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如圖所示,直線AB、CD相交于點O,OM⊥AB.
(1)若∠1=∠2,判斷ON與CD的位置關(guān)系,并說明理由;
(2)若∠1=$\frac{1}{4}$∠BOC,求∠MOD的度數(shù).

分析 (1)根據(jù)垂直定義可得∠AOM=90°,進而可得∠1+∠AOC=90°,再利用等量代換可得到∠2+∠AOC=90°,從而可得ON⊥CD;
(2)根據(jù)垂直定義和條件可得∠1=30°,∠BOC=120°,再根據(jù)鄰補角定義可得∠MOD的度數(shù).

解答 解:(1)ON⊥CD.
理由如下:
∵OM⊥AB,
∴∠AOM=90°,
∴∠1+∠AOC=90°,
又∵∠1=∠2,
∴∠2+∠AOC=90°,
即∠CON=90°,
∴ON⊥CD.

(2)∵OM⊥AB,$∠1=\frac{1}{4}$∠BOC,
∴∠1=30°,∠BOC=120°,
又∵∠1+∠MOD=180°,
∴∠MOD=180°-∠1=150°.

點評 此題主要垂直定義,關(guān)鍵是掌握垂線的定義當兩條直線相交所成的四個角中,有一個角是直角時,就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已知圖中的兩個三角形全等,則∠α的度數(shù)是( 。
A.72°B.60°C.58°D.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1)問題
如圖1,點A為線段BC外一動點,且BC=a,AB=b.
填空:當點A位于CB的延長線上時,線段AC的長取得最大值,且最大值為a+b(用含a,b的式子表示)
(2)應(yīng)用
點A為線段BC外一動點,且BC=3,AB=1,如圖2所示,分別以AB,AC為邊,作等邊三角形ABD和等邊三角形ACE,連接CD,BE.
①請找出圖中與BE相等的線段,并說明理由;
②直接寫出線段BE長的最大值.
(3)拓展:如圖3,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A的坐標為(2,0),點B的坐標為(5,0),點P為線段AB外一動點,且PA=2,PM=PB,∠BPM=90,請直接寫出線段AM長的最大值及此時點P的坐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如圖1為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臺燈的平面示意圖,燈臂AO長為50cm,與水平桌面所形成的夾角∠OAM為75°.由光源O射出的邊緣光線OC,OB與水平桌面所形成的夾角∠OCA,∠OBA分別為90°和30°.(不考慮其他因素,結(jié)果精確到0.1cm. sin75°≈0.97,cos75°≈0.26,$\sqrt{3}$≈1.73
(1)求該臺燈照亮水平桌面的寬度BC.
(2)人在此臺燈下看書,將其側(cè)面抽象成如圖2所示的幾何圖形,若書與水平桌面的夾角∠EFC為60°,書的長度EF為24cm,點P為眼睛所在位置,當點P在EF 的垂直平分線上,且到EF距離約為34cm(人的正確看書姿勢是眼睛離書距離約1尺≈34cm)時,稱點P為“最佳視點”.請通過計算說明最佳視點P在不在燈光照射范圍內(nè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已知,點O在線段AB上,AB=6,OC為射線,且∠BOC=45°.動P以每秒1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從點O出發(fā),沿射線OC做勻速運動.設(shè)運動時間為t 秒.

(1)如圖1,若AO=2.
①當 t=6秒時,則OP=6,S△ABP=9$\sqrt{2}$;
②當△ABP與△PBO相似時,求t的值;
(2)如圖2,若點O為線段AB的中點,當AP=AB時,過點A作AQ∥BP,并使得∠QOP=∠B,求AQ•BP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將拋物線y=2x2向上平移2個單位長度,再向右平移3個單位長度后,得到的拋物線的表達式為y=2(x-3)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小櫻要到距家1200米的學校上學,一天,小櫻出發(fā)10分鐘后,小櫻的爸爸立即去追趕小櫻,且在距離學校200米的地方相遇.已知爸爸比小櫻的速度快100米/分,求小櫻的速度.若設(shè)小櫻速度是x米/分,則根據(jù)題意所列方程正確的是( 。
A.$\frac{1000}{x-100}$-$\frac{1000}{x}$=10B.$\frac{1000}{x}$=$\frac{1000}{x+100}$+10
C.$\frac{1000}{x}$=$\frac{1000}{x-100}$+10D.$\frac{1000}{x+100}$-$\frac{1000}{x}$=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在運用有理數(shù)加法法則求兩個有理數(shù)的和時,下列的一些思考步驟中最先進行的是(  )
A.求兩個有理數(shù)的絕對值,并比較大小
B.確定和的符號
C.觀察兩個有理數(shù)的符號,并作出一些判斷
D.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如圖,在等邊△ABC中,AB=10,BD=4,BE=2,點P從點E出發(fā)沿EA方向運動,連接PD,以PD為邊,在PD右側(cè)按如圖方式作等邊△DPF.
(1)連接DE,作FH⊥BC于點H,求證:△DPE≌△FDH;
(2)當點P從點E運動到點A時,求點F運動的路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