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對下列事實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選項

事實

解釋

A

濃鹽酸敞口放置,溶質質量分數(shù)會變小

分子不斷運動

B

二氧化碳無毒,一氧化碳有毒

分子構成不同

C

鋼軌接頭處留有縫隙

鐵分子之間有間隔

D

空氣容易被壓縮,水不容易被壓縮

氣體分子之間間隔較大

【答案】C

【解析】

試題分析:濃鹽酸敞口放置,溶質質量分數(shù)會變小是因為具有揮發(fā)性,說明分子不斷運動;二氧化碳無毒,一氧化碳有毒因為分子構成不同所以性質不同;鋼軌接頭處留有縫隙因為鐵原子之間有間隔,防止熱脹冷縮;空氣容易被壓縮,水不容易被壓縮因為氣體分子之間間隔較大。故選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面科普短文。

近期我國不少地區(qū)出現(xiàn)“霧霾天氣”。霧霾是霧和霾的組合詞,霧是一種無毒無害的自然現(xiàn)象,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氣中懸浮的大量微粒和氣象條件共同作用的結果。由于霾中細小粉粒狀漂浮顆粒物直徑一般在0.01微米以下,可直接通過呼吸系統(tǒng)進入支氣管,甚至肺部。所以,霾影響最大的是人的呼吸系統(tǒng),造成的疾病主要集中在呼吸道疾病、腦血管疾病、鼻腔炎癥等病種上。霧霾同時出現(xiàn),水汽、靜風、逆溫、凝結核等條件缺一不可。

氣象因素是形成霧霾污染的外因,大氣中的細顆粒物(PM)、SOx、NOx、O3等污染物是形成霧霾天氣的內(nèi)因。細顆粒物主要來自燃煤排放、機動車尾氣排放、餐飲廚房排放、工地揚塵及生物質燃燒(秫秸)。

科學分析表明,機動車尾氣中含有多種污染物,如固體懸浮微粒、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HC)、氮氧化合物(NOx)等,主要來源于汽油車和柴油車的使用。下表是同排量汽、柴油車排放量水平的比較。

排放物

PM2.5

NOx

CO2

CO

HC

汽油車排放量

1

1

1

1

1

柴油車排放量

10

3

0.75

0.5

0.5

目前有效的尾氣治理方法是在汽車發(fā)動機排氣系統(tǒng)中加裝催化轉化器,使CO、碳氫化合物、NOx三種有害物質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發(fā)生一系列反應,較快地轉化為對人體無害的物質(如右圖所示)。

由此可見,在汽車排氣系統(tǒng)中安裝催化轉化器,可以減少污染物排放,有效治理霧霾。但治理霧霾仍將是一場持久戰(zhàn)。

依據(jù)文章內(nèi)容,回答下列問題:

(1)從影響人體健康的角度上看,霧和霾的區(qū)別是_________________。

(2)形成霧霾天氣的內(nèi)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京地區(qū)禁止使用柴油車,主要是為了減少___________________的排放。

(4)在催化轉化器中發(fā)生了一系列反應,寫出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5)為了減少霧霾天氣的出現(xiàn),請?zhí)岢瞿愕暮侠砘ㄗ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學習酸堿中和反應時,某班化學活動小組的同學們設計并進行了如下實驗探究:

【提出問題】氫氧化鈉溶液和稀硫酸是否能發(fā)生反應,若二者可以發(fā)生反應貝Ⅱ何時恰好反應。

【設計與實驗】

甲組:取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于試管中,然后向其中加幾滴石蕊溶液,再向其中傾倒稀硫酸,并用玻璃棒攪拌,觀察現(xiàn)象。

乙組:取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于試管中,然后向其中加幾滴酚酞溶液,再向其中逐滴滴加稀硫酸,并且邊滴加邊振蕩,觀察現(xiàn)象。

【討論與交流】有些同學認為:甲組實驗在操作上存在問題,你認為存在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

有些同學認為甲組同學的實驗不僅僅操作存在問題,在試劑的選擇上也有不足,用“石蕊"溶液可以達到判斷二者是否能發(fā)生反應的目的,但無法準確判斷二者何時恰好反應,你認為他們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得出結論】通過上述分析,同學們認為還是乙組的實驗同時達到了上述兩個目的。

【表達與交流】請你根據(jù)所學知識判斷乙組整個實驗過程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設計與實驗】通過上述討論交流同學們感覺意猶未盡,于是老師給了相關資料(即:酸和鹽、堿和鹽的反應關系及條件)并提出要求:“要用鹽溶液,對上述結論加以證明”,按照老師的要求甲組同學又重新設計并進行了一個實驗,過程如下圖。

【現(xiàn)象與結論】同學們在B中觀察到有藍色沉淀生成,則B中一定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

【討論與交流】同學們和老師探討以后認為,該實驗可以達到實驗目的,但還需知道一系列相關的數(shù)據(jù)。實驗要求過高,比較復雜!

【結論與總結】結合上述三個探究過程的比對以及師生之間的交流分析,你認為在判斷兩種物質能否反應并且要清楚是否恰好完全反應,在設計和進行實驗時,應注意和考慮___________________因素,才既可以達到實驗目的又是比較理想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下圖所示實驗,請回答相關問題:

圖A中若紅磷用量不足,測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將 ,紅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圖B中實驗運用了 的研究方法,二氧化錳在反應前后 均不改變,

右邊試管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圖C中反應后天平示數(shù)減少,有人說該反應不符合質量守恒定律。你的觀點是

圖D中銅片上的白磷燃燒了,熱水里的白磷沒有燃燒,說明燃燒條件之一是 。

圖E中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現(xiàn)象是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該實驗瓶底放少量水或鋪一層細砂的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校同學開展了如圖所示“溶液酸堿性的檢驗”的實驗活動。

把自制的紫色紫薯汁按圖1所示分別滴加到試管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如下表所示:

溶液

白醋

鹽酸

食鹽水

草木灰水

石灰水

加入紫薯汁后的顏色

紅色

紅色

紫色

綠色

綠色

由表可知,紫薯汁能做酸堿指示劑,若遇到稀硫酸溶液顯示的顏色是 ;

用pH試紙測定圖1中溶液的酸堿性:草木灰水pH>7,屬于 (填“酸性”、“中性”或“堿性”)溶液,白醋pH 7;

圖2是三位同學分別測定某溶液酸堿性的操作示意圖,其中正確的是 (填“A”、“B”或“C”,下同),可能導致被測溶液pH發(fā)生改變的錯誤操作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人體內(nèi)含鉛過高危害很大,對兒童生長發(fā)育的影響更大

B.使用化肥和農(nóng)藥時,應注意根據(jù)當?shù)氐膶嶋H情況,合理施用

C.維生素缺乏時,必須通過服用藥物來補充

D.霉變的大米會滋生黃曲霉菌,絕對不能食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香煙的煙氣中含有一氧化碳有害健康

B.空氣中二氧化硫增加會導致雨水酸性增強

C.白色污染的處理辦法是將廢棄的塑料就地焚燒

D.二氧化碳、甲烷和臭氧都是能導致溫室效應的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對蠟燭的燃燒進行探究:

①點燃一支蠟燭,用一只燒杯倒扣在燃著的蠟燭上,蠟燭燃燒片刻后熄滅,如實驗一;

②吹滅燃著的蠟燭,看到燭芯產(chǎn)生一縷白煙,用火柴點燃白煙,蠟燭重新被引燃,如實驗二;

③將粗細均勻的木條水平放在蠟燭的火焰上,稍加熱后觀察木條燃燒現(xiàn)象,如實驗三。

Ⅰ.操作①中,蠟燭能燃燒片刻的原因是 ;

Ⅱ.操作②中,關于白煙的成分,有同學做出了下列猜想:A.白煙是水蒸氣;B.白煙是石蠟固體小顆粒;C.白煙是二氧化碳。你認為上述猜想有道理的是(填序號) ;

Ⅲ.該同學在做實驗一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罩在火焰上方的燒杯內(nèi)壁被熏黑,你認為她的做法正確的是 (填序號)

A.反復實驗,并觀察是否有相同現(xiàn)象

B.查找資料,了解石蠟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體是什么

C.認為與本次實驗目的無關,不予理睬

D.詢問老師或同學,討論生成黑色物質的原因

Ⅳ.實驗三,木條處于外焰的部分最先變黑,說明蠟燭的外焰溫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部分裝置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若用混有MnO2的KClO3 固體制取O2,應選用發(fā)生裝置 (填編號),應選用收集裝置 (填編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2)若用100g 含雜質5%的石灰石和鹽酸制取CO2(假設雜質不與鹽酸反應,這些石灰石的體積為34cm3)。應選用發(fā)生裝置 (填編號) ,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其中CaCO3 與CO2 的質量比為 ,充分反應后最多能生成 gCO2。

(3)在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中,進行了如下實驗:

①若要研究鹽酸的濃、稀對反應的影響,可選擇實驗甲與實驗 對照(填編號)。

②除鹽酸的濃稀外,上述實驗研究的另一個影響反應因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