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為了了解同學們每月零花錢的數(shù)額,校園小記者隨機調(diào)查了本校部分同學,根據(jù)調(diào)查結果,繪制出了如下兩個尚不完整的統(tǒng)計圖表. 調(diào)查結果統(tǒng)計表
組別 | 分組(單位:元) | 人數(shù) |
A | 0≤x<30 | 4 |
B | 30≤x<60 | 16 |
C | 60≤x<90 | a |
D | 90≤x<120 | b |
E | x≥120 | 2 |
請根據(jù)以上圖表,解答下列問題:
(1)填空:這次被調(diào)查的同學共有人,a+b= , m=;
(2)求扇形統(tǒng)計圖中扇形C的圓心角度數(shù);
(3)該校共有學生1000人,請估計每月零花錢的數(shù)額x在60≤x<120范圍的人數(shù).
【答案】
(1)50;28;8
(2)解:扇形統(tǒng)計圖中扇形C的圓心角度數(shù)是360°× =144°
(3)解:每月零花錢的數(shù)額x在60≤x<120范圍的人數(shù)是1000× =560(人)
【解析】解:(1)調(diào)查的總人數(shù)是16÷32%=50(人), 則b=50×16%=8,a=50﹣4﹣16﹣8﹣2=20,
A組所占的百分比是 =8%,則m=8.
a+b=8+20=28.
故答案是:50,28,8;
(1)根據(jù)B組的頻數(shù)是16,對應的百分比是32%,據(jù)此求得調(diào)查的總人數(shù),利用百分比的意義求得b,然后求得a的值,m的值;(2)利用360°乘以對應的比例即可求解;(3)利用總人數(shù)1000乘以對應的比例即可求解.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三個正比例函數(shù)的圖象分別對應表達式:①y=ax,②y=bx,③y=cx,將a,b,c從小到大排列并用“<”連接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一次函數(shù)y=kx+b 的圖象l與坐標軸分別交于點E、F,與雙曲線y=- (x<0)(x<0)交于點P(﹣1,n),且F 是PE 的中點,直線x=a與l交于點A,與雙曲線交于點B(不同于A),PA=PB,則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規(guī)定:如果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有兩個實數(shù)根,且其中一個根是另一個根的2倍,則稱這樣的方程為“倍根方程”.現(xiàn)有下列結論: ①方程x2+2x﹣8=0是倍根方程;
②若關于x的方程x2+ax+2=0是倍根方程,則a=±3;
③若關于x的方程ax2﹣6ax+c=0(a≠0)是倍根方程,則拋物線y=ax2﹣6ax+c與x軸的公共點的坐標是(2,0)和(4,0);
④若點(m,n)在反比例函數(shù)y= 的圖象上,則關于x的方程mx2+5x+n=0是倍根方程.
上述結論中正確的有(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直線y=﹣ x+3與x軸、y軸分別交于A、B兩點,點P、Q同時從點A出發(fā),運動時間為t秒.其中點P沿射線AB運動,速度為每秒4個單位長度,點Q沿射線AO運動,速度為每秒5個單位長度.以點Q為圓心,PQ長為半徑作⊙Q.
(1)求證:直線AB是⊙Q的切線;
(2)過點A左側x軸上的任意一點C(m,0),作直線AB的垂線CM,垂足為M.若CM與⊙Q相切于點D,求m與t的函數(shù)關系式(不需寫出自變量的取值范圍);
(3)在(2)的條件下,是否存在點C,直線AB、CM、y軸與⊙Q同時相切?若存在,請直接寫出此時點C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1,在Rt△ABC中,∠A=90°,AB=AC,點D,E分別在邊AB,AC上,AD=AE,連接DC,點M,P,N分別為DE,DC,BC的中點.
(1)觀察猜想
圖1中,線段PM與PN的數(shù)量關系是 , 位置關系是;
(2)探究證明
把△ADE繞點A逆時針方向旋轉到圖2的位置,連接MN,BD,CE,判斷△PMN的形狀,并說明理由;
(3)拓展延伸
把△ADE繞點A在平面內(nèi)自由旋轉,若AD=4,AB=10,請直接寫出△PMN面積的最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做好防汛工作,防汛指揮部決定對某水庫的水壩進行加高加固,專家提供的方案是:水壩加高2米(即CD=2米),背水坡DE的坡度i=1:1(即DB:EB=1:1),如圖所示,已知AE=4米,∠EAC=130°,求水壩原來的高度BC.
(參考數(shù)據(jù):sin50°≈0.77,cos50°≈0.64,tan50°≈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數(shù)學家吳文俊院士非常重視古代數(shù)學家賈憲提出的“從長方形對角線上任一點作兩條分別平行于兩鄰邊的直線,則所容兩長方形面積相等(如圖所示)”這一推論,他從這一推論出發(fā),利用“出入相補”原理復原了《海島算經(jīng)》九題古證. (以上材料來源于《古證復原的原理》、《吳文俊與中國數(shù)學》和《古代世界數(shù)學泰斗劉徽》)
請根據(jù)該圖完成這個推論的證明過程.
證明:S矩形NFGD=S△ADC﹣(S△ANF+S△FGC),S矩形EBMF=S△ABC﹣(+).
易知,S△ADC=S△ABC , = , = .
可得S矩形NFGD=S矩形EBMF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Rt△ABC中,∠C=90°,BC=3,AC=4,點P在以C為圓心,5為半徑的圓上,連結PA,PB.若PB=4,則PA的長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