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實驗現(xiàn)象不明顯,原因可能是收集本實驗所用氧氣過程中( 。
| A. | 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氧氣 |
| B. | 將滿氧氣的集氣瓶正放在桌面上 |
| C. | 收集滿氧氣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蓋住瓶口移出水槽 |
| D. | 收集氧氣時,觀察到導管口氣泡連續(xù)均勻放出時開始收集 |
制取氧氣的操作步驟和注意點;氧氣的收集方法. | |
專題: | 空氣與水. |
分析: | A、從由于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會導致收集不到氧氣去分析解答; B、從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將滿氧氣的集氣瓶正放在桌面上,不會造成氧氣的流失去分析解答; C、從收集滿氧氣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蓋住瓶口移出水槽,防止了在把集氣瓶拿去水面時,造成氧氣的流失去分析解答; D、從收集氧氣時,由于剛開始冒出的是空氣,只有觀察到導管口氣泡連續(xù)均勻放出時,此時產(chǎn)生的是氧氣,才能開始收集,這樣收集到的氧氣比較純凈去分析解答; |
解答: | 解:A、由于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會導致收集不到氧氣,則做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由于集氣瓶中氧氣很少,所以實驗現(xiàn)象不明顯;故A正確; B、由于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將滿氧氣的集氣瓶正放在桌面上,不會造成氧氣的流失,則做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實驗現(xiàn)象應明顯;故B錯誤; C、收集滿氧氣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蓋住瓶口移出水槽,防止了在把集氣瓶拿去水面時,造成氧氣的流失,則做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實驗現(xiàn)象應明顯;故C錯誤; D、收集氧氣時,由于剛開始冒出的是空氣,只有觀察到導管口氣泡連續(xù)均勻放出時,此時產(chǎn)生的是氧氣,才能開始收集,這樣收集到的氧氣比較純凈,則則做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實驗現(xiàn)象應明顯;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
點評: | 收集氧氣時,由于剛開始冒出的是空氣,只有觀察到導管口氣泡連續(xù)均勻放出時,才能開始收集.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麗麗同學設計了以下四個實驗,其中不合理的是( )
選項 | A | B | C | D |
實驗 要求 | 區(qū)分羊毛絨和棉線 | 區(qū)分食鹽水和稀鹽酸 | 區(qū)分硝酸銨粉末和氧化鈣粉末 | 區(qū)分聚乙烯和聚氯乙烯 |
方案 | 灼燒聞氣味 | 滴加酚酞試液 | 加水 | 灼燒聞氣味 |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4年6月10日是“全國低碳日”,主題是“攜手節(jié)能低碳,共建碧水藍天”.下列做法不符合“節(jié)能低碳”理念的是( 。
| A. | 提倡雙面使用紙張 | B. | 推廣使用一次性竹筷 |
| C. | 提倡使用太陽能熱水器 | D. | 推廣使用公共自行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幾種化合物通過一步反應轉化為含鋅化合物M的轉化關系圖.
(1)物質(zhì)M屬于 (填“酸”、“堿”或“鹽”).
(2)寫出轉化②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寫出符合轉化①反應的規(guī)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往盛有28.8g碳酸鈣和氯化鈣混合物的燒杯中加入100.0g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得到120.0g溶液.計算:
(1)產(chǎn)生氣體的質(zhì)量為 g.
(2)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凡是有元素化合價發(fā)生改變的化學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例如:
,反應前后,Na、Cl的化合價發(fā)生了改變,該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下列反應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A.2Mg+O2 2MgO B.HCl + NaOH NaCl + H2O
C.H2+CuOCu+H2O D.2KClO3 2KCl+3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應用的原理( 用化 學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應類型均正確的是( )
A.用赤鐵礦高爐煉鐵 Fe2O3+3CO====2Fe+3CO2 置換反應
B.硫酸廠污水可用熟石灰中和處理 H2SO4+Ca(OH)2====CaSO4+H2O 復分解反應
|
D.用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 4P+5O2====2P2O5 氧化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