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如圖,在Rt△ABC中,AB=18,BC=12,將△ABC折疊,使A點與BC的中點D重合,折痕為EF,則線段DF的長為10.

分析 設FB=x,則AF=18-x,由翻折的性質(zhì)可知FD=AF=18-x,然后在△BFD中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即可.

解答 解:設FB=x,則AF=18-x.
由翻折的性質(zhì)可知:FD=AF=18-x.
∵點D是BC的中點,
∴BD=$\frac{1}{2}$BC=6.
在Rt△FBD中,由勾股定理可知:FD2=FB2+DB2,即(18-x)2=x2+62,
解得:x=8.
∴DF=18-x=10.
故答案為10.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的是翻折的性質(zhì)和勾股定理的應用,利用翻折的性質(zhì)得到FD=AF=18-x是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如圖,線段AC、BD交于點M,過B、D兩點分別作AC的垂線段BF、DE,AB=CD
(1)若∠A=∠C,求證:FM=EM;
(2)若FM=EM,則∠A=∠C.是真命題嗎?(直接判斷,不必證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如圖△ABC的三個頂點在網(wǎng)格中格點上,求sinA=$\frac{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已知矩形OABC在如圖所示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B的坐標為(4,3),連接AC.動點P從點B出發(fā),以2cm/s的速度,沿直線BC方向運動,運動到C為止(不包含B、C兩點),過點P作PQ∥AC交線段BA于點Q,以PQ為邊向下作正方形PQMN,設正方形PQMN與△ABC重疊部分圖形面積為S(cm2),設點P的運動時間為t(s).
(1)請用含t的代數(shù)式表示N點的坐標;
(2)求S與t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并指出t的取值范圍;
(3)如圖②,點G在邊OC上,且OG=1cm,在點P從點B出發(fā)的同時,另有一動點E從點O出發(fā),以2cm/s的速度,沿x軸正方向運動,以OG、OE為一組鄰邊作矩形OEFG.請直接寫出當點F落在正方形PQMN的內(nèi)部(不含邊界)時t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在Rt△ABC中,∠ACB=90°,AC=BC=2,點P為邊BC上的一動點(不與B、C重合),點P關于直線AC、AB的對稱點分別為M、N,連接MN交邊AB于點F,交邊AC于點E.
(1)如圖1,當點P為邊BC的中點時,求∠M的正切值;
(2)連接FP,設CP=x,S△MPF=y,求y關于x的函數(shù)關系式,并寫出定義域;
(3)連接AM,當點P在邊BC上運動時,△AEF與△ABM是否一定相似?若是,請證明;若不是,請求出當△AEF與△ABM相似時CP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已知y1=a1(x-m)2+5,點(m,25)在拋物線y2=a2x2+b2x+c2上,其中m>0.
(1)若a1=-1,點(1,4)在拋物線y1=a1(x-m)2+5上,求m的值;
(2)記O為坐標原點,拋物線y2=a2x2+b2x+c2的頂點為M,若c2=0,點A(2,0)在此拋物線上,∠OMA=90°,求點M的坐標;
(3)若y1+y2=x2+16x+13,且4a2c2-b22=-8a2,求拋物線y2=a2x2+b2x+c2的解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如圖,△ABC內(nèi)接于⊙O,且AB=AC,延長BC至點D,使CD=AC,連接AD交⊙O交于點E,連接BE,CE.
(1)求證:AE=CE;
(2)若CE∥AB,求證:DE2=AE•A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如圖1,將寬為m,長是寬的2倍的長方形沿虛線剪開,得到四個直角三角形,這四個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如圖2的大正方形.
(1)圖1中的長方形的面積和圖2中的正方形的面積的關系是:相等;
(2)當m=2和m=3時,分別求圖2中大正方形的邊長;
(3)通過(2)問猜想圖2中的大正方形的邊長n與圖1中長方形的寬m有何關系,并證明你的猜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已知∠1與∠2互余,∠2與∠3互補,∠1=67°12′,則∠3=157°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