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某住宅小區(qū)在施工過程中留下了一塊空地,已知AD=4米,CD=3米,∠ADC=90°,AB=13米,BC=12米,求這塊空地的面積?

【答案】這塊空地的面積是24平方米.

【解析】連接AC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再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證出ABC是直角三角形,最后將RtABCRtACD的面積作差即可得出答案.

解:連接AC,

RtACD中,

∵∠ADC=90°,AD=4米,CD=3米,

∴由勾股定理得:AC=5(米),

AC2+BC2=52+122=169,AB2=132=169

AC2+BC2=AB2,

∴∠ACB=90°,

該區(qū)域面積S=SACB-SADC=×5×12-×3×4=24(平方米)

答:這塊空地的面積是24平方米.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下列能判定AB∥CD的條件有( )個.

1∠B+∠BCD=180°;(2∠1=∠2;(3∠3=∠4;(4∠B=∠5

A. 1 B. 2 C. 3 D. 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滴滴快車”是一種便捷的出行工具,計價規(guī)則如下表: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不斷發(fā)展,更多的人們選擇了“滴滴快車”出行。假設“滴滴快車”的平均行車速度為50 km/h,請回答下列問題:

(1)小明和小冰各自乘坐“滴滴快車”,行車里程分別為3千米和10千米,請問他們各自需付車費多少錢?

(2)張老師與王老師的家和學校在同一條直線上,位置如圖所示。一天,張老師和王老師各自從學!暗蔚慰燔嚒被丶,分別付車費9.6元和24元。請問,張老師和王老師的家相距多少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長方形紙片ABCD中,已知AD=8,折疊紙片使AB邊與對角線AC重合,點B落在點F處,折痕為AE,且EF=3,則AB的長為(  )

A. 3 B. 4 C. 5 D. 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四邊形ABCD內(nèi)接于半圓O,已知∠ADC=140°,則∠AOC的大小是(
A.40°
B.60°
C.70°
D.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ABCD,AD=2AB,FAD的中點,CEAB,垂足E在線段AB,連接EF、CF,則下列結(jié)論:(12DCF=BCD,(2EF=CF;(3SBEC=2SCEF;(4DFE=3AEF.

其中正確結(jié)論的個數(shù)是(

A. 1 B. 2 C. 3 D. 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從三角形(不是等腰三角形)一個頂點引出一條射線與對邊相交,頂點與交點之間的線段把這個三角形分割成兩個小三角形,如果分得的兩個小三角形中一個為等腰三角形,另一個與原三角形相似,我們把這條線段叫做這個三角形的完美分割線.
(1)如圖1,在△ABC中,CD為角平分線,∠A=40°,∠B=60°,求證:CD為△ABC的完美分割線.
(2)在△ABC中,∠A=48°,CD是△ABC的完美分割線,且△ACD為等腰三角形,求∠ACB的度數(shù).
(3)如圖2,△ABC中,AC=2,BC= ,CD是△ABC的完美分割線,且△ACD是以CD為底邊的等腰三角形,求完美分割線CD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點BE分別在AC、DF上,AF分別交BD、CE于點MN,∠A=∠F,∠1=∠2.

(1)求證:四邊形BCED是平行四邊形;

(2)已知DE=2,連接BN,若BN平分DBC,求CN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服裝廠承攬一項生產(chǎn)夏涼小衫1600件的任務,計劃用t天完成.

(1)寫出每天生產(chǎn)夏涼小衫w(件)與生產(chǎn)時間t(天)(t>4)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

(2)由于氣溫提前升高,商家與服裝廠商議調(diào)整計劃,決定提前4天交貨,那么服裝廠每天要多做多少件夏涼小衫才能完成任務?

【答案】(1);(2)

【解析】試題分析:(1)根據(jù)實際意義可列出夏涼小衫w(件)與生產(chǎn)時間t(天)(t4)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

2)根據(jù)題意列出t﹣4對應的式子,與(1)中的式子相減即可.

試題解析:(1)由題意可得,函數(shù)關系式為:w=);

2==.(或).

答:每天多做(或)件夏涼小衫才能完成任務.

考點:反比例函數(shù)的應用.

型】解答
結(jié)束】
13

【題目】如圖所示,小華設計了一個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在一根勻質(zhì)的木桿中點O左側(cè)固定位置B處懸掛重物A,在中點O右側(cè)用一個彈簧秤向下拉,改變彈簧秤與點O的距離xcm),觀察彈簧秤的示數(shù)y(N)的變化情況。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

xcm

10

15

20

25

30

y(N)

30

20

15

12

10

(1)把上表中x,y的各組對應值作為點的坐標,在坐標系中描出相應的點,用平滑曲線連接這些點并觀察所得的圖象,猜測y(N)與xcm)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并求出函數(shù)關系式;

(2)當彈簧秤的示數(shù)為24N時,彈簧秤與O點的距離是多少cm

隨著彈簧秤與O點的距離不斷減小,彈簧秤上的示數(shù)將發(fā)生怎樣的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