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化學用語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工具,試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題:
(1)寫出化學符號或化學符號所表示的意義:
①2O2________
②過氧化氫中氧元素的化合價________;
③碳酸鈉中的陰離子________ ;
(2)下圖是物質(zhì)基本分類和基本轉(zhuǎn)化關(guān)系圖,試按下列要求填空:
物質(zhì)類別: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變化類型:③______________(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
【答案】2個氧分子 CO32- 純凈物 單質(zhì) 化學變化
【解析】
(1)①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zhì)的化學式,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分子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則2O2可表示2個氧分子;
②過氧化氫中氫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1價;由化合價的表示方法,在該元素的上方用正負號和數(shù)字表示,正負號在前,數(shù)字在后,故過氧化氫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可表示為:;
③碳酸鈉中的陰離子是碳酸根離子,其離子符號為:CO32-;
(2)物質(zhì)分為混合物和純凈物,純凈物分為單質(zhì)和化合物,①是純凈物,②是單質(zhì);③化合物轉(zhuǎn)化為單質(zhì),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進行了有趣的化學實驗探究:
一、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
圖1所示的是小亮同學用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的測定方法.過程是:
第1步:將集氣瓶容積劃分為五等份,并做好標記.
第2步:點燃燃燒匙內(nèi)的紅磷,伸入集氣瓶中并把塞子塞緊.
第3步:待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發(fā)現(xiàn)水被吸入集氣瓶中,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為集氣瓶總?cè)莘e的1/5.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第2步紅磷燃燒時的現(xiàn)象_______________,化學反應表達式____________
②實驗完畢,若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不到總?cè)莘e的1/5,你認為導致這一結(jié)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A、集氣瓶底部的水占了一部分體積
B、紅磷過少
C、紅磷沒有燃燒完就急著打開了止水夾
③小博同學對實驗進行反思后,提出了改進方法(如圖2所示),小博在正式開始實驗前,夾緊彈簧夾,將注射器活塞從20mL刻度處推至15mL處,然后松開活塞,觀察到活塞返回至20mL刻度處.該操作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你認為改進后的優(yōu)點是_________
二、小余閱讀課外資料得知:雙氧水分解除了用二氧化錳(MnO2)還可用氧化銅(CuO)等物質(zhì)作催化劑,于是他對氧化銅產(chǎn)生了探究興趣.
(提出問題)氧化銅是否也能作氯酸鉀分解的催化劑?它是否比二氧化錳催化效果更好?
(設(shè)計實驗)小余以生成等體積的氧氣為標準,設(shè)計了下列三組實驗(其它可能影響實驗的因素均忽略)
實驗序號 | 氯酸鉀質(zhì)量 | 其他物質(zhì)質(zhì)量 | 待測數(shù)據(jù) |
① | 1.2g | / | |
② | 1.2g | CuO 0.5g | |
③ | 1.2g | MnO20.5g |
①上述實驗應測 量的“待測數(shù)據(jù)”是時間__________.
②若實驗②比實驗①的“待測數(shù)據(jù)”_________(填“大”或“小”),說明氧化銅能加快氯酸鉀的分解.
③將實驗②反應剩余的固體取出后經(jīng)洗滌、干燥,再次精確稱量得到0.5g黑色粉末,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小余同學認為氧化銅肯定是氯酸鉀分解的催化劑,但小淳同學對此提出了異議,小淳同學設(shè)計了如下實驗:將第二次精確稱量得到的0.5g黑色粉末和1.2g氯酸鉀混合放入試管中,加熱,伸入帶火星木條,發(fā)現(xiàn)木條很快復燃.小淳同學這樣做目的是________,
(預期結(jié)論)氧化銅也能作氯酸鉀的催化劑.
(評價設(shè)計)你認為小余設(shè)計實驗③和實驗②對比的目的是__________; 寫出實驗②反應的表達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小組的同學為探究鐵、銅、鋅、銀的金屬活動性順序,設(shè)計如圖所示的三個實驗(其中金屬均已用砂紙打磨,且形狀、大小相同;所用稀鹽酸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用量也相同)。
(1)通過觀察,甲同學很快判斷鋅的活動性比鐵強,甲同學依據(jù)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_
(2)③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
(3)乙同學認為上述實驗不足以得出四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需再補充一個實驗操作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乙酸(俗稱醋酸)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種飽和脂肪酸,下表列舉了部分飽和脂肪酸的化學式、熔點和沸點,請你根據(jù)表中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試推測丙酸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
(2)飽和脂肪酸的命名與分子中的______原子個數(shù)有關(guān);
(3)這五種飽和脂肪酸中氫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最大的是________(填物質(zhì)名稱);
(4)乙酸的水溶液中會含有較多的氫離子,則個氫離子可以表示為_______(填化學符號);
(5)甲酸與濃硫酸共熱,常用于實驗室制取一氧化碳,其化學方程式可以表示為: HCOOHH2O+CO該反應所屬的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______.
(6)下列有關(guān)戊酸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填序號)
A.戊酸是由原子構(gòu)成的 B.戊酸中含有氧分子
C.戊酸屬于氧化物 D.戊酸分子中碳、氫、氧原子的個數(shù)比為5:10: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常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2KClO3 催化劑2KCl+3O2↑),其受熱過程中某變量y隨時間變化趨勢如右下圖?v坐標表示的是( )
A. 固體中氧元素的質(zhì)量
B. 生成氧氣的質(zhì)量
C. 固體中MnO2的質(zhì)量
D. 固體中氯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草酸(H2C2O4)又名乙二酸,是一種有機酸,易溶于水,廣泛存在于植物源食品中。草酸不穩(wěn)定,在濃硫酸的催化作用下,草酸固體受熱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某化學課外興趣小組對生成物中碳的氧化物種類進行了如下實驗探究:
(提出問題)生成物中有哪幾種碳的氧化物?
(猜想)猜想1:只有CO2; 猜想2:只有________;
猜想3:含有CO和CO2。
(設(shè)計實驗)基于猜想3,根據(jù)CO和CO2的性質(zhì),興趣小組同學設(shè)計了如下實驗:
(實驗探究)
(1)觀察到A裝置中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證明草酸分解有________氣體生成;
(2)有兩種實驗現(xiàn)象都能分別證明草酸分解的氣體中含有CO:
①C裝置澄清石灰水不變渾濁,F(xiàn)裝置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②E裝置中出現(xiàn)_________的現(xiàn)象。
(實驗結(jié)論)通過實驗探究證明:猜想3成立。
草酸分解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
(1)B裝置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D裝置是吸收水分起到干燥作用。
(2)C裝置的作用是________。
(3)該試驗裝置的設(shè)計還有一處明顯不足(實驗前已排盡裝置內(nèi)的空氣),請?zhí)岢龈倪M措施______(寫一條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仔細觀察下列四個實驗并回答相關(guān)問題:
(1)寫出A處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2)寫出B處的實驗現(xiàn)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處該實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A、B、C、D、E是五種粒子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根據(jù)圖示提供的信息,回答相關(guān)問題;
①A、B、C、D、E五種粒子中,屬于同種元素的粒子是 ______ ;
②D中X的值可能是 ______ ;
③E在化學反應中易 ______ 最外層電子(填“得到”或“失去”);
④寫出D和E兩種微粒組成化合物的化學式 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使用下列裝置制取氧氣
(1)如果使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還必需使用的用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熱固體,沒有氣泡產(chǎn)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使用的儀器重新組裝,還能進行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的實驗, 這些儀器中,一定不需要使用的儀器是________________;
(4)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