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3.3個氨氣分子3NH3,2個硝酸根離子2NO3-,氯化鋁中鋁為+3價$\stackrel{+3}{Al}$Cl3,缺少Ca元素會佝僂.

分析 本題考查化學用語的意義及書寫,解題關鍵是分清化學用語所表達的對象是分子、原子、離子還是化合價,才能在化學符號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適當的計量數來完整地表達其意義,并能根據物質化學式的書寫規(guī)則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才能熟練準確的解答此類題目.

解答 解: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如氨氣分子是多原子分子,可表示為:NH3,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字,所以3個氨氣分子可表示為:3NH3
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表示多個離子在離子符號前面加數字,故2個硝酸根離子符號為:2NO3-;
元素化合價的表示方法:確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標出的元素的化合價,然后在其化學式該元素的上方用正負號和數字表示,正負號在前,數字在后,所以氯化鋁中鋁為+3價,故可表示為:$\stackrel{+3}{Al}$Cl3;
兒童青少年缺少鈣元素會患佝僂病,鈣元素可表示為:Ca;
故答案為:3NH3;2NO3-;$\stackrel{+3}{Al}$Cl3;Ca;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化學用語的書寫和理解能力,題目設計既包含對化學符號意義的了解,又考查了學生對化學符號的書寫,考查全面,注重基礎,題目難度較易.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請仔細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l869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對已發(fā)現的元素進行研究,制作了元素周期表(如表是其片斷),并在他的元素周期表中留下了許多空位代表尚未發(fā)現的新元素,其中就預言了“類鋁”這種新元素.
13  Al

26.98
14  Si

28.09
  類鋁  類硅
材料二:l875年,法國化學家布瓦博德朗公布了他發(fā)現的新元素鎵(元素符號為Ga)的性質:鎵是銀白色金屬,密度4.7g•cm-3,能與沸水劇烈反應生成氫氣和氫氧化鎵.不久,他收到門捷列夫的來信稱:鎵就是我預言的“類鋁”,其密度應在5.9g•cm-3~6.0g•cm-3之間.
材料三:l876年,布瓦博德朗將金屬鎵提純后測得鎵的密度為5.94g•cm-3,從而驗證了元素周期表的正確性.隨后科學家根據元素周期表的空位,按圖索驥,發(fā)現了許多新元素.目前金屬鎵廣泛用于制造半導體材料.鎵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如圖,常見化合價為+3.
根據你的理解回答下列問題:
(1)鎵元素原子的質子數為31,其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3;
(2)請根據上述材料,總結金屬鎵的有關知識:
物理性質:銀白色金屬,密度為5.94g•cm-3;
化學性質(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2Ga+6H2O$\frac{\underline{\;\;△\;\;}}{\;}$2Ga(OH)3+3H2↑;
用途:制造半導體材料;
(3)氫氧化鎵與氫氧化鈉都具有堿的性質,則氫氧化鎵與稀硫酸反應生成鹽的化學式為_Ga2(SO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對于圖示理解錯誤的是( 。 
A.原子可結合成分子
B.可用表示氫分子的形成過程
C.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
D.化學變化的基礎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組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元素周期表是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請按要求填空:
(1)表中第16號元素的名稱為硫.
(2)表中O元素(填元素符號)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3)從表中可以看出,F和Cl同屬于ⅦA(第七主族)的原因是最外層電子數都是7.
(4)寫出12號元素和8號元素的單質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Mg+O2$\frac{\underline{\;點燃\;}}{\;}$2MgO,其反應基本類型是化合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某化學興趣小組有一次活動的內容是:對一包干燥的紅色粉末組成進行探究請你參與并回答有關問題.
【教師提醒】它由Cu、Fe2O3、Fe(OH)3三種固體中的一種或兩種組成.
【提出猜想】紅色粉末可能的組成有:
①只有Cu   ②只有Fe2O3  ③只有Fe(OH)3  ④是Fe2O3與Fe(OH)3的混合物
⑤是Cu與Fe2O3的混合物  ⑥是Cu與Fe(OH)3的混合物
【資料獲悉】
(1)2Fe(OH)3$\frac{\underline{\;\;△\;\;}}{\;}$Fe2O3+3H2O
(2)白色無水CuSO4遇水變藍;
(3)Cu在FeCl3溶液中發(fā)生反應:2FeCl3+Cu=2FeCl2+CuCl2
【探究思路】利用物質的性質不同設計實驗加以甄別,先分別探究其中是否含有Fe(OH)3、Cu等,逐步縮小范圍,然后再選擇適當的試劑和方法通過實驗探究其組成.(裝置內空氣中的水蒸氣、CO2忽略不計)
【實驗探究】
(1)甲同學取適量紅色粉末裝入試管中,按圖1進行實驗.結果無水CuSO4沒有變藍,從而排除猜想中的③④⑥(填猜想中的序號).

(2)在甲同學實驗結論的基礎上,乙同學另取少量紅色粉末于試管中,滴加足量稀鹽酸,振蕩后觀察,發(fā)現固體全部溶解,溶液變色.乙同學認為可以排除猜想中的①和⑤,而丙同學認為只能排除猜想①,你認為的觀點正確丙(填“乙”或“丙”).
(3)丁同學為進一步確定紅色粉末的組成,稱取該粉末5.0g裝入硬質玻璃管中,按圖2在通風櫥中進行實驗.開始時緩緩通入CO氣體,過一段時間后再加熱使其充分反應.待反應完全后,停止加熱,仍繼續(xù)通CO氣體直至玻璃管冷卻.反應前后稱量相關裝置和物質的總質量,其數據如下表:
反應前反應后
Ⅰ組玻璃管和紅色粉末的總質量為37.3g玻璃管和固體物質的總質量為36.1g
Ⅱ組洗氣瓶和所盛溶液的總質量為180.0g洗氣瓶和瓶中物質的總質量為183.1g
【交流討論】
(1)中先通CO氣體的作用是排凈裝置中的空氣.
(2)選擇Ⅰ組的實驗數據計算來確定紅色粉末的組成.最終計算結果表明:該紅色粉末的組成是猜想中的第⑤組(填序號).
(3)A裝置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溫\;}}{\;}$2Fe+3CO2;實驗中觀察到A裝置中的現象為部分紅色粉末變黑.
(4)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實驗停止加熱前是否需要先斷開A和B的連接處?不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理由是因為一直通入CO氣體,B中溶液不會倒吸到A裝置中.
【反思評價】戊同學指出:從環(huán)保角度,圖2裝置有嚴重不足之處.你認為應該如何改進?在B裝置后放一燃著的酒精燈將剩余氣體燒掉.
【拓展延伸】有同學提出丁同學上述實驗中的CO還可以用H2代替,并將圖2中B裝置換成盛有堿石灰(生石灰和氫氧化鈉固體混合物)的干燥管,來確定該紅色粉末的組成,你認為是否可行?可行(填“可行”或“不可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化學實驗是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方法,在實驗時必須要操作規(guī)范、準確,更要保障安全.
(1)《氧氣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實驗中,使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為了防止加熱時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試管口要放一小團棉花.用排水法收集氣體的最佳時刻是要等到氣泡連續(xù)、均勻地放出時.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要求集氣瓶先放少量水的作用是防止生成物濺落炸裂瓶底.
(2)《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的配制》實驗中,配制過程的步驟是計算、稱量與量取、溶解和整瓶存放.溶解時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加速溶解.量取蒸餾水體積時,若仰視讀數,會使所配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會偏小(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森林初發(fā)火災時,可以使用爆炸滅火的方法,將滅火彈拋到火場將火撲滅.關于爆炸滅火的原因分析的不合理的是( 。
A.爆炸氣浪降低了可燃物的著火點
B.爆炸時燃燒處于暫時缺氧狀態(tài)
C.爆炸氣浪降低了可燃物的溫度
D.炸起的沙土覆蓋了可燃物,隔絕空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水與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密切相關
(1)自來水生產過程中,可用過濾的方法除去水中的不溶性雜質
(2)區(qū)分硬水和軟水常用的物質是肥皂水生活中可以通過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測定地下水的酸堿度常用pH試紙
(4)生活中節(jié)約用水和防止水污染十分重要,請舉一例防止水污染的做法:不使用含磷洗衣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無鉛汽油中一般加入甲基叔丁基醚CH3OC(CH33作抗爆劑.下列關于甲基叔丁基醚敘述正確的是C
A.甲基叔丁基醚的相對分子質量為76
B.甲基叔丁基醚中碳、氫元素質量比為6:1
C.甲基叔丁基醚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約為68.2%
D.甲基叔丁基醚是由5個碳原子、1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
解析:
A.相對分子質量是化學式中各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總和.從該化學式中可以知道:
碳原子個數5,氫原子個數12,氧原子個數1.
所以,相對分子質量=88
B.mC:mH=5:1
C.C%=68.2%
D.從甲基叔丁基醚CH3OC(CH33的化學式看,只含有碳、氫、氧三種非金屬元素,所以它是由分子(填“分子”、“原子”或“離子”)構成的物質.
所以,甲基叔丁基醚是由甲基叔丁基醚分子構成.甲基叔丁基醚是由碳、氫、氧組成.一個甲基叔丁基醚的一個分子由5個碳原子、1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