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同學們發(fā)現(xiàn)NaOH溶液與NaHCO3溶液混合后無明顯現(xiàn)象,產(chǎn)生疑問:兩種物質(zhì)是否發(fā)生了化學反應?在老師的幫助下,他們通過以下探究過程證明NaHCO3溶液與NaOH溶液發(fā)生了反應。
(1)實驗準備
①查閱資料:
NaHCO3+NaOH=====Na2CO3+H2O NaHCO3+HCl===NaCl+H2O+CO2↑
2NaHCO3Na2CO3+H2O+CO2↑ Na2CO3+CaCl2===CaCO3↓+2NaCl
②用一定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的NaHCO3、NaOH和Na2CO3三種溶液進行如下實驗,為設(shè)計實驗方案提供參考。
NaHCO3溶液 | NaOH溶液 | Na2CO3溶液 | |
加入稀鹽酸 | 現(xiàn)象Ⅰ | 無明顯變化 | 產(chǎn)生氣泡 |
加入澄清石灰水 | 溶液變渾濁 | 無明顯變化 | 現(xiàn)象Ⅱ |
加入CaCl2溶液 | 無明顯變化 | 溶液變渾濁 | 溶液變渾濁 |
加熱溶液至沸騰,將 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 | 澄清石灰水 變渾濁 | 澄清石灰水 無明顯變化 | 澄清石灰水 無明顯變化 |
表中的現(xiàn)象Ⅰ為________________,現(xiàn)象Ⅱ?qū)磻幕瘜W方程式為__________。
(2)實驗過程
(實驗1)證明反應生成了Na2CO3同學們選用上表實驗中的藥品,設(shè)計了如圖所示實驗,先在NaHCO3溶液中加入A溶液,無明顯現(xiàn)象,再滴加NaOH溶液,溶液變渾濁,則A溶液是________。有同學提出這個實驗不足以證明有Na2CO3生成,其理由是_________。為了證明有Na2CO3生成,需要繼續(xù)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__。
(實驗2)證明反應后NaHCO3不存在
同學們參考上表中的實驗,又設(shè)計了一個實驗,雖然沒有觀察到明顯的實驗現(xiàn)象,但可以證明反應發(fā)生了,該實驗方案是_________。
(3)實驗反思
通過實驗1和實驗2說明,對于沒有明顯現(xiàn)象的化學反應,可以從兩個不同的角度證明反應的發(fā)生,這兩個角度是_______。
【答案】產(chǎn)生氣泡 Na2CO3+Ca(OH)2===CaCO3↓+2NaOH CaCl2溶液 NaOH溶液與CaCl2溶液混合,也出現(xiàn)渾濁 過濾,洗滌沉淀,向沉淀中加入鹽酸 取一定量的NaOH溶液于試管中,再滴加少量的NaHCO3溶液,充分反應,加熱溶液至沸騰,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無明顯變化,證明NaHCO3已不存在。 證明反應有新物質(zhì)生成、證明反應后某一反應物不存在。
【解析】
(1)②根據(jù)稀鹽酸和碳酸氫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及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碳酸鈣進行解答;
(2)[實驗1]觀察圖表,根據(jù)碳酸氫鈉和氯化鈣反應無明顯現(xiàn)象和氯化鈣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不溶物進行解答;
[實驗2]根據(jù)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氣體進行解答;
(3)通過實驗1和實驗2分析,對于沒有明顯現(xiàn)象的化學反應以通過檢驗反應物證明反應發(fā)生,或者通過檢驗產(chǎn)物證明反應發(fā)生。
(1)②稀鹽酸和碳酸氫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所以反應現(xiàn)象為:有氣泡產(chǎn)生;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碳酸鈣,反應的方程式為:Ca(OH)2+Na2CO3=2NaOH+CaCO3↓;
(2)[實驗1]由表知,碳酸氫鈉和氯化鈣反應無明顯現(xiàn)象,加入氫氧化鈉,碳酸氫鈉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碳酸鈉與氯化鈣反應生成沉淀;又由表知,氯化鈣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是微溶物,在溶液中也產(chǎn)生沉淀;為證明溶液中有生成的碳酸鈉,可以加入適量的稀鹽酸,如有氣泡產(chǎn)生,則有,否則無;
[實驗2]因為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生成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所以把反應后的溶液加熱,用澄清的石灰水檢驗有沒有二氧化碳即可;
(3)通過實驗1和實驗2說明,對于沒有明顯現(xiàn)象的化學反應以通過檢驗反應物證明反應發(fā)生,或者通過檢驗產(chǎn)物證明反應發(fā)生。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有四種物質(zhì)發(fā)生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zhì)質(zhì)量如下:
A | B | C | D | |
反應前質(zhì)量/g | 12 | 10 | 5 | 15 |
反應后質(zhì)量/g | 3 | 22 | 8 | 未測 |
若A與D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之比是3:1,則在反應方程式中A與D的化學計量數(shù)比為
A. 3:1 B. 2:1 C. 3:2 D. 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常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燒條件.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燒杯中的熱水只起到加熱作用
B. 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燒,是因為白磷沒有與空氣接觸
C. 對準燒杯中的白磷通入氧氣,熱水中的白磷能燃燒
D. 銅片上的紅磷不能燃燒,是因為溫度沒有達到著火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儀器是實驗室制取氣體常用的,請根據(jù)要求完成問題
(1)實驗室制取氧氣,你選擇儀器是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你選擇的儀器是___________,檢驗該氣體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
(3)實驗室制取氫氣,你選擇的儀器是___________,氫氣作為未來理想能源的最大優(yōu)是__________,實驗室制取氫氣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實驗室制取并驗證某種氣體化學性質(zhì)的有關(guān)裝置,據(jù)此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①的名稱是_____;
(2)組裝好裝置A 后,必須首先____________。
(3)若A 與B連接,B中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則實驗室制取該氣體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用_____法收集該氣體。
(4)圖C:把干燥的紫色紙花和濕潤的紫色石蕊紙花分別伸入兩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氣體中。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_____(填序號)。
A.二氧化碳與水發(fā)生了反應 B.水具有酸性
C.干燥的紫色石蕊紙花變紅 D.濕潤的紫色石蕊紙花變紅
(5)圖D是實驗室制取氫氣的一種發(fā)生裝置,檢查該裝置的氣密性:關(guān)閉活塞,向長頸漏斗中加水,當出現(xiàn)_________現(xiàn)象時,說明該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6)圖D:若液面剛好不與鋅粒接觸而又無稀硫酸可加,要制取H2且不影響生成H2的量,下列可以從長頸漏斗中加入的試劑是_____ (填字母序號)。
a.碳酸鈉溶液 b.氯化鈉溶液 c.氫氧化鈉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維生素是人體必備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某種維生素D2的化學式為C28H44O,計算:
(1)維生素D2中有____個原子;
(2)維生素D2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__________;
(3)維生素D2中的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zhì)量比_________;
(4)198g維生素D2中含碳元素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0多年前,法國化學家拉瓦錫用定量方法研究空氣的成分,其中一項實驗是加熱紅色氧化汞粉末得到汞和氧氣,該反應示意圖如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氧化汞分解過程中,原子個數(shù)沒有發(fā)生改變
B. 氧化汞分解過程中,分子的種類沒有發(fā)生改變
C. 該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氧原子
D. 氧化汞分解過程中,元素的種類沒有發(fā)生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圖,回答問題:
(1)寫出圖中儀器①的名稱:________
(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在加入藥品前必須進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選用的氣體發(fā)生裝置是_____(填序號).
(3)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若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干燥的氧氣,所選氣體發(fā)生、干燥和收集裝置的接口連接順序是_____(用接口字母和“→”表示).(注:濃硫酸可以做干燥劑)
(4)常溫下,硫化氫(H2S)是一種有臭雞蛋氣味的氣體,實驗室可用硫化亞鐵固體和稀硫酸反應制得,應選擇_______來作發(fā)生裝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A﹣H均為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zhì),其中A、C常溫下是氣體,且組成元素相同,C的固體俗名叫“干冰”,B是赤鐵礦的主要成分,E能用于改良酸洗土壤,H是紫紅色金屬。他們的相互轉(zhuǎn)化關(guān)系如圖(圖中反應條件均已略去):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E物質(zhì)的化學式 。
(2)寫出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 。
(3)反應③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