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在ABC中,CDAB于點D,CE是∠ACB的平分線,∠A20°,B60°,求∠BCD和∠ECD的度數(shù).

【答案】∠BCD=30°,∠ECD20°

【解析】CD⊥AB與∠B=60°,根據(jù)兩銳角互余,即可求得∠BCD的度數(shù),又由∠A=20°,∠B=60°,求得∠ACB的度數(shù),由CE是∠ACB的平分線,可求得∠ACE的度數(shù),然后根據(jù)三角形外角的性質(zhì),求得∠CEB的度數(shù).

CDAB∴∠CDB90°.

∵∠B60°

∴∠BCD180°CDBB30°.

∵∠A20°B60°ABACB180°

∴∠ACB100°.

CEACB的平分線

∴∠BCEACB50°

∴∠CEB180°BCEB70°

ECDBCEBCD20°.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已知矩形ABCD中,將ABE沿著AE折疊至AEF的位置,點F在對角線AC上.若BE=3,EC=5,則AB的長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正方形AOCB的邊長為4,反比例函數(shù)y= (k≠0,且k為常數(shù))的圖象過點E,且S△AOE=3S△OBE
(1)求k的值;
(2)反比例函數(shù)圖象與線段BC交于點D,直線y= x+b過點D與線段AB交于點F,延長OF交反比例函數(shù)y= (x<0)的圖象于點N,求N點坐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數(shù)軸上有三個點A,B,C,表示的數(shù)分別是﹣4,﹣2,3.

(1)若使C、B兩點的距離是A、B兩點的距離的2倍,則需將點C向左移動   個單位;

(2)點A、B、C開始在數(shù)軸上運動,若點A以每秒a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向左運動,同時,點B和點C分別以每秒2個單位長度和5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向右運動,設(shè)運動時間為t秒:

點A、B、C表示的數(shù)分別是   、   、   。ㄓ煤琣、t的代數(shù)式表示);

若點B與點C之間的距離表示為d1,點A與點B之間的距離表示為d2,當(dāng)a為何值時,5d1﹣3d2的值不會隨著時間t的變化而改變,并求此時5d1﹣3d2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3分)如圖,在矩形ABCD中,BC=AB,ADC的平分線交邊BC于點E,AHDE于點H,連接CH并延長交邊AB于點F,連接AE交CF于點O.給出下列命題:

①∠AEB=AEH;DH=EH;HO=AE;BC﹣BF=EH.

其中正確命題的序號是 (填上所有正確命題的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取一張矩形的紙片進行折疊,具體操作過程如下: 第一步:先把矩形ABCD對折,折痕為MN,如圖(1);
第二步:再把B點疊在折痕線MN上,折痕為AE,點B在MN上的對應(yīng)點為B′,得Rt△AB′E,如圖(2);
第三步:沿EB′線折疊得折痕EF,如圖(3).
若AB= ,則EF的值是(

A.1
B.2
C.3
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以A點為圓心,以相同的長為半徑作弧,分別與射線AM,AN交于B,C兩點,連接BC,再分別以B,C為圓心,以相同長(大于BC)為半徑作弧,兩弧相交于點D,連接AD,BD,CD.若∠MBD=40°,則∠NCD的度數(shù)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據(jù)有關(guān)資料統(tǒng)計,兩個城市之間每天的電話通話次數(shù)T與這兩個城市的人口數(shù)xy(單位:萬人)以及兩城市間的距離l(單位:km)之間有下列關(guān)系式(k為常數(shù)) 己知A,B,C三個城市的人口數(shù)及它們之間的距離如圖所示如果A,B兩個城市間每天的電話通話次數(shù)為n,B,C兩個城市間每天的電話通話次數(shù)(用含n的代數(shù)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兩根旗桿ACBD相距12m,某人從B點沿AB走向A,一定時間后他到達點M,此時他仰望旗桿的頂點CD,兩次視線夾角為90°,且CM=DM.已知旗桿AC的高為3m,該人的運動速度為0、5m/s,求這個人走了多長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