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生活中的下列變化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A.
    蠟燭燃燒
B.
    金屬生銹
C.
     燈泡發(fā)光
D.
       光合作用

分析 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本質區(qū)別是有無新物質生成,據(jù)此抓住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區(qū)別結合事實進行分析判斷即可.

解答 解:A、蠟燭燃燒的過程中有新物質水和二氧化碳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B、金屬生銹的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C、燈泡發(fā)光過程中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
D、光合作用的過程中有新物質氧氣等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故選:C.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解答時要分析變化過程中是否有新物質生成,這里的新物質是指和變化前的物質是不同種的物質,若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若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比較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有關比較推理中正確的是(  )
A.堿性溶液能使酚酞試液變紅,所以能使酚酞試液變紅的溶液一定是堿性溶液
B.中和反應一定有鹽和水生成,所以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C.單質中含有一種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種元素的物質一定是單質
D.碳酸鹽遇稀鹽酸會產(chǎn)生氣泡,所以遇稀鹽酸產(chǎn)生氣泡的物質一定是碳酸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3.將一定量的碳酸鈉溶液與氯化鋇溶液混合,過濾反應后的混合物.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們欲探究濾液中溶質的組成.請你一同參與探究并回答有關問題:
【查閱資料】氯化鈉、氯化鋇溶液顯中性.
【提出猜想】
猜想(1):濾液中溶質是NaCl;
猜想(2):濾液中溶質是NaCl和BaCl2(填化學式)的混合物;
猜想(3):濾液中溶質是NaCl和Na2CO3的混合物.
【實驗探究】
(1)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滴加2~3滴無色酚酞試液,振蕩,無明顯現(xiàn)象.同學們認為猜想(3)不成立.
(2)另取少量濾液于另一支試管中,滴加碳酸鈉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填實驗現(xiàn)象)證明猜想2成立.
【問題討論】
(1)甲同學認為要證明猜想2成立也可以改用硫酸鈉溶液.你認為甲同學能(填“能”或“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2)乙同學認為要證明猜想2成立也可以改用硝酸銀溶液.你認為乙同學不能(填“能”或“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理由是氯化鈉和氯化鋇都能夠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0.如圖1是實驗室制備氫氣的裝置圖.該裝置的特點是:打開彈簧夾,鋅粒和硫酸接觸,發(fā)生反應.關閉彈簧夾后,硫酸被反應產(chǎn)生的氫氣壓回長頸漏斗,與鋅粒分離,停止反應.用該裝置制備氫氣,可取得節(jié)約藥品和取用方便的效果.

(1)如圖2A、B、C、D4套裝置中,哪些可以產(chǎn)生與如圖裝置相同的效果?(填寫編號)ABD;這些裝置的優(yōu)點是可以控制反應的開始與停止.
(2)我們在連接玻璃管和膠皮管時,若遇到玻璃管不容易插入膠皮管內的情況,應如何操作? 先把玻璃管用水潤濕  .
(3)若在實驗室用鋅粒和稀硫酸反應制取的氫氣,經(jīng)過凈化、干燥后,用來還原氧化銅來測定銅的相對原子質量,發(fā)現(xiàn)實驗所用的氫氣質量遠遠超過理論值,原因是    ①氧化銅加熱前要先通氫氣,排去試管內空氣;②反應后熱銅粉還需在氫氣中冷卻;③部分氫氣通過裝有氧化銅的試管時,未與氧化銅反應    .
(4)現(xiàn)有鐵和稀硫酸兩種足量的原料,為了還原氧化銅中的銅,小敏的實驗方案是:先制取氫氣,再用氫氣還原氧化銅.小紅的方案是:酸與氧化銅反應,再用金屬還原硫酸銅.你認為哪種方案更好,說明理由小紅的方案,反應裝置簡單安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我國鐵路已進入“高鐵”時代,為將短軌連成長軌,常用下列反應進行焊接:
8Al+3X $\frac{\underline{\;高溫\;}}{\;}$4Al2O3+9Fe,該反應發(fā)生后,不需要再持續(xù)加熱就可保持高溫繼續(xù)進行,方便野外操作.回答下列問題:
(1)X的化學式為Fe3O4;
(2)該反應所屬基本反應類型為置換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某純凈物R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兩種物質.實驗測得1.6g該純凈物在空氣中燃燒后,生成了4.4g二氧化碳和3.6g水,關于該純凈物的組成說法正確的是( 。
A.R中只含有碳、氫兩種元素
B.R中一定含碳、氫、氧三種元素
C.R中一定含碳、氫兩種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無法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2015年第21屆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核心議題是碳排放及全球氣候變暖.
(1)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消耗主要有以下兩個過程:①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葡萄糖
(C6H12O6)和氧氣.②自然界中的水體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
從物質轉化的角度看,上述兩個反應的反應物相同,而產(chǎn)物卻完全不同,其原因是反應條件不同.光合作用的化學方程式是6CO2+6H2O$\frac{\underline{\;葉綠素\;}}{光照}$C6H12O6+6O2
(2)科學家設想利用太陽能加熱器“捕捉CO2”、“釋放CO2”,實現(xiàn)碳循環(huán),如圖所示:
①完善步驟1的化學方程式為:CaO+CO2$\frac{\underline{\;400℃\;}}{光照}$CaCO3
②為確定步驟2中的碳酸鈣是否完全分解,設計的實驗步驟為:取少量固體于試管中,滴加過量稀鹽酸溶液,若觀察到試管內有氣泡產(chǎn)生.則分解不完全(已知CaO與稀鹽酸反應五明顯現(xiàn)象).
③關于上述設想不合理的是C(填字母).
A、原料可循環(huán)利用    B、利用太陽能,節(jié)約能源     C、全地域全天候使用
(3)捕捉的二氧化碳可被壓縮成液態(tài),封存在地質結構中.從微觀角度解釋二氧化碳能夠壓縮成液態(tài)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分子之間有間隔.
(4)一定條件下,二氧化碳和氫氣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反應,生成一種產(chǎn)物,實現(xiàn)“零排放”,該反應類型為化合反應;這種產(chǎn)物是C(填字母)
A.甲醇(CH4O)    B.乙醇(C2H6O)    C.甲酸(CH2O2)    D.乙酸(C2H4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重要工具.在元素周期表原子序數(shù)分別為1、6、8、11的元素,請選用其中的元素完成填空.
(1)常溫下為氣態(tài)的氧化物CO、CO2;
(2)侯德榜所制取的堿Na2CO3;
(3)能用于中和人體胃酸的鹽NaHCO3;
(4)用于制取氧氣,且原子個數(shù)比1:1的物質H2O2;
(5)被稱為燒堿、苛性鈉的堿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鈦被稱為“21世紀的金屬”,其比強度位于金屬之首.工業(yè)上常用金紅石(主要成分TiO2)為主要原料制取金屬鈦,其流程如下圖:

已知:反應①TiO2+2Cl2+2C$\frac{\underline{\;高溫\;}}{\;}$TiCl4+2CO②TiCl4+4Na$\frac{\underline{\;Ar.550℃\;}}{\;}$Ti+4NaCl
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鈦合金與人體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以用來制造人造骨骼
B.反應②屬于四大基本反應類型
C.反應①中C作氧化劑
D.Ar在反應中起到保護氣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