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一座拱橋的輪廓是拋物線型(如圖1所示),拱高6m,跨度20m,相鄰兩支柱間的距離均為5m.

(1)將拋物線放在所給的直角坐標(biāo)系中(如圖2所示),求拋物線的解析式;

(2)求支柱的長度;

(3)拱橋下地平面是雙向行車道(正中間是一條寬2m的隔離帶),其中的一條行車道能否并排行駛寬2m、高3m的三輛汽車(汽車間的間隔忽略不計)?請說明你的理由.

【答案】(1)y=x2+6;(25.5米;(3)能并排行駛這樣的三輛汽車.

【解析】

1)根據(jù)題目可知A,B,C的坐標(biāo),設(shè)出拋物線的解析式代入可求解.
2)設(shè)F點的坐標(biāo)為(5,yF)可求出支柱MN的長度.
3)設(shè)DN是隔離帶的寬,NG是三輛車的寬度和.做GH垂直AB交拋物線于H則可求解.

解:(1)根據(jù)題目條件,AB、C的坐標(biāo)分別是(-10,0)、(10,0)、(0,6.

設(shè)拋物線的解析式為yax2c,

B、C的坐標(biāo)代入yax2c,得

解得a,c6.

所以拋物線的表達(dá)式是yx26.

(2)可設(shè),于是,

從而支柱EF的長度是104.55.5.

(3)設(shè)DN是隔離帶的寬,NG是三輛車的寬度和,則G點坐標(biāo)是.

G點作GH垂直AB交拋物線于H,則.

根據(jù)拋物線的特點,可知一條行車道能并排行駛這樣的三輛汽車.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直線yk1xb與雙曲線相交于A12),Bm,-1)兩點.

1)求直線和雙曲線的表達(dá)式;

2)求直線ABx軸的交點C的坐標(biāo)及ΔAOB的面積;

3)觀察圖像,請直接寫出使不等式k1xb成立的x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超市銷售一種成本為40千克的商品,若按50千克銷售,一個月可售出500千克,現(xiàn)打算漲價銷售,據(jù)市場調(diào)查,漲價x元時,月銷售量為m千克,mx的一次函數(shù),部分?jǐn)?shù)據(jù)如下表:

觀察表中數(shù)據(jù),直接寫出mx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式:_______________:當(dāng)漲價5元時,計算可得月銷售利潤是___________元;

當(dāng)售價定多少元時,會獲得月銷售最大利潤,求出最大利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拋物線y=ax2+bx+3(a≠0)過A(4,4),B(2,m)兩點,點B到拋物線對稱軸的距離記為d,滿足0<d≤1,則實數(shù)m的取值范圍是( �。�

A. m≤2或m≥3 B. m≤3或m≥4 C. 2<m<3 D. 3<m<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將函數(shù)y=x22+1的圖象沿y軸向上平移得到一條新函數(shù)的圖象,其中點A1,m),B4n)平移后的對應(yīng)點分別為點A'、B'.若曲線段AB掃過的面積為9(圖中的陰影部分),則新圖象的函數(shù)表達(dá)式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ABC中,∠C=90°,AC=6,BC=8,以點C為圓心,CA的長為半徑的圓與AB、BC分別相交于點D、F,求圓心到AB的距離及AD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關(guān)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1)試證:無論m取任何實數(shù),方程都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shù)根.

(2)若方程有一個根為-4,求m的值及另一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拋物線yax2+bx+3A(30),B(1,0)兩點,交y軸于點C

(1)求該拋物線的表達(dá)式.

(2)設(shè)P是該拋物線上的動點,當(dāng)△PAB的面積等于△ABC的面積時,求P點的坐標(biā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矩形ABCD的一條邊AD=8,EBC邊上的一點,將矩形ABCD沿折痕AE折疊,使得頂點B落在CD邊上的點P處,PC=4(如圖1).

1)求AB的長;

2)擦去折痕AE,連結(jié)PB,設(shè)M是線段PA的一個動點(點M與點PA不重合).NAB沿長線上的一個動點,并且滿足PM=BN.過點MMH⊥PB,垂足為H,連結(jié)MNPB于點F(如圖2).

MPA的中點,求MH的長;

試問當(dāng)點M、N在移動過程中,線段FH的長度是否發(fā)生變化?若變化,說明理由;若不變,求出線段FH的長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