑)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該反應是放熱(選填“吸熱”或“放熱”)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為判斷某物質存在或某物質恰好完全反應,通常以特定物質的顯色達到目,能顯色的物質就稱“指示劑”.如:用藍色的石蕊試紙變紅判斷待測液顯酸性;用淀粉溶液變藍判斷單質碘(I2)的存在
已知SO2+I2+2H2O═H2SO4+2HI(無色溶液)
★常溫下,碘微溶于水;
★5SO2+2H2O+2KMnO4═K2SO4+2H2SO4+2MnSO4 (無色溶液).
(1)工業(yè)上測量SO2、N2、O2混合氣體中的SO2含量用如圖所示吸收裝置(量氣裝置省略).
①混合氣體通過圖示吸收裝置一定時間后,當溶液顏色由藍色變?yōu)闊o色時即可停止通氣.此法適宜測SO2含量較低(選填“低”或“高”)的混合氣體.
②吸收裝置內的I2的淀粉溶液也可以用高錳酸鉀溶液代替作為指示劑,因為高錳酸鉀溶液吸收一定量的SO2可由紫紅色變?yōu)闊o色.
(2)向一錐形瓶中傾倒取10%的氫氧化鉀溶液56g,滴入3滴酚酞試液,振蕩,再逐滴滴入向其中加入某濃度的鹽酸,邊滴邊振蕩,混合液剛好由無色變?yōu)榉奂t色時,可認為恰好完全反應,共用去18.5g鹽酸,
試計算①原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19.7%;
②求反應后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
③將反應后的溶液冷卻到室溫,若要得到室溫時的飽和溶液,至少需要向其中加入19.4g氯化鉀固體.列式計算室溫下氯化鉀的溶解度(計算結果保留小數(shù)點后一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正確的操作能保證化學實驗的順利進行,下列屬于操作正確的是(  )
A.將氫氧化鈉固體直接放在托盤天平的托盤上稱量
B.稀釋濃硫酸時應將水注入濃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C.為了節(jié)約藥品,實驗室用剩的藥品應放回原瓶
D.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體時,應該平視讀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