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對媽媽殺魚時從魚肚內(nèi)取出的鰾產(chǎn)生了興趣,他確定了“探究鰾內(nèi)氣體體積和成分”作為研究性學習的課題。小明通過查閱有關資料獲知:這種魚鰾內(nèi)氧氣約占1/4,其余主要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和氮氣。探究分兩步進行。

(1)測量鰾內(nèi)氣體體積。小明設計了兩種方法:

A.用醫(yī)用注射器抽取鰾內(nèi)氣體,測量其體積;

B.在水下剌破鰾,用排水集氣法收集鰾內(nèi)氣體并測量其體積(如右圖)。

你認為兩種方法中合理的是                     

(2)探究鰾內(nèi)氣體的成分。給你兩集氣瓶的鰾內(nèi)氣體,請你幫助他設計實驗驗證假設。

驗證

方 

現(xiàn)  象

鰾內(nèi)含O2

 

 

鰾內(nèi)含CO2

 

 


  A

用燃著的木條伸到裝有該氣體的集氣瓶中;木條燃燒情況變化不大.

向裝有該氣體的集氣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關于二氧化碳說法正確的是

A.實驗室制法:木炭燃燒                     B.固態(tài)二氧化碳的俗名:干冰

C.對環(huán)境影響:形成酸雨                 D.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就在我們身邊,用化學式表示下列三種常見物質(zhì):

(1)空氣中體積分數(shù)為78%的氣體是   

(2)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是    ;

(3)廚房中的一種調(diào)味品,它是由離子構成的,該物質(zhì)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實驗現(xiàn)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A.木炭在空氣氣中燃燒冒出的黑煙           B.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chǎn)生白霧

C.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D:硫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區(qū)別下列的物質(zhì)是混合物還是純凈物:

①潔凈的空氣、②液態(tài)氧、③二氧化碳、④冰水混合物、⑤過氧化氫溶液、⑥氧氣、

⑦礦泉水、⑧氮氣、

混合物有                                              

純凈物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酒逢知己,容酒難忘”,過量飲酒損害健康,成人只能適量飲酒.下列關于酒中酒精(C2H5OH)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酒精是化合物

 

B.

酒精中碳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52.2%

 

C.

酒精蒸汽與空氣的混合物遇到明火會發(fā)生爆炸

 

D.

酒精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C2H5OH+3O2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明同學欲通過化學實驗證明“質(zhì)量守恒定律”.先按如圖所示放好儀器,使天平平衡,記錄稱量數(shù)據(jù),再將碳酸鈣粉末全部倒入錐形瓶中,當反應結束時,氣球已經(jīng)完全鼓起,小明發(fā)現(xiàn)天平的指針已經(jīng)向右偏轉(zhuǎn).你認為出現(xiàn)該

實驗現(xiàn)象的合理解釋應該是(  )

 

A.

該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shù)目變少

 

B.

該反應生成物的總質(zhì)量小于反應物的總質(zhì)量

 

C.

空氣的浮力作用干擾了實驗結果

 

D.

生成氣體的反應不遵守質(zhì)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實驗室要從含少量銅粉的銀、錳(Mn)混合金屬粉末中分離出貴金屬,并獲得一種鹽晶體,將有關三種金屬隨意編號為:A、B、C,并設計了如圖流程:

(1)A、B、C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      

(2)金屬C是  ,操作a的名稱是  

(3)已知A的硫酸鹽中A元素顯+2價,請寫出步驟①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圖所示的一組實驗可用于研究燃燒條件。其中能夠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溫度達到著火點”的一組現(xiàn)象是

 ①圖1銅片上白磷燃燒   ②圖1銅片上紅磷未燃燒   ③圖1水中白磷未燃燒    ④圖2水中白磷燃燒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