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在RtABC中,∠ACB=90,AC=BC,點DBC的中點,CEAD于點E,其延長線交AB于點F,連接DF.求證:∠ADC=∠BDF.

【答案】證明見解析.

【解析】

作BG⊥CB,交CF的延長線于點G,由ASA證明△ACD≌△CBG,得出CD=BG,∠CDA=∠CGB,證出BG=BD,∠FBD=∠GBF=∠CBG,再由SAS證明△BFG≌△BFD,得出∠FGB=∠FDB,即可得出結論.

證明:作BG⊥CB,交CF的延長線于點G,如圖所示:

∵∠CBG=90°,CF⊥AD,
∴∠CAD+∠ADC=∠BCG+∠ADC=90°,
∴∠CAD=∠BCG,
在△ACD和△CBG中,
,
∴△ACD≌△CBG(ASA),
∴CD=BG,∠CDA=∠CGB,
∵CD=BD,
∴BG=BD,
∵∠ABC=45°,
∴∠FBD=∠GBF=∠CBG,
在△BFG和△BFD中,


∴△BFG≌△BFD(SAS),
∴∠FGB=∠FDB,
∴∠ADC=∠BDF.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ABC 中,點 D,E 分別在邊 AC,AB 上,BD CE 交于點 O,給出下列三個條件:①∠EBO=∠DCO;②BE=CD;③OB=OC.

(1)上述三個條件中,由哪兩個條件可以判定△ABC 是等腰三角形?(用序號寫出所有成立的情形)

(2)請選擇(1)中的一種情形,寫出證明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長方形OABC的邊OA在數(shù)軸上,O為原點,長方形OABC的面積為12,OC邊長為3.

(1)寫出數(shù)軸上點A表示的數(shù);

(2)將長方形OABC沿數(shù)軸向右水平移動,移動后的長方形記為,若移動后的長方形與原長方形OABC重疊部分的面積恰好等于原長方形OABC面積的時,寫出數(shù)軸上點表示的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ABC的三個頂點坐標分別為A(﹣2,1)、B(﹣3,2)、C(﹣1,4).

①以原點O為位似中心,在第二象限內(nèi)畫出將△ABC放大為原來的2倍后的△A1B1C1
②畫出△ABC繞C點順時針旋轉90°后得到的△A2B2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四邊形ABCD為矩形,O為AC中點,過點O作AC的垂線分別交AD、BC于點E、F,連接AF、CE.

(1)求證:四邊形AFCE是菱形.
(2)若AC=8,EF=6,求BF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現(xiàn)有以下三個條件:①ABCD,②∠B=∠C,③∠E=∠F.請你以其中兩個作為題設,另一個作為結論構造命題.(1)你構造的是哪幾個命題?(2)你構造的命題是真命題還是假命題?若是真命題,請給予證明;若是假命題,請舉出反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小明在大樓30米高(即PH=30米)的窗口P處進行觀測,測得山坡頂A處的俯角為15°,山腳處B的俯角為60°,已知該山坡的坡度i=1: ,點P、H,B,C,A在同一個平面上,點HBC在同一條直線上,且PH⊥BC,則A到BC的距離為( )

A.10
B.15米
C.20
D.30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已知在正方形ABCD中,F(xiàn)是CD邊上一點(不和C,D重合),過點D做DG⊥BF交BF延長線于點G.連接AG,交BD于點E,連接EF,交CD于點M.若DG=6,AG=7 ,則EF的長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矩形ABCD中,AD=8cm,AB=6cm,動點E從點C開始沿邊CB向點B以2cm/s的速度運動,動點F從點C同時出發(fā)沿邊CD向點D以1cm/s的速度運動,E點運動到B點停止,F(xiàn)點繼續(xù)運動,運動到點D停止.如圖可得到矩形CFHE,設F點運動時間為x(單位:s),此時矩形ABCD去掉矩形CFHE后剩余部分的面積為y(單位:cm2),則y與x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用圖象表示大致是如圖中的(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