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宜昌)如圖,某一時刻太陽光從教室窗戶射入室內,與地面的夾角∠BPC為30°,窗戶的一部分在教室地面所形成的影長PE為3.5米,窗戶的高度AF為2.5米.求窗外遮陽蓬外端一點D到教室窗戶上椽的距離AD.(結果精確0.1米)

【答案】分析:根據平行線的性質,可得在Rt△PEG中,∠P=30°;已知PE=3.5.根據三角函數(shù)的定義,解三角形可得EG的長,進而在Rt△BAD中,可得tan30°=,解可得AD的值.
解答:解:過E作EG∥AC交BP于G,
∵EF∥DP,
∴四邊形BFEG是平行四邊形.
在Rt△PEG中,PE=3.5,∠P=30°,
tan∠EPG=,
∴EG=EP•tan∠ADB=3.5×tan30°≈2.02.
又∵四邊形BFEG是平行四邊形,
∴BF=EG=2.02,
∴AB=AF-BF=2.5-2.02=0.48.
又∵AD∥PE,∠BDA=∠P=30°,
在Rt△BAD中,tan30°=,
∴AD==0.48×≈0.8(米).
∴所求的距離AD約為0.8米.
點評:命題立意:考查利用解直角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求學生應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在正確分析題意的基礎上建立數(shù)學模型,把實際問題轉化為數(shù)學問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6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二次函數(shù)》(06)(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6•宜昌)如圖,點O是坐標原點,點A(n,0)是x軸上一動點(n<0).以AO為一邊作矩形AOBC,點C在第二象限,且OB=2OA.矩形AOBC繞點A逆時針旋轉90°得矩形AGDE.過點A的直線y=kx+m交y軸于點F,F(xiàn)B=FA.拋物線y=ax2+bx+c過點E、F、G且和直線AF交于點H,過點H作HM⊥x軸,垂足為點M.
(1)求k的值;
(2)點A位置改變時,△AMH的面積和矩形AOBC的面積的比值是否改變?說明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0年天津市中考數(shù)學模擬試卷(3)(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6•宜昌)如圖,點O是坐標原點,點A(n,0)是x軸上一動點(n<0).以AO為一邊作矩形AOBC,點C在第二象限,且OB=2OA.矩形AOBC繞點A逆時針旋轉90°得矩形AGDE.過點A的直線y=kx+m交y軸于點F,F(xiàn)B=FA.拋物線y=ax2+bx+c過點E、F、G且和直線AF交于點H,過點H作HM⊥x軸,垂足為點M.
(1)求k的值;
(2)點A位置改變時,△AMH的面積和矩形AOBC的面積的比值是否改變?說明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6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數(shù)學試卷(課標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6•宜昌)如圖,點O是坐標原點,點A(n,0)是x軸上一動點(n<0).以AO為一邊作矩形AOBC,點C在第二象限,且OB=2OA.矩形AOBC繞點A逆時針旋轉90°得矩形AGDE.過點A的直線y=kx+m交y軸于點F,F(xiàn)B=FA.拋物線y=ax2+bx+c過點E、F、G且和直線AF交于點H,過點H作HM⊥x軸,垂足為點M.
(1)求k的值;
(2)點A位置改變時,△AMH的面積和矩形AOBC的面積的比值是否改變?說明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6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數(shù)學試卷(大綱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6•宜昌)如圖,點O是坐標原點,點A(n,0)是x軸上一動點(n<0).以AO為一邊作矩形AOBC,點C在第二象限,且OB=2OA.矩形AOBC繞點A逆時針旋轉90°得矩形AGDE.過點A的直線y=kx+m交y軸于點F,F(xiàn)B=FA.拋物線y=ax2+bx+c過點E、F、G且和直線AF交于點H,過點H作HM⊥x軸,垂足為點M.
(1)求k的值;
(2)點A位置改變時,△AMH的面積和矩形AOBC的面積的比值是否改變?說明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6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數(shù)學試卷(大綱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06•宜昌)如圖,點O是△ABC的內切圓的圓心,若∠BAC=80°,則∠BOC=( )

A.130°
B.100°
C.50°
D.6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