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生物 > 題目詳情

【題目】如圖是草原生態(tài)系統中兔數量與植物數量變化的模式圖。該圖無法說明的是(   )

A. 生產者的數量決定消費者的數量

B. 生態(tài)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jié)能力

C. 生物之間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

D. 在食物鏈中有毒物質會不斷的積累

【答案】D

【解析】生態(tài)系統是指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huán)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一個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溫度等,生物部分由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和分解者(細菌、真菌)組成。生態(tài)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jié)能力,但這種自動調節(jié)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擾超過了這個限度,生態(tài)系統就會遭到破壞。兔是動物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必須直接或間接以綠色植物為食,因此兔在生態(tài)系統的成分中屬于消費者,產生者的數量決定消費者的數量,故A不符合題意;該圖說明了生態(tài)系統具有自動調節(jié)能力,故B不符合題意;生態(tài)系統中各種生物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統一,故C不符合題意;生物富集現象是有毒物質在生態(tài)系統中營養(yǎng)級最高,體內的蓄毒最高,所以圖中不能說明在食物鏈中有毒物質會不斷的積累,故D符合題意。故選D。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洋蔥的根尖細胞和蛙的小腸上皮細胞都有的結構是( )
①細胞壁 ②細胞膜 ③葉綠體 ④細胞核 ⑤液泡 ⑥細胞質.
A.①②④⑤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染色體中蛋白質、DNA、基因的關系。則甲、乙、丙依次是

A. DNA、基因、蛋白質

B. 基因、蛋白質、DNA

C. 基因、DNA、蛋白質

D. DNA、蛋白質、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甲為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的“探究綠色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某種原料”的實驗裝置,圖乙為該綠色植物葉片的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注:氫氧化鈉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1)首先將該綠色植物放在黑暗處放一晝夜的目的是______

(2)按圖甲將裝置安裝好后,光照幾個小時.取下葉片A和B,并做如下的處理: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______加熱,直到葉片變成______色,取出葉片用清水漂洗,然后用碘液分別檢驗A、B兩葉片是否變藍,結果發(fā)現______葉片變藍,______葉片不變藍.此實驗現象可以證明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將取下的A葉片制作成臨時裝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如圖乙所示,葉片的[]______被染成了紅色,是依靠______作用促進水分和無機鹽從根部輸送到莖、葉等器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某些微小生物的形態(tài)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片中 A是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大腸桿菌噬菌體,它屬于病毒,其結構是由________________組成.

(2)在釀酒、做面包和蒸饅頭時離不開[]________,釀酒和發(fā)面蒸饅頭時必需設置________環(huán)境.

(3)B與C相比,在細胞結構上的主要不同點是B的細胞內沒有________

(4)在外界條件適宜的情況下,A、D兩種生物的繁殖方式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生物中,結構簡單,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沒有細胞結構的是(

A.衣藻B.酵母菌

C.流感病毒D.草履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1997年,英國科學家伊恩威爾穆特等在實驗室培育出了“多莉”。下面是克隆羊“多莉”的身世示意圖,請分析并回答問題。

(1)“多莉”有三個“媽媽”,其中母羊A提供______;懷胎并生下在“多莉”的是______(字母)羊。

(2)“多莉”是否和普通羊一樣也是由受精卵發(fā)育而成的?______(是或不是)。

(3)“多莉”的長相幾乎與______羊一模一樣。

(4)通過這個實驗,我們可知細胞中的遺傳信息在______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細胞發(fā)生的一系列變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過程①中細胞質先平均分成兩份

B. 經過過程②遺傳物質發(fā)生了改變

C. 過程①是細胞生長,過程②是細胞分化

D. A、B、C代表細胞分化形成的不同組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類發(fā)育的起點是受精卵。受精卵發(fā)育成胚胎的過程如圖1 所示。受精卵發(fā)育的最初幾天,組成胚胎的細胞尚未成熟,它們的形態(tài)、結構、功能完全相同,其中每一個細胞都可以發(fā)育為胎兒體內所有類型的細胞。這類未成熟的細胞被稱為多功能的干細胞,隨著胚胎的發(fā)育,多功能的干細胞進一步分裂、分化形成神經細胞、肌肉細胞、肝臟細胞等人體所有類型的細胞。這些經過分化后形成的成熟細胞,分別行使不同的功能,它們分工合作、各司其職,保證了人體的生命活動正常進行。很長一段時間里,人們普遍認為細胞分化的過程是單向、不可逆的,即分化成熟的細胞不能再回到未成熟、多功能的狀態(tài)。

英國發(fā)育生物學家約翰格登卻提出假設:成熟、已分化的細胞可以返回到未成熟、多功能的階段。1962 年,他用蛙做了細胞核移植實驗,實驗過程及結果如圖2 所示。約翰格登通過這個實驗及其后續(xù)的一系列細胞核移植實驗,證實了自己的假設。1997 年,通過“核移植”技術誕生的小羊多利,進一步證明了約翰格登的假設。人們也將通過“核移植”技術進行繁殖的過程稱為“克隆”。

(1)圖1 中,A、B、C 過程主要是通過細胞的_____實現的。D、E 過程中,細胞的形態(tài)、_____、_____發(fā)生了變化,這一過程稱作細胞分化。人體的結構層次由微觀到宏觀依次是:細胞→組織→__________個體。

(2)約翰格登的蛙細胞核移植實驗中得到的青蛙Ⅲ,更像青蛙Ⅱ,做出此判斷的依據是_____。

(3)此實驗結果說明: 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